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西醫執業—04方劑考點預測解析

2021-02-07 醫心醫考


回顧前幾期考點預測解析:

▶ 2019中西醫執業——01中基考點預測解析

▶ 2019中西醫執業——02中診考點預測解析

▶ 2019中西醫執業——03中藥考點預測解析


2019分值的分布、四個單元具體要考的東西,目前不得而知,所以我這裡只能根據2018年考試的情況做預測,具體這幾年每個單元的科目安排情況及分值分數的變化裡面都有詳細說明,請點擊此連結查看(必看):


▶ 2019年中西醫執業筆試14門科目分值分布預測



中西醫的方劑學總分在25分左右,還是很重要,而且對臨床科目中醫部分的幫助很大。教科書附帶的方歌是最好的,朗朗上口,又可以把組成、功效記住,背完方歌,方劑學題中的考組成的題,考主治的題,考功效的題,都可以直接選擇或者推導出正確答案,這部分的方劑分值至少在80%。


方劑學一共20個單元,除了第一單元總論,其他的都是各種分類的方劑代表。其中總論1-2分,剩下的分論中解表劑、清熱劑、溫裡劑、理氣劑、理血劑、補益劑、祛痰劑等屬於重點部分,重點部分的分值都在2分左右,其他的單元分值為1分或者不考,因為內容較多,我在這裡儘量把所有可能的考點帶到。


我們學習方劑的方法和目的應該是從方劑的病機、治法、特點、組成、配伍等能夠全面掌握的,當然在對付考試的這個時候很多人已經不夠時間做到這點,能背完方歌就是好的。這裡僅分析考點,以達到對方劑有一個總體的印象,同樣的要拿筆記對照,畫好重點,自己跟著梳理一遍。


第一單元總論一般考1-2分,重點在方劑的常用治法、方劑的基本結構。治法裡面要注意和法、消法兩個治法的特點。方劑的組成(一般都會考一題)和變化也是常考的點,君臣佐使的組成中容易考佐、使藥的含義,劑型要注意湯、丸劑的特點。


第二單元解表劑,一般考1-2分。解表劑要注意他的不宜使用的情況,發汗太多導致耗傷氣津,甚至亡陰亡陽。


辛溫解表考麻黃湯、桂枝湯、小青龍湯是一級重點,大青龍湯、九味羌活湯、止嗽散是二級重點,麻黃湯(外感風寒表實證)的麻桂配伍和桂枝湯(調和營衛)的區別是考試的重點;桂枝湯的桂芍配伍和服用方法是重點;小青龍的功效和姜辛味配伍特點了是考試的重點;大青龍考的是外感風寒+鬱熱;九味羌活湯最容易考組成,還考外感風寒溼+蘊熱,知道配伍生地、黃芩的意義,分經論治是怎麼分的;止嗽散的組成和主治證候。


辛涼解表的銀翹散是一級重點,要求掌握和桑菊飲的區別(桑輕銀平,桑咳銀透,二方共有的藥:草根梗翹加薄荷)、組成、荊芥淡豆豉的去性存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桑菊飲是二級重點,桑菊飲是但咳、身熱不甚,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注意麻黃和石膏的配伍和主治;柴葛解肌湯的證候的身熱增勝,目疼鼻乾眼眶痛。


扶正解表敗毒散是重點,要知道敗毒散的氣虛和參蘇飲氣虛的區別,敗毒散是風+寒+溼+氣虛的病因,有酸痛的表現,還要掌握配伍人參的意義。參蘇飲可能考組成,變現為氣虛外感+內痰溼。


第三單元瀉下劑考1-2分,分寒下、溫下、潤下、逐水、攻補兼施。寒下的大承氣湯是絕對重點,考點主要在症候(特別是熱結旁流、熱厥、發狂),配伍意義中通因通用、寒因寒用的方法。主要鑑別大承氣湯(痞、滿、燥、實)、小承氣湯(痞滿實而燥不明顯)、調胃承氣湯(有燥實無痞滿)。大黃牡丹湯的溼+熱+淤,主治的腸癰。大陷胸湯治療水熱互結的結胸(這裡注意結胸的臨床表現,通過臨床表現選方的題較難,特別是大小陷胸湯證,大家不太熟悉的,記住大陷胸水熱,小陷胸痰熱)。


溫下主要考溫脾湯(組成重要)的陽虛寒積,配伍大黃的意義。潤下中麻子仁丸的組成非常重要(二人一勺小承氣),脾約的意義和特點;濟川煎腎虛秘。逐水考十棗湯一個,是考試愛考的方,考君藥,配伍大棗的意義,主治證候(懸飲+實水各自的特點一定要記住)。攻補兼施的黃龍湯主要是陽明腑實+氣血不足,了解配伍桔梗的意義。


第四單元和解劑考2-3題左右,是重點章節。分和解少陽、調和肝脾、調和腸胃。其中和解少陽的小柴胡湯是一級重點,掌握其主治的證候,柴胡黃芩的配伍意義,組成也是考的可能。蒿芩清膽湯特徵脈是左弦(在肝膽少陽)右滑(溼熱)。注意小柴胡湯(純少陽證)、蒿芩清膽湯(少陽溼熱)和大柴胡湯(少陽陽明合病)鑑別。


調和肝脾的逍遙散(肝鬱+血虛+脾弱)是一級重點,組成很容易考,注意薄荷的配伍意義。四逆散主治陽鬱厥逆+肝脾其鬱(和四逆湯區別太大了,要注意不要搞混)。痛瀉要方的特點是一痛(肝旺)就瀉(脾虛),脈是左弦(肝旺)右緩(脾虛),也要注意其組成。調和腸胃考名方半夏瀉心湯,注意其組成,辛開苦降的用藥特點。


第五單元清熱劑一般考2分左右,絕對的重點單元,方子涉及也較多,分清氣分熱、清營涼血、清熱解毒、清臟腑熱、清虛熱。


清氣分熱的白虎湯是一級重點,氣分熱盛(四大證)的代表方;竹葉石膏湯(組成非常重要)要注意和清暑益氣湯和清燥救肺湯,包括生脈散鑑別,考到這幾個方一起的話是難點,竹葉石膏湯是餘邪未清,本來的邪已經耗傷了氣津,另外竹葉石膏湯較清暑益氣湯多氣逆欲嘔之症狀。清營涼血考一級重點清營湯的營分證的特點,透熱轉氣的藥物,二級方犀角地黃湯的熱入血分的特點,要注意其組成。


清熱解毒方中重點掌握黃連解毒湯,苦寒直折的代表,其實方本身沒有什麼考的點。二級重點的涼膈散(以洩代清的代表方,其中的藥物)的組成非常重要;普濟消毒飲(大頭溫的代表方,火鬱發之的代表方,什麼藥物?);仙方活命飲(清熱解毒+消腫+活血,功效全面,陽證初期的代表,外科第一方)。


清臟腑熱是重點類別,方子較多,其中龍膽瀉肝湯(肝經的火上走,肝經的溼熱下注,組成非常重要)、芍藥湯(為什麼要調氣血,如何調的?為什麼體現了通因通用)、左金丸(黃連和吳茱萸的比例6:1,用黃連的意義?用吳茱萸的意義?)是一級重點方,導赤散(口舌生瘡+小便澀痛,組成也重要)、清胃散(火鬱發之的代表,什麼藥在這裡火鬱發之,注意胃火牙痛清胃散,腎虛牙痛玉女煎,看有沒有齒松)、葦莖湯(肺癰)、白頭翁湯(熱毒痢疾)、瀉白散(皮膚蒸熱)是二級重點方,玉女煎(胃熱+腎陰虛)作為一般了解。


清虛熱的青蒿鱉甲湯(養陰透熱,青蒿鱉甲配伍的意義)注意其組成、當歸六黃湯(陰虛火旺的盜汗)都是二級方。


第六單元祛暑劑,一般在0-1分,包括祛暑解表的香薷散(何為陰暑),祛暑利溼的六一散(暑+溼,小便不利),祛暑益氣的清暑益氣湯(暑熱+氣津兩傷,注意其證候變現)。


第七單元溫裡劑大概考1分左右,包括溫中、回陽、溫經。其中溫中的理中丸是一級重點方,理中丸的組成要掌握(是乾薑,且為君藥,與四君子湯對比,去了茯苓加乾薑為君),主治證候要記住。小建中湯(腹中攣急疼痛脈弦,由桂枝湯變化的話是什麼變化形式?)和吳茱萸湯(組成是重點,主治肝胃虛寒,濁陰上逆)是二級重點,大建中湯(中陽虛,陰寒盛的脘腹劇痛)屬於了解方。


回陽救逆的四逆湯(和四逆散一定要區分),組成是生附子,乾薑和炙甘草。溫經散寒的當歸四逆湯(血虛寒厥,皮涼裡不涼)、陽和湯都是二級重點,其中陽和湯常考,組成很重要,要知道配伍麻黃的意義,麻黃和熟地的配伍特點。


第八單元一般考0-1分,最有可能是考大柴胡。表裡雙解劑包括解表清裡和解表攻裡,解表清裡的葛根黃芩黃連湯要理解何為協熱下利(重用葛根的原因)。解表攻裡包括大柴胡湯和防風通聖散(一般了解,風熱壅盛,表裡俱實),大柴胡湯是重點,組成也常考,少陽病+陽明腑實是主要特點。


第九單元補益劑一般考2分,包括補氣血陰陽,氣血、陰陽的雙補。


補氣中補中益氣湯是一級重點方,組成非常重要,它的主治的證候包括脾虛氣陷+氣虛發熱,是甘溫除熱的代表方,特別是柴胡、升麻的用法要注意。四君子湯(脾胃氣虛)、參苓白朮散(組成也很重要,主治脾虛+溼盛,培土生金的方法)、生脈散(已經無邪氣的氣陰兩傷)是二級重點。玉屏風散作為一般了解,是表虛自汗的代表(雖為止汗之方,卻不用收澀斂汗之藥,體現以補為固之義)。


補血劑中四物湯(血虛+血滯)、歸脾湯(組成非常重要,心脾兩虛+脾不統血,心脾同治)是一級重點,當歸補血湯是血虛發熱的代表方,注意兩藥的比例,為什麼要氣藥重?氣血雙補的炙甘草湯是重點,主治:心脈失養的心動悸,脈結代+虛勞肺萎(虛勞肺痿炙甘草,虛熱肺痿麥門冬)咳吐涎沫。八珍湯是四君子+四物的氣血雙補。


補陰主要是一級方六味地黃丸,掌握三補三洩(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為什麼要洩)配伍的特點。二級方左歸丸(左補陰右補陽,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大補陰丸(組成,豬脊髓和蜂蜜的配伍特點)、百合固金湯(組成非常重要,主治肺腎陰虛+虛火上炎,金水相生)、一貫煎(配伍川楝子的意義,肝腎陰虛+肝氣鬱)。補陽方中腎氣丸是主要掌握的,注意其組成中的地黃是幹地黃(生地),陰中求陽,少火生氣。右歸丸和左歸丸對比記憶。陰陽雙補中的地黃飲子注意其特徵性的詞:舌強不能言,足廢不能用。


第十單元固澀劑考0-1分,要注意用到固澀劑一定是純虛無邪的情況。包括固表止汗、斂肺止咳、澀腸固脫、澀精止遺、固崩止帶。


其中固表止汗的牡蠣散補斂並用。斂肺止咳的九仙散要注意純虛無邪的久咳才用,用到罌粟殼來鎮咳。澀腸固脫的四神丸(五更洩—脾腎陽虛之腎洩)、真人養臟湯(久瀉久痢,脾腎虛寒)都是一級重點方。澀精止遺的桑螵蛸散是二級重點,證候特點是小便頻數,或尿如米泔色(人參用量獨大為何)。固崩止帶的三個方是重點一級方,特別是固衝湯(虛的衝脈不固)、固經丸(陰虛有熱)的區別,很多人或搞混,易黃湯主治腎虛+溼熱帶下。


第十一單元安神劑一般考0-1分,包括重鎮安神的硃砂安神丸(心火亢盛+陰血不足),滋養安神的天王補心丹和酸棗仁湯,天王補心丹主要考組成(包括哪三仁,桔梗的作用),酸棗仁湯的病位在肝,肝血不足,表現有頭目眩暈。注意硃砂安神丸-鎮心,天王補心丹-滋陰、酸棗仁湯-除煩的不同點。


第十二單元開竅劑一般考0-1分,本單元不要求掌握組成,一般來說,就是考病例的選方,要知道鑑別涼開三寶的異同。安宮牛黃丸—純熱閉、紫雪息風—熱閉+抽、至寶丹—熱閉+痰;溫開的蘇合香丸主治寒閉證。


第十三單元理氣劑包括行氣和降氣,一般考1-2分,行氣是重點。


行氣中越鞠丸是重點(氣、血、痰、火、溼、食,以何鬱為主,分別是什麼藥對應)。二級重點是半夏厚樸湯(梅核氣專方-痰氣互結)、瓜蔞薤白白酒湯(胸痛徹背)、天台烏藥散(組成常考,肝經氣滯寒凝證,注意和暖肝煎區別:治疝氣、少腹睪丸痛二選一,天台烏藥散治實寒,暖肝煎治虛寒)、厚樸溫中湯(乾薑、生薑一起)。一般熟悉的包括柴胡疏肝散(組成常考)、暖肝煎(有虛的基礎,肝腎不足,寒滯肝脈證)。


降氣主要掌握蘇子降氣湯,組成是重點,主治上實下虛喘咳證,注意當歸養血補肝,並「主咳逆上氣」,同治腎陽不足、下元虛寒之本。二級重點方,定喘湯(風寒外束,痰熱內蘊證)、旋覆代赭湯(赭石性寒質重,屬「去性存用」的用法。旋覆花、代赭石用量比例為3:1。生薑用量最大)。


第十四單元理血劑,分活血與止血,活血方為主,一般考1-2分。


活血祛瘀方包括一級重點方血府逐瘀湯和補陽還五湯,血府逐瘀湯是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證(通竅活血湯是瘀阻頭面證,膈下逐瘀湯是瘀血阻滯膈下證,少腹逐瘀湯是寒凝血瘀證,身痛逐瘀湯是瘀血痺阻經絡證);補陽還五湯主要是黃芪的用量,氣虛血瘀的特點。二級中代表方是桃核承氣湯(下焦蓄血證,見少腹急結,小便自利;五苓散是下焦蓄水證-小便不利)、溫經湯(衝任虛寒,瘀血阻滯證)、復元活血湯(特殊字眼:跌打損傷,脅下痛不可忍)、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緩消癥塊)、生化湯(組成非常重要,產後方,產後有虛+寒+淤血)。一般了解方失笑散(心腹刺痛,一用好轉見笑,故名)。


止血方主要包括一級方咳血方,要求全面掌握,涉及到肝的問題,所以心煩易怒,胸脅作痛,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證,體現了以清代止的特點,出血是有熱,熱除血止。小薊飲子(涼血止血,利水通淋)和黃土湯是二級重點方,特別是黃土湯愛考,主治脾陽不足,脾不統血證,用灶心土灶心溫中止血為君。一般了解方,十灰散(上部出血證)、槐花散(清腸止血,疏風行氣)。


 第十五單元治風劑一般在1-2分左右,有治內外風的區別。「外風」宜疏散,「內風」宜平息。


疏散外風包括一級方川芎茶調散,主要掌握其治療頭痛為主的外感病。消風散、牽正散屬於二級方,消風散治療風疹,溼疹(風+溼+熱+在血分),寓「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義;牽正散祛風化痰,通絡止痙。一般掌握方大秦艽湯(風邪初中經絡證)和小活絡丹(祛風除溼,化痰通絡,活血止痛)。


平息內風幾個方需要認真區分,因為容易混淆,也就愛考,一考容易錯。其中羚角鉤藤湯(熱極生風見高熱)、鎮肝息風湯(組成重要,腦部熱痛,面色如醉見類中風)、大定風珠(陰虛風動見神倦瘈瘲)是一級方。


羚角鉤藤湯主治肝熱生風證,表現為高熱不退,煩悶躁擾,手足抽搐,發為痙厥;鎮肝息風湯主治類中風,息風+滋陰;大定風珠的真陰已經耗傷,表現為陰虛風動證(記住血顫陰蠕,這裡是瘛瘲,類似蠕動)。一般掌握方天麻鉤藤飲主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見頭痛,眩暈。


第十六單元治燥劑一般考0-1分,包括輕宣外燥和滋陰潤燥。


輕宣外燥主要是杏蘇散(涼燥)、清燥救肺湯(溫燥傷肺,氣陰兩傷)要全面掌握;桑杏湯(溫燥)是二級掌握方。


滋陰潤燥中一級方是麥門冬湯(虛熱肺痿、胃陰不足證),要注意半夏的作用下氣降逆,使補而不滯,麥門冬與半夏的用量比例為7:1,體現了培土生金的治法。玉液湯(消渴氣陰兩虛證)和增液湯(陽明溫病,津虧便秘證)屬於一般掌握方。


第十七單元祛溼劑和第十八單元祛痰劑都是重點,一般各單元在2分左右,本單元祛溼劑的更為重要,包括的內容也多。


第一部分的燥溼和胃包括藿香正氣散(組成很重要,外感風寒,內傷溼滯證)和平胃散(溼滯脾胃證)。第二部分清熱祛溼中茵陳蒿湯、三仁湯屬於一級重點,組成非常容易考;茵陳蒿湯清熱利溼退黃,主治溼熱黃疸證;三仁湯杏仁宣利肺氣以開上,蔻仁芳香醒脾以暢中,苡仁甘淡滲利以疏下,三仁暢氣機,利三焦,注意其組成。其中八正散(清熱瀉火,利水通淋)、甘露消毒丹(利溼化濁,清熱解毒)是二級重點方。二妙散(溼熱下注證)、連樸飲、當歸拈通湯屬於一般了解。


第三部分利水滲溼的五苓散(蓄水證)、豬苓湯(水熱互結,有傷陰,注意和五苓散鑑別)、防己黃芪湯(益氣祛風,健脾利水)都屬於二級重點方。第四部分溫化寒溼中實脾散治療脾腎陽虛,水氣內停之陰水證;真武湯(身體肌肉瞤動)、苓桂術甘湯(溫陽化飲,在脾,體現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屬於二級方。


第五部分的祛溼化濁中完帶湯(組成是重點,脾虛肝鬱,溼濁帶下)和萆薢分清飲(白如米泔,凝如膏糊)都是重點,第六部分的祛風勝溼主要掌握獨活寄生湯(組成是重點,用在痺證日久,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證)和羌活勝溼湯(風溼在表之痺證,肩背痛不可回顧)。


 第十八單元祛痰劑考2分左右,包括燥溼化痰、清熱化痰、潤燥化痰、溫化寒痰、化痰息風。


燥溼化痰的二陳湯(燥溼化痰,理氣和中,注意組成中有烏梅)、溫膽湯(溫膽=清膽)是二級重點,組成重要。清熱化痰的清氣化痰丸(熱痰咳嗽),小陷胸湯(痰熱互結證)也屬於二級方。


潤燥化痰的貝母瓜蔞散是用在燥痰咳嗽。溫化寒痰包括苓甘五味姜辛湯和三子養親湯,其中三子養親湯主治痰壅氣逆食滯證,一般除了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還有大便不下的表現。化痰息風主要是半夏白朮天麻湯(眩暈頭痛+胸膈痞悶,噁心嘔吐)。


 第十九單元消食劑考0-1分左右,消食化滯的保和丸、枳實導滯丸主要區別在於,保和丸(組成重要)是單純的食滯胃脘證(連翹清熱而散結,既除「伏陽」,又助消積),而枳實導滯丸的食滯已經化熱,食滯不化脾胃的溼滯也生。第二部分的健脾消食方中健脾丸是脾虛+食積證。


第二十單元驅蟲劑一般考0-1分,代表方是烏梅丸,可以考的地方很多,組成也是常考的點,主治吐蛔,手足厥冷或注意可以治療久瀉久痢,要掌握其組成的配伍意義。


方劑學說到這裡,這個時候要拿著筆記,對著本文過一遍,看看自己是不是掌握了這些方,如果考到這個方的臨床表現,能不能選出來,能不能和別的方劑相鑑別,這個才是方劑真正的學在腦袋裡。也希望明年或者以後考的,能在中藥、方劑上多花心思。


方劑學一般考的都比較容易,其中組成考3-5分左右,文中提及的組成非常重要或者重要的。都是很可能考組成的,另外對主治的考察,對功效的考察佔了很大部分,少數還涉及方劑比列,特徵性的獨一無二的作用的情況也有一些題,比如碩說到神倦瘈瘲要想到大定風珠,說到肝火犯肺咳血想到咳血方,說到五更洩想到四神丸,都是獨一無二的代表,尤其要注意。


其他考的比較難的情況,是對整個方的把握,比如,生地、熟地並用為君,既能滋陰養血以金水相生,又能清熱涼血以止血的方是什麼,這種情況,要求對方劑的整體掌握很高,屬於比較難的題,方劑學考試的難題大概在5-7分,我們只要拿下簡單和一幫的題,就有很不錯的整體分數了。當然對於難題選擇題的排除法會對大家做題有很大的幫助。


預祝大家這個八月筆試都能順利通關!


後續10門盡請關注!


版權聲明:

【本文由公眾號醫心者說原創編輯排版發布,作者:康康,尊重知識和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如有需求、意見或建議,請微信聯繫我們:kl732741917。


微信:kl732741917/k732741917

投稿/合作:917497415@qq.com


相關焦點

  • 2019中西醫執業—08兒科考點預測解析
    回顧前幾期考點預測解析:▶ 2019中西醫執業——01中基考點預測解析▶ 2019
  • 2019中西醫執業—06外科考點預測解析
    回顧前幾期考點預測解析:▶ 2019中西醫執業——01中基考點預測解析▶ 2019中西醫執業——02中診考點預測解析
  • 2019中醫執業—06中外考點預測解析
    回顧前幾期考點預測解析:▶ 2019中醫執業——01中基考點預測解析▶ 2019中醫執業——02中診考點預測解析
  • 2019中醫執業—03中藥考點預測解析
    今天說一下中醫執業的中藥學考試情況,中藥歷年分值在40-50區間,從16年開始,中醫基礎4門的分值提上來以後,中藥分值有50分,之前在模擬做題的時候,發現少部分考友第一單元的分值很不理想,最主要是中藥和方劑拿不到分,開不了竅,歸根到底是因為:第一重複度不夠,第二技巧方法不夠,第三理解和臨床應用的經驗不夠,而不足以加深理解,所以我在前期一直強調看張廷模老師中藥學的原因
  • 2019中醫執業—02中診考點預測解析
    回顧前幾期考點預測解析:▶ 2019中醫執業——01中基考點預測解析2019分值的分布、四個單元具體要考的東西,目前不得而知
  • 2019中西醫執業—10西診考點預測解析
    2018年中西醫執業的診斷學基礎分值大概60分左右。而且臨床科目、傳染病學等是以此為基礎的,診斷學基礎能涉及到的分數可能更多,所以這門課程非常重要。我們考試涉及到這門課程的分數達120分以上,其實每一門分值都沒有固定,上下波動幾分是很正常的。
  • 【執業醫師】2020中醫/中西醫醫學綜合考試題型及15科分值權威預測終於來了!
    中醫\中西醫各科目分值青醫君已經為大家準備好啦!快來看看吧~2020 年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中醫/中西醫類別的考試時間為: 8月21號、22號,其中助理僅1天為22號(周六)20中醫、中西醫執業醫師綜合考試的總分是600分,一共四單元,每單元
  • 執業獸醫考試必背的44個中獸醫考點
    三、2020年單元重要考點與解題訓練1、2020年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獸醫全科類)單元重要考點與解題訓練-預防獸醫,80元2、2020年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獸醫全科類)單元重要考點與解題訓練-臨床獸醫,110元3、2020年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獸醫全科類)單元重要考點與解題訓練-基礎獸醫,90元
  • 中西醫外婦兒重點預測
    2020年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已經開始了,想要「臨時抱佛腳」怎麼能錯過技能考前「三」次密押課呢?
  • 2019年中醫執業筆試14門科目分值分布預測
    本文是個人參考2016、2017、2018考試真題考友反饋的情況,根據相關大綱細則資料、各機構分析情況、模擬卷及預測卷等統計所得的考試考點分值分布,並假設2019年考試的單元分布和分值分布和2018年類似,作出分析
  • 2020年中醫執業筆試15門科目分值分布預測
    ,根據相關大綱細則資料、各機構分析情況、模擬卷及預測卷等統計所得的考試考點分值分布,並根據2020年官方版本的考生手冊,作出分析,該分析預測僅作為複習參考,希望對各位考友有所幫助。有關複習的其他疑問請看以下兩篇:關於此篇中醫執業15門分值分布預測的相關說明:1.2020年預測是根據20198年一試考試的情況及2020大綱改革情況來做分析預測的,具體2020年如何變化除了上圖分數比例,沒有更詳細的消息。故作此篇預測。
  • 2019年執業醫師報名人數創新低!未來執業醫師通過率會降低嗎?-七考網
    國家醫學考試中心近日發布了官方數據:2019年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於8月23日至25日在全國31個考區347個考點順利舉行,約有54萬人參加考試。臨床執業助理醫師、口腔、公共衛生類別和中醫類別中西醫結合專業實行計算機化考試,約20萬考生在452個考場進行了考試;其他類別專業採用紙筆考試,約34萬人在391個考場進行了考試。小編對比了近三年醫考報名人數及考試人數,發現2019年醫師資格報名人數創新低!
  • 2019中醫執業—08中兒考點預測解析
    關於2018中醫執業考試各單元科目的問題,請一定按照本公眾號說明的為準,但是至於2019如何變化只有等考試出來才知道,這個屬於絕對保密。根據目前消息:7月30日上午,2019年醫師資格考試考務管理工作會議在浙江省嘉興市召開。
  • 中西醫執業範圍或將再擴大!
    2019年兩會利好消息重磅來襲!中西醫執業範圍或將再擴大!2019年兩會利好消息重磅來襲!中西醫執業範圍或將再擴大!這對於中西醫執業醫師和將要參加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的學員來說,勢必為一針強心劑,如果兩會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徐鳳芹的建議順利通過,那麼中西醫執業醫師將迎來又一個春天!兩會會議:「聲音·責任」2019兩會醫界代表委員座談會在北京舉行,由中國醫師協會、醫師報社聯合主辦。
  • 【中西醫】中西醫結合實踐技能方證歌訣,考前必看!(52-63)
    中西醫結合實踐技能方證歌訣,考前必看!(1-20)中西醫結合實踐技能方證歌訣,考前必看!
  • 2020中醫執考—中藥考點梳理解析
    回顧前幾期考點預測解析:
  • 歷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綜合筆試分數線匯總
    廣東衛生人才網提供執業醫師考試信息:歷年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綜合筆試分數線匯總。更多醫療衛生招聘,廣東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廣東人事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東衛生人才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中醫執業助理中醫外科學考點
    往期精彩回顧中西醫醫師複習筆記,考前必背!中醫/中西醫考點速記:婦科病記憶口訣中醫/中西醫考點易錯、易考、易混淆!中醫考點速記:診斷學基礎總結【中西醫】高頻考點速記【中西醫】中醫/中西醫特殊方劑的記憶方法(上)【中西醫】中醫/中西醫特殊方劑的記憶方法(下)【速記】中醫診斷學速記:六種脈象的巧計方法【全!
  • 中藥與方劑【第一節歷代本草著作】題答案與解析
    《本草綱目拾遺》【答案】 B【考點】總結宋代以前的中藥本草的本草書籍。【解析】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作者:唐慎微成書年代:初稿1082年,定稿於1108年(宋大觀二年)以前。簡稱證類本草。宋代本草學代表作,全書共30卷,載藥1746種,附方3000餘首。
  • 【中醫/中西醫】技能方證(上)
    京師杏林醫學網在線整理【中西醫】考點2★★★  支氣管哮喘上拉查看答案 ↓↓↓↓↓↓京師杏林醫學網在線整理【中西醫】考點3★★★  肺炎上拉查看答案 ↓↓↓↓↓↓京師杏林醫學網在線整理【中西醫】考點4★★★  肺結核上拉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