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華盛頓2月25日電(記者 盛若蔚) 「從拉美到歐羅巴,從亞細亞到非洲草原,今夜的地球註定無眠……」當地時間2月25日晚,美國華盛頓DC市區地標建築華納劇院化作一片歡樂的海洋,在歌舞《四海同春》中,「四海同春」赴美洲藝術團高質量完成了最後一場——華盛頓專場的演出。至此,由國務院僑辦、中國僑聯舉辦的2019年「四海同春」美洲慰僑訪演落下帷幕,取得圓滿成功。
從大年初三啟程到正月廿一落幕,從聖多明各到邁阿密、聖安東尼奧、紐約、費城、華盛頓,「四海同春」美洲慰僑訪演跨越數萬裡、轉場六座城、持續十幾天,給海外僑胞送去濃濃的新春祝福,為中華文化傳播增添新的光彩。
「藝術家們跨越大半個地球,帶來精美絕倫的視聽盛宴」
「四海同春」藝術團的到來,如同一桌香甜的「年夜飯」,讓海外華僑華人充滿期待。
「『四海同春』品牌知名度很高,華僑華人沒人不知道的。」大費城僑學界華人社團聯席會議秘書長葉慧民介紹,10萬多費城僑胞一直盼著「四海同春」來演出,「久負盛名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歐文禮堂約有1200個座位,門票一搶而空。」
當藝術團來到紐約演出,當地的華僑華人紛紛戴上紅圍巾,讓節日的喜慶氣氛更加濃鬱。
此次演出的演員主要來自多次參演「四海同春」的中國歌劇舞劇院,並邀請呂繼宏、呂薇、鄧建棟、王蓉蓉、沈娟等知名藝術家參團。
演出在歡樂喜慶的開場舞《張燈結彩》中拉開序幕。女高音歌唱家張蕾一曲激越高亢的《瑪依拉變奏曲》,瞬間點燃了現場觀眾的熱情;而隨後一曲《我像雪花天上來》深情婉轉,又把觀眾帶入一個童話的世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青年演奏家羅懿帶來的一曲琵琶獨奏《送我一枝玫瑰花》,時徐時急,抑揚頓挫,猶如一顆璀璨的寶石,散發出獨特的東方神韻。
「問聲啊親人好,你安心在外,十指連心一家親,勤勞的中國人在哪都精彩……」這首名為《愛從北京來》的原創歌曲,旋律歡快、歌詞暖心,經由青年歌唱家桑婷婷的細膩演繹,歌與情水乳交融,撥動現場觀眾的心弦,引發大家強烈共鳴。
《愛蓮說》《貴妃醉酒》《採薇》《水之靈》等舞蹈古韻古風、風姿卓約、行雲流水,令觀者賞心悅目。
魔術大師沈娟表演的魔術與舞蹈《天女散花》,將魔術與音樂、舞蹈、表演融為一體,帶給觀眾時尚夢幻般的視聽享受,當她彈出的撲克牌漸次飛向臺下,人群中不時爆出興奮的尖叫聲。「我一直在側臺仔細觀察,也沒能發現玄機在哪裡。」主持人孫博的一番戲謔,讓觀眾笑成一片。
二胡演奏家鄧建棟一連表演了《瀏陽河》《賽馬》兩首二胡獨奏,堪稱「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他極富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的演奏讓觀眾大呼過癮。在華盛頓演出時,觀眾強力挽留,鄧建棟「不得不」返場,又為大家再奏一曲《鴻雁》,悠揚深遠的曲調讓觀眾聽得如痴如醉。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王蓉蓉是張派代表人物,她為觀眾帶來幾個經典選段:《狀元媒》《小小杜鵑花》和《詠梅》。精緻的扮相、華美的服飾、深厚的唱功,讓觀眾真切感受到京劇的獨特魅力,將中國的國粹神韻展現得淋漓盡致,引來滿堂喝彩。
《茉莉花》《相逢春天》《國泰民安》《咱老百姓》……深受觀眾喜愛的著名歌唱家呂薇和呂繼宏接力獻唱,飽含深情、動人心扉,把整場演出的氣氛推向高潮。聽說當地華僑華人多來自廣東,呂薇特意為觀眾清唱一首粵語歌曲《萬水千山總是情》。這下可收不住了,浙江的、山東的、福建的、湖南的……觀眾紛紛「自報家門」,一路走來,她與觀眾的現場互動越來越多,鄉音鄉情,讓當地僑胞深受感動。呂繼宏的詼諧幽默,更讓現場氣氛燃爆。在華盛頓演出時,熱情的觀眾讓呂繼宏盛情難卻,一連加唱《天路》《可愛的一朵玫瑰花》兩首歌,讓僑胞們大飽耳福。
藝術家們的精湛技藝,也激發出當地民眾的參與熱情。在多米尼加,歷史悠久的聖多明各自治大學師生踴躍登臺,帶來熱情奔放的民族歌舞,為演出助興。
最後,演出在歌舞《四海同春》中圓滿落幕,現場觀眾報以熱烈掌聲,久久不願離去。
多米尼加華僑總會會長馮賜權感言:「藝術團跨越大半個地球,帶來精美絕倫的視聽盛宴,讓我們歡欣鼓舞、倍受感動。」
看完演出,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孔子學院院長姚萬祥直呼「過癮」,「太美了,每個節目都好,勾起了我們對家鄉的思念,你看,我的手都拍紅了。」
來自邁阿密的prince chen有一個響亮的中文名字「陳明偉」,因為夫人是華人,他的中文說得十分流利,「演出太精彩了,特別是《水之靈》舞蹈,演員們跳得柔美靈動,太迷人了。」
「太美了,下次還要來看,要帶我的美國朋友來看」「我為中華文化自豪,為自己是炎黃子孫驕傲」「感謝祖(籍)國親人惦念我們」……無論在哪一站演出,僑胞們都紛紛掏出手機拍照、拍視頻、發「朋友圈」。
「藝術家們的傾情演繹,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什麼是中國氣派,真可謂風華國韻、盛世讚歌。」美國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主席梁冠軍的觀感,代表了廣大僑胞的心聲。
「山再高、路再遠,也絲毫不能阻隔我們對僑胞的牽掛」
十年堅持,鑄就輝煌。自2009年起,「四海同春」藝術團每年春節期間都赴港澳及海外開展慰僑訪演,已累計向156個國次和港澳地區派出75個藝術團組,在五大洲331城市演出450場,廣場和劇場觀眾近700萬人次,在團結凝聚僑社力量、傳承中華文化、促進中外人文交流、推動春節文化走出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被僑胞們譽為「海外春晚」。今年,國務院僑辦與中國僑聯組派6個「四海同春」藝術團分赴16個國家和地區的29個城市,演出33場。
「每逢佳節倍思親,海外訪演就是為廣大僑胞帶來家鄉親人的祝福和問候,讓華僑華人在團圓歡樂的氛圍中品味濃濃的鄉音鄉情。」「四海同春」美洲慰僑演出團團長、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湯翠英表示,此次春節慰僑訪演也拉開了海外華僑華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序幕。
每一首歌都如此浪漫靈動,每一支曲都這般飽含深情。
「為做好慰僑演出,院裡選派精兵強將,精挑優秀節目。」中國歌劇舞劇院舞臺監督張蕾介紹,這次帶來的節目都非常成熟,已多次為外國政要、國際友人表演,廣受好評和歡迎,為的就是把最具民族特色的藝術瑰寶奉獻給廣大海外華僑華人。
「山再高、路再遠,也絲毫不能阻隔我們對僑胞的牽掛。」每次演出,呂繼宏總會將這番親切的問候送給臺下的觀眾,讓僑胞們倍感溫暖,「來一趟不容易,你們願意聽,我就願意多唱。」他坦言,「四海同春」一晃十年,僑胞們對演出的熱情沒變。
「這個音有點飄,再調一下音響」「魔術表演用的大毯子必須迅速離場,以免影響後面節目」……即便每人表演一兩個節目,藝術家們仍高度重視,每次排練都視同正式演出,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扣,力臻做到完美呈現。
雖然曲目早已爛熟於胸,但每場演出前,鄧建棟總要把自己關在屋裡將曲目練上好幾遍,「每個地方的溫度、溼度不同,二胡的音質也會有所變化,必須調至最佳狀態。」為不影響別人休息,練琴時他都細心地在二胡上別好弱音器。
紐約專場演出時,化妝間緊張,王蓉蓉乾脆擠在洗手間裡化妝,毫不在意,敬業精神讓年輕演員嘆服。
藝術團裡最辛苦的,莫過於音響師周長海和燈光師張鑠。每次演出前,他們都早早趕到劇場,勘察現場、調試設備、溝通外方,一幹就是一整天,有時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看到僑胞們觀演時露出開心的笑容,再辛苦也值得。」周長海說。
訪演的成功,離不開當地僑社的大力支持。為了保證演出順利,藝術團所到之處,當地僑社都報以極大的熱忱,積極投入到「後勤保障」中來。
聖多明各的中國城不大,但沿街商鋪張貼的「四海同春」演出海報煞是醒目,提醒人們2月9日夜晚將迎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聽盛宴。而一系列推薦宣傳事務,全由當地僑社承擔。
邁阿密「友誼旅遊」公司董事長劉世勇是山東臨沂人,今年已經63歲,但他忙前忙後,毫無倦意。身為公司老總,老劉本可安排導遊來,但他堅持親自出馬,一路為訪演服務,「這樣的服務機會很少,我得親自上陣。」
華盛頓演出前,聽聞藝術團裡西北人不少,為了讓演員們吃得更可口,當地僑社專門送來一大箱肉夾饃和涼皮,大家大快朵頤,感動不已。
……
「『四海同春』不只是一臺演出,更是對僑胞們的一種情愫。」中國歌劇舞劇院舞蹈演員孟醒感慨。
「文化沒有國界,文化交流是最好的溝通橋梁」
春節這一傳統的中國節日,憑藉僑胞數百年的傳承和推動,日益成為美國人民的一個重要節慶。「四海同春」慰僑藝術團的到來,進一步豐富了當地華僑華人的春節文化生活,也為新春佳節增添了美麗的色彩和悅耳的音符。
「這種慰僑活動在世界範圍都是少見的,充分反映出我們的文化自信。」中國駐美國休斯敦總領館副總領事王昱表示,「四海同春」訪演體現了中國對廣大海外僑胞的關心與關愛,把祖(籍)國的問候送到了僑胞的心坎上,傳播了中華優秀文化,增進了中美人民的相互了解與友誼,「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在當前形勢下,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中美文化交流十分必要,今後可以進一步擴大慰僑演出的輻射面,多向美國社會各界介紹真實、全面、立體的中國。」
春節慰僑演出既是送給僑胞們的「節日大禮」,也是跟當地民眾加深友誼的難得機會。
2月19日是元宵節,紐約華人策劃協會人瑞中心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這個已有47年歷史的公益機構旨在改善年長者的生活品質,被譽為紐約最華麗、最現代化的老人中心。雖然下午就要趕往費城,但「四海同春」藝術團小分隊依然抽出一個多小時來中心慰問。「恰逢元宵佳節,我們第一次迎來這麼多高水平的藝術家,好開心!」中心主任伍寶玲興奮之餘也很「發愁」:中心有7000多位老人,而社區活動場地只能容納500多人。88歲的梁性靈老人一大早就趕來排隊了,他十分得意地向記者「炫耀」手中的入場券。琵琶獨奏《十面埋伏》《送你一枝玫瑰花》,歌曲《一杯美酒》《瑪依拉變奏曲》《我的爸爸媽媽》《吉祥幸福中國年》,京劇《紅燈記》選段、《小小杜鵑花》……雖然現場條件簡單,但氣氛卻一浪高過一浪,大家都自發揮舞雙手,有節奏地鼓掌。特別是,桑婷婷邊唱邊走入老人中間近距離互動,當她熱情地擁抱一位老奶奶時,老人顯然沒有思想準備,感動得眼眶瞬間溼潤。
「新年快樂!」在邁阿密演出時,珊瑚泉市市長喬伊·卡特致辭一張口就是句中文祝福,博得掌聲一片。去年的這個時候,當地發生了校園槍擊案。「我們的社區齊心協力,振作起來,有信心重新建立起幸福家園。」喬伊·卡特引用中國古訓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而『玉』就在這個劇院裡,讓藝術作品去幫助那些最需要療傷的人群。」
同樣,在聖多明各演出時,包括多米尼加婦女部長在內的4名政府部長蒞臨現場並代表總統致辭;在費城訪演時,當地包括副市長艾普斯夫婦在內有近百位外賓前來觀演;在紐約演出時,中國駐紐約總領館藉此向當地大力推薦中華文化……「四海同春」,已然成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
華人移民多米尼加已有百年歷史,加上新僑民,多米尼加已有3萬多名華僑華人,他們融入性強,對當地貢獻很大。中國駐多米尼加大使張潤表示,「四海同春」是中多建交後首個來訪的國內高水平藝術團,給大家帶來了高水準的藝術享受,「文化沒有國界,文化交流是最好的溝通橋梁,有助於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場極具中國韻味的文化視聽盛宴,為紐約的華僑華人帶來了新春的祝福,也帶來了祖(籍)國對海外僑胞們的關愛。」梁冠軍表示,「感謝祖(籍)國對僑胞的關心和支持,我們將繼續努力做中美友好的推動者。」
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譚天星表示,看到廣大華僑華人融入當地、生活幸福、事業有成,感到很高興,「廣大僑胞是改革開放的開拓者、參與者、貢獻者,希望大家弘揚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成為中外友好的民間使者、和諧僑社的建設者、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