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鄉河 | 人水相融永安溪

2020-12-19 中國水利

仙居縣永安溪 李建偉/攝

□本報記者 軒瑋

乘一葉竹筏漂流而下,看山嶺起伏、白鷺翻飛,遠處可觀高樓林立、璀璨繁華。想不到,在全國最發達的華東地區,還保留著一條如此完好的原生態河道——浙江仙居縣永安溪。

說她原生態,並非她沒有開發、無人問津。沿溪流向的「葉脈」形綠道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天龍八部》《花千骨》《霍元甲》等不少影視劇在這裡取景拍攝;綠道騎行、沿溪民宿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休閒度假……難得的是,她在治理開發中完好地保留了「原生態」——沒有多餘的人工痕跡,自然仍是最美的底色。

2017年,在水利部宣傳教育中心和中國水利報社共同開展的首屆「尋找最美家鄉河」大型主題活動中,永安溪高分當選全國「最美家鄉河」。永安溪究竟美在哪裡?承載著仙居人怎樣的家河之情?仙居人為何一如既往對她溫柔以待?她又將怎樣託舉仙居的明天?5月初,記者走近永安溪,一探究竟。

家河之情 薪火相傳

青山疊嶂,碧水潺潺,一幢白牆黛瓦三層樓高的徽派建築臨溪而築。這是陳江峰經營的一家叫「尚仁善居」的民宿。

陳江峰曾是杭州一家上市醫藥公司的銷售總監,一次回鄉途中發現了這兒,便決定留下來。「小時候家門口就有條這樣的河,我經常在河裡遊泳。」陳江峰租下溪邊的一座舊廠房,精心改造成民宿,起名善居,是「與人為善、與環境為善、與水為善而居」,他還希望他的民宿能讓人有一種「回到外婆家」的感覺。

一代代仙居人在永安溪畔成長、生活,這灣溪水是兒時的甜美回憶,是母親的溫馨呼喚,是在外遊子剪不斷理還亂的濃濃鄉情……永安溪,仙居的母親河,也是所有仙居人心中的「最美家鄉河」。

永安溪幹流全長141公裡,橫貫全縣,匯集38條清澈支流,像「葉脈」般滋養著2000平方公裡的仙鄉大地。歷史上,她曾是一條「黃金水道」,上至仙居腹地,下入靈江與海運相接。一座繁盛水埠皤灘集鎮在永安溪畔迅速崛起,成為著名的「食鹽要塞」。

仙居人歷來愛水惜水,重視治水。唐朝羊、汲二公變賣三千畝良田修築湯歸古堰,潤澤萬畝良田,至今傳為佳話;明朝潘叔正疏浚運河解決南北漕運問題,明成祖朱棣賜詩褒獎,百姓感恩立祠以祭之……改革開放後,為防治永安溪水患,仙居曾舉全縣之力建設下岸水庫,為此還拍賣掉縣政府大樓用於償還水庫債務。至今歷時16年,仙居成為全國唯一沒有辦公樓而租地辦公的縣政府。

曾幾何時,與不少河流一樣,永安溪也未能倖免地步入了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爬坡段:隨著經濟發展,水質出現惡化,非法採砂屢禁不止……仙居人大代表接連提出議案建議,要求治理母親河。2012年,縣人大常委會首次啟用專題詢問,對永安溪生態保護與建設開展監督。

常規治理並不難,但永安溪原生態保存良好,如何在治理中避免對生態的破壞,實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治理,頗需費番功夫。

2013年,經反覆調研,數易其稿,《仙居縣永安溪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規劃》獲浙江省水利廳、發改委批准,成為浙江第一個涉及多領域的流域綜合治理項目。以此為標誌,一場挽救母親河行動正式開啟。

保護優先 系統治理

小雨淅淅,沿永安溪綠道徒步,灘林鬱鬱蔥蔥,溪流清澈透底,群山環抱間蜿蜒而行,不時岸灘出露。記者感嘆大美生態之餘,不免疑惑:永安溪綜合治理,發力在何處?

仔細一瞧:每到溪流轉彎處,一側是大石塊岸駁,另一側則保留著天然的岸坡灘林。原來,河流轉彎處一側衝刷另一側淤積,衝刷將對岸坡造成壓力,需要加固,而淤積則影響不大,無需處理。不僅如此,永安溪堤防還採取「地形重塑」方式,即在原土坡的基礎上,僅用泥土、砂石堆砌培厚起固岸作用,岸坡則儘量保留原生植被。

順應自然而為之,細節之處見真章。據介紹,治理中某段河道岸灘有片天然灌木林,按照傳統思維,河道內樹木屬於阻礙行洪的障礙物,應當清理掉。但這片灘林卻最終保留了下來,理由是:樹木如果阻礙了行洪,就不會長大;辯證來看還能起到保護堤防、控制水流的作用,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能不動的就不動。」在介紹永安溪治理時,仙居縣水利局局長王志海反覆提到這句話。

從防洪堤新建改建、護岸加固工程,到河槽整治、灘地整理,永安溪治理既解決了流域的防洪問題,又保持了河道的原始流態。

「看不見堤防的設防,才是最好的設防。」浙江省水利廳治水辦主任朱法君如此感嘆。永安溪治理之初,他就主張「堅持保護優先」的思路,一定要避免大開大挖大動,儘量減少對自然的改造。據了解,永安溪治理規劃的最初方案土石方達2000萬立方米,經過反覆調研計算,最終獲批的規劃中,土石方僅100萬立方米,減少了95%。

重治水,強護水。早在2012年,仙居就實施「全域河長制」。近年拆除了村居房前屋後的豬圈牛欄,在村外集中建生態養殖小區,實施「全域農村人畜分離」,有效杜絕了農村養殖汙水直排入河。

永安溪砂石資源豐富。由於採砂暴利驅使,加之監管缺位,非法採砂屢禁不止,永安溪生態環境一度遭受破壞。

仙居明確「永安溪流域及其大小支流一律禁採」的鐵律,實行全域禁止採砂、頂格追責。從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到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再到疏堵結合規範砂石市場……38家非法採制砂場全部取締,刑拘24人。非法採砂這一「頑疾」得到有效控制。

「永安溪治理,打破傳統水利工程觀念,突破水利項目的常規做法,在建設理念、建設模式上作出了重大創新。」朱法君認為,永安溪是浙江省中小河流治理的典範,是水利惠民的鮮活樣板。2015年、2016年,仙居連續兩年榮獲浙江省「五水共治」最高獎「大禹鼎」。

享水之利 與水為善

「過去,永安溪的美『可遠觀不可親近』;」仙居縣委書記林虹介紹,「現在,仙居已經從神仙居時代,走向了永安溪時代。」

原來依山傍水的仙居,旅遊主要集中在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神仙居,隨著永安溪治理,如何做好水的文章,實現山水相融、人水相親,把永安溪變成一道「金銀溪」,帶動沿線村莊的綠色發展,成為擺在仙居縣領導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2012年,永安溪治理投資1.75億元,規劃了長492千米,由一條主道、多條輔道構成的「葉脈」形綠道,依據溪邊現有道路改造,極力避免對耕地、林地和原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這條「葉脈」綠道串聯起沿線的灘林溪流、村莊田園、古鎮古村等自然人文景觀。

原生態風光與現代化設施的碰撞融合,讓永安溪得到戶外運動愛好者的青睞,正逐漸成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國際戶外運動的天堂。2016年、2017年,「仙居綠道國際馬拉松」在永安溪邊開跑,開了國內綠道舉辦馬拉松賽事的先河。

沿線鄉鎮紛紛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水上運動等旅遊休閒項目。中國楊梅節、浙江油菜花節、臺灣農民創業園等旅遊休閒產業在仙居蓬勃興起。隨著鄉村旅遊升溫,來永安溪的遊客越來越多,僅自駕遊的人數就近千萬。據統計,永安溪綠道拉動沿線及全縣經濟的增長,實現農民人均增收約1800元,其中沿線村集體經濟增長速度比非沿線村高53.6%。2018年仙居被列為浙江省農家樂重點縣。

仙居招商引資也取得了空前的成績。2014—2016年69個回歸引資項目落戶仙居,引資達到54.3億元。一連串數字,有力證明了永安溪已成為仙居經濟發展重要的增長點。

遊客越來越多,民宿生意也越來越好,陳江峰很有感觸。平時忙著打理生意,但一有空閒他就帶著員工到河邊清理垃圾。「永安溪讓我們享受到美景、從中獲益,我們要還她乾淨清澈。」陳江峰認為,吸引遊客來仙居的是這兒的山水,如果不好好保護,對不起子孫後代。

永安溪滋養著世世代代的仙居人,仙居人摯愛永安溪,感恩永安溪。所以,仙居有很多這樣的「陳江峰」,他們經常自發組織清理河道,默默守護著這方綠水青山,百姓親暱地稱他們「河小二」。

「生態文明建設要形成內生機制,就是讓老百姓感受到生態紅利,然後自覺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朱法君解釋。

從天堂尖一路走來,永安溪江流婉轉,陽光燦爛依舊,溪畔已是新景。人來又去,水落復起,有多少人與水的話題在這條古老的家鄉河中流淌,流淌出綠色發展的和諧旋律。

相關焦點

  • 永安溪:一條綠色發展的「金銀溪」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隨團深入採訪報導「最美家鄉河」所在地貫徹落實河長制、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豐碩經驗,以及給當地經濟社會和人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挖掘和發現河流的自然之美、生態之美、文化之美、發展之美,生動展現水利在支撐經濟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實現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
  • 仙居:打造人水和諧的綠色發展新境界
    2017年12月17日,首屆「尋找最美家鄉河」大型主題活動在西安正式揭曉,仙居永安溪以高分被評為中國「最美家鄉河」,成為浙江唯一獲此殊榮的河流。  仙居,正堅定不移地朝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路,依託永安溪打造經濟強、體制活、環境優、城鄉美、百姓富的美麗中國樣板區,打造綠色發展新境界,建設繁榮幸福的中國山水畫城市。
  • 儋州石灘河和松濤水庫入選海南「最美家鄉河」
    據《今日儋州》消息歷經2個多月的社會徵集和推廣,經過專家評審綜合打分,7月18日,海南「最美家鄉河」專家評審會在海口召開,最終,儋州市石灘河和松濤水庫等10條河流被評為海南「最美家鄉河」稱號。 據介紹,尋找「最美家鄉河」活動是海南省「綠水行動」中的活動之一。從5月30日至6月15日,省河長制辦公室向社會發出「最美家鄉河」徵集令,徵集各市縣有關家鄉河的詩歌、散文、圖片、視頻等作品。經初步篩選,確定31條河流符合評選標準,進入專家評審環節。
  • 成都市第二屆「最美河湖」「最美護河人」「最美河道警長」評選...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成都市第二屆「最美河湖」「最美護河人」「最美河道警長」評選活動自11月20日啟動以來,成都市河長辦廣發「最美河湖」隨手拍和「最美護河人」徵集令,不少市民積極推薦身邊的最美護河人,並為自己心目中的最美河湖打CALL。
  • 水清岸綠處處美景 海口美舍河入圍全國第二屆「最美家鄉河」
    11月2日,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第二屆「最美家鄉河」現場評估第十組組長丁相毅連續用了兩個「非常」評價了海口美舍河的治理成效。據了解,由中國水利報社、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鳳凰衛視共同主辦的全國第二屆尋找「最美家鄉河」活動,目前已進入初評階段,美舍河成為海南省唯一一條入圍的河流。此外,美舍河和鴨尾溪2020年還獲得海南「最美家鄉河」稱號。
  • 正榮悅讀 | 最美家鄉河⑨《南北洋》名聞遐邇的興化平原!
    ,登上了首屆中國十大「最美家鄉河」榜單。正榮悅讀 | 最美家鄉河09《南北洋》□ 阿缽南北洋是通俗叫法,聽起來碧波蕩漾,極易讓人聯想起水之泱泱,洋之汪汪。可誰能想到,它居然是一片廣袤的黑坳坳的實地平川,是福建省四大平原之一、著名的興化平原的別稱。
  • 蘇州河中心城區岸線:42公裡「山水人城相融」新畫卷
    記者 邢千裡攝 製圖:李潔  臨近年末,蘇州河上海中心城區段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將基本貫通開放。濱水空間轉型重生,母親河的溫度觸手可及。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指引下,蘇州河不僅蜿蜒出「山水人城相融」的綠色新畫卷,更牽引、承託起濱水空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
  • 我國最奇特的兩條河,相互結合卻互不相融,還是一成語的發源地
    其實這是發生在西安的一種奇特現象,涇河和渭河,這兩條河相互交匯但卻不相融,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這個成語的來歷就是兩條河,涇河和渭河,這兩條河位於陝西西安,渭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甘肅,而涇河又是渭河的支流,其發源於寧夏,古人常常認為涇水渾濁,但渭水清澈,杜甫的詩中也有濁涇清渭何當分的形容,這可能就是涇渭分明的原始版本了,這裡奇特的景象每年都有許多的遊客前往參觀。
  • 最美相融·攜手追夢——杭州阿克蘇共鑄致富「金鑰匙」
    最美相融·攜手追夢——杭州阿克蘇共鑄致富「金鑰匙」 2020-12-16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堵汙清源 靈韻更顯 榮昌榮峰河與全國20條河流爭做「最美家鄉河」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1日22時50分訊(通訊員 張飛龍)今(11)日,一場聚焦全國「最美家鄉河」的評選活動進入大眾網絡投票階段,榮昌區榮峰河雖為長江三級支流,卻作為重慶市兩條入圍河流之一,與貴州赤水河、四川錦江、湖南湘江等20條河流「華山論劍」,爭奪「最美」頭銜。
  • 「詩和遠方」牽手 山水人城相融
    近年來,常山始終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的驅動下,一幅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畫卷正在這片土地上繪就。打響「常山漫居」民宿品牌在群峰環繞的山水間拍張照,去賢良宗祠裡寫書法……儘管已經進入冬季,到常山金源村旅遊的遊客依然絡繹不絕。
  • 2020昆明十大「最美家鄉人」出爐
    近日,由昆明市委網信辦、昆明市文明辦指導,都市時報一點關注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共同舉辦的2020「最美家鄉人」昆明地區評選收官,經過近半年的徵集、採訪、評審,2020昆明十大「最美家鄉人」正式出爐。
  • 裡水:文化潤澤 城鄉相融
    這枚金獎背後,是一群聚心合力的裡水文化人的執著與追求,是裡水人靠勤勞的雙手創造豐收的成果和喜悅,是裡水人發自內心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文化融合,城鄉共美。裡水以潤物細無聲的文體振興,加強文化、體育、教育有效聯動,為高質量發展鑄魂強根,為城鄉融合創造超強粘合劑,全力推動南海區城鄉全面融合發展標杆鎮、粵港澳大灣區最美嶺南水鄉建設。
  • 北投集團融河高速要通車了!潘琦:故鄉的路
    北投集團融河高速要通車了!從那以後,每當憧憬家鄉的未來,我心靈深處都會湧起一種無可言狀的衝動!我堅信有共產黨的英明領導,有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有正確的民族政策,貧窮落後的仫佬山鄉一定會變得美麗富饒起來!大學畢業以後,我毅然回到家鄉工作。後來因工作需要調離了山鄉。幾十年來,儘管工作單位不斷變換,職務升遷,我一直牽掛著家鄉的建設,有機會就回家探望魂牽夢繞的仫佬山鄉!
  • 他們是「最美家鄉人」!
    最美家鄉人」評選活動由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全國30餘城市媒體於5月18日啟動。以「最美百姓事,最濃家鄉情」為主題,尋找「家鄉守護者」。11月23日,經過綜合評估、評委團評審等環節,10位西安「最美家鄉人」最終脫穎而出。他們用暖心的善舉,點亮了城市的美好,讓城市更加溫暖、和諧。 這十位獲評「最美家鄉人」的個人或團體,將獲得榮譽證書以及2000元正能量獎勵。
  • 用行動致敬家鄉山水美!本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開展樂山樂水...
    為了進一步推廣全民環保理念,提升公眾環保意識,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攜手本報在內的全國近20家主流媒體,正式啟動2020江河衛士——「樂山樂水」主題公益活動,即日起誠邀廣大讀者一起用鄉音誦讀山水詩篇,組團守護家鄉的碧水青山。表現突出的團隊,有機會參與全國「環保衛士」評選,贏取萬元公益金。
  • 熱水和冷水會相融嗎?有人用加顏料的水做實驗,結果讓人想不到
    熱水和冷水會相融嗎?有人用加顏料的水做實驗,結果讓人想不到水是人體必需的一種物質,據相關研究顯示,人們每天需要喝8杯水才能夠滿足一天所需。在很多中國人的印象當中,喝熱水對身體才是最好的,但是很多外國人卻常常喝冰水,不同的飲水習慣確實讓人覺得非常的好奇,那大家有沒有想過冰水和冷水會不會相容呢?老外用加顏料的水做實驗,下一秒發生的事情讓人意外,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泰興虹橋鎮加快打造「水綠相融」生態水環境
    根據「一河一策」要求,雙方通過座談、走訪、實地踏勘和採樣化驗分析等形式和手段,對虹橋鎮30條鎮級河道水環境和水生態現狀進行了全面摸排和分類評估,並逐河落實整改提升方案,目前已付諸實施,正在著力打造「以水為韻、以綠為衣、水綠相融」的生態水環境。
  • 第二屆「最美河中人」網絡投票平臺
    2018年中考河中師生再創歷史新高,重點高中升學任務完成率高達700%,越來越多的河清籍、永河籍農家子女在河清初中教職員工的努力幫助下如願升入了國家重點高中就讀。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了河清初中,把河清初中作為了子女升入高一級重點學校就讀的學習平臺。辦好教育,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師資隊伍是關鍵。
  • 重慶7人入圍全國「最美河湖衛士」,快來為他們call!
    8月1日起,「尋找最美河湖衛士」活動進入為期30天的投票階段,公眾可登錄水利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官網、「中國水利」微信公眾號投票。其中,重慶7人入圍全國「最美河湖衛士」候選!一起閱讀他們的事跡,為他們投票吧! 譚軍,男,45歲,民間河長服務龍溪河幹流(墊江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