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歲之前,這3個「壞習慣」是變聰明的表現,媽媽別盲目訓斥

2020-12-23 Betty媽咪

今日問題:寶寶2歲前,這3種壞習慣別制止!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成鳳,希望他們能有一個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為了自己的孩子都是操碎了心。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其實會遇到很多敏感期。例如,2歲的孩子雖然調皮,但是卻是教育孩子的黃金階段。家長們抓住敏感期的培養,孩子會比同齡的孩子聰明百倍。其實在孩子2歲之前,這3個"壞習慣"是在變聰明的表現,媽媽們別盲目訓斥。

孩子不穿襪子愁壞媽媽

珊珊是個2歲的小姑娘,長了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人見人愛非常乖巧。孩子平時在家裡非常淘氣,最讓媽媽頭疼的就是不穿襪子。媽媽擔心地涼還髒,不穿襪子會生病,可是一讓穿襪子,珊珊就滿屋子跑,媽媽就在後面拿襪子追。

有時候還會趁著媽媽不注意把襪子藏起來,氣的媽媽直跺腳她卻在一旁偷偷樂。媽媽跟爸爸埋怨孩子不穿襪子,爸爸和媽媽商量決定一起看著珊珊,只要脫了就給她穿上。但每次強迫珊珊穿襪子都掙扎,大喊大叫。

爸爸媽媽都拿她沒辦法,爸爸幾次未成功後說:"沒事,我們小時候也不穿襪子,大了就好了,別著急。"可媽媽還是很擔心。孩子2歲前會有這3個"壞習慣",媽媽們不用別著急糾正,是孩子變聰明的表現。

在本案例中:我們了解到珊珊不愛穿襪子,可媽媽擔心著涼。

媽媽總想著讓孩子穿襪子,擔心孩子著涼,生病了怎麼辦。爸爸在幾次嘗試失敗後,覺得沒關係,孩子並沒有那麼脆弱。其實這是孩子們探索世界的過程,家長們不用心急。

給家長的建議:

有些孩子不愛穿襪子是因為不喜歡被束縛,光腳走路更穩當不容易摔倒。家長在購買襪子可以選擇一些束縛感比較小的,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

也可以跟孩子玩一些和襪子有關的小遊戲,讓孩子不牴觸,另外觀看一些動畫片,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都是好方法。

寶媽知識小Time:寶寶2歲前,這3種壞習慣別制止!

1.亂扔東西

孩子經常玩完玩具不會放回原位,家長們不用過多的擔心。平時可以多引導孩子把玩兒過的東西放回原處,但是孩子們在2歲之前對空間的探索是需要家長們輔助他們完成呢。所以當孩子亂丟東西的時候家長們可以冷靜處理,不要發火,我們只要幫助孩子們完成他們的探索就可以了。

2.亂塗亂畫

2歲之前的孩子會出現亂塗亂畫的行為,家長們不要擔心,這些可以發展孩子們的手部肌肉。家長們可以把孩子畫的畫,安裝在畫框裡。

或者進行一些簡單的修改,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完成想像力。孩子看見自己的畫被爸爸媽媽重視貼在牆上,可以增加對畫畫的喜歡,也會更加自信。

3.吃手

家長們都會擔心病重口入,手上會有很多的細菌。這樣會影響寶寶的健康。但是,孩子在2歲之前,孩子會對手有一定的探索。家長們只需要把孩子的手洗乾淨就可以了。等孩子順利度過吃手的敏感期,孩子們就不會再吃手了。如果在敏感期期間,家長過度地幹涉孩子咬手的行為,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並且不能順利地度過敏感期。

溫馨寄語:

2歲之前的孩子有時調皮有時可愛,只要家長們用心去呵護愛護他們,你會發現他們天真又單純,善良又可愛。家長們平時多觀察,會發現孩子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每日一問:家有寶貝的寶爸寶媽們,有哪些育兒秘笈嗎?歡迎分享哦

相關焦點

  • 孩子出現這幾個「壞習慣」,是在悄悄變聰明,父母別盲目阻止
    ,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很多的「壞習慣」,都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家長們千萬不要盲目阻止,而是鼓勵孩子去做。尤其是針對6歲一下的孩子,當他們出現下面這3個「壞習慣」家長不用擔心,這是正常發育的現象。「壞習慣」,是在悄悄變聰明1、亂撕紙巾孩子大概成長到6個月左右的時候,相信家長們都會發現這種情況,當孩子看到紙巾時,他們總想撕著玩,即使平時家長都沒有教會他這個技能,孩子還是會這麼做,只要你一眼看不見,孩子就將家中搞得亂七八糟,每次都需要幫他們收拾屁股。
  • 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孩子出生以後就會想著帶孩子去早教班,去培訓機構,為的就是提高孩子的智商,恐怕孩子在小的時候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但是多數結果卻是事與願違,孩子聰不聰明不確定,反正不聽話淘氣已是屢見鮮不。    那麼,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家長認為的屬於是孩子的壞習慣,可能只是他們發展的正常規律,比如這幾點:  孩子的這3種壞習慣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千萬不可大聲責罵。
  • 孩子3歲前的4個壞習慣,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父母不要盲目去糾正
    孩子3歲前的4個壞習慣,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父母不要盲目去糾正相信很多媽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發現孩子真是一天一個變化,小臉經常說變就變。特別是3歲左右的寶寶,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是最難帶的,很多媽媽都表示帶3歲左右的寶寶,有時候比幹農活還要累。
  • 孩子有這4種「壞習慣」,多半是變聰明的表現,你家娃有嗎
    殊不知這可能是變聰明的信號,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下面家長就看看,自己家孩子有沒有這4個「怪癖」,或者說你眼中的4種「壞習慣」吧。如果你家有這樣的孩子,家長別著急,這是孩子變聰明的信號,將來多半智商不低!
  •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 剛出生的寶寶,都會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特別是在各個器官感官發育的階段,孩子非常喜歡到處亂跑、到處亂跳,寶媽們在後面追著,一不留神就會讓孩子「把家拆了」。
  •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剛出生的寶寶,都會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特別是在各個器官感官發育的階段,孩子非常喜歡到處亂跑、到處亂跳,寶媽們在後面追著,一不留神就會讓孩子「把家拆了」。
  • 李玫瑾:娃若有這3個「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越是聰明的孩子就越難帶,孩子如果有這3個「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而這些壞毛病正代表著孩子的大腦智商在迅速發育,父母不要急著幫孩子改正,更不要盲目的去訓斥孩子,要順其自然讓孩子能夠順利的發育。
  • 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但是部分家長卻把這些當做孩子的壞習慣,導致孩子的天賦被白白浪費不說,還變得越來越叛逆。>進行簡單的引導,孩子將來的成就肯定不可限量,就比如下面這3種壞習慣,其實是孩子雙商高的表現,家長若是發現了,可不要盲目的阻止。
  • 孩子若有這3種「臭毛病」,是「智力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訓斥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慧過人,但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很多「臭毛病」又總是要我們頭疼不已。然而,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曾經指出,其實很多看似調皮的孩子,實際上是非常聰明的,他們調皮可能是想得到爸媽的注意,或者是希望被別人關注。
  • 高智商的孩子,都會有這3個「壞習慣」,媽媽別瞎糾正
    高智商的孩子,都會有這3個「壞習慣」,媽媽別瞎糾正在生活當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小孩子也是,有時候小孩子會有著一些「壞習慣」,但是在父母的眼中,這就是不好的表現,所以總是會強迫孩子們去糾正,殊不知這是「高智商」的一種表現,但是因為父母的無知,導致孩子變笨了,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聰明,但是孩子不敢表達的時候,卻不去尋找孩子為什麼變笨了的原因?
  • 6個壞習慣暗示:寶寶正在變聰明!父母別誤解了
    常有媽媽跟我說:孩子太喜歡撕書了,現在的繪本大概都要20-30元,太浪費了!而且誇張的是,家裡的每本書都不會放過!完全不懂得愛惜圖書啊!這種惡性怎麼辦好?其實很多事情,我們不能著急給結論,寶寶成長過程中,很多大人眼中有問題的地方,恰恰是寶寶大腦在發育,正在變聰明的表現!
  • 孩子三歲前的「壞習慣」,是智商高的體現,家長不要盲目阻止
    假如家長不能理解孩子哭鬧背後的真正含義,每次孩子哭鬧就覺得孩子是在無理取鬧,所以就會打罵孩子,甚至不管他們,就容易對孩子的身體跟心理都造成傷害。科學研究表明3歲之前的寶寶正是性格跟智商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家長要想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就必須抓住個黃金時期。
  • 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很可能是智商變高的信號,媽媽別誤會娃了
    寶貝的許多壞習慣,很可能就是媽媽的誤會。寶寶的這些行為,看似是個壞習慣,卻是寶寶變聰明的信號:①3個月的寶寶,開始吃手寶寶3個月左右,容易養成愛吃手的壞習慣。寶媽一見,寶寶吸吮手指還挺起勁兒,寶媽就會很生氣。
  • 2歲內寶寶這3種行為,其實是變聰明的表現,很多家長誤認是調皮
    已經忍無可忍的小薇,剛想去教訓孩子,小姨連忙攔住她說:「誒,小薇你聽我說。其實兩歲內的寶寶愛亂丟東西,是他們在變聰明的表現,亂丟東西是在驗證自己的發現。很多家長誤認是調皮,然後訓斥孩子,這可不好。」知道小姨是幼師的小薇,也靜下心來聽小姨的話,聽完之後恍然大悟,忙說:「原來是這樣的,難怪孩子會突然變得這麼調皮。」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智力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中與主持人竇文濤提出了一些看法:正處於幼年期的孩子,特別是智商(智力)教高的孩子,總會在生活中展露出一些「壞習慣」,這些「壞習慣」正是代表孩子智力發育速度快(發育完整)的表現,父母切忌不要著急改正,也不要盲目訓斥
  • 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是聰明的表現,父母不要隨便地糾正
    再或者用一些仿真玩具蛇、蜘蛛之類的放到媽媽經常使用的物品中,讓其自己發現這「突如其來」的驚喜。讓很多家長抓狂,其實這也是孩子高智商的一種表現,只有羅輯思維清晰、快速,才能在自己陷入困境時,及時幫助自己找到說辭。
  • 寶寶有這2個「壞習慣」,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盲目阻止
    其實這些讓人頭疼的「壞習慣」,很可能是寶寶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們千萬別去盲目的阻止,以免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哪些「壞習慣」是寶寶高智商的表現?這2種很常見!中招的家長們偷著樂吧。喜歡吃手(0-1.5歲)很多家長發現,寶寶都快1歲了還喜歡吃手,是不是有問題?
  • 寶寶這4個壞習慣,多半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不要盲目糾正!
    3歲可以說是孩子成長的「分界線」。3歲以後,寶寶將逐漸進入學校生活。3歲以前,寶寶的思維和語言能力較弱。許多家長認為照顧孩子最困難的地方就是,他們根本不懂得如何正確地表達。尤其是當父母看到孩子有一些壞習慣時,家長想要教育,但孩子卻聽不懂,讓他們自己說也說不明白。
  • 3歲前孩子有4種「壞習慣」竟然是聰明的表現,你家的佔了幾個?
    一歲半的孩子總是吃手,有沒有什麼辦法管管呢?孩子總是亂扔東西,說了也沒用。媽媽總怕這些壞習慣對孩子不好。如果寶爸媽不理解孩子的生理特點,可能將一些正常行為,甚至變聰明的行為認定為「壞習慣」。孩子身上一些看似不聽話的行為,其實可能是有天賦的表現,爸爸媽媽們可要留神發現,抓住培養的最佳時機,也許下一個小天才就來自你家。
  • 娃有這5個壞「毛病」,是高智商的表現,偷著樂吧,別盲目阻止
    導讀:娃有這5個壞「毛病」,是高智商的表現,偷著樂吧,別盲目阻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娃有這5個壞「毛病」,是高智商的表現,偷著樂吧,別盲目阻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