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化吸入藥物,你選擇對了嗎?

2020-12-22 騰訊網

  來源:醫學之聲 作者:ivy

  看似簡單的霧化吸入,其實隱藏著大學問,是否每種激素或抗生素都可用作霧化吸入藥物呢?

  臨床上,霧化吸入憑著直接作用於病灶局部,起效快,全身副作用小,廣收患者以及醫生歡迎,呼吸科的治療哮喘、咳嗽的得力助手,耳鼻喉科治療咽喉炎的常用武器,看似簡單的霧化吸入,其實隱藏著大學問,是否每種激素或抗生素都可用作霧化吸入藥物呢?其實不然,用的好可致病,用的不好可引發巨大副作用,霧化吸入藥物只能對使用以下四類藥物發揮作用。

  (一)吸人性糖皮質激素(ICS)

  布地奈德(BUD)和丙酸倍氯米松(BDP)ICS 是目前最強的氣道局部抗炎藥物,它通過對炎症反應所必需的細胞和分子產生影響而發揮抗炎作用。

  特點: ICS 安全性好,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於全身給予糖皮質激素。研究顯示,ICS 對下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軸無明顯抑制作用,對血糖、骨密度影響小。局部不良反應包括聲嘶、潰瘍、咽部疼痛不適、舌部和口腔刺激、口乾、反射性咳嗽和口腔念珠菌病,通過吸藥後清水漱口可減少其發生。其中, 布地奈德是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可用於4歲以下兒童使用的霧化吸人激素,也是妊娠安全分級為 B 類的糖皮質激素(包括鼻用和吸人製劑)。

  臨床應用:

  (1)ICS是當前治療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藥物。在哮喘發作或症狀加重的初期,霧化吸入支氣管舒張劑聯合大劑量的ICS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全身應用激素。BUD混懸液為臨床應用最早和最廣泛的ICS。

  (2) 應用於慢阻肺患者,霧化吸入高劑量的ICS可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炎症水平,緩解急性加重症狀,改善肺功能。

  (3)應用於急性咽喉炎、急性會厭炎、急性喉炎等耳鼻喉相關疾病的霧化吸入,以及兒科呼吸系統疾病的霧化吸入治療。

  (二)支氣管舒張劑

  1.選擇性β2 受體激動劑:特布他林和沙丁胺醇

  β2 受體激動劑是臨床最常用的支氣管舒張劑,根據其起效時間和持續時間的不同可分為 SABA 與長效β2 受體激動劑(LABA)兩種。目前臨床上霧化吸人所用製劑主要為 SABA。 SABA 製劑的共同特點是起效迅速、維持時間短,代表藥物有特布他林和沙丁胺醇。有文獻報導,特布他林對β2 受體選擇性及對肥大細胞膜的穩定作用均強於沙丁胺醇。

  特點:不良反應主要有:骨骼肌震顫、頭痛、外周血管舒張及輕微的代償性心率加速。罕見過敏反應包括血管神經性水腫、蕁麻疹、支氣管痙攣、低血壓、虛脫等。

  臨床應用:

  (1)是哮喘患者預防或緩解症狀所必須,對於輕中度哮喘急性發作,重複吸入SABA通常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2) 反覆給予霧化吸入短效的支氣管舒張劑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有效治療方法。

  (3) 用於支氣管擴張症以及慢性支氣管炎

  2. 膽鹼受體拮抗劑:異丙託溴銨

  異丙託溴銨為常用的 SAMA 吸人製劑,該藥為非選擇性膽鹼 M 受體拮抗劑,由於其阻斷突觸前膜上 M2 受體可促使神經末梢釋放乙醯膽鹼,因而部分削弱了阻斷 M3 受體所帶來的支氣管舒張作用。

  特點:膽鹼 M 受體拮抗劑不良反應主要有:頭痛、噁心、口乾、心動過速、心悸、眼部調節障礙、胃腸動力障礙和尿瀦留等。和其他吸人性支氣管舒張劑一樣,有時可能引起咳嗽、局部刺激,極少情況下出現吸人刺激產生的支氣管痙攣。

  注意:臨床有吸人性複方異丙託溴銨製劑,其 2.5 ml 溶液內含有異丙託溴銨 0.5 mg 和硫酸沙丁胺醇 3.0 mg(相當於沙丁胺醇鹼 2.5 mg)。複方異丙託溴銨不能與其他藥品混在同一霧化器中使用。

  (三) 抗菌藥物

  臨床上用於霧化吸人的抗菌藥物有氨基糖苷類的阿米卡星、慶大黴素、妥布黴素,B-內醯胺類的氨曲南、頭孢他定,黏菌素,抗真菌藥物二性黴素等。

  特點:吸人後肺部濃度高,全身不良反應少。抗菌藥物霧化吸人多應用於長期有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支氣管擴張症和多重耐藥菌感染的院內獲得性肺炎,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等。

  臨床應用:美國FDA已批准妥布黴素用於霧化吸入治療囊性纖維化疾病,也可用於支氣管擴張症急性加重期。

  (四)祛痰藥

  1.N-乙醯半胱氨酸:可降低痰的黏滯性,並使之液化而易於排出。近年來,多項研究結果提示,霧化吸人 N-乙醯半胱氨酸可用於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治療,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尤其適用於早期患者。

  2.鹽酸氨溴索:可降低痰液黏稠度,增強支氣管上皮纖毛運動,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分泌,使痰容易咳出。此外,還有鎮咳作用。鹽酸氨溴索霧化劑型在國內尚未上市。

  臨床應用:對於痰多黏稠不易咳出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以及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聯合使用ASBA與祛痰藥霧化吸入可協調排痰。

  傳統的霧化吸入「呼三聯」(地塞米松、慶大黴素、α-糜蛋白酶),由於在氣道停留時間短,不良反應大,可產生耐藥,故不適合霧化!

  因此,我們臨床上需明確各種霧化吸入藥物的臨床使用以及安全性,才能遊刃有餘的使用藥物對症治療!避免盲目將藥物一通用於霧化吸入,效果適得其反。

相關焦點

  • 霧化吸入藥物應用的注意事項
    霧化吸入藥物應用的注意事項 2020-04-30 0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霧化吸入,你的寶寶做對了嗎?
    而且,越來越多的家屬選擇在家進行該項治療,但是往往因為患兒依從性差,家屬缺乏相關專業知識,或是指導不當,不但降低了療效而且還易導致不良事件的發生,所以我們為大家總結了一些關於霧化吸入的小知識,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什麼是霧化吸入    霧化吸入就是通過儀器裝置將藥液分解成細小霧化氣體,患兒經口鼻將霧化吸入呼吸道或肺部,直接起效,從而幫助患兒稀釋痰液,緩解支氣管痙攣。
  • 什麼是霧化吸入 你的寶寶做對了嗎?
    霧化吸入對很多人,尤其是對有小孩、老人的家庭來說都不陌生,它不僅操作簡單而且效果顯著,是治療上呼吸道疾病的首選方式。而且,越來越多的家屬選擇在家進行該項治療,但是往往因為患兒依從性差,家屬缺乏相關專業知識,或是指導不當,不但降低了療效而且還易導致不良事件的發生,所以我們為大家總結了一些關於霧化吸入的小知識,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 在家也可以給孩子做霧化 你知道霧化吸入療法嗎?
    在家也可以給孩子做霧化 你知道霧化吸入療法嗎?你知道霧化吸入療法嗎? 家庭霧化如何做才安全有效 黃永建說,不是所有感冒、咳嗽的孩子都需要做霧化,首先應明確家庭霧化吸入的適應症。最常用於小兒支氣管哮喘的長期維持治療,也可用於感染後咳嗽、毛細支氣管炎、肺炎支原體感染、喘息性支氣管肺炎等治療,對一些慢性肺部疾患也有明顯療效。 其次,選擇合適的霧化吸入裝置很重要。
  • 患兒霧化吸入有用嗎?專家帶你正確認識霧化吸入
    霧化吸入是將藥物經吸入裝置分散成懸浮於氣體中的霧粒或微粒,通過吸入的方式使藥物沉澱於呼吸道。「與口服、肌肉注射、靜脈給藥等方式比較,霧化吸入治療使藥物直接抵達患處,降低藥物全身副作用,具有起效迅速、療效佳、不需要孩子刻意配合等優勢,在呼吸系統疾病治療中,霧化吸入已成為重要的輔助治療措施。」
  • 霧化吸入藥物使用,90% 的醫生都用錯了
    臨床上常用氨溴索、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慶大黴素、溴己新、喜炎平等藥物霧化吸入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本文對常見霧化藥物治療的超說明書用藥進行了合理性分析。 《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 年版)》指出:因國內尚無氨溴索霧化吸入劑型,氨溴索注射液霧化吸入的用法用量、配置濃度及療效、安全性尚需更多臨床研究驗證[5]。 「呼三聯」藥物 1.
  • 寶寶感冒咳嗽,是選擇霧化吸入好,還是輸液好?
    對於霧化治療許多家長心存疑問,為什麼不打針而選霧化?對孩子有傷害嗎?今天我們來為大家說說關於霧化治療的那些事兒。什麼是霧化治療霧化其實是用霧化器將藥物分散成微小的霧滴或微粒,使其進入呼吸道及肺內。達到局部治療(解痙,消炎,祛痰)及全身治療的目的。
  • 什麼是霧化吸入?能治療新型肺炎嗎?
    近日,一則聲稱「德國用霧化手段治療新冠肺炎,4名確診病患已無症狀」的消息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雖然,此消息已被德國專家闢謠,但事實上,霧化吸入確實是臨床上治療呼吸道疾病的一種常用方法。什麼是霧化吸入?霧化吸入和口服、靜脈輸液一樣,都屬於用藥方式。不同的是,口服和靜脈輸液是全身用藥,而霧化吸入是局部用藥。
  • 一文掌握:兒童支氣管哮喘常用霧化吸入藥物的應用
    目前國內有3種可用於兒童霧化吸入的ICS混懸液,包括布地奈德(BUD)、二丙酸倍氯米松(BDP)和丙酸氟替卡松(FP)。布地奈德是我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中惟一推薦的霧化ICS;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兒童基本藥物目錄(適用於12歲以下兒童)中惟一推薦的抗哮喘ICS;是惟一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定為妊娠安全分級為B類的糖皮質激素(包括鼻用和吸入製劑)。
  • 一吸一呼看似簡單,正確的「霧化吸入」姿勢你會嗎?
    你會「霧化吸入」嗎? 一吸一呼的霧化看似簡單,可是怎樣才能正確進行霧化吸入?正確的操作流程是:帶好面罩式霧化器後,緩慢用嘴吸氣,深吸氣後屏氣2-3秒,再通過鼻腔緩慢呼出。 簡單來說,就是嘴巴吸氣,鼻子呼氣。
  • 給寶寶做霧化吸入治療,這些注意事項你必須要知道
    寶媽提問:孩子霧化治療後沒洗臉漱口有危害嗎?哭鬧時霧化,效果會更好嗎? 2、噴頭的選擇 因為寶寶的鼻腔比較狹窄、鼻甲彎曲,很多霧化顆粒經過鼻腔時就會停留下來,達到小氣道和肺泡的藥物就減少了,而口腔明顯寬敞多了。為了達到好的治療效果,霧化最好選擇口腔吸入。
  • 霧化吸入知多少?
    霧化吸入就是將藥物經吸入裝置分散成懸浮於氣體中的霧粒或微粒,通過吸入的方式沉積於呼吸道和肺部,從而達到呼吸局部治療的作用。利用氣體射流原理,將水滴撞擊的微小霧滴懸浮於氣體中,形成氣霧劑而輸入呼吸道,進行呼吸道溼化或藥物吸入的治療方法,作為全身治療的輔助和補充。
  • 小兒霧化吸入:是哭著做好,還是睡著時做好?
    如果使用的是面罩式,先要確保面罩的密封性,儘可能地讓孩子經口吸入藥物。如果孩子不能配合,也只能順其自然。備註:霧化吸入的藥物在經過鼻腔時,直徑較大的顆粒容易在鼻腔形成的湍流內粘附在鼻腔內壁,為了避免藥液浪費,氣霧吸入經口腔吸入比鼻腔吸入恰當。問題 4:寶寶睡著時可以做霧化吸入嗎?可以。
  • 寶寶咳嗽要霧化?掌握這5個護理要點,寶寶做霧化吸入媽媽不慌張
    妹妹臉紅了紅:「這不是佳佳沒做過霧化吸入嗎?那怎麼做啊?好配合嗎?」 我看出妹妹對霧化吸入不了解,就點點頭說:「咱們先來看看什麼是霧化吸入吧。」我把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器拿在手裡,把壓縮泵驅動霧化吸入器遞給妹妹,說:「第一次霧化咱們就在醫院做吧,你好好學學,明天在家使用壓縮泵驅動霧化吸入器給佳佳做就可以了。」 妹妹瞪大眼睛說:「啊?我能學會嗎?都用什麼藥啊?」二、兒童霧化吸入常用哪些藥物?
  • 霧化吸入治療我們不得不知道的真相
    有的家長會心存疑問:為什麼不打針而選霧化?吸入的什麼藥?霧化就是濫用抗生素嗎?霧化有沒有副作用?是不是有激素?對孩子有傷害嗎?尤其最近網上還流傳著一些關於「霧化」的說法,如:霧化裡的成分都很可怕,霧化對寶寶的傷害比輸液還大……一時間讓很多給孩子做過或正在做霧化的家長,變得心神不寧,惶恐不安。霧化,真的有這麼可怕嗎?今天,就針對這些問題,給大家說說關於霧化的真相。霧化吸入該如何用藥?我的孩子咳嗽,霧化該用什麼藥?效果和安全性如何?
  • 給寶寶做霧化吸入治療,這些注意事項你必須get√到
    由於季節性因素,近期醫院接診的呼吸道感染患兒數量明顯上升,霧化吸入這種治療方法應用最為普遍。對於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來說,霧化吸入並不陌生,目前它是臨床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首要方式。但是,霧化吸入的正確方法你掌握嗎?
  • 針對新型肺炎患者,霧化吸入治療建議來了!
    故冠狀病毒感染的機械通氣患者的霧化應首選MDI。但MDI劑型單一,部分藥物沒有MDI劑型,此時需要選擇SVN方式進行霧化。 1 普通氧療 基於現有的數據,大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在醫院僅需接受普通氧療即可。
  • 「霧化吸入」到底該怎樣吸?
    霧化吸入看似簡單的操作,其中也包含了不少學問,只有明白了霧化吸入的原理,掌握了霧化吸入的操作,才能使藥物發揮出其最大的藥用價值。霧化是指利用不同裝置的霧化器將藥物分解成直徑極小的粒子。霧化成氣溶膠的粒子,可通過慣性、重力沉降和布朗運動來到達藥用部位,從而被人體吸收。霧化時,若用鼻子吸入,由於鼻腔結構複雜,藥物通過鼻腔時,許多顆粒較大的藥物會粘附於鼻腔內,不僅藥物不能發揮出藥效,而且造成藥物的浪費。口腔結構簡單且寬敞,霧化時用嘴吸入,雖然亦會有部分藥物殘留至口腔,但總體利用率比鼻腔吸入要高。
  • 霧化吸入對感冒出現的咳嗽咳痰有效果嗎?
    在冬季寶寶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是很高的,當寶寶出現感冒咳嗽時,是否需要選擇霧化吸入治療呢?所以當寶寶出現感冒症狀時,要及時的查找引起的病因,對症治療,避免盲目的給寶寶選用抗生素或者是止咳藥物治療。由於感冒屬於自限性疾病,所以在症狀不嚴重的情況下,在沒有影響寶寶飲食起居的情況下,不需要藥物治療的。如果寶寶出現持續的咳嗽,影響了寶寶飲食起居的情況下,就需要及時就醫,做相關檢查,明確病原菌後對症治療。寶寶咳嗽期間需要怎樣治療?
  • 流感爆發門診霧化室爆滿 霧化吸入常識你知多少?
    入冬以來,兒童呼吸道感染疾病高發,不少人選擇霧化吸入作為治療呼吸道疾病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