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問題:寶寶2歲前,這3種壞習慣別制止!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成鳳,希望他們能有一個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為了自己的孩子都是操碎了心。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其實會遇到很多敏感期。例如,2歲的孩子雖然調皮,但是卻是教育孩子的黃金階段。家長們抓住敏感期的培養,孩子會比同齡的孩子聰明百倍。其實在孩子2歲之前,這3個"壞習慣"是在變聰明的表現,媽媽們別盲目訓斥。
孩子不穿襪子愁壞媽媽
珊珊是個2歲的小姑娘,長了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人見人愛非常乖巧。孩子平時在家裡非常淘氣,最讓媽媽頭疼的就是不穿襪子。媽媽擔心地涼還髒,不穿襪子會生病,可是一讓穿襪子,珊珊就滿屋子跑,媽媽就在後面拿襪子追。
有時候還會趁著媽媽不注意把襪子藏起來,氣的媽媽直跺腳她卻在一旁偷偷樂。媽媽跟爸爸埋怨孩子不穿襪子,爸爸和媽媽商量決定一起看著珊珊,只要脫了就給她穿上。但每次強迫珊珊穿襪子都掙扎,大喊大叫。
爸爸媽媽都拿她沒辦法,爸爸幾次未成功後說:"沒事,我們小時候也不穿襪子,大了就好了,別著急。"可媽媽還是很擔心。孩子2歲前會有這3個"壞習慣",媽媽們不用別著急糾正,是孩子變聰明的表現。
在本案例中:我們了解到珊珊不愛穿襪子,可媽媽擔心著涼。
媽媽總想著讓孩子穿襪子,擔心孩子著涼,生病了怎麼辦。爸爸在幾次嘗試失敗後,覺得沒關係,孩子並沒有那麼脆弱。其實這是孩子們探索世界的過程,家長們不用心急。
給家長的建議:
有些孩子不愛穿襪子是因為不喜歡被束縛,光腳走路更穩當不容易摔倒。家長在購買襪子可以選擇一些束縛感比較小的,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
也可以跟孩子玩一些和襪子有關的小遊戲,讓孩子不牴觸,另外觀看一些動畫片,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都是好方法。
寶媽知識小Time:寶寶2歲前,這3種壞習慣別制止!
1.亂扔東西
孩子經常玩完玩具不會放回原位,家長們不用過多的擔心。平時可以多引導孩子把玩兒過的東西放回原處,但是孩子們在2歲之前對空間的探索是需要家長們輔助他們完成呢。所以當孩子亂丟東西的時候家長們可以冷靜處理,不要發火,我們只要幫助孩子們完成他們的探索就可以了。
2.亂塗亂畫
2歲之前的孩子會出現亂塗亂畫的行為,家長們不要擔心,這些可以發展孩子們的手部肌肉。家長們可以把孩子畫的畫,安裝在畫框裡。
或者進行一些簡單的修改,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完成想像力。孩子看見自己的畫被爸爸媽媽重視貼在牆上,可以增加對畫畫的喜歡,也會更加自信。
3.吃手
家長們都會擔心病重口入,手上會有很多的細菌。這樣會影響寶寶的健康。但是,孩子在2歲之前,孩子會對手有一定的探索。家長們只需要把孩子的手洗乾淨就可以了。等孩子順利度過吃手的敏感期,孩子們就不會再吃手了。如果在敏感期期間,家長過度地幹涉孩子咬手的行為,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並且不能順利地度過敏感期。
溫馨寄語:
2歲之前的孩子有時調皮有時可愛,只要家長們用心去呵護愛護他們,你會發現他們天真又單純,善良又可愛。家長們平時多觀察,會發現孩子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每日一問:家有寶貝的寶爸寶媽們,有哪些育兒秘笈嗎?歡迎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