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則新聞上了熱搜,又是我們關心的幼兒園虐童事件。在展開討論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下這則新聞。
一位父親送女兒去上幼兒園,因為女兒早上有點鬧情緒,父親不放心,所以在就要離開之前看了下監控。這一看,竟然發現自己的孩子被其中一個老師抱著,另一個老師先是使勁搖晃女兒的頭,接著用一塊布蓋在頭上,抄起棍子就打。父親氣急,踹門而入,暴打了老師。現在女孩父親被派出所羈押,雙方都拒絕和解。
看完這則新聞,你的心情是不是和我一樣久久不能平復。看完後我的第一反應是,如果我是那個父親,我也會毫不猶豫地打上去。但平靜之後,我們不禁要問,這麼混蛋的人,是怎麼當上幼兒園老師的?
我知道,你或許笑了。一個幼兒園老師,還要問怎麼能當上嗎?那不是隨便找個女人來就好了嘛?沒錯,這是中國現實!
在這則新聞的留言裡,有一個網友說:「中國的幼兒園教師門檻太低了,在國外一般都是碩士、博士等學歷才能當幼兒園教師。」在這則留言的評論裡,很多人炸鍋了。大家的焦點主要集中在都讀到了碩士、博士了,怎麼能放下身段當一個小小的幼兒園老師呢?你看,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為什麼中國的幼兒園老師門檻如此之低?難道僅僅是工資低,沒有國家正式教師編制嗎?這當然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更大的原因其實是廣大民眾對教師等級的錯誤評價。
以前常聽身邊親友議論說,某人上升到了中學當老師,某人教得不好,被下放到了小學。在大家的認知中,同樣是老師,社會地位是分等級的。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越高越尊貴,越高越需要高學歷。反之,教小學生,大多數國人認為有個高中學歷足以。幼兒園老師就更不用說了,在國人心目中只是個看孩子的保姆而已。
但實際上,小學和幼兒園教育是要比中學、大學更重要的。上了大學,甚至從中學開始,大多數人的一生基本就已經註定了。學習好壞,成長快慢,主要都得靠自己。而小學、幼兒園則不同。孩子的個性發展、能力培養、創造力、興趣、心理健康等各個方面,都需要老師來開發。這些方面的教育工作,可比教幾道數學題要複雜得多。
別說高中畢業,就是上了大學本科,專門研究兒童心理發展的大學生,也未必能勝任。如果條件允許,讓專門研究幼兒教育、兒童心理的碩士、博士來到小學、幼兒園當老師才是正道。等孩子上了中學以後,個性、情緒、心理建設已經基本完善,那時候讓一些大學本科畢業,甚至學習好的高中生給當老師,也未嘗不可!
但問題是,以國人對老師地位的認知,這種改變恐怕不是幾年、幾十年能夠做得到。想一想,如果你自己今年高考,而且分數可以上清華,你願意上清華的幼師專業嗎?如果有的話!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願越來越多的國人,能夠正確看待教育問題,而不是唯成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