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元的夥食費孩子只吃到3元?
知情人:馬榮教育旗下幼兒園利潤率最高達40%,夥食費成利潤重要來源之一
馬榮:利潤率基本不超過10%,夥食費出入在5%左右且有審計報告可證明
◎知情人爆料
幼兒園利潤高達40
%趙先生(化名),在深圳馬榮教育機構工作,從事教育工作近40年,自稱從1998年開始就參與深圳馬榮教育機構的創建,參與馬榮教育機構10多家幼兒園的創立與開辦,有10餘年的幼兒教育行業經驗。
近日,趙先生向本報報料,稱深圳市某民辦幼兒園的利潤率超過30%,最高達42%,平均每天11元的夥食費孩子只吃到3元左右,保教費、書本費等幼兒園的每項收費背後,都有大量利潤的存在。
為此,記者專門進行了多方求證。
夥食費
每月為馬榮教育帶來逾60萬元的收入
趙先生向記者透露,幼兒園無論是通過申報備案的保教費(應收費),還是夥食費、書本費、服裝費等(代收費),每一項收費都有大量利潤與節餘,最為突出的就是孩子的夥食費。
夥食費是幼兒園的一項代收費。所謂代收費,按照規定,收支的虧損與結餘應如實向家長公示,如有結餘,幼兒園應該全部退還家長。趙先生稱,夥食費是幼兒園一筆不小的利潤來源,「馬榮教育機構曾被有關物價部門查處要求退還多出的幾十萬元代收費,但也從未將這筆代收款餘額退回家長,而是作為『其他收入』劃入收入帳戶」。
但這還不是最嚴重的,趙先生拿出一份馬榮教育機構主管會計發給深圳馬榮教育機構校監馬榮的《機構2009年3、4月份夥食消耗情況匯報》,裡面清楚地顯示幼兒園在夥食費上的開支情況。
馬榮教育機構的幼兒園夥食標準一般為每月200元—250元,按每月22天計算,每天的夥食標準應該是9—11元。而《機構2009年3、4月份夥食消耗情況匯報》顯示,馬榮教育機構深圳地區各園3月份購買食品的人均日消耗金額為3.1元,人均月金額68.1元。其中,消耗最高的華僑城幼兒園人均僅3.68元,最低的松坪一幼和海印長城兒童學苑人均分別為2.58元和2.46元。
「一個月交200—250元,實際上每個月孩子們只能吃到68元的食品,幼兒園從每個孩子身上每個月就賺一百多元。按馬榮教育機構4000個孩子計算,每個月此一項就有超過60萬元的收入。」趙先生認為,深圳的品牌幼兒園尚且如此,其他幼兒園的情況更是可想而知,「有些民辦幼兒園甚至暗地裡比較,看誰的夥食費成本更低潤。如果家長要求退還夥食費,幼兒園則加以各種苛刻條件限制」。
保教費
四成就足以發放員工工資
深圳市幼兒園收費一般分為兩大塊:一塊是保教費,這是一筆應收費,猶如大學生交的學費;另一塊是代收費,包括夥食費、服裝費、書本費、保險費、交通費,以及雖明令禁止不能在周一至周五收費開設但仍在各個幼兒園開設的興趣班(或叫特色班等)收費。趙先生告訴記者,每一項收費都可為幼兒園帶來不菲的利潤。
比如保教費,以海印長城兒童學苑為例。這裡開設的普通班,每名孩子每學期繳納的保教費為6000元,而開設的國際班則每學期僅保教費就要繳納10000—12500元,遠遠超過一名大學生一年約五六千元的學費。「保教費的四成就足以用來發員工工資了。」趙先生說。
再比如書本費,在趙先生提供的一份馬榮機構《2008年秋季幼兒用書徵訂單》中,記者簡單核算了一下海印長城兒童學苑的用書成本:一本學前班通用教材、拼音和加減法練習冊各1本、聽讀識字3本,帳面按單價七五折核算共52.81元,而海印長城的書本費收費標準為每學期320元。
從事過幼兒圖書出版行業的趙先生告訴記者,這其中很多書還是馬榮教育機構出版的書,每冊實際成本才1元多,這些書與光碟的實際成本不到20元。
帳本
A、B兩套帳應付檢查?
夥食費一項,幼兒園就從中獲利頗多,加上保教費、書本費等,一所幼兒園的利潤到底有多少呢?
趙先生告訴記者,像馬榮教育機構的幼兒園,利潤大多在30%以上,個別幼兒園甚至能達到40%。以馬榮教育機構為例,僅2005—2009年,五年就實現2.5億元左右的經營收入,稅前利潤達到8000多萬元。以2008年前6月的經營指標為例,馬榮教育機構6個月實現經營收入3055萬元,而成本僅為2148萬元,利潤率高達42%。
在趙先生提供的一份馬榮教育機構「2007年各單位利潤」的表格中,清楚地顯示了馬榮教育機構下屬幼兒園的利潤情況。深圳馬榮教育機構在深圳的9家幼兒園中,松坪山第一幼兒園、海印長城兒童學苑、深圳市天驕幼兒園、深圳市寶安區福永中心幼兒園這4所幼兒園的利潤率都超過30%,分別為33.2%、36.1%、40.9%、38.6%;綠景卡通城幼兒園、金海灣幼兒園的利潤率也都高於15%,分別為15.4%、16.2%,在統計的深圳8家幼兒園中,有4家利潤超過30%。
如果整個行業利潤率與此相差不大,足以見幼兒園行業利潤之高。但是,不少民辦幼兒園依然不斷在向主管教育部門「哭窮」,希望拿到和公辦幼兒園一樣的補助和資源。趙先生透露,馬榮教育機構的會計會做A、B兩套帳,一套虛假帳通過虛假審計後應付欺騙稅務局、物價局、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廣大家長,另一套真帳則通過財務郵箱加密上報馬榮教育機構校監馬榮。
記者親見了一份2007年「機構各園、校代收代付收支表」,其中列出的夥食費收支情況則與之前那份會計報告給馬榮的匯報數據完全不同。以松坪一幼為例,這份表格中,夥食費收入與支出僅相差6.5%,與之前數據中的人均月消耗56.76元和人均月收費200元的比例不符。
「為了不留下證據,馬榮讓各幼兒園收費時只收取現金,不接受銀行轉帳以及刷卡交費。」趙先生說。
◎馬榮回應
夥食費出入僅5%左右
昨日下午,針對這名知情人士提供的情況,本報記者向深圳馬榮教育機構校監馬榮女士發送了採訪函,並隨後對其進行了電話採訪。馬榮女士表示並未看到這名知情人士提供給本報的文件。以下為馬榮女士的回應———
關於趙先生
他提供的內容絕非事實
趙先生(化名)提供的內容絕非事實,完全是胡說八道,他在馬榮教育機構工作了14年,但沒有參與具體的經營和財務等工作。馬榮教育機構的所有帳目都是清晰明了的,是經過專業部門、職能部門審計和審核的。
關於夥食費
深圳幼兒園夥食標準都是200—250元/月
馬榮教育機構沒有像趙先生所說的那樣只用三四元就打發孩子的夥食,馬榮教育機構的夥食費出入一般只在5%左右,證據就是我們每年都有的審計報告。馬榮教育機構每個月都要進行夥食費的核算,如果每個月沒有進行多退少補的結算,每學期也會進行這種結算。
全深圳幼兒園的夥食標準都是200—250元/月,有牛奶的就是250元,沒有牛奶的就是200元,甚至還有100多元的。(記者描述了機構夥食消耗情況匯報表上列出的食品)剛才你所念給我聽的那些食物都是應該有的,但是乾貨、溼貨、水、電、油、米等,這些都是要核算進去的。趙先生給你提供的是什麼材料,我不知道。
關於趙先生提到的有關夥食消耗情況,他是否提供數據,是什麼?(記者向其說明是一份機構夥食消耗情況匯報表)你所說的這份表格我不知道他哪裡拿來的,我沒看到,也不知道。
關於利潤率
我們機構的利潤率基本不超過10%這個利潤率太可笑了,30%—40%,我們是挖金礦啊!他說我200%的利潤都可以,他有什麼帳目,他有什麼證據?
利潤率,說實話,很多幼兒園是沒有利潤的,也有個別幼兒園有微薄的利潤。像我們機構的利潤基本上不超過10%,哪有那麼高的利潤(30%—40%)啊!如果有這麼高的利潤,那還得了?這部分有財務資料完全可以證明。
關於帳本
我們絕對沒有兩套帳本
我們沒有、絕對沒有、百分之百沒有兩套帳。我們在幼兒教育界、在民辦幼兒園中,應該是非常規範的幼兒園,是非常規範的教育機構。我是在幼兒教育界工作了20年的人,非常負責任。
◎記者調查
部分收費難以有效監督
夥食費孩子吃了什麼家長無從得知
記者前往海印長城兒童學苑探訪,孩子家長張先生和楊先生都反映自己並不知道孩子在幼兒園到底吃了什麼,只有一名家長曾看到孩子的午餐是紅蘿蔔玉米炒飯加一個魚湯。
家長們還反映,學校並沒有多餘的夥食費退給家長,「如果是因校方原因而停課,每天可以退還夥食費10元。但如果是自己請假,而且請假不超過3天,夥食費就不能退」。
記者還採訪了深圳另外幾家幼兒園的家長,他們也反映並不清楚孩子在幼兒園吃什麼,有時看到的也是「沒什麼肉的豆腐肉泥」或者「經常吃炒飯」。幾名家長自己則計算著孩子一天夥食的成本,「夥食費用加上人工在5—6元」。
來自教育主管部門的說法則是,幼兒園的夥食費不會報給教育局和物價部門,「這部分收費,完全靠幼兒園自律」,「如果它要造假,即使有第三方審計,也無法做到有效監督」。
保教費
人力成本佔保教費逾五成才是合理水平
對於保教費成本,記者粗略地為海印長城兒童學苑算了一筆帳。按照海印長城兒童學苑最低的普通班每月1200元保教費的收費標準計算,海印長城兒童學苑每月向400名學生共計收取保教費48萬元。教師配備則按國家標準為每班30人配3名教師,加上司機、門衛、醫生、院長等人,海印長城的教職工人數應為50人左右。
據教育局核算,深圳幼兒園教師平均薪酬為每月1300元,再加上其他各種福利等,記者按照2000元/月計算,海印長城兒童學苑的人力成本支出在10萬元左右,僅佔保教費收入的兩成左右(雖未考慮外教高薪,但保教費也未計算國際班2000—2500元/月的標準)。
記者從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處獲知的情況則是,深圳市公辦幼兒園由於有政府財政支持,人力成本可達到保教費收費的七成,深圳市民辦幼兒園的人力成本佔到保教費的三到四成。「佔到五成以上才是一個合理的水平。」這名工作人員說。
書本費
印刷、紙張成本僅佔書本定價的一成左右
記者向一名海印長城兒童學苑的家長求證時,學生家長張先生表示,學校從來沒有發書單子給家長,「在交學費的時候,我們向學校要,老師也說沒有。書是學完一本再發一本,沒有一次性發下來,我們也不清楚孩子一共拿了多少書、拿了哪些書」。
另一名家長則稱,上學期共發了15本書,「與學校說的要發的書出入不大」。這個學期幼兒園向家長展示了3套總計約220元的教材,「但孩子實際拿到幾本就不知道了,幼兒園不讓孩子把書拿回家」,對於多出的100元,幼兒園則稱是文具和玩具的雜費。
記者也專門求證一名幼兒圖書出版業專業人士,他告訴記者,幼兒圖書不包含編輯費和宣傳等費用的話,一本書的印刷、紙張成本僅佔其定價的一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