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個健康寶寶,產檢是很必要的,但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對於產檢大多數還是「一頭霧水」,醫生讓查啥就查啥,根本不清楚具體有什麼用。
執筆:安野風
編輯:安野風
定稿:歐陽比文
二胎寶媽兩次產檢NT值都偏高,備受煎熬
二胎寶媽雨桐,每次聊起自己的產檢都是一把辛酸淚。因為自己也是在醫院工作的,很清楚NT檢查意味著什麼,每次檢查都很重視。卻每次都是歷經波折。
懷大女兒的那年,做NT檢查的時候數值是3.1,知道這意味胎兒成為「唐氏寶寶」的風險極高,那時候就一直很忐忑。
兩周之後又做了準確度更高的無創DNA,得出的結果是沒問題,這才放下心來,只有她自己知道那兩周自己是怎麼熬過來的,後來剖宮產生下一個8斤多的女孩,一直很健康。
等到寶寶6歲的時候,雨桐看著又壯著膽子,懷了二胎。到了NT檢查的時候,沒想到數值更高了,竟然是4.7。
聽到這個結論之後,因為擔心寶寶的健康問題,她崩潰大哭。後來在專家的建議之下,在18周的時候做了羊水穿刺。
檢查的時候挺嚇人的,最煎熬的還是等待檢查結果出來的時候,等了十多天,她給醫院打了很多電話,最後好在結論是沒問題。
這一折騰,雨桐總是擔心二寶的發育有問題,每次產檢更加小心翼翼,好在寶寶平安出生,很健康。
什麼是「唐氏寶寶」,為啥讓孕媽這麼擔心?
「唐氏寶寶」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一種染色體疾病,也被稱為先天愚型嬰兒,主要表現為智力低下。
「唐氏寶寶」在新生兒中的發生率在1.25‰-1.67‰之間。
研究顯示:「唐氏寶寶」的發病率跟孕婦的年齡有很大關係。
25歲以下的孕婦,胎寶的患病率僅為0.5‰;孕媽媽年齡在35歲的時候,發生率上升為3.3‰;當孕媽媽的年齡大於44歲的時候,發生率為25‰。
相對於適齡孕媽來說,高齡孕媽媽在產檢的時候,更應該重視對「唐氏寶寶」的篩查。
想要擁有一個健康寶寶,孕早期的NT檢查要重視起來。
NT都查什麼?在這個範圍寶媽可以放寬心了
很多孕媽媽在聽到NT檢查的時候都有些迷茫,這個檢查聽起來很高大上,但怎麼感覺沒特地查,結果就出來了。
其實NT檢查就是B超檢查中的一個數值。
NT檢查的全稱叫做頸部透明度厚度,是通過B超檢查的時候,對胎寶頸部後側的一處透明液體的最大厚度值。
通過這個數值,對胎寶的「唐氏寶寶」患病率進行推算,準確度在85%左右,是針對胎寶早期唐篩的重要檢查。
NT檢查的數值小於0.25都屬於正常標準,如果結果在這個範圍之內,寶媽就可以放心了。
一般NT檢查的時間在孕11-13周+6天,根據孕周的不同,異常的數值範圍也不同。
參考如下:孕11周≥1.9mm;孕12周≥2.1mm;孕13周≥2.2mm;
NT的厚度越明顯,發生唐氏染色體異常的機率就會越大。
不過NT這種早期唐篩的準確度相對較低,如果孕媽媽檢查的時候,數值不是很好,可以像二胎寶媽雨桐一樣,選擇做無痛DNA或者羊水穿刺,進行進一步的確認。
NT檢查什麼時間做最好?
很多人意識到NT檢查的重要性,又會在什麼時間做檢查上開始糾結。
其實NT檢查中看的胎兒頸部後方的積液,是胎兒的淋巴系統建立之前,少量的淋巴液聚集的頸部淋巴管。
等到胎兒發育到14周的時候,淋巴系統已經形成,頸部後方的積液也,會被胎兒在發育的過程中消耗掉。
所以,不想錯過胎寶的NT檢查的寶媽,一定要在孕14周之前做這個檢查,一旦錯過這個時期,再次唐篩就是孕中期了。
NT檢查的最佳時機在孕11-13周+6天,這個範圍內就可以了。11周的時候胎兒過小,掃描的時候檢查難度比較大,所以一般都會建議在孕12周的時候進行檢查。
備孕媽媽在確認懷孕之後,要提前做好NT檢查的準備哦,不要一不小心錯過了最佳時機。
孕媽媽在NT檢查之前,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想要檢查順利也是需要胎寶配合的。
糖媽閨蜜在做NT的時候,因為胎寶不配合,折騰了三次,後來寶爸怒了,直接隔著肚皮警告,沒想到第四次就這樣順利的通過了。真是「欺軟怕硬」的胎寶。
糖果愛嘮叨
每個孕媽媽都期盼著有一個聰明健康的寶寶,希望每個孕媽媽每次產檢都順利!
糖果互動:你的NT檢查是什麼時候做的?歡迎分享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