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由中國行業報協會主辦的「2018中央及行業媒體走基層——走近最美的家鄉河」採訪活動近日啟動。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隨團深入採訪報導「最美家鄉河」所在地貫徹落實河長制、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豐碩經驗,以及給當地經濟社會和人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挖掘和發現河流的自然之美、生態之美、文化之美、發展之美,生動展現水利在支撐經濟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實現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
走近最美家鄉河(1)——永安溪
本報記者 趙海娟
「永安溪一定要保護好,只有溪水清清,錢才能流淌而來。」浙江省仙居縣尚仁善居民宿老闆陳江峰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達了志願保護永安溪的淳樸初衷。對於生活在永安溪畔的居民,這條溪不僅是滋養他們的母親河,更是讓他們生活更美好的「金銀溪」。
5月初,由中國行業報協會主辦,水利部宣傳教育中心和中國水利報社共同承辦的「2018中央及行業媒體走基層——走近最美的家鄉河」採訪活動在浙江仙居縣永安溪畔正式啟動。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隨團走入這條位於「仙人居住地」的最美家鄉河——永安溪。
治水護水成就最美家鄉河
「隔波晴色亂浮煙,千樹桃花映碧川。」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筆下的永安溪如詩如畫。浙江仙居因水而美,全長141公裡的永安溪橫貫全境,沿線匯集了38條清澈的溪流,就像一張葉脈,滋養著2000平方公裡的仙鄉大地。
永安溪是目前我國華東地區保留最完好的原生態河道。永安溪的水,碧澈如藍,地表水多為Ⅰ類水;永安溪的林,堆蔭疊翠,2.5萬多畝天然灘林,是華東地區面積最大最美的灘林;永安溪的山,峰奇谷幽,詩仙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中,魂牽夢繞的天姥山就在仙居。
永安溪保存著完美的河流形態和清澈的一江春水,而這要歸功於仙居人對「母親河」的呵護有加。本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仙居百姓歷來對水有著深厚的感情,也十分重視治水。南宋時期,羊、汲二公耗盡家財修築湯歸古堰,潤澤萬畝良田,被傳為佳話。本世紀初,仙居縣政府為了防治永安溪水患,舉全縣之力建設下岸水庫,為此還賣掉縣府大院,至今歷時16年,仙居縣成為全國唯一沒有辦公樓而租地辦公的縣政府。下岸水庫的建成,徹底困住了洪水猛獸,沿溪自然生態得以穩定演替,永安溪才真正成為了造福百姓的柔美之溪。
「愛水重治水,近年來,我們嚴控汙染源頭,絕不讓一滴汙水流入永安溪。」據浙江省仙居縣委書記林虹介紹,仙居率先在全國縣一級實施「全域農村人畜分離」改革,拆除了村居內房前屋後的豬圈、牛欄,在村外集中建生態養殖小區,有效杜絕了農村養殖汙水直排入河。投資11億元,保護最美的灘林溼地,全流域禁止採砂,大力推進永安溪生態修復。全面推進城區醫化企業的搬遷改造,推動醫化企業產品從原料藥、中間體向生物製劑轉變,減少汙水排放和環境汙染。
通過「五水共治」(治汙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全民參與治水,仙居縣成功創建了省級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連續兩年獲得浙江治水最高獎「大禹鼎」。
治水的同時,護水也是確保永安溪「一江碧水向東流」的重要舉措。
「為了更好地保護永安溪,我們在全國率先實施『全域河長制』,從2012年起,當時還是縣長的我,擔任了永安溪總河長。」林虹介紹說,縣四套班子成員帶頭履職,屬地和責任部門定期巡河,實現監管網格化、巡查常態化,通過「河長」「警長」「群眾舉報」等,實現全民監管,還在永安溪流域安裝視頻監控,加強技術防控,確保及時發現、解決問題。相關經驗做法於2014年和2016年相繼向全省和全國推廣。
此外,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仙居治水還凝聚了全民力量,持續發展「河小二」「巾幗勸導團」等志願者隊伍。「我們是護河志願者,不僅撿垃圾,還要巡河,監督沿河流域存在的汙染問題。」被稱為「河小二」的仙居縣城東企業服務隊隊長吳福明告訴本報記者,從2011年起,他們就成立了由私營企業家和個體戶組成的護河隊,目前已發展到了400多人,這是一個護河公益組織,不定期自願組隊巡河。目前,在永安溪畔有2000多名志願者常年巡河、護河,形成了全民治水的良好局面,真正以「河長制」推動實現了「河長治」。
記者在仙居採訪過程中,聽到最多的心聲就是「永安溪是我們的母親河,我們有義務保護她」。仙居人通過治水、護水讓永安溪水清岸綠、魚歡流暢,「最美家鄉河」的稱號實至名歸。
仙境之河變身「金銀溪」
「這家民宿我投資了500多萬元,經過這兩年的經營,已經基本回本。」陳江峰告訴本報記者,他原來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後來辭職回到家鄉仙居開起了民宿。他之所以選擇這裡,不僅是看中了這裡山美水美,更因為這裡良好的經營環境和巨大的旅遊市場潛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提出「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仙居人把綠水青山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最大本錢,在發展中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化為生動實踐。如今,永安溪這條仙居歷史上的「黃金水道」,再次成為一條「金銀溪」。
而仙居綠道與這條「金銀溪」緊緊依偎,共同成為仙居的綠色經濟發展之脈。永安溪綠道總規劃492公裡,投資1.75億元。依託現有道路改造,極力避免對耕地、林地和原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這條葉脈狀的綠道網向著河流、小溪、山坡、樹林、田野延伸,將散落在沿線的山水田園、灘林溪流、古村古鎮等優質旅遊資源盡數串聯,成為仙居旅遊景區的綜合導航圖。目前,永安溪綠道已成為免費開放的國家4A級景區,被譽為「中國最美綠道」,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數據顯示,永安溪綠道直接壯大了當地旅遊業,拉動綠道沿線乃至整個縣城的經濟增長,為沿線村提供直接就業崗位1000多個、間接就業崗位2000多個,實現農民人均增收1800餘元,其中村集體經濟增長速度比非沿線村高53.6%。
「我們以水興村,著力打造『粉牆黛瓦,綠樹紅花,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鄉村,許多村莊成為3A級景區,我們有31個村入選了國家級傳統古村落。」據林虹介紹,仙居依託永安溪的山水,打造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構建了生態健體休閒帶、地域文化體驗帶、美麗田園風光帶等,打響了「四季花海」品牌,民宿經濟迅猛發展。永安溪沿線鄉鎮紛紛以溪流、水庫、灘林等資源為載體,鼓勵沿線農村整合農村果園、田塘、林木和村道,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水上運動、快樂鄉村、農家樂等旅遊休閒項目,帶動農民就業和增收。
據了解,隨著鄉村旅遊的不斷升溫,到永安溪休閒旅遊的外地遊客越來越多,僅自駕遊的人數就近千萬。目前,仙居縣共有農家樂(民宿)經營戶412戶,房間數3572個,床位數6903張,餐位數2.21萬個, 2018年被列為浙江省農家樂重點縣。同時全縣招商引資也取得了空前的成績,2014年至2016年共有69個回歸引資項目在仙居落戶,引資達到了54.3億元。這一連串的數字,有力地證明永安溪已成為仙居經濟發展重要的增長點。
永安溪為仙居人帶來了財富,帶來了幸福生活。仙居人也正在以實際行動回報母親河。人水和諧,成就了這條最美家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