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

2020-07-31 雅雅媽媽說育兒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

剛出生的寶寶,都會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特別是在各個器官感官發育的階段,孩子非常喜歡到處亂跑、到處亂跳,寶媽們在後面追著,一不留神就會讓孩子「把家拆了」。

2歲前娃有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孩子調皮

案例:

有一位親戚,前兩年生了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兒,因為夫妻倆都是學霸,女兒剛出生那會,親戚朋友都說正正結合,女兒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高智商的學霸。

但這位寶媽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如今女兒剛2歲,就染上了很多壞習慣,還屢教不改。夫妻倆都認為,這不是一個高智商寶寶該有的表現,甚至一度擔心孩子會走上歧途。

2歲前娃有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孩子調皮

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其實家長們不必擔心,一兩歲的寶寶出現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這種看似壞習慣的行為,實際上對孩子自身也是有好處的。

娃在2歲前有這3種行為,說明孩子大腦在快速發育,家長別急著糾正

【第一:愛問問題】

孩子愛問問題,也是大腦發育得快的一種表現。

「媽媽,天上的星星為什麼是一閃一閃的呀?」

「媽媽,我是怎麼來的呀?」

「媽媽,我們為什麼要去上學呀?」


2歲前娃有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孩子調皮

當孩子開始找你問問題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不耐煩,反而應該開心才對。因為孩子愛問問題,證明孩子對周圍事物的探索欲望很強烈,需要急切找到答案。

如果孩子對周圍一切都不感興趣,遇到問題也不想詢問家長的話,那這才是家長們應該擔心的地方。

【第二:小手喜歡亂動】

孩子小手喜歡亂動,同樣是大腦發育快的一種表現。

孩子小手亂動的表現為:「喜歡吃手」、「亂抓東西」等。

2歲前娃有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孩子調皮

手是人體最靈活的部位,人們常說「心靈手巧」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孩子喜歡吃手和亂抓東西的話,家長大可不必阻止,只需要注意衛生即可。

【第三:喜歡亂塗亂畫】

一般來說,有寶寶的家庭,牆上都少不了孩子的「作品」。給孩子專門買筆和紙,但孩子壓根「不按規矩行事」,直接拿起筆在牆上開始「作畫」。

2歲前娃有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孩子調皮

其實,對於這種看起「壞習慣」的行為,家長們大可不必過於追究。因為畫畫也是孩子智商高、動手能力強的一種表現。

喜歡畫畫的寶寶,對色彩會有很清晰的認知,他們會將自己的想法,通過畫畫表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思維和大腦也得到了發育。

2歲前娃有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孩子調皮

像以上三種行為,很多家長遇到後可能會直接制止,但其實只要家長們能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同樣能幫助孩子提高智商,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 剛出生的寶寶,都會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特別是在各個器官感官發育的階段,孩子非常喜歡到處亂跑、到處亂跳,寶媽們在後面追著,一不留神就會讓孩子「把家拆了」。
  • 2歲內寶寶這3種行為,其實是變聰明的表現,很多家長誤認是調皮
    已經忍無可忍的小薇,剛想去教訓孩子,小姨連忙攔住她說:「誒,小薇你聽我說。其實兩歲內的寶寶愛亂丟東西,是他們在變聰明的表現,亂丟東西是在驗證自己的發現。很多家長誤認是調皮,然後訓斥孩子,這可不好。」知道小姨是幼師的小薇,也靜下心來聽小姨的話,聽完之後恍然大悟,忙說:「原來是這樣的,難怪孩子會突然變得這麼調皮。」
  • 孩子這兩種行為讓父母頭疼,殊不知這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不高興
    話說小金的兒子凡凡今年7歲了,俗話說這是個狗都嫌的年齡,這話用在凡凡身上真的是不假。但是在上了小學之後,小金的兒子成績一直很好,還在老師的鼓勵下,得了個機器人的大獎。這一切都說明,其實孩子調皮根本不是事,這是聰明的表現,只要引導有方,其實孩子能非常優秀。所以說,孩子的有些行為也許在家長看來很頭疼,但是其實是他聰明的表現,例如這兩種:1、調皮調皮的孩子確實大人都覺得不好管,有點頭疼。
  • 孩子2歲前有這3「特殊」行為,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就偷著樂吧
    雖然遺傳基因在孩子智力方面起了決定性作用,但後天努力也很重要。前兩年,小毛和希希迎來一個可愛的女兒,夫妻倆上學時都是學霸,親戚朋友都說正正結合,他們的女兒以後一定是個高智商學霸。可希希不這樣認為,因為2歲女兒不僅屢教不改,還有很多特殊的小毛病。夫妻認為這不是一個高智商寶寶該有的表現,甚至一度擔心。
  • 孩子2歲之前,這3個「壞習慣」是變聰明的表現,媽媽別盲目訓斥
    今日問題:寶寶2歲前,這3種壞習慣別制止!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成鳳,希望他們能有一個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為了自己的孩子都是操碎了心。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其實會遇到很多敏感期。
  • 孩子3歲前有這些表現,家長偷著樂吧,比同齡人聰明一倍
    其實,孩子許多看似比同齡人顯得調皮搗蛋的行為,往往是他比同齡人聰明的表現。正如近幾年倍受熱捧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所說:「越難帶的孩子,反而是最聰明的!」同事小劉有一個3歲的兒子,據小劉平常跟我們的抱怨看來,她兒子非常喜愛「拆家」。也就是小劉或者家人剛把玩具收拾好,她兒子很快又能將玩具弄得亂七八糟,像一些機器人、玩具車等也經常被拆得七零八落。
  • 寶寶2歲前有這3種行為,說明孩子很聰明,家長可別輕易扼殺
    也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的智力有飲食有關,自孩子出生開始,這些家長就喜歡給孩子吃各種補腦食物,也不管這些食物到底有沒有效果,只要「聽說好」,就會給孩子買來吃。可事實上,與寶寶智力有關的因素非常多,就比如寶寶2歲前,經常有這3種行為,說明孩子的智力不低,而且以後會越來越聰明,家長可別輕易扼殺。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自從有了孩子後,父母都深刻地體會了帶孩子的辛苦。尤其是三四歲的小孩子,仿佛有無限的精力,每天從早玩到晚都不嫌累。孩子是開心了,可是家長卻苦不堪言,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最為鬧騰的時候,孩子對身邊的所有事物都會感到好奇。不管前方有沒有什麼危險,孩子都會義無反顧地衝上前。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說明你家娃很聰明,家長應該高興1、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人人家裡都有一個淘氣的娃,但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的娃卻在少數,這類娃只要是自己用手碰到的東西,趁家長不注意就會拆散架(拆不開就往地上摔),家裡有這樣一個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家長應該高興1、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人人家裡都有一個淘氣的娃,但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的娃卻在少數,這類娃只要是自己用手碰到的東西,趁家長不注意就會拆散架(拆不開就往地上摔),家裡有這樣一個「活寶」任誰都會頭疼不已。
  • 2歲內孩子有這3種行為,代表他正在「變聰明」,父母別瞎制止
    剛開始玲玲還有些不信,一個不到兩歲的孩子帶起來有什麼累的?於是選擇親自帶孩子,但過了沒多久她才知道原來帶娃真的很累。從那之後玲玲方才懂得當媽的不容易,決心全職在家帶孩子,不過玲玲的兒子這種表現並非是調皮搗蛋,而是這個年齡段孩子都有的正常行為出現這種情況時,父母千萬不要發愁,而是應該高興,因為這說明他正在悄悄變聰明,父母別瞎制止。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想必每個家長都幻想過自己以一個慈母的體態教育孩子,但是,這樣的想法大多都隨著孩子成長一點點磨滅。原本可愛、聽話的孩子到了兩、三歲以後就逐漸變成了「小惡魔」!每天上躥下跳仿佛有無限的精力,從早玩到晚都不嫌累。讓很多父母都「苦不堪言」。
  • 孩子越聰明就越難帶?李玫瑾:有這3種表現的娃,家長就偷著樂吧
    ,若孩子有這3種表現,偷著樂吧,具體是哪些表現呢?帶孩子確實不容易,很多寶媽說孩子越聰明越難帶,但是李玫瑾教授卻反駁道,不是越聰明越難帶,其實娃有這3種表現,家長不必過於有心具體是哪3種表現呢?調皮好動孩子調皮好動,總是坐不住,總是鬧著要出門。其實這是孩子好奇心重的一種表現,家長善於引導,有利於孩子找到自己的喜愛並堅持,發展成為孩子的特長,除此之外,孩子總是鬧出門,家長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也能達到鍛鍊孩子身體的作用。
  • 越難帶的孩子,就越聰明?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很聰明
    越難帶的孩子,就越聰明?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但其實,這事兒還真就未必是一件壞事兒。在育兒界非常有威望的李玫瑾教授,就曾針對這件事,發表過觀點。她認為,孩子難帶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孩子聰明的體現。特別是如果孩子有這3種表現的話,家長就可以偷著樂了,因為這說明孩子非常聰明。
  • 孩子這幾個調皮搗蛋的行為,別輕易訓斥,說明娃很聰明
    導讀:孩子這幾個調皮搗蛋的行為,別輕易訓斥,說明娃很聰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這幾個調皮搗蛋的行為,別輕易訓斥,說明娃很聰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李玫瑾:娃有這3種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而這句俗話也得到了廣大家庭的支持,而這個觀點,作為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專家,對於育兒領域也有獨到的見解的李玫瑾教授,也表示出了自己的想法: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孩子有這3個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總是愛「動來動去」的孩子相信每個父母身邊都會有那麼幾個喜歡動來動去的孩子,總是在調皮搗蛋、搞事情。
  • 其實聰明的娃都調皮,家長們別再責怪你家娃了,趕緊好好栽培
    不過教育學家們卻認為,童年時期比較調皮的孩子,往往是因為他們擁有比較聰明的大腦。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父母們先別忙著抱怨自家孩子調皮,也許好好栽培的話孩子更容易成才。"我家孩子特別淘氣,開學後肯定會給老師您帶來很多麻煩,還希望老師能多包容,多替我家孩子上上心。"老師聽後並沒有表現得很厭煩,反而安慰皮皮的父母說:"小時候調皮的孩子大多是因為他們比較聰明,好好管教的話一定更容易成才。
  • 娃2歲前有這4種「壞習慣」?家長別擔心,或是娃健康發育的表現
    孩子會「認生」,是膽小怕事的表現嗎?當我們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大都是趕緊糾正,但事實上,如果娃是在2歲前出現了這些「壞習慣」,還真的不用管,這是娃大腦發育到了新階段的表現。其實也是好事娃在2歲前會出現「口欲期」,所有孩子基本都會在這個階段出現「吃手」的行為,這時候娃吃手反而是件好事。1)刺激腦部發育現在階段娃吃手,可以讓娃的嘴巴和手部都受到更多的「觸感刺激」,這種刺激對於娃的大腦發育是非常有利的。
  • 清華校長直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3個舉止,家長偷著樂
    清華校長直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3個舉止,家長偷著樂很多家長知道跟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關係是特別重要的,也是有益於孩子成長的,但是苦於不知道該跟孩子談些什麼,清華校長曾經公開表示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個特徵,家長偷著樂吧。
  • 孩子身上這幾個「怪癖」,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盲目阻止
    每一個天生聰明的孩子,在小的時候往往都會表現出一些怪癖,父母平時一定要細心觀察好好培養,千萬別因為自己的無知3、總喜歡調皮搗蛋霍霍人不少孩子小的時候就是調皮搗蛋,鬼點子特別多,總喜歡霍霍人,大多數人都討厭這樣的孩子,但不得不承認,這類孩子往往比那些老實巴交的孩子要聰明的多,這類孩子多半都是孩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