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一個「咬人」時期,但並不代表孩子不乖,更不能說明孩子變壞了,只是孩子的「敏感期」到了,家長要提高警惕,幫助孩子度過這個時期。
01 長牙發癢而引起的咬人行為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處於生理髮育的高峰期,這種快速增長的生理因素,有時會帶來生理上的不適感,如關節痛、肌肉酸等。長牙時期會因為牙齦黏膜受到刺激而發生牙痒痒的現象,於是有不少孩子因牙癢而咬人,他們有很強的咬東西的欲望而無法得到滿足。
對策:
成人需要給寶寶一個可以滿足咬的需要的替代品。如讓孩子吃磨牙棒、青蘋果等方式,來緩解孩子們的這一特殊時期的特殊需要。
同時應多給予一些纖維較豐富的新鮮蔬菜及水果,如白菜、菠菜、蘋果、雪梨等,將這些蔬果切碎成絲或細粒狀,也是讓孩子有更多的咀嚼機會。
02 語言貧乏,不會用語言表達需求
2歲的寶寶在學會走路之後,隨著他們活動能力的增強,活動範圍的擴大,交往的需要快速的發展起來。但是,由於言語貧乏,又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所以他們常常用推、拉、咬等非常手段來引起同伴的注意,以此實現交往和表達意願的目的。
對策:
成人應當教會寶寶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當你的寶寶因為心理不滿而咬人時,要讓你的寶寶明白,當他生氣和不安時,有比咬人更好的表達方式。他可以說,「我不要。」
如果他不能把自己的意見表達清楚的話,可以向你求助。比如寶寶有時候咬人,其實是因為他很喜歡對方,想要和他做朋友而不知道如何表達,這時家長就要告訴他:「我很喜歡你,我們做朋友好嗎?」並且可以和寶寶一起進行演示,這樣寶寶就學會了用語言和別人交流,而不是用嘴和牙齒去和別人交流。
03 通過咬人發洩自己的情緒
2歲的寶寶往往表現出強烈的自我中心,當他的心理感到不滿時,就要通過咬人來發洩出來。比如,有時父母外出,沒有帶寶寶一起出去,他就有一種不滿的情緒要發洩。於是,當父母回家之後,他會用咬人來向爸爸媽媽宣洩。
對策:
讓寶寶多玩安靜的遊戲,或者儘可能保證孩子睡眠的充分。強度刺激是引起咬人的最常見的因素之一,一個擁有安靜的睡眠,並且睡眠充足的寶寶一般較少用牙齒咬人。讓寶寶玩安靜的遊戲,保證他充足的睡眠可以平靜寶寶的情緒,當他們心理有不滿時,也不至於極端地採取咬人行為。
04 模仿別人的咬人行為
有時候寶寶咬人是一種社會性模仿。寶寶的好奇心總是特別強烈,當他們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時,會覺得是件很新奇的事,於是自己也會嘗試著去咬人。由於這階段的寶寶模仿能力別強,就會導致群體中的咬人事件頻繁發生。
對策:
明確地告訴寶寶,咬是不好的行為。寶寶缺乏一定的是非觀念,而由著自己的好奇心隨意模仿,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的幫助,明確告訴你的寶寶:咬人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爸爸媽媽、老師和同伴都不喜歡,還會傷害到別人,不是一個好寶寶的行為,應該對寶寶反覆強調這種思想。
當看到寶寶有咬人的傾向時,就要用話語或眼神嚴厲地制止,讓他明白,爸爸媽媽不希望你這樣做。
GANOR
託育行業領跑者
GANOR佳諾,專注於0-3歲寶寶託育,給寶寶另一個家。
以近20年早期教育經驗和對嬰幼兒的認知,與世界多地進行學術共建交流,國際理念加上中國屬地化特點的嬰幼兒身心發展為核心進行培育課程研發、嬰幼兒照料和保育保健體系搭建,並運用「AI+託育」進一步將人工智慧,大數據,網際網路運用在行業安全,培育目標,管理體系。
中心設有乳兒班,託小班,託大班,母嬰室,廚房,保健室等,為嬰幼兒提供全天候的優質託育,以及親子早教服務,一站式解決家長養育、教育、託育的全面需求,受到家長的一致好評。
目前,在南昌設有7家直營託育中心,將託育經驗實踐落地,反覆迭代升級進行品牌輸出,在全國14個省份建立了優質標準化加盟中心,幫助解決當下家庭育兒難題,收穫眾多家庭的信賴和忠實口碑。
未來佳諾將以智慧託育形式進行試點合作和推廣,用科技創新,響應國家「網際網路+社會服務」,推動社會服務領域優質資源放大利用,共享復用,讓更多地區的孩子享受到優質的託育照護和專業的早期教育指導,充分發揮示範引領、帶動輻射作用,不斷提高嬰幼兒照護服務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