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第六章 請求幫助

2020-12-20 他不在這裡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第六章 請求幫助第六章 請求幫助你要是表達請求,就要用具體的描述,避免用抽象的語言。記住請求而不是命令。如果我們是聽的人,一定要有反饋,確認,讓請求更清晰具體,避免誤解。我的體會:我不習慣也不擅長請求幫助,一方面我們不想給別人一個沒有能力的印象,另一方面我們擔心被拒絕。此外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我們請求不具體,讓別人迷惑。我們可以從使徒保羅身上學到榜樣,能力如此,依然有需要別人幫助的事,坦然明確請於幫助。請別人幫助(不是發號施令或強人所難)也是給別人一個機會了解他自己,了解我們,也是增進關係的好機會。我在特羅亞留於加布的那件外衣,你來的時候可以帶來,那些書也要帶來,更要緊的是那些皮卷。 (提摩太後書 4:13 和合本)

相關焦點

  •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非暴力溝通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同時,它還促使我們仔細觀察,發現正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事件並提出明確的請求非暴力溝通培育彼此的尊重、關注與愛,使人樂於互助
  •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第七章 用全身心傾聽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第七章 用全身心傾聽了解別人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 讀書三問《非暴力溝通2》讀書筆記、讀後感,暴力溝通的根源?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讀書三問讀後感讀書三問1. 什麼是《非暴力溝通》? (第一章)2. 暴力溝通的起源?暴力溝通有哪些方面? (第二到六章)3.如何才能做到《非暴力溝通》? (第七到十三章)第一章 讓愛融入生活非暴力意味著讓愛融入生活。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貪婪、僧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生活。
  • 讀書筆記《非暴力溝通2》傾聽,是暴力溝通的前提條件
    第六章 請求幫助1 提出具體請求(不要太委婉表達)提出真正的需求舉例 一位女士談到「我請我先生少花一些時間在工作上」結果她先生去報名高爾夫球比賽了。6 請求與命令(請求和命令別人很難分清楚)(強勢人的請求,就是命令)(對於被貼「標籤」的人,請求也是命令)7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 (暴力溝通很少達到我們的目的)
  • 分享|讀書點亮生活 溝通啟迪人生——讀《非暴力溝通》有感
    1984年,他成立了非暴力溝通中心(CNVC),指導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運用非暴力溝通,消除分歧和爭議,實現高效溝通,還幫助解決了許多世界範圍內的爭端和衝突。由於在促進人類和諧共處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榮獲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他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著了《非暴力溝通》一書,這本書是由阮胤華譯,華夏出版社2009年1 月出版。
  • 讀書筆記 | 非暴力溝通 - 馬歇爾 盧森堡
    我曾經在公司的讀書交流會議上推薦過這本書。那時候我才讀了兩遍,理論是能夠說出來,但是還沒能夠運用自如。時隔一年後,我因為在溝通上的困擾而再次打開這本書。讓人驚奇的是,這兩次的閱讀感受明顯和之前不同了。後來,我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傾聽,能使我們心意相通,樂於互助。我稱之為『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包括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觀察:即留意你的所見所聞。這些是你與人溝通的前提,是你思考、判斷的基礎,是你情緒發生的引子。感受:即你的情緒。
  • 讀書筆記分享:用思維導圖來了解《非暴力溝通》
    當思維導圖遇到《非暴力溝通》「我相信,人天生熱愛生命,樂於互助。可是,究竟是什麼,使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以致互相傷害?又是什麼,讓有些人即使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也能心存愛意?」這是馬歇爾在《非暴力溝通》中所說的一段話,也正是帶著這樣的疑問,這本書才得以問世。
  •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非暴力溝通》是美國作家盧森堡博士。一位能去巴勒斯坦演講的美國人(因為美國對巴勒斯坦的排擠,這是有生命危險的)。生活中人們的溝通常有暴力傾向,比如有壓迫的巴勒斯坦人與美國人的溝通,夫妻之間溝通,親自之間的溝通,但我們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本身是暴力溝通。
  • 讀書筆記|非暴力溝通|馬歇爾盧森堡
    今天要談論的是一種溝通方式,依照他來談話和聆聽,能使我們輕易想通,樂於互助,甘地曾經說過非暴力一詞,來指稱暴利消退後,自然流露的愛。因此這種交流溝通方式稱之為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知道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在條件反射式的反應,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的使用語言,我們既誠實、清晰的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
  • 悅讀|《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非暴力溝通》一書的邏輯線很清晰,每章節的主題也十分明顯,因此回顧起來也比較容易。結合書中內容,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簡要的總結提煉。非暴力指的是暴力消退後,自然流露的愛,因此非暴力溝通也稱之為「愛的語言」。運用非暴力溝通來談話或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
  •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八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什麼?有人想,我說出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請求,最後別人拒絕了,我還必須接受,那能叫溝通嗎?這樣還有溝通的必要嗎?那是不愛,是對他人的縱容吧?非暴力溝通的另一種叫法是愛的語言。誠實面對他人就是去看見,去傾聽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及請求是什麼。在第一個階段的練習中,我常常帶有目的,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溝通,當時並沒有覺察到。比如,我想讓孩子主動學習,滿足我省心和輕鬆的需求,但沒去了解孩子不主動學習背後的正面動機,也就是她有怎樣的需求。所以我常常感覺溝通很困難,孩子也不配合。
  • 人際溝通神書——《非暴力溝通》
    [美]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溝通」的核心,是剝開種種外在的語言和行為表達,去體察溝通雙方的內心需求,直接表達自己的請求,並回應對方的請求,最終建立起基於理解和關愛的關係。這是一本人際交往的神書,在都豆瓣上超過2w人對它給出好評,想把這本書推薦給了你,一旦我們之間發生衝突,會彼此提醒用非暴力的方式去溝通。
  • 讀書分享《非暴力溝通 第八章 傾聽的力量》老道讀書 精華解讀
    之前的章節裡,我們了解到《非暴力溝通》關鍵的四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並對這四個要素進行了逐一的分析,其實這些道理源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其中並沒有什麼讓人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金點子。區別在於我們是否熟悉這些要素正真的內涵,並能夠在日常溝通中熟練掌握運用,上一章我們分析傾聽的力量,每個人都有作為傾聽者的時候,但是這裡強調,聽人說話並不等於傾聽,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學會聽別人說話,才能更好的了解溝通本質,對自己及他人有更深層的認識,真正明白對方的需要,並對此作出回應,用以達到和諧溝通的目的。
  • 《非暴力溝通》讀後感:讓理工女學會感性思考
    前言:上一篇讀書筆記在8月,間隔了兩個月,才發布這一篇讀書筆記,實屬慚愧。這中間,貝兒一直在讀書,這本書讀完已一月有餘,但卻遲遲拖著沒動筆寫下讀書後的心得。私以為,沒有留下筆記的讀書只是過眼雲煙,留下筆記的閱讀,才是記在心底裡的。是時候拋開所有的藉口,和自己好好獨處了。
  • 讀書分享·精華解讀《非暴力溝通》文終總結
    讀書分享《非暴力溝通》截止第十三章,已經全部分享完畢,對於這部全球暢銷書籍,其中的內容對我們的啟發很大,因為這不是一本講解溝通學的工具書,不是直接的教我們該怎麼說話,怎麼應對溝通,這更像是一本通過「溝通」這個話題,教我們處世之道的心理學作品,更多的讓我們發掘內心深處的美好。
  • 理解中國·書香墨海讀書會第三期|讀《非暴力溝通》
    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是心理學博士,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幫助解決了多起世界各地的衝突。為了提升溝通能力和共情能力,改善與他人的關係。他創作了《非暴力溝通》一書,提倡通過觀察、表達感受、需要、提出具體要求等方式進行交流,依照它有意識地進行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消除誤解。
  • 非暴力溝通的使用總結
    書籍封面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對此溝通方法進行了細緻的討論,前7章主要是對非暴力溝通方法的講解,後幾章則更注重通過例子來進行分析。: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需要注意的是,非暴力溝通並不注重表達的具體形式,而是需要注重服務的目的,主要包含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四個要素:
  • 讀書分享·精華解讀《非暴力溝通》第十章·充分表達憤怒
    在過去的章節裡,我們分享了《非暴力溝通》中各種思維感受,基本上都是教我們更加平和,用心去體會自己、體會他人,在充分了解彼此的觀察、感受和需要之後,我們提出請求,也就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根本,這讓溝通變得更加有效,同時讓我們不再隨意指責、抱怨或是自責。
  • 非暴力溝通中的「請求」原則
    在上一篇中我們聊到了非暴力溝通中四個關鍵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中的需要,今天我們來聊第四個要素——請求。關於請求,主要可以用兩個指標來進行區分,也就是如果你提出請求時包含了批評和指責,那就是命令,並非請求;另一個則是如果你是用利用對方的內疚來達到目的,也是一種命令,而非請求。分別解析一下;1、批評和指責的情況比如你的另一半想讓你把房間整理乾淨,對你說:「親愛的,你可以把家裡收拾一下嗎?」
  • 非暴力溝通讓生活更和諧
    在前幾章我們分別聊到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以及後面又聊到了如何運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來進行傾聽他人,今天進行一個大總結,繼續圍繞非暴力溝通的應用方面來探討。這裡的大手大腳就是一種評判;現在運用非暴力溝通,你可以說:她上周買衣服花了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