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2020-10-13 敏敏育兒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那些小時候活潑好動,調皮搗蛋的孩子,長大之後都能有所成就,而那些老實本分的孩子,反而就略勝一籌。

相信很多父母都發現了這一點,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其實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表現暗示著孩子的智商和天賦,但是部分家長卻把這些當做孩子的壞習慣,導致孩子的天賦被白白浪費不說,還變得越來越叛逆。

說實話,如果家長能夠對孩子這些「壞習慣」進行簡單的引導,孩子將來的成就肯定不可限量,就比如下面這3種壞習慣,其實是孩子雙商高的表現,家長若是發現了,可不要盲目的阻止。

一、喜歡跟人頂嘴

所有專家對多名兒童進行觀察,發現三歲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高峰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知道了自己和別人的區別,所以才會在家長與其說話的時候頂嘴,這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但是也只有大腦發育好的孩子,才會出現這種表現

當孩子出現頂嘴的行為時,家長不要盲目的訓斥孩子,孩子這個時候頂嘴,恰恰說明他大腦發育好,所以才能夠快速組織語言的來和父母頂嘴,所以家長要抓住這個機會,對給孩子說話的機會這能讓孩子的語言變得能力更強。

二、喜歡拆東西

相信不少家長都在為孩子喜歡拆東西這件事兒苦惱吧?很多時候剛買的新玩具到家之後,直接被寶寶拆成了零散的碎片,遙控器一旦讓孩子拿到,用不了半小時就拆開了,更讓家長們無語的是拆完之後還能重新拼回去,其實孩子這種表現恰恰說明他動手能力強。

動手能力強也是孩子智商高的表現,這樣的孩子往往大腦發育好,思維能力特別強,畢竟要將玩具拆開並且拼上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若是家長發現自己家孩子有這種行為,可以好好培養孩子,多給孩子買些玩具,讓孩子拆完之後再拼上,這樣不斷的訓練能讓孩子更優秀。

三、活潑好動

有的孩子從小就活潑好動,平時根本閒不下來,每天在家裡面上躥下跳到處亂爬,讓家長們很苦惱,甚至有的家長懷疑自己家孩子是多動症,其實並不是,孩子有這種表現恰恰說明大腦發育好,像這種大腦發育好的孩子家長若是能好好培養,孩子會更有出息。

當你發現自己家孩子有上面這三種表現的時候,不要以為是壞毛病,或許正說明著你家孩子的雙商高,好好培養孩子,孩子將來未嘗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什麼是雙商呢?

可能很多父母不懂得雙商是什麼,雙商指的是智商情商,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上,智商和情商顯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在職場上一個高智商的人,能最快速度的找出好方法解決難題,一個高情商的人能夠搞好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如何提高孩子的雙商?

3-6歲是孩子智力和性格發展的關鍵期,這個時候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會更強,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用一些外力來培養孩子的智力和情商,孩子會很容易接受的,下面這幾個方法你可以考慮一下。

  • 帶孩子玩益智遊戲:哈佛大學的教授就曾做過一項研究,觀察幾十上百個孩子,發現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大腦的波動會更大,換句話來說,就是孩子玩遊戲的時候,大腦會受到刺激開發的更迅速。
  • 通過繪本培養孩子情商:家長千萬不要小瞧繪本的力量,繪本對孩子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因為孩子年紀小,講道理根本聽不進去,而繪本將道理融入進故事中,孩子會更好地接受和學習。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很多孩子都有從小就開朗的性格,孩子最擅長的就是調皮搗蛋。孩子的這些表現在家長眼中都是令人十分頭疼的"臭毛病"。實際上,孩子是想吸引家長的注意,讓家長更關注自己,這是高智商與高情商的表現。李玫瑾: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1、孩子愛拆東西許多家長發現自己家的孩子自己家的孩子愛拆東西,拆遙控器、拆玩具等。比如今天剛給孩子買的玩具,第二天就會被孩子拆的亂七八糟。但是,孩子在最後還會把這些玩具組裝起來。
  • 娃有這3種「臭毛病」,李玫瑾:是「雙商高」的表現,別盲目糾正
    情商:很多家長都因為情商高就是會說話,其實這是不正確的看法,真正的情商高應該是能夠站在其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並能將外界的事情與自己達成和解,情商高的人往往都會有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樂觀積極的態度、能夠理解他人的心理狀態等等,並不只是會說話這一點。
  • 孩子的這3種「怪癖」,其實是「雙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能夠發現孩子的一些「怪癖」,對此家長總是氣憤不已,但是不知道家長有沒有發現,有這類怪癖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更容易有出息,其實這主要是我們總以承認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怪癖」、臭毛病等等都是「雙商」高的表現,而家長因為不能理解孩子的行為所以往往會選擇盲目制止
  • 孩子有這些「臭毛病」,多半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孩子身上有些「臭毛病」,其實並非缺點,將來多半是有出息的表現。李玫瑾教授在做客《圓桌派》的時候,她提到一些比較聰明的孩子,在幼兒時大多會在行為表達上存在一些「壞習慣」,而此時如果家長們盲目糾正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妨礙到孩子的雙商發展。
  • 孩子有這幾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但孩子有些「臭毛病」恰恰體現了他的「高雙商」。北京師範大學梁文華教授提出:幼年期的孩子,特別是「雙商較高的孩子」會呈現出一些「壞毛病」這些「壞毛病」僅僅是寶寶大腦發育較快、較為完整的表現之一。,正確引導反而能提升孩子的雙商。
  • 孩子有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咱們都會身邊會有這麼一種狀況,童年一些「臭毛病」許多 的同學,長大後很有可能會更有出息一些,實際上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的智商、情商高於很多人,而童年有這些「臭毛病」的孩子,也是「雙商高」的表現。有一些父母會認為孩子頂嘴是不禮貌的表現,故此便會阻止孩子頂嘴甚至是使用暴力,但實際上孩子愛頂嘴、愛說話這件事情並非一個缺點。
  • 孩子有這3種臭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有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呢,但是就是有很多家長會因為自己的孩子有些「特殊」,而去糾正孩子,導致孩子因為後天環境的影響「泯然眾人」。尤其是孩子的這3種表現,其實預示著孩子可能是個「高智商」,但卻經常被家長認為是臭毛病,還逼著孩子改掉。
  • 孩子有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熊孩子是每個家長都很反感的,因為這些孩子讓家長太過困擾了。這不,小糖家的孩子孩子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熊孩子。不管家長在不在身邊,小傢伙都能「上天入地」,把好好的一個家攪擾得雞犬不寧。小糖經常對朋友抱怨,說自家的孩子實在是淘的沒邊,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管了。她還對朋友講,自己出來的時間久了,家裡的小件電器可能又被那個熊孩子給拆了!
  • 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有多數家長都發現在孩子慢慢長大以後,孩子的壞習慣也越來越多,多數孩子喜歡整天往嘴巴裡塞東西,家裡也弄得亂七八糟。家長也是不停的管教,但是孩子就是不聽依然想幹什麼幹什麼。    那麼,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家長認為的屬於是孩子的壞習慣,可能只是他們發展的正常規律,比如這幾點:  孩子的這3種壞習慣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千萬不可大聲責罵。
  • 李玫瑾:娃若有這3個「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越是聰明的孩子就越難帶,孩子如果有這3個「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3個「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1、喜歡頂嘴大多數孩子在三歲左右的時候,心智就會開始成熟,這時候的孩子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平時面對父母的管教和命令,會產生排斥心理,所以會下意識的頂嘴。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智力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在我們身邊總會出現這樣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小時候出現許多「臭毛病」的小夥伴,在長大後往往都會更有出息一些,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的「智力、智商」高於很多人,而小時候有這些「臭毛病」的孩子,也就是「智力高」的表現。
  • 孩子3歲前的4個壞習慣,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父母不要盲目去糾正
    孩子3歲前的4個壞習慣,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父母不要盲目去糾正相信很多媽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發現孩子真是一天一個變化,小臉經常說變就變。特別是3歲左右的寶寶,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是最難帶的,很多媽媽都表示帶3歲左右的寶寶,有時候比幹農活還要累。
  • 孩子2歲之前,這3個「壞習慣」是變聰明的表現,媽媽別盲目訓斥
    今日問題:寶寶2歲前,這3種壞習慣別制止!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成鳳,希望他們能有一個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為了自己的孩子都是操碎了心。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其實會遇到很多敏感期。
  • 孩子這三個行為不是壞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不要胡亂糾正
    家長切莫以自己的主觀判斷去教育孩子,這樣可能會害了孩子。要多看看教育專家的意見,根據專業的知識去糾正孩子的壞習慣,才是好的教育方法。以下這三個行為,其實不是孩子的臭毛病,老師他們雙商高的表現,可以好好培養。
  • 孩子有這幾種「壞毛病」,暗示「雙商」很高,父母別盲目糾正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小天才」,但孩子智商的高低,我們不用等到上學,早在6歲之前就能看出端倪。家長常常抱怨孩子身上「壞毛病」太多,認為孩子特別難帶,但很多時候,這樣的孩子智商會更高。如果你遇到這樣的孩子,請不要限制他們行動,因為很多科學家,小時候都會存在「壞習慣」。比如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他們小時候常常被人稱為「笨孩子」,因為他的記憶力非常差!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李玫瑾認為:一些孩子看似有臭毛病,但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不要盲目糾正,以免破壞孩子的內心的積極性,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這讓很多家長都很好奇,怎麼孩子的臭毛病和智商還有關係呢?李玫瑾教授指出:孩子若有這3種「臭毛病,說明智商高。
  • 寶寶這幾種「壞習慣」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最好不要盲目糾正
    現在很多家長都遇到這個問題,孩子在一天一天的長大,孩子身上的壞習慣也一天一天的在增多。有很多孩子喜歡往往地上扔東西,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的,家長打掃了,過不了多久就又亂了。很多家長都制止過,但孩子聽沒有把家長的話聽進去,依舊想怎樣就怎樣。很多家長基本忽略了這一點:「為什麼孩子會老是犯錯誤呢?」
  • 李玫瑾:娃有這3種臭毛病,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我國著名的青少年心理教育學家李玫瑾教授曾經在參加《圓桌派》時提出一個觀點,一個孩子智商高低從生活點滴就能推斷出來,如果孩子有這3種臭毛病,證明孩子的智商水平比普通孩子高。如果孩子經常被忽視,就會通過惡作劇來刷新自己的存在感,父母要及時反思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如果孩子是單純地搞惡作劇,父母要幫助糾正這種壞習慣,比如孩子總是揪媽媽的頭髮,媽媽也可以揪她的頭髮,讓孩子體會被惡搞的痛苦。
  • 這3類「不良行為」說明孩子雙商高,家長要善於觀察,別盲目糾正
    因為家長認為的不好的行為,不一定是真的不好的行為,不能用主觀臆斷去培養孩子,這樣的教育方法是非常的失敗的。以下這三個行為其實正是孩子智商高、情商高的表現,家長不要判斷錯了。這是萬萬使不得的,這樣的行為很可能會讓孩子的優點淹沒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挖掘孩子以下三個行為,因為這三個行為體現了孩子的雙商高
  • 寶寶這4個壞習慣,多半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不要盲目糾正!
    3歲可以說是孩子成長的「分界線」。3歲以後,寶寶將逐漸進入學校生活。3歲以前,寶寶的思維和語言能力較弱。許多家長認為照顧孩子最困難的地方就是,他們根本不懂得如何正確地表達。尤其是當父母看到孩子有一些壞習慣時,家長想要教育,但孩子卻聽不懂,讓他們自己說也說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