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孩子有4種「壞習慣」竟然是聰明的表現,你家的佔了幾個?

2020-09-10 開宏廣告傳媒蟲子

一歲半的孩子總是吃手,有沒有什麼辦法管管呢?孩子總是亂扔東西,說了也沒用。媽媽總怕這些壞習慣對孩子不好。

如果寶爸媽不理解孩子的生理特點,可能將一些正常行為,甚至變聰明的行為認定為「壞習慣」。

孩子身上一些看似不聽話的行為,其實可能是有天賦的表現,爸爸媽媽們可要留神發現,抓住培養的最佳時機,也許下一個小天才就來自你家。

1、喜歡扔東西

我在後臺經常收到新手媽媽留言:孩子越來越難管了,一點點長大了脾氣也打了,一言不合就喜歡扔東西...給什麼扔什麼,扔了又要撿,撿了又要扔。

其實,這是孩子敏感期的正常反應,他們在用這種方式探索事物間的因果聯繫,慢慢地認識世界。

所以孩子亂扔東西,我們不應該感到麻煩,應該為孩子提供充足的可以扔的東西、和扔東西的機會。

但是,家長也要告訴孩子:哪些能扔,哪些不能扔,以及可以在哪扔。比如筷子是用來吃飯的,不可以扔;飛盤可以在外面扔,但不能在家裡扔等;喜歡扔,可以準備一個玩具收納箱,「來,往這兒扔吧」。

2、孩子喜歡吃手

許多爸爸媽媽看到孩子吃手、啃東西的第一反應就是拿開或者打孩子的手,因為覺得這樣不衛生。其實,孩子把東西往嘴裡放,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好處。

吃手是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是他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適度的吃手、啃東西對成長是有利的。通過啃咬東西,孩子能夠感知物體的冷熱、軟硬以及酸甜苦辣。這種感知作為經驗,被記憶和儲存在大腦中,這種經驗越多越豐富,越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爬會走了,他會發現更多更好玩的事物,吃手自然會變少。

現在,爸爸媽媽需要做的就是保證孩子放進嘴裡的東西是安全的衛生的,讓他在安全衛生的環境中用嘴巴去感受周圍的世界。

3、孩子喜歡光腳

相信大部分的家長會覺得不應該讓孩子光腳走路,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光腳走路容易讓身體受涼,從而會引發腹瀉或者感冒。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對於學走路的孩子來講,穿上鞋子和襪子會對他們形成一定的阻隔,會讓他們很難找到平衡感,所以如果他們光著腳丫走在地面上,他們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腳部肌肉和平衡力,誰能更好更快的學會走路。

孩子之所以喜歡光腳是因為會產生觸感,而這些觸感會自己的大腦皮層,尤其是腳底上有很多神經分布,所以腳底的感觸對全身各個機能發育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4、孩子認生

認生是很常見的一種行為,也是一個階段性的行為,不需要為此焦慮。只要我們以恰當的方式應對,就可以幫助孩子更自如地面對外部世界。

陌生焦慮現象的出現,本質上其實是孩子變聰明的一種表現,也是他情感發展的一個裡程碑。

因為孩子的大腦發育得足夠的好,已經開始分辨出「熟悉」與「陌生」面孔的區別,對熟悉的面孔感到安全和依戀。

但是他的大腦又沒有成熟到能夠處理「陌生」的感覺,所以就會對陌生的面孔產生不安和恐懼。

你需要幫助孩子,慢慢消除這份「陌生」,讓他獲得熟悉和安全的感覺。父母儘量抱著孩子,這樣他的安全感就會有大大的提升,相當於在一個堅固房子裡面觀察怪獸,一般就不太會恐懼到失控。

作為父母,最好的應對方式是理解和引導孩子,給予孩子更多的愛,陪伴他順利度過這個「特殊」時期。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這4種「壞習慣」,多半是變聰明的表現,你家娃有嗎
    智商比較高的人似乎生活中總有一些「怪癖」或者說是「壞習慣」。殊不知這可能是變聰明的信號,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下面家長就看看,自己家孩子有沒有這4個「怪癖」,或者說你眼中的4種「壞習慣」吧。如果你家有這樣的孩子,家長別著急,這是孩子變聰明的信號,將來多半智商不低!
  •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往往都有以下3種特徵,你家孩子佔幾個?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往往都有以下3種特徵,你家孩子佔幾個?現如今,大家對養娃都是更加的重視了。而孩子的智商,也是廣大家長最為關注的一點。一般孩子智商高,家人都是十分高興的。不過孩子的智商高低,家長是很難鑑別的。許多家長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智商高有哪些特徵。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往往都有以下3種特徵,你家孩子佔幾個?
  • 孩子2歲之前,這3個「壞習慣」是變聰明的表現,媽媽別盲目訓斥
    今日問題:寶寶2歲前,這3種壞習慣別制止!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成鳳,希望他們能有一個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為了自己的孩子都是操碎了心。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其實會遇到很多敏感期。
  • 3歲前寶寶有這4個「壞習慣」,寶媽不需要制止,是寶寶聰明的表現
    隨著小寶寶慢慢長大,一些平時我們認為的壞習慣也漸漸的出現了,比如扔東西、撕紙張,這些都是我們常見的。其實,有些習慣是寶寶生長發育的表現,所以建議寶媽和其他家長不要過分幹預,可能會影響寶寶思維的運轉。1.吸吮手指很多寶寶都會有「吃手」的習慣,一般在3個月-2歲之間,這段時間的寶寶正處於口欲期,是寶寶自我安撫的一種表現,不管是什麼抓到手裡就想吃,其實這是寶寶的正常生理需求,所以建議家長不要阻止孩子吸吮手指的習慣,只要給寶寶做好手部清潔並且注意不要把其他東西吃進嘴裡就可以。
  •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剛出生的寶寶,都會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特別是在各個器官感官發育的階段,孩子非常喜歡到處亂跑、到處亂跳,寶媽們在後面追著,一不留神就會讓孩子「把家拆了」。
  •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
    2歲前,孩子有這3個行為,大多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嫌娃調皮 剛出生的寶寶,都會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特別是在各個器官感官發育的階段,孩子非常喜歡到處亂跑、到處亂跳,寶媽們在後面追著,一不留神就會讓孩子「把家拆了」。
  • 3歲前寶寶,有這6個「壞習慣」,寶媽別急著糾正,是高智商的表現
    相信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寶寶成長為一個聰明的孩子,就是我們父母口中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關於家裡寶寶的教育,我相信每個新手媽媽都會感到頭疼。特別是家長覺得孩子有一些壞習慣的時候,怎麼都糾正不回來,就很令人頭疼了。但是有些媽媽不知道,這些習慣並不是壞習慣,而是自家寶寶智商高的體現。
  • 擁有這3種「壞習慣」的孩子,家長不要擔心,是聰明的表現
    孩子的成長會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有的時候他們自己也會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舉動,甚至這些舉動在家長眼中是一種非常不好的「壞習慣」,於是家長就會擔心起來。但事實上這種行為其實是孩子正常發育的表現,甚至還是聰明的象徵,如果家長反覆的對孩子進行制止或者嚴厲的批評,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 寶寶有這4種「壞習慣」竟然是聰明的表現,趕緊偷著樂吧
    一歲半的寶寶總是吃手,有沒有什麼辦法管管呢?寶寶在老揪襪子愛光著腳,要不要給寶寶穿襪子?孩子總是亂扔東西,說了也沒用。媽媽總怕這些壞習慣對寶寶不好~~~看到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很多家長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趕緊制止。
  • 1歲內寶寶有這3個表現時,說明寶寶智力發育好!你家佔了幾個?
    其實關於寶寶的智力問題,起決定性因素的還是基因,正因素佔到70%左右,剩下的30%需要靠後天的努力。但有一些寶寶在1歲內時,就表現出了比同齡人活潑好動,其實寶寶的有些細微動作,是暗示著寶寶的智力發育比同齡人要高出一截。所以,當1歲內寶寶有這3個表現時,說明寶寶智力發育好!你家孩子佔了幾個?1、 吃手指很多家長不理解,為什麼小寶寶總是喜歡吃自己的手指?
  • 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是聰明的表現,父母不要隨便地糾正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高智商,你的智商不僅跟先天父母的遺傳因素有關,還與後天的生活環境密不可分。而幼年的孩子常常會出現一些父母眼中不能容忍得「壞毛病」,但有些家長沒有發現,其實這些「壞毛病」可能是孩子聰明的表現,不應該被爸媽輕易改造。
  • 孩子有這4種表現,說明大腦發育好,你家寶寶中了幾個?
    有不少父母為了讓孩子出生之後能更聰明,在孩子沒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做胎教,出生之後更是給孩子吃各種營養品,想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其實決定孩子聰不聰明的,並非是你給孩子吃的那些營養品,而是看孩子大腦發育是否完全。
  • 孩子3歲前的4個壞習慣,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父母不要盲目去糾正
    孩子3歲前的4個壞習慣,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父母不要盲目去糾正相信很多媽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發現孩子真是一天一個變化,小臉經常說變就變。特別是3歲左右的寶寶,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是最難帶的,很多媽媽都表示帶3歲左右的寶寶,有時候比幹農活還要累。
  • 孩子3歲前有以下特徵,長大後會很聰明,你家娃佔了幾個?
    文丨木棉媽媽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家長們普遍的心願,有哪個家長不期望自家孩子是聰明伶俐的呢?又有哪個家長不期望未來成才、成大器呢?老祖宗們說過的話總是蘊含大智慧,老人常說「三歲看長,七歲看老」,孩子3歲左右就能看出性格好壞,而到了7歲性格定型了就能看出來日後孩子是怎樣的人。
  • 孩子3歲前有這幾種行為,看似是「壞毛病」,卻是高智商的表現
    後來我查閱了書籍,也諮詢了更有經驗的人士,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孩子3歲前有幾種行為,可能看起來是「壞毛病」,其實卻是孩子智商高的表現,寶媽只需要照看的時候多費點心,孩子長大會給你驚喜的。好奇心大,總愛「破壞」新玩具3歲前的孩子好奇心都是很大的,不過有的孩子有好奇心,可是在好奇心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們就會「不安分」,於是就會想辦法「倒騰」了。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大多都很聰明
    自從有了孩子後,父母都深刻地體會了帶孩子的辛苦。尤其是三四歲的小孩子,仿佛有無限的精力,每天從早玩到晚都不嫌累。孩子是開心了,可是家長卻苦不堪言,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最為鬧騰的時候,孩子對身邊的所有事物都會感到好奇。不管前方有沒有什麼危險,孩子都會義無反顧地衝上前。
  • 這5種表現,寶寶表現得越早智商越高,你家孩子佔幾個?
    家長們很少知道,其實孩子的一些細微變化恰恰說明了孩子的發育狀況是否正常。下面我將介紹5種表現,孩子出現這些表現的時間越早,說明孩子大腦發育越棒,如果孩子佔了2個以上,證明孩子智商很高。1、寶寶很早就會笑小寶寶笑得越早,說明他的大腦發育良好,智商也就越高。
  • 寶寶有4種「壞習慣」,是寶寶變聰明的信號,父母別責怪孩子了
    文/月月媽媽育兒記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飛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對孩子以後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在懷孕的時候,媽媽就期望自己能生出一個聰明的寶寶,甚至很多來家裡做客的朋友都會誇孩子長的機靈,但是在家長教育孩子的路上,孩子總會做出一些讓家長無可奈何的舉動,讓爸爸媽媽從本來溫和有禮的人,瞬間變成了「潑婦
  • 孩子有這4種行為,是智商比同齡人高的表現,你家孩子佔幾條?
    後來有一次爸爸抱的比較久,媽媽說讓爸爸休息媽媽抱一下,小糰子竟然搖搖頭吐出一個字「累」,爸爸媽媽都愣住了,媽媽問小糰子「你是怕媽媽累嗎?」小糰子竟然點點頭!小糰子更小的時候,媽媽跟他一起看電影《捉妖記》,其中有一個片段是男女主拋下了小妖王胡巴,胡巴傷心地哭了起來,沒想到坐在一邊的小糰子竟然也哇哇地哭著往媽媽懷裡爬,傷心的不得了!
  • 孩子從小有這幾個表現,長大後人緣好,你家孩子佔幾個?
    父母們最大的心願或許就是自己家寶寶能夠健康、快樂、幸福,不過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很多家長們又增加了一個心願,那就是希望孩子能有個好脾氣、好性格。我就是這樣,我家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脾氣特別火爆,無緣無故就發脾氣,摔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