寶寶愛咬人,別著急訓斥,聰明媽媽這樣做

2020-08-27 GANOR佳諾國際託育


  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一個「咬人」時期,但並不代表孩子不乖,更不能說明孩子變壞了,只是孩子的「敏感期」到了,家長要提高警惕,幫助孩子度過這個時期。



01 長牙發癢而引起的咬人行為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處於生理髮育的高峰期,這種快速增長的生理因素,有時會帶來生理上的不適感,如關節痛、肌肉酸等。長牙時期會因為牙齦黏膜受到刺激而發生牙痒痒的現象,於是有不少孩子因牙癢而咬人,他們有很強的咬東西的欲望而無法得到滿足。


  對策:


  成人需要給寶寶一個可以滿足咬的需要的替代品。如讓孩子吃磨牙棒、青蘋果等方式,來緩解孩子們的這一特殊時期的特殊需要。


  同時應多給予一些纖維較豐富的新鮮蔬菜及水果,如白菜、菠菜、蘋果、雪梨等,將這些蔬果切碎成絲或細粒狀,也是讓孩子有更多的咀嚼機會。


02 語言貧乏,不會用語言表達需求 


  2歲的寶寶在學會走路之後,隨著他們活動能力的增強,活動範圍的擴大,交往的需要快速的發展起來。但是,由於言語貧乏,又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所以他們常常用推、拉、咬等非常手段來引起同伴的注意,以此實現交往和表達意願的目的。 



  對策:


  成人應當教會寶寶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當你的寶寶因為心理不滿而咬人時,要讓你的寶寶明白,當他生氣和不安時,有比咬人更好的表達方式。他可以說,「我不要。」


  如果他不能把自己的意見表達清楚的話,可以向你求助。比如寶寶有時候咬人,其實是因為他很喜歡對方,想要和他做朋友而不知道如何表達,這時家長就要告訴他:「我很喜歡你,我們做朋友好嗎?」並且可以和寶寶一起進行演示,這樣寶寶就學會了用語言和別人交流,而不是用嘴和牙齒去和別人交流。


03 通過咬人發洩自己的情緒 


  2歲的寶寶往往表現出強烈的自我中心,當他的心理感到不滿時,就要通過咬人來發洩出來。比如,有時父母外出,沒有帶寶寶一起出去,他就有一種不滿的情緒要發洩。於是,當父母回家之後,他會用咬人來向爸爸媽媽宣洩。


  對策:


  讓寶寶多玩安靜的遊戲,或者儘可能保證孩子睡眠的充分。強度刺激是引起咬人的最常見的因素之一,一個擁有安靜的睡眠,並且睡眠充足的寶寶一般較少用牙齒咬人。讓寶寶玩安靜的遊戲,保證他充足的睡眠可以平靜寶寶的情緒,當他們心理有不滿時,也不至於極端地採取咬人行為。


04 模仿別人的咬人行為


  有時候寶寶咬人是一種社會性模仿。寶寶的好奇心總是特別強烈,當他們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時,會覺得是件很新奇的事,於是自己也會嘗試著去咬人。由於這階段的寶寶模仿能力別強,就會導致群體中的咬人事件頻繁發生。


  對策:


  明確地告訴寶寶,咬是不好的行為。寶寶缺乏一定的是非觀念,而由著自己的好奇心隨意模仿,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的幫助,明確告訴你的寶寶:咬人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爸爸媽媽、老師和同伴都不喜歡,還會傷害到別人,不是一個好寶寶的行為,應該對寶寶反覆強調這種思想。


  當看到寶寶有咬人的傾向時,就要用話語或眼神嚴厲地制止,讓他明白,爸爸媽媽不希望你這樣做。


GANOR

託育行業領跑者


  GANOR佳諾,專注於0-3歲寶寶託育,給寶寶另一個家。


  以近20年早期教育經驗和對嬰幼兒的認知,與世界多地進行學術共建交流,國際理念加上中國屬地化特點的嬰幼兒身心發展為核心進行培育課程研發、嬰幼兒照料和保育保健體系搭建,並運用「AI+託育」進一步將人工智慧,大數據,網際網路運用在行業安全,培育目標,管理體系。


  中心設有乳兒班,託小班,託大班,母嬰室,廚房,保健室等,為嬰幼兒提供全天候的優質託育,以及親子早教服務,一站式解決家長養育、教育、託育的全面需求,受到家長的一致好評。



  目前,在南昌設有7家直營託育中心,將託育經驗實踐落地,反覆迭代升級進行品牌輸出,在全國14個省份建立了優質標準化加盟中心,幫助解決當下家庭育兒難題,收穫眾多家庭的信賴和忠實口碑。


  未來佳諾將以智慧託育形式進行試點合作和推廣,用科技創新,響應國家「網際網路+社會服務」,推動社會服務領域優質資源放大利用,共享復用,讓更多地區的孩子享受到優質的託育照護和專業的早期教育指導,充分發揮示範引領、帶動輻射作用,不斷提高嬰幼兒照護服務整體水平。


相關焦點

  • 寶寶愛咬人,亂啃東西,寶媽別著急訓斥,或許是「口欲期」在作怪
    文|小不點豆豆媽這幾天很頭疼,因為在餵奶的時候總是被寶寶突然咬一口,而且訓斥孩子的時候,寶寶也是一臉委屈,有時候豆豆還會拿起自己的玩具亂啃一氣,讓寶媽非常著急,覺得孩子是不是生病了。寶寶吃奶的時候咬人並不是故意傷害媽媽,而是他們口欲期的需求,所以寶媽不要急著呵斥孩子,如果經常被咬,可以在每次餵奶之前,讓寶寶多咬幾下咬膠,口欲期欲望滿足了就不會咬人。
  • 兩歲寶寶老愛打人,聰明的媽媽一定要這樣做
    所以說,寶寶兩歲左右愛打人,聰明的媽媽這樣做,最後一點尤其重要!很多媽媽為了制止寶寶的舉動,會採用大聲訓斥的方法以起到鎮壓作用,但寶寶雖然會立刻停止,但過後卻會因為「被媽媽罵了」這件事委屈大哭,而一個大哭的寶寶顯然比不哭的寶寶麻煩多了。
  • 孩子2歲之前,這3個「壞習慣」是變聰明的表現,媽媽別盲目訓斥
    今日問題:寶寶2歲前,這3種壞習慣別制止!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成鳳,希望他們能有一個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為了自己的孩子都是操碎了心。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其實會遇到很多敏感期。
  • 你家寶寶咬人只會呵斥?聰明的家長這樣做,決定孩子的未來
    每個寶寶都會經歷口欲期,有時候媽媽抱著寶寶玩得正開心,肩膀就被咬一口,而且越「掙扎」寶寶咬得越用力,又想推開寶寶又怕寶寶受到傷害,到底應該怎麼做呢?其實寶寶的這種行為是可以被引導的,只要媽媽作出正確的引導,寶寶咬人的習慣就會慢慢改掉的。
  • 一歲多寶寶一生氣就打人、摔東西,聰明的寶媽不訓斥而是這樣做
    導讀:一歲多寶寶一生氣就打人、摔東西,聰明的寶媽不訓斥而是這樣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歲多寶寶一生氣就打人、摔東西,聰明的寶媽不訓斥而是這樣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愛咬人是怎麼回事?別用「以牙還牙」來解決問題
    糖糖媽媽尋思,這個小託班裡,人數較多,孩子教育程度不同,老師不一定顧得過來,於是送到某知名品牌的託班裡,結果,下班後去接糖糖,就接到老師的投訴:「糖糖寶寶今天咬人了,喏,那個小孩子的胳膊都紫了」。糖糖媽媽一看,果真如此,問糖糖為什麼咬人,糖糖抿緊了嘴,不說話。
  • 自家寶寶吃手啃腳還愛咬人?別著急,多半是進入「口腔敏感期」
    聽完以後我哈哈大笑,並對閨蜜說:"別擔心,或許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到了"。其實有很多寶寶都像閨蜜家的孩子一樣,他們吃手,啃腳,甚至在月齡比較大的時候還咬人,這都是口腔敏感期的諸多表現,新手父母應該好好了解一番。
  • 1歲6個月寶寶愛咬人,原來是在說,媽媽我愛你
    寶寶長牙了長牙期的寶寶牙床紅腫、疼痛,為了緩解這種不適感,寶寶可能會咬人,特別是咬媽媽的手和乳房等。有時,寶寶吃奶時姿勢不正確,感覺不安全,也會拼命咬住媽媽的乳房,唯恐掉下去。一位寶媽就反映,她6個月大的寶寶,萌出第一顆牙後,老愛咬她的手,給她印上一個個小印章。
  • 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很可能是智商變高的信號,媽媽別誤會娃了
    媽媽擔心寶貝手髒,可有時候管教寶貝,寶貝又不聽,下次還會照樣吃手。其實,這個動作對寶寶來說,正是一種變聰明的信號。寶貝在3個月左右能做到把手塞到嘴裡,動作精準、控制肢體能力強,證明了寶貝的智商水平不錯。因此,寶媽見了後,千萬別生氣,別厲聲制止。
  • 寶寶愛咬人?背後的真相竟然是……
    哺乳期的媽媽們,都會有這樣的困擾,寶寶吃奶的時候,冷不丁的會咬自己一口,這可把媽媽們驚到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寶寶最近吃奶或者玩的時候總喜歡咬人呢?其實,這是寶寶發育給媽媽的信號哦,媽媽們可要注意了,看看寶寶都要傳達哪些信號吧?
  • 寶寶愛抓人咬人怎麼辦?這樣做幫寶寶戒掉壞習慣
    當寶寶突然開始對咬東西產生興趣,抓著什麼都能往嘴裡放,很多家長都為此操碎了心。巴不得時時手裡拿個溼巾到處擦擦,巴不得什麼都往鍋裡放,在開水裡煮煮。多不乾淨啊!其實這是因為孩子到了口欲期。咬東西是他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但有的寶寶開始喜歡咬人,抓人或者抓頭髮,這就需要父母幹預啦!
  • 孩子愛咬人有五個原因,媽媽快來看自己的寶寶屬於哪種情況
    兩個孩子的媽媽見狀,馬上把孩子分開,咬人孩子的媽媽很抱歉地向小女孩和她媽媽道歉,還批評了兩句小男孩。 我好奇地過去看了看小女孩的手,只見上面有幾個清晰的小牙印,看來咬得挺用力的。而那咬人的小男孩,正在一臉無辜地看著小女孩和她媽媽,好像奇怪小女孩子為什麼會哭一樣,根本沒意識小女孩哭是他自己造成的。
  • 咬人、抓臉、拽頭髮,寶寶為什麼這樣對媽媽?原因真的很暖心
    動不動就抓著媽媽的頭髮亂扯、在媽媽的臉上摳來摳去、抓人咬人等等,讓很多媽媽都感到困擾、無可奈何,覺得孩子這樣的行為是錯的,不對的,想盡辦法的去糾正孩子。但寶寶這些看似在「傷害」媽媽的小動作,其實並不是所謂的壞毛病,反而是寶寶在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愛意呢!
  • 寶寶咬人怎麼破?五個妙招巧應對!
    其實,寶寶也有這種尋求關注的需求,只是,他能做的行為很簡單,也很難掌握其中的分寸,那些小動作往往演變成咬人、打人,抑或是大聲尖叫等等。這樣應對就錯了……寶寶咬人的時候,該怎麼破?以下幾種做法是不恰當的。大聲喊叫有媽媽分享說,最初被兒子咬到,本能地大聲喊叫後,兒子被嚇得哇哇大哭。
  • 寶寶愛咬人,原因很多,家長們這些問題要注意
    寶寶愛咬人是一個會讓新晉寶爸寶媽們困擾的問題。很多家長常常為此而憂心忡忡,不知道寶寶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其實,爸爸媽媽們要知道,對於大多數年幼的孩子來說,咬人是正常的行為或階段,完全不必太過擔憂。所以,當孩子咬人時,家長不要反應過度,反而讓孩子對此感到興奮,更加熱衷於咬人,更加不要做諸如對孩子進行體懲或在孩子嘴裡放東西這類事情。那麼當孩子咬人時,家長要注意些什麼呢?
  • 4個月後的寶寶見啥咬啥,5種情況下愛咬人,爸媽找到根源這樣處理
    小嬰兒的皮膚嬌嬌嫩嫩,再配上肥嘟嘟的身體,小胳膊小腿就像藕節兒似的,人見人愛。這對於新手爸媽來說,簡直抗拒不了,總想捏一捏或咬一下萌萌的寶寶。但爸媽們要注意了,再疼娃,也別這樣表達愛。她見老公也不會真的咬疼寶寶,是因為太愛寶寶了才會這樣做,就沒有制止他的行為。漸漸地,小傢伙也會和爸爸「互動」了,尤其是寶爸抱著他的時候,他就會抓起爸爸的手指放在嘴裡咬,或者在爸爸的胳膊上去啃一啃。
  • 寶寶愛咬人,媽媽先別急著批評,原因可不是你想的那樣
    天天寶寶如今剛滿1歲,剛剛學會走路,說話也吐字不清晰,身體正處於活躍期,什麼事情都想要自己來,尤其令媽媽頭痛的是,天天有咬人的習慣,平時只要稍微不順他的心意,或者有陌生的人靠近他,他就會狠狠的咬上對方一口,寶寶為何會咬人呢?難道是性格太暴躁還是生病了呢?
  • 寶寶愛咬人,不是壞!大多是這5個原因!要這樣管教
    當寶寶第一次咬媽媽的時候,你可能會很興奮,「寶寶長小牙了!」可是當寶寶不斷用牙齒製造「禍端」,不是咬媽媽,就是咬爸爸、爺爺奶奶,甚至在和小朋友玩耍的時候,也經常下口,給別的小朋友留下觸目驚心的兩排壓印。這時候媽媽們就笑不出來了,同時對孩子咬人這一行為變得憂心忡忡,想盡辦法改掉孩子這一壞毛病。
  • 寶寶愛咬人該怎麼辦?
    雖然這種行為只是寶寶發育到這個年齡的特有標誌,不必過於擔心,但如果父母未適時制止寶寶咬人的行為,他會誤以為這樣很好玩,有可能會變成一個「暴力寶寶」。 當然寶寶咬人的行為應予以制止,在這段過程中,父母發揮榜樣力量就非常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增加寶寶的咬人行為。
  • 摳嘴咬人抓頭髮,寶寶「暴力傾向」的背後,藏著對媽媽的暖暖愛意
    原來,小李家有2歲男寶一枚,聰明可愛,活潑好動的小傢伙十分招人喜愛。當然,小可愛也有個明顯的缺點:喜歡「虐待」親媽。玩得好好的,會忽然大力拉扯媽媽的頭髮;被媽媽抱在懷裡,瞅準機會就拽著頭髮玩兒。摳嘴咬人抓頭髮,寶寶「暴力傾向」的背後,藏著對媽媽的暖暖愛意許多寶媽會有這樣的體會:孩子在別人懷裡乖乖的,到了自己看護時,卻如同「魔王附體」要麼揪頭髮,要麼咬自己,甚至還會拿東西扔向自己,明明媽媽才是寶寶最親近的人,為什麼孩子對自己如此這般不友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