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故事365】321 王選父子的交大情結

2020-12-15 西安交大新聞網

王選是中國計算機漢字雷射照排技術創始人,其發明的計算機漢字信息處理技術和雷射照排技術,兩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因此,王選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科學獎、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牌、首屆中國專利發明創造金獎等,獲得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王選畢業於北京大學,並長期在北大工作,而其學識的成長過程卻與交通大學有著不可割捨的淵源。

王選的父親王守其1918年秋考入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附屬中學,1922年畢業後直升大學,攻讀鐵路管理專業,與王守其同屆畢業的同學中,有後來的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陸定一,兩人既是同鄉,又是同舍。

王選的姑父李泰雲,也是交大畢業,曾到美國留學,回國後在交大做系主任。因為學的是機械專業,希望實業救國,為了把研究成果變成產品,自己辦了一家工廠,新中國成立後成為一名實業家,同時仍擔任交大一個研究所的所長、教授。李泰雲注重把科技成果轉換為生產力的思想和行動對王選有很大影響,是王選發明計算機漢字信息處理技術和雷射照排技術,實現印刷技術革命的重要誘因。

王選的表姐夫辛一心也在交通大學上過學。他勤奮好學,敢為人先,挑選造船專業,並去英國留學深造,終於在造船事業上大有建樹。新中國成立後,辛一心在交通部造船研究院當院長,參與了我國解放初期主要船舶的研製工作,成為這一領域的權威之一。

父親的正派和鑽研精神,姑夫的實業救國,表姐夫的另闢蹊徑,都在王選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種子,對他日後選擇人生道路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父親王守其對「交大傳統」十分推崇。他把五個子女先後送到深受交大傳統影響的當時上海最好的私立學校之一——上海南洋模範學校讀書,從幼稚園到高中,王選在南模整整呆了十三年,「是『空前絕後』老南模」。

南模的前身是南洋公學附屬小學,1927年國民黨政府接管交通大學,附屬學校遂分離出來,正式成立南洋模範中小。南模雲集了一批傳承交大傳統高水平教師隊伍,如南模高中就匯聚了一批有交大副教授或講師任教的名師。加上嚴謹的治學風氣和良好校風校紀,成為上海最著名的學校之一。給王選印象最深,影響最大的是教數學的劉叔安和趙憲初先生。劉叔安先生給王選的畢業留言是:「我教過你們三兄弟,你們是『王氏三傑』」。趙憲初先生在南模任教70年,後任南模校長,是上海一代名師。他是王選兄弟五人的數學老師,教學的特別之處是「聲情並茂」。一些需要記住的公式,他常常以特殊的音調朗讀,並帶領大家一起背誦。後來有位校友還請人把趙先生的聲調譜成曲子傳唱。王選後來報考大學數學系,與劉趙二位先生的引導關係密切。

南模中學和交通大學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受交大影響,南模中學在1945年便組建了地下黨支部,學生愛國進步運動蓬勃開展。 1947年交大發生的護校運動,對10歲的王選深有觸動。1951年,14歲的王選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成為班裡第一名團員。

1953年,王選高中畢業,以其成績,考北大、清華、交大都沒有問題。在上海一直生活的王選有了一種長大了要考到外地去的強烈好奇心。加之,政治上要求進步,嚮往北京,於是他第一志願報成了北京大學數學系,最終如願以償。王選的成長既與其勤奮和天賦有關,也離不開具有交大氛圍的南模和就學於交通大學的諸位親朋的薰陶。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2020級新生「遇見校史 遇見你——我與交大校史博物館的初見」線上活動舉行
    交大人如何創造了諸多「第一」的奇蹟?五所交大之間又有著怎樣的關係?在即將入學之際,「遇見校史遇見你——我與交大校史博物館的初見」線上活動將為新同學打開時光裡的秘密。8月29日,隨著上海交大徐匯校區華山路古色古香的校門緩緩「打開」,學長學姐與來自五湖四海的2020級新生們「雲端」相約,攜手走進交大、走進校史博物館,一幅交大風雲跌宕的辦學歷程和為國為民的偉大成就繪就的恢宏歷史畫卷,緩緩鋪陳開來。
  • 【校史故事365】302 意蘊深長的交大校徽(一)
    校徽不但令在校師生自豪,就是分布在天南海北的校友,只要一看到那熟悉的圖案,也會湧起濃濃的母校情結,一種發自肺腑的親切感和認同感油然而生。而在琳琅滿目的校徽中,我們交大的校徽極富特色,且歷史悠長。鐵砧底座上刻有創校年代1896年,後面的背景為一盾形,有勉勵交大人當忠於一己,勇於前進,庶幾能縱橫天下之意。環盾牌是一圈齒輪(Gear)形,略似電機中轉核(Armature)的橫截面,表示工程與交通之意,也可比喻其為交通事業。外圈還刻有學校的中英文校名,期望學校聲名遠揚的美好願望。從中可以看出,我校在二十年代已經發展為一所著名的工科大學,並且在學科設置、培養目標等方面已經向世界先進水平邁進。
  • 上海交大校史博物館開館,8卷300萬字校史同時出版
    上海交大校史博物館開館,8卷300萬字校史同時出版 澎湃新聞記者 韓曉蓉 吳潔瑾 2016-04-06 09:14 來源
  • 開學前先「雲遊」博物館,上海交大2020級新生在線「預習」校史
    交大人如何創造了諸多「第一」的奇蹟?在2020級新生即將入學之際,「遇見校史 遇見你——我與交大校史博物館的初見」活動8月29日於線上舉行,由學長學姐們為五湖四海的2020級「萌新」講述交大歷史,共同打開時光裡的秘密。
  • 【校史故事365】303 意蘊悠長的交大校徽(二)
    追溯上世紀20年代、30年代、40年代,再看今天西安交大校徽,原有圖樣僅做了少許修改,大體還是沿用最初的樣式。而且這一圖樣也得到海內外五所交大公認。但值得一提的是,關於校徽上齒輪的個數卻一直沒有定論,從原設計者最初的解釋看,也未提及齒輪齒數的含義。
  • 開學前先「雲遊」博物館,上海交大2020級新生在線「預習」校史[圖]
    交大人如何創造了諸多「第一」的奇蹟?在2020級新生即將入學之際,「遇見校史 遇見你——我與交大校史博物館的初見」活動8月29日於線上舉行,由學長學姐們為五湖四海的2020級「萌新」講述交大歷史,共同打開時光裡的秘密。
  • 上海交大校史口述採集組赴臺灣採訪老校友
    3月6日至11日,為繼續推進校史口述工作,配合文博大樓新校史博物館建設,上海交通大學黨史校史研究室、校友總會辦公室聯合組成校史口述採集組,專程赴臺灣採集老交大校友口述資料與徵集校史實物文獻。
  • 【校史故事365】50 「南洋大學」那幾年
    持續的罷課、請願行為給當局政府帶來頗多壓力,由此也造就了交大校史上任職最短及未到任即辭職的兩位校長。一為南洋公學特班畢業的陸夢熊,時任交通部參事,任職僅一月,即被驅趕下臺。另一位交通部參事雷光宇未上任便辭去職務。 學校這一混亂的局面直至本校畢業生淩鴻勳出任校長才有所好轉。淩鴻勳於1924年12月至1927年3月間擔任南洋大學校長。
  • 父子情仇,愛恨兩難,聊聊《慶餘年》裡的「俄狄浦斯情結」
    俄狄浦斯情結,按照弗洛伊德的說法,是一種戀母弒父的情結,原義是指男孩親母反父的複合情緒,後來統指幼兒對異性父母的依戀、親近,對同性父母的嫉妒、仇恨等複合情緒。在古希臘戲劇《俄狄浦斯王》中,就就講了這樣一個殺父娶母的複雜故事。在西方文學傳統中,「弒父」主題甚為繁榮。東方則不同,東方的「父權」經久不衰,延綿至今。戀母情結分為五個層次,說起來比較複雜。今天就拿慶帝與範閒這一對父子舉個例子,做一些分析。
  • 【校史故事365】364 交大百年校慶紀念往事
    另外,俞宗瑞(1947屆老校友,解放前曾任交通大學中共地下黨組織總支書記,上海徐匯龍華區學委書記)和蔡睟盎(蔡元培之女,解放前中共地下黨員)兩位學長受邀為西安交大師生做了「交通大學光榮革命傳統」的報告;學校還舉行了唐文治教育思想研討會暨《唐文治教育文選》發行儀式。 在6月29日,到7月1日,百年校慶第二階段活動舉行,來自9國154名海外校友及親屬參加了活動。
  • 交大校史博物館志願者團隊獲2020全國高校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
    徐佳佳、方子晨同學的獲獎,也是學生講解隊成員們的榜樣和表率,鼓勵著交大文博人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發揮好校史博物館育人平臺和文化建設陣地作用。隨著交大檔案文博管理中心事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志願者團隊作為檔案文博管理中心對外宣傳的亮麗名片,將秉承「用聲音講述交大 用熱情傳承歷史」的理念,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打造優秀團隊文化,做歷史傳承和文化弘揚的接力者。
  • 華東師大開闢校史育人多重途徑,讓思政工作「活」起來
    近年來,華東師大通過多種渠道,多管其下,打通校史育人的多重途徑,讓思政工作「活」起來。  發掘黨史,以經典引領人  如何講好師大故事,尤其是講好華東師大的黨史經典故事?學校近年來可謂是動足了腦筋,想盡了辦法,進行了諸多有益且富有成效的嘗試:一是發掘整理學校歷史上歷次黨代會史料。
  • 郭建榮:北大校史園地的耕耘者
    70年,每個北大人都有一段關於北大的記憶,都有自己的北大故事。北大新聞網特聯合醫學部黨委宣傳部、深圳研究生院、國際合作部、校友工作辦公室、離退休工作部等開設《70年·我的北大故事》專欄。郭建榮作為北大校史園地的耕耘者與堅守者,累計整理校史資料上千萬字,為北大校史的修纂與保存作出了積極貢獻。郭建榮認為,學習更重要的在於自己,老師只能起引導作用。他引用了毛澤東主席的一句話來解釋——「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當時還是一名大學生的郭建榮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去聽各種各樣的講座。「不要以為這些和我們無關,就去無視一些東西。
  • 蔡國慶父子唱《365個祝福》 小慶慶搓臉操萌爆
    蔡國慶父子同框唱《365個祝福》  搜狐娛樂訊 在第4季的《爸爸去哪兒》中,「不老男神」蔡國慶的兒子慶慶憑藉著激萌的長相和表現,狂圈了一大票媽媽粉昨天,慶慶為媽媽粉們上線發福利,在微博上傳出一段和老爸「大慶」同框合唱《365個祝福》的視頻。父子倆還上演魔性搓臉操,讓網友忍不住刷屏表示:簡直萌翻了!據悉,蔡國慶即將作為首期嘉賓加盟4月29日晚十點播出的《我想和你唱》第二季,小慶慶能否驚喜亮相助陣合唱,值得期待。
  • 憶校史 學四史 守初心!開著火車去請願,揭秘交大紅色寶藏,點開看...
    憶校史 學四史 守初心,今天,我們一起擷取交大館藏紅色珍檔,走近那段珍貴的記憶……史中國高校最早成立的黨支部之一1924年冬,經賀昌介紹,張永和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為交大第一名團員;後來在1925年4月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交大第一位學生黨員。
  • 徐志摩第一首詩,錢鍾書父子論學,華東師範大學第一手珍稀校史文獻...
    煌煌四十二巨冊、二萬四千頁內容的《大夏光華:小綠天樓藏華東師範大學校史文獻叢刊》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影印出版,4日在該校首發。 華東師範大學是1951年10月16日以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為主體,在大夏大學原址上創建而成的新中國第一所師範大學。
  • 高考院校:中國名校校史對決,多的是你不知道的有趣故事!
    看慣了平時各所名校高高在上的樣子,那就818那些高校的有趣之處吧~上海交通大學——史上最牛護校運動這個故事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上海交大學生開火車去南京請願的故事,在當時轟動一時,甚至寫進了校史。當時的上海交大,名字還是國立交通大學,1947年,解放戰爭正進入關鍵時期,南京國民黨政府因為經費緊張,下決心停辦交大的航海、輪機兩個系,取消一個學院,甚至要把交大的校名改成「南洋工學院」。
  • 【校史故事365】324 陝財八九十年代的文化生活印記
    宋先生家有大量藏書,曾設學堂、捐資產,平生對文化教育事業多有貢獻,宋教授子承父德、延續大愛,父子二人令人肅然起敬。 陝財內部發行的《陝西財院報》有時會在最後一版呈現師生們的詩詞、散文、書畫作品等,時隔多年再去品讀,亦會讓人感念其中才情。如年事較高的甄瑞麟教授曾在學院的壽星會上有感而發:「畢竟青春喚不回,蕭蕭白鬢莫心灰。精神抖擻獻餘熱,一統河山入眼來。」
  • 【校史故事365】186 朱公謹:我國高等數學教育的奠基者
    解放後受教育部委託,朱先生主持組織了我國第一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大綱的制訂,並帶頭編寫了《高等數學》教材,為交大在我國工科數學界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朱先生是著名數學教育家,他對數學義理的分析深入潛出,通俗易懂,為傳播現代數學觀念而作的「數理叢談」系列文章,影響廣泛,豐子愷早年即曾痴迷於此;我國著名數學家馮康也因其大開眼界,以數學為志業,樂此不疲。
  • 《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虛假的王選候補》新預告 昴搭檔碧翠絲...
    《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虛假的王選候補》公布新預告,昴搭檔碧翠絲詳細解說遊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