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醫一方'呼之欲出 山東將對多發常見病規範診療

2020-12-17 搜狐網

  目前醫生開處方靠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即使專家之間有時也存在分歧,這種「粗放醫療」使得處方的合理性沒有標準來衡量。「千醫一方」有望扭轉醫生用藥不合理的現狀。

  一些病人反映,如今醫生開藥較為混亂,即便看同一種病,不同的醫生開出的處方也會千差萬別,讓病人無所適從。

據悉,對於相同疾病的患者,國外的治療是千名醫生開出千張同樣的處方,不僅用藥雷同,劑量也不會有太大差異。這種「千醫一方」的做法為何難推廣?

  22日,記者以感冒有鼻塞、流鼻涕,咽喉疼症狀,選擇省城3家不同級別的醫院內科門診診治,3家醫院的醫生開出的處方卻相差極大。濟南市歷下區人民醫院開的處方是價值19.8元的力克舒膠囊,濟南市中心醫院開的處方是價值52.4元的新康泰克、君潔和銀黃含片,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開出的是價值32.8元的菲迪樂膠囊。

  治療同種疾病,醫生開具的處方為何差異這麼大?省城某三級甲等大醫院的一名醫生告訴記者,雖然各醫院都有《處方管理辦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具體的管理辦法,但這些規定只強調處方格式,而對處方的內容沒太多限制。比如《處方管理辦法》,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診斷等要求較多,至於用哪種藥,最終還是醫生說了算。而一些藥物因存在著不菲的回扣,也導致一些醫生對個別藥物的偏愛。

  衛生部門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醫生不合理用藥主要表現在:選用藥物不當,用藥不對症;無適應症用藥;藥物用量不適當,用量過大或過小,療程過長或過短;用法不適當,過度使用注射劑等。

  山東省衛生廳醫政處副處長馬立新認為,目前我們對各種疾病的診療規範比較少,所以容易出現混亂,而醫生權限也難以制約。她表示,目前醫生看病、開處方靠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即使專家之間有時也存在分歧,這種「粗放醫療」使得處方的合理性沒有標準來衡量。馬立新透露,目前我省衛生部門已著手針對一些常見病、多發病制定統一的診療規範,醫生治病和用藥將有統一的「指南」,「千醫一方」也有望扭轉醫生用藥不合理的現狀。(完)(記者 王東 實習生 趙偉偉)

相關焦點

  • 安徽規範兒科診療 12大類兒科常見病實行分級診療
    原標題:12大類兒科常見病實行分級診療 一個醫院應該配置多少兒科醫生才算合理?常見的兒科疾病應該如何分級診療?今後,這些都有標準可依。昨日,《安徽省兒科常見疾病分級診療指南》第一版(試行)出爐,(以下簡稱《指南》)。
  • 山東通知:規範發熱師生員工應急處置診療流程
    山東通知:規範發熱師生員工應急處置診療流程 2020-04-21 10:45:00來源:齊魯網
  • 北京兒童醫院清華長庚診療中心、首都兒科研究所同仁診療中心正式...
    「北京兒童醫院清華長庚診療中心」掛牌成立後,北京兒童醫院將選派知名專家到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全職出診,重點幫助清華長庚醫院兒科提高診療水平,聯合培養兒科人才;將在清華長庚醫院開設「賈立群兒童超聲工作室」,知名超聲專家賈立群將幫助清華長庚醫院籌建兒童超聲團隊。
  • 網傳新型病毒性腸胃炎 其實是秋冬多發常見病
    原標題:網傳新型病毒性腸胃炎 其實是秋冬多發常見病  南方日報訊 (記者/歐雅琴)新的病毒性腸胃炎正在蔓延?近日,不少東莞市民的朋友圈都在傳諾如病毒的消息,讓人憂心忡忡。記者1月6日從東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諾如病毒並不是新的病毒,其感染性腹瀉也只是一種在秋冬季節多發的常見病,並非如傳言的可怕。
  • 脊柱外科常見病的診療規範
    2、注意多發傷,多發傷病例往往合併有顱腦、胸、腹臟器的損傷,要先處理緊急情況,搶救生命。3、體格檢查,注意神經系統的檢查。4、影像學檢查  X線、CT、MRI。AS的治療代價很高,誤診將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3. 很多AS的患者發現較晚,影響了治療效果。當前國際脊柱關節炎協會的診斷標準和流程。炎性腰痛的標準:40歲以下,緩慢進展,活動後減輕,休息無效,夜間痛起床後減輕。只有超過30分鐘以上的晨僵才有參考意義。
  • 首都兒科研究所同仁診療中心成立
    @小夥伴們今天上午傳來個好消息~「首都兒科研究所同仁診療中心」在同仁醫院亦莊院區掛牌成立啦!除了兒童常見病、多發病外該院區還重點從事血液病及腫瘤新生兒、神經系統疾病以及兒童保健專業按照「統籌規劃、先行試點、逐步推廣、穩步推進」原則,推進緊密型兒科醫聯體規範化
  • 「三師共管」慢病防治丨廈門這樣推動分級診療
    「三師共管」從慢病做起根據慢病患者的患病人數、診療特點以及醫療費用等特點考慮,慢病管理是最適合「三師共管」診療制度切入的突破口。具體來講,從患者人數上,慢病患者佔大醫院就診人群的80%以上,是一個巨大的患者群體;從就診方式上,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診斷明確,大都有成熟的診療規範,可實現規範化治療和轉診,患者不僅可以在大醫院就診,同樣可以在社區門診就診;從費用角度上,慢性病普遍消耗資源多、費用高、負擔重,目前缺乏連續的全程管理,治療達標率低、併發症發生率高。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遵循以人為本、群眾自願、統籌城鄉、創新機制的原則,以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為重點,以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分級診療為突破口,完善服務網絡、運行機制和激勵機制,推進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形成科學合理的就醫秩序,逐步建立符合省情的分級診療制度,切實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可及。
  • 這份精神障礙診療規範將對患者帶來重大影響
    隨著常見精神心理障礙的患病率不斷攀升,規範的精神障礙診療對於提高治療有效率、改善精神障礙患者生活質量非常重要。因為精神心理障礙和精神科診療模式都非常特殊,在目前的情況下,如果患者、家屬能對此有更多了解,將極有利於與醫生建立「治療聯盟」,加快患者的康復。
  • 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科:砥礪前行鑄華章,精誠創新惠患者
    作為立足山東、輻射全國的區域內分泌專業高地,為健康山東、健康中國貢獻著內分泌專業的「省醫智慧」。專業細分特色技術護航診療能力持續引領我國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從1979年的0.67%增長到了如今的12.8%。扶搖而上的數字背後,是億萬患者看似相同卻也不同的「抗糖」人生。29歲的張帥(化名)在省立醫院內分泌科被診斷為線粒體糖尿病。
  • 《風溼病中醫臨床診療叢書》出版發行
    風溼性病痛是一種常見病,在我國發病率達30%,其特點是常見、多發、病程長、難治癒。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110種難治性疾病當中,風溼性疾病11種。為了提高風溼病診斷和治療水平,突出中醫藥特色和優勢,滿足患者的需求和臨床工作者的需求,本套《叢書》不僅匯集了西醫風溼病最新的前沿動態,還摘錄了古代名醫名家的經驗用藥;同時又有當代風溼病學大家、名家的經驗總結。
  • 《規範行動》學術年會成功召開 推動中國肝癌規範診療事業發展
    大會以「規範總結,繼往開來」為主題,旨在回顧並總結《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9 年版)》(以下簡稱「《規範》」)實施一年來的臨床獲益,分享解讀相關臨床進展,為未來更新《規範》收集信息。因此,提升肝癌診療水平,改善患者結局是我們開展肝癌防治工作的根本目標。近年來,隨著我們對肝癌診療的探索不斷深入,肝癌診療的新理念、新技術不斷湧現,為廣大臨床醫生提供了新的『武器』。而要讓『武器』真正為醫生所用,就需要為其提供統一的診療規範,讓我們的醫生『有章可循』,更好地為肝癌患者提供更優質規範的診療服務。」
  • 全國首個 「閉環式婦兒健康分級診療保障體系」正式發布
    冬季天氣轉冷以來,兒童季節性常見病高發,醫院兒科門診、急診門庭若市。這種方式一方面對基層醫生用藥、治療起到指導、監督作用,一方面對患者來說能夠在家門口享受到在大醫院同等的專家診療。拿到認證後,侯艾樺的病人量明顯有了提升,「很多患者更願意選擇有聯盟認證的醫生。」
  • 首張北京網際網路診療執照發出!以後,人在家門口,北京醫生給你遠程...
    昨天,擁有北京市全市首張網際網路診療執照的網際網路診療平臺正式啟動運營。這意味著全國各地患者通過這家依託實體醫療機構的網際網路診療平臺,在當地就可以享受到北京專家提供的醫療服務。網際網路診療助力醫療資源下沉△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301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 任麗麗:那你原來暈車嗎?山東遠程會診患者 朱女士:原來就暈車。今年64歲的朱女士家住山東濟南,經常會頭疼、頭暈,已經有20多年病史。
  • 推進分級診療 金華市中心醫院全科醫學科病區啟用
    作為深化綜合醫改的重要內容之一,全科醫學新病區的啟用將對推行分級診療、雙向轉診起到一個技術支撐、聯繫紐帶的作用。據了解,全科醫學是一個面向社區與家庭,整合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以及人文社會學科於一體的綜合性醫學專業學科,其範圍涵蓋了各種年齡、性別、各個器官系統以及各類疾病。
  • 南山區婦幼保健院將開通網際網路診療服務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 通訊員 石曉君)為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優化就醫流程,讓患者足不出戶的體驗更方便快捷的診療服務。2020年7月南山區婦幼保健院網際網路醫院項目正式開展,預計於2021年1月份「深圳市南山婦幼保健院」微信平臺將開通網絡診療服務。
  • 上海試點社區標準化兒科診療室 2-3名專業全科醫師坐鎮
    試點社區標準化兒科診療室。標準化兒科診療室項目已經開始在虹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運行。年內將推廣到閔行所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標準化兒科診療室完全拷貝了兒科醫院的VIP診室,一旦出現疑難雜症還能第一時間通過遠程會診讓兒科醫院的專家們把脈。社區兒科醫生水平行不行?由2-3名有兒科基礎並接受過兒科醫院社區兒科醫療服務培訓的全科醫師、護士開展兒科醫療服務工作。
  • 預約診療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分級診療體系
    不斷完善和規範就醫秩序、平衡優質醫療資源、建立分級診療體系,是接下來一段時期需要攻克的難題。A 線上掛號「一擁而上」變「十面埋伏」早上7:15,已經懷孕20周的杭州姑娘宋麗麗(化名),在母親的陪同下來到浙醫婦院產科,本周一是她的第四次常規產檢。整個浙醫婦院門診大樓,就數產科門診人流量最多、最擁擠。
  • 遠程會診 讓患者在當地享受優質診療
    遠程會診 讓患者在當地享受優質診療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