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3點30分吃午飯,下午16點30分有水果加餐,按理說,下午18點30分孩子放學時應該不會很餓,可不知為什麼,孩子回家吃起東西來像餓狼一樣。」張先生反映,他的孩子每天都覺得在幼兒園裡吃不飽。
張先生的孩子就讀的幼兒園每月收取管理費700元,夥食費每天22元,包含早點、午餐及午後水果。 9月4日下午,張先生在接孩子放學回家的路上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吃了什麼啊?」孩子才3歲半,說不上太多菜名,只說吃的是胡蘿蔔。張先生又問昨天、前天都吃了什麼時,孩子依舊說吃的是胡蘿蔔。
幾天後,張先生的孩子一放學就嚷著 「要吃東西」、「餓死了」,這讓張先生不禁擔心起孩子的飲食狀況來。「9月新學期剛開始,夥食費就漲了,以前是每天16元,現在漲到22元,真想看看孩子一天都吃了些什麼。」張先生說。
「早餐只有兩片餅乾和一杯牛奶,是不是少了點? 」一名家長的詢問立刻引來其他家長的回應。 「我們孩子的幼兒園也差不多是這些,一小碗米飯,寶寶肯定吃不飽的。」
宣先生的女兒今年2歲半,即將要上幼兒園,宣先生告訴記者:「我覺得寶寶吃的東西首先要健康,之後給孩子選擇幼兒園時,我會首先考慮孩子吃飯的問題。」
根據《關於自治區幼兒園收費標準有關事宜的通知》(新發改收費〔2014〕1461號)規定:夥食費(含營養間點),幼兒園收取的夥食費只能用於支付與幼兒膳食有關的食物費用,不得用於支付其他間接費用。幼兒園應於次月15日前向家長公布夥食費收支情況,學期末(轉、退園幼兒在離園時)將結餘部分全部退還幼兒家長。
9月9日,記者來到烏魯木齊市強達小博士第二幼兒園進行採訪,在宣傳欄內,記者看到了公示的每周食譜。除了以雞蛋、牛奶、豆漿為早餐,米飯、麵食為午餐和晚餐,還有以特色麵點、水果為主的上午和下午加餐。在夏季,幼兒園還會為孩子們準備綠豆湯。該幼兒園專門負責飲食的保健醫生任醫生介紹,幼兒園配備有3名廚師,經常會更新飯菜花樣,且色香味俱全,孩子們很喜歡。
當然,也有一些孩子會挑食,因而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裡吃不好。任醫生告訴記者,幼兒園的進餐環境和教師的鼓勵能有效使孩子改掉挑食的毛病。
在幼兒園裡,老師會鼓勵孩子們接受豐富多樣的食物,廚師也會想方設法變換菜式。要是小朋友不喜歡吃胡蘿蔔,幼兒園老師就會給孩子講小兔子吃了紅蘿蔔會跑得快、長得高的故事;有的孩子不喜歡吃青菜,廚師就會將青菜榨成汁或者做成蔬菜面。另外,幼兒園每個月都會調查孩子在飲食方面特別的喜好,以此來擬定食譜。
另外,強達小博士第二幼兒園每個班的班主任還會建立一個微信群,每天,老師都會將孩子的餐食拍照發在微信群裡,讓家長們能第一時間知道孩子吃了什麼。
據了解,少數幼兒園雖然會定期公開食譜,但食譜常常與實物相差甚遠,致使家長仍舊擔心孩子的飲食問題。
隨後,記者採訪了相關方面的教育專家陳老師。長年從事幼兒園教育的她表示,家長們的心理可以理解,畢竟孩子還小,飲食是否營養及各方面是否均衡關乎孩子能否吃得好、吃得健康。陳老師建議,幼兒園可以適當進行午餐開放日等活動,讓家長們來看一看孩子中午到底吃了什麼。(滾燕 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