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侵害消費者權益典型案件

2020-12-20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3月15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韓曉餘)第35個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了2016年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十大典型案例,西貝筱面村、優衣庫等企業榜上有名。

  1.上海儀科亭茶業有限公司 欺騙性銷售誘導消費者案

  當事人上海儀科亭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郭某僱傭陳某、王某等三人在地鐵十號線豫園站附近拉客。2016年4月6日下午,陳某等搭識並誘導2名日籍學生遊客前往「豫園茶館」喝茶。1小時內五人先後喝了人參烏龍茶、茉莉龍珠、花果茶、工藝花茶、荔枝紅茶、鐵觀音等六種茶,每種茶每位人民幣48元(價格單顯示),合計人民幣1440元。包間費每位人民幣30元,合計人民幣150元,包間費和茶費共計人民幣1590元;另購買了人民幣326元的工藝花茶和人民幣198元人參烏龍茶,總計人民幣2114元。實際2名日本遊客應付金額為人民幣為1060元,三名「茶託「支付其餘費用但均被經營者返還。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的有關規定,構成僱傭他人進行欺騙性銷售誘導的行為。黃浦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罰款50萬元及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

  點評:本案發酵點源自微博「48元一口」(調查發現實際為48元一杯)、「日本遊客」、「天價茶」等吸引眼球的表述。該微博發布後,輿論高度關注。新華網、鳳凰網、騰訊網、新浪網、央視網等30餘個網絡平臺以及各類媒體分別予以轉發。實踐中,吊模斬客一直存在調查取證難的問題。黃浦區市場監管局主動出擊,依法快速嚴厲地查處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淨化了市場環境。同時,本案提示廣大消費者對景區、商務樓宇等周邊存在的類似拉客宰客行為,要強化自我保護意識;一旦遇到類似事情,可以及時向相關行政部門投訴、舉報。

  2.上海金詠文化藝術策劃有限公司

  侵犯「迪士尼「註冊商標專用權案

  上海金詠文化藝術策劃有限公司為招攬生意,提升企業關注度,在其提供組織兒童夏令營和微電影拍攝等服務過程中,未經迪士尼企業公司(DISNEY ENTERPRISE,INC.)授權同意,擅自在其官網www.disi-ni.com及微信公眾號(金詠文化)上使用「迪士尼」、「」(米老鼠圖形)、「」(叮噹小仙女圖形)等商標,使消費者和相關公眾誤認為該項活動與迪士尼公司存在特定聯繫。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商標法》、《廣告法》的有關規定,構成商標侵權和虛假宣傳的行為。金山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罰款1萬元,並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

  點評:2016年是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園之年,社會廣泛關注。少數經營者希望能夠搭「順風車」、打「擦邊球」,容易出現侵犯知名商標專用權、「傍名牌」等違法經營行為,影響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也不利於我國積極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形象。工商部門將繼續開展保護「迪士尼」註冊商標專用權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違法行為,淨化市場環境。

  3.上海愛一特餐飲有限公司長寧分公司

  (西貝筱面村)侵害消費者知情權案

  上海愛一特餐飲有限公司長寧分公司在其從事餐飲服務的經營場所內對外使用的菜單宣傳冊(含菜品價格)採用兩個不同版本,分別提供給在大堂和包房消費的客人用於點菜。兩個版本的菜單宣傳冊從外觀設計到菜品內容介紹完全相同,只是部分菜品的價格存在差異。又經調查確認,當事人在其經營場所並無明顯標誌或採用其他任何方式事先告知進店消費的顧客,該店將會對在大堂和包房內消費的部分同一款菜品,採取不同價格的結算方式。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的有關規定,構成侵害消費者知情權的行為。長寧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進行了行政處罰。

  點評:同一商品(服務)同店同價、明碼標價是經營者的基本義務。本案中,商家使用了兩個不同版本的菜單,兩個版本的菜單宣傳冊上也未寫明哪個版本是供大廳使用,哪個版本是供包房使用,而且消費者在一般情況下也很難發現兩個版本的菜單存在不同。經營者利用自身優勢地位,侵害消費者知情權。雖然本案案值不大,但是體現了行政部門對餐飲行業通過「陰陽菜單「侵害消費者知情權這一「潛規則」的高壓態勢。

  4.上海仕壹行貿易有限公司

  銷售以次充好產品案

  2012年至2014年期間,當事人在經銷道達爾7400系列機油與6600系列機油的過程中,擅自委託上海劍都數碼噴繪技術有限公司印製7400系列機油標籤,並利用上述兩種系列機油油桶相同(紅桶)的便利,指示公司倉庫人員將部分6600系列機油油桶上的標籤撕下,改換為其私自印製的7400系列機油標籤,以6600系列機油冒充價格較高的7400系列機油進行銷售,並以7400系列機油的價格與客戶進行結算以達到利潤最大化。兩種機油的市場售價差在200元-300元/桶左右。

  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構成銷售以次充好產品的違法行為,閔行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罰款516萬元的行政處罰。

  點評:本案中,經營者長期通過私自更換機油標籤的途徑,以價格較低的商品冒充價格較高的商品銷售,不僅存在明顯的故意因素,而且機油屬於對機動車發動機影響較大的因素,違法行為性質較為惡劣。廣大經營者應當嚴守依法經營的底線,做到誠信自律經營。同時,此類違法行為一旦被查處且被公示行政處罰信息後,相關經營者的商譽也將會受到影響。

  5.「快樂檸檬」加盟店徐匯區懿健飲品店

  未按規定標明真實名稱和標記案

  執法人員對位於復興中路1195-3號一樓正在營業中的「快樂檸檬」飲品店進行檢查。發現懿健飲品店為「快樂檸檬」品牌的加盟方,但該店未按規定標明特許人和自身作為被特許人的名稱和標記。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被徐匯區市場監管局依法予以處罰。

  點評:根據《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的規定,加盟店(被特許人)一般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發生消費爭議後消費者往往無法直接向特許人(品牌所有人)進行求償。2015年新實施的《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規定,「通過加盟等形式從事商業特許經營活動的,應當標明特許人和被特許人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這一規定既有助於規範加盟店的商業經營活動,又能夠方便消費者通過真實名稱和標記做出合理判斷,確保知情權、選擇權。

  6.上海九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違規搭售案

  上海九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銷售汽車過程中,針對消費者上外省車牌的,在車價之外另行收取報備費。報備費是指在當事人處購買車輛的客戶,不在上海上車牌而去外省市上車牌的,當事人以需向外省4S店報備的名義向消費者收取金額不等的費用。但實際上,所謂的報備費並無國家相關規定。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上海市反不正當競爭條例》的規定,構成了違背購買者意願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的行為。奉賢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實施行政處罰,罰款7萬餘元。

  點評:在汽車銷售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潛規則」,比如,要求消費者支付「出庫費「、「PDI」檢測費等不合理的收費。市場監管部門針對收取「出庫費「等附加的不合理條件查處系列案件,強化案例曝光。少數經營者又設置報備費等其他附加的不合理交易條件,上述行為缺少法律法規依據,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屬於應當打破的潛規則。對此廣大消費者一方面要理性消費,避免因為僅僅喜歡特定品牌、特定車型而寧願多花錢、吃啞巴虧;另一方面,遇到此類行為,建議固定證據並及時向相關行政部門反映。

  7.上海量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虛假廣告案

  上海量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郵票、書畫、特許產品等收藏品、工藝品的展覽和銷售活動。公司通過某衛視播放宣傳廣告,廣告中所宣傳的「鑲嵌一對極品紅寶石」、「權威機構特別授權」、「中國和田玉博物館權威出品,中國玉文化博物館全程監製」等廣告語均為隨意杜撰,使用上述廣告語目的是為了使消費者相信其製作的產品價值較高,從而提高銷售量。同時,廣告中,所謂中國藝術收藏聯合會主任、資深財經評論員、和田玉博物館副館長、中國藝術收藏聯合會會長等特邀嘉賓均為僱傭的臨時演員。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的有關規定,構成了虛假宣傳行為,青浦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罰款8.1萬元,並責令停止廣告發布。

  點評:在收藏品、工藝品、特許產品促銷過程中,常常通過廣告的狂轟亂炸來提升銷量。而在廣告中,易出現各種所謂的「專家鑑寶、專家推介「以及其他各種形式的虛假或引人誤導的宣傳。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都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責任。真實是廣告的生命,新《廣告法》也已實施,廣大經營者要進一步提升誠信經營的水平,杜絕虛假廣告。

  8.優衣庫商貿有限公司上海青浦吾悅廣場店

  不公平格式條款案

  優衣庫商貿有限公司上海青浦吾悅廣場店自2014年12月起,在對外經營過程中,對購買商品的消費者出具收銀條,收銀條上的「退換商品規定」中含有「……3.……皮帶、拖鞋、眼鏡、以及袋裝類、嬰幼兒裝等商品,恕不退還。」等內容。同時,在收銀臺處的擋板上粘有「退換商品規定」告示,告示中含有與上述內容一致的規定。當事人自行制定了上述條款內容,未與消費者協商,且在經營過程中重複使用。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的規定,違背了公平原則,屬於不公平格式條款,加重了消費者責任。青浦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予以行政處罰。

  點評:經營者通過格式條款與消費者作出約定,免除經營者義務、加重消費者責任、排除消費者權利的合同格式條款俗稱「霸王條款」,而處於弱勢地位的你無法要求經營者修改不合理、不公平條款,「要麼接受,要麼走開」。消費者發現此類「霸王條款」,可以及時舉報。

  9.上海翡翠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虛構招生信息案

  上海翡翠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在設立的www.shgfeicuiedu.com學校網頁上,自行編撰「張豪」、「王志傑」、「馮發明」、「黃文騰」等四人的姓名、職業、薪資和就職信息,目的是通過這些學員畢業後能獲得高新這樣的信息來招生。當事人對此行為明確承認上述四人的信息均為虛假杜撰的。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構成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虹口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

  點評:學校在自行設立的網站上發布相關招生廣告,為了擴大生源,在網站的「明星學員」欄目中杜撰了4名學員的姓名、職業、薪資和摘要等內容,通過畢業學生獲得高薪職業誘導消費者報名學習。此行為嚴重損害網絡信用評價體系的運行,侵害了其他網絡經營者合法權益和社會經濟秩序。

  10.紐海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虛假宣傳淨水器功能案

  紐海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為「1號店」的站內經營者,向億家聯合環保設備(北京)有限公司採購從日本進口的「東麗比諾」SW801型家用淨水器,向上海盈舟貿易有限公司採購「濱特爾」EF—900MS型淨水器,並通過「1號店」交易平臺對外銷售。在商品銷售網頁上,當事人使用了億家聯合環保設備(北京)有限公司和上海盈舟貿易有限公司提供的宣傳文稿,在商品介紹「產品參數」部分分別標明「東麗比諾」SW801型家用淨水器的「過濾總量15000L」、標明「濱特爾」EF—900MS型淨水器的「流量9840L」。但實際上使用了所謂的日本工業標準JISS3201實驗結果和美國NSF測試數據,且上述數據遠大於中國衛生部批件上核准的數據,極易使消費者對淨水器的淨化性能產生誤解。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構成虛假宣傳行為。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依法予以行政處罰,對當事人罰款15萬元,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

  點評:為了身體健康,消費者購買家用淨水器的需求不斷增加,淨水器的性能、參數指標是消費者購買選擇時的主要參考標準。當事人將日本工業標準JISS3201實驗結果和美國NSF測試數據進行宣傳,混淆概念,誤導消費者,破壞了家用淨水器銷售市場的經營秩序,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

相關焦點

  • 上海市場監管局公布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典型案例
    為進一步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增強廣大經營者誠信經營意識,引導消費者樹立依法維權觀念,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現向社會公布近年來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典型案例。本案中,當事人通過暗藏「機關」的磨粉機短斤缺兩,一味追求經濟利益,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侵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消費者在購物時可以使用市場方提供的公平秤,並索要發票等消費憑據,注重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 嶽陽市2019年侵害消費者權益典型案件
    嶽陽市2019年侵害消費者權益典型案件一、銷售保健食品虛假宣傳案。2019年1月22日,嶽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消費者舉報,稱當事人某養生館在保健食品銷售的過程中虛假宣傳。五、收取餐位費侵害消費者權益案。2019年9月14日,嶽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嶽陽樓區分局奇家嶺所接公眾熱線徐先生來電投訴稱,在嶽陽市樓區某學院餐廳吃飯,被收取2元每位的餐位費,對此認為不合理,希望政府部門核實查處。接投訴後執法人員到現場檢查時發現,該餐館收銀計算機軟體內含有餐位費項目。
  • 上海市工商局公布:85度C麵包用肉粉松被罰15萬元
    原標題:85度C肉鬆麵包用的是肉粉松,被罰15萬元85度C做虛假宣傳,被央視315曝光的心知元,統統成為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典型。3月12日,上海市工商局公布2017年度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典型案例。其中包括發布違法廣告、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銷售不合格產品、強迫消費者接受服務等各類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2017年,上海全市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通過12315系統共處理消費投訴舉報23萬件,同比增長104.4%,幫助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8584萬元。
  • 網絡購物投訴劇增 上海市工商局約談知名網絡企業
    上海市工商局5日約談上海40家知名網絡經營企業,揭示了網絡交易規模高速擴張帶來的消費者投訴增長、網購商品質量問題較為突出、違法案件時有發生三大問題。  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上海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0709億元,同比增長18.1%,其中網絡零售持續保持高位增長,實現交易額2903億,同比增長44.9%。
  • 上海公布2018年十大侵權典型案例 多涉及民生領域
    上海公布2018年十大侵權典型案例 多涉及民生領域 原標題:   中新網上海3月12日電 (記者 許婧)「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前夕,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日公布了2018年查辦的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案件,篩選並公布了
  • 全家、母嬰之家等紛紛「上榜」……2018年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十大...
    來源/視覺中國3.15臨近,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今天發布了2018年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十大典型案例,包括全家、贏在起點、母嬰之家、湯姆熊等知名品牌。此次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件,與民生密切相關,涉及房產、教育、醫療、網絡消費等各個方面。
  • 甘肅省市場監管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
    消費者在約定時間到達敦煌該客棧後,商家表示先前預訂房間已客滿,需將同行4家人分別調至服務設施、地理位置完全不同的另2家客棧。消費者遂撥打12315電話投訴,要求對商家不履行網上訂單、以次充好侵害合法權益的行為予以嚴懲。  【辦理情況】經莫高工商分局調查,消費者投訴屬實。
  • 上海市工商局曝光11件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中國消費者報上海訊(記者劉浩)3月10日,上海市工商局發出2017年第1號虛假違法廣告公告,對11件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例予以曝光。此次被曝光的典型案例包括:恆龍金尊廣場、上海國際建材家居品牌中心等將商辦類房產混同於居住類房產宣傳的虛假廣告,宣傳「買一層送一層」的百祿商業廣場虛假廣告,通過百度付費搜索平臺發布的違法醫療廣告,通過搜狗付費搜索平臺發布的「大眾搬場」虛假廣告,博為峰軟體公司發布的首例違法網際網路彈窗廣告,貶低他人的「朋友圈」杯中學生足球賽廣告,以及違法使用禁止性用語的「澳佳寶」營養補充劑廣告和天使口腔門診部廣告
  • 四川公布適用新《反不正當競爭法》十大典型案件
    編者按   日前,四川省市場監管局舉行案件評選會,從全省適用新《反不正當競爭法》查辦的案件中評選出十大典型案件。本版將其中典型案件的案情介紹、辦案心得及案件評析予以摘編,以饗讀者。然而,網絡商家通過刷單炒信增加好評量、提高信譽度以吸引消費者,成為網絡購物市場的一大陋習,也嚴重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新《反不正當競爭法》對規制刷單炒信行為設立專門條款。但如何區分經營者的刷單行為與正常的經營行為,鎖定虛假的交易,是查辦刷單行為案件的難點。
  • 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發布2017年度十大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3月6日,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官網發布2017年度十大典型案例。經過調解達成如下協議: 經營者當面向消費者賠禮道歉;註銷自行為消費者辦理的該行社保卡;賠償消費者往返嶽池縣產生的車費、住宿費、生活費合計800元。【案例評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侵犯消費者知情權與選擇權的案件,社保卡兼具金融服務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的功能,銀行在為消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的同時,也應更加關注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瀋陽工商公布十大侵權案件——家樂福和沃爾瑪榜上有名
    本報訊 遼寧省瀋陽市工商局近日公布2011年10起侵害消費者權益典型案件,瀋陽家樂福商業有限公司北站店銷售超過保質期食品案、沃爾瑪(遼寧)百貨有限公司長青店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案位列其中。依據《食品安全法》等有關規定,瀋陽市工商局分別對上述兩家企業作出沒收過期、不合格食品和罰款的處罰。
  • 專項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 市場監管總局半年查辦上千案件
    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楊紅燦在發布會上表示,自今年4月1日至9月30日,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辦各類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案件1474件,查獲涉案信息369.2萬條,罰沒款1946.4萬元。從查辦案件的情況來看,當前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主要高發在房產租售、裝飾裝修、教育培訓等3個領域,其中,房產租售行業案件數量和涉案信息數量均處於首位。
  • 「守護消費」暨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專項執法行動典型...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自2019年4月1日,「守護消費」暨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專項執法行動開展以來,全國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辦了一批違法案件,現公布典型案例如下:1.四川省宜賓市喻某等人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案2019年6月13日,四川省宜賓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群眾舉報
  • 最高法:對侵害兒童權益案件該判處死刑的堅決判處
    最高法:對侵害兒童權益案件該判處死刑的堅決判處 央視新聞5月18日消息,今天,最高人民法院發布7件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典型案例。
  • 省高院公布維護消費者權益典型案例:莆田方家鋪子違法宣傳被判賠三...
    東南網莆田3月14日訊(本網記者 王龍風)明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今天,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簡要介紹我省法院近年來依法維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情況,公布一批福建法院維護消費者權益典型案例,並對消費維權作出提示。
  • 安徽省工商局發布 2017年十大侵權典型案例
    中安在線訊 據合肥晚報報導,3月13日,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安徽省工商局、安徽省旅發委、安徽省質監局、安徽省消保委等多家單位聯合發布了消費維權典型案例或2017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構成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馬鞍山市工商局對當事人作出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21249.44元,並罰款84997.76元的行政處罰。
  • 公安部公布8起典型案例 公安機關嚴厲打擊利用網際網路侵權假冒犯罪 切實維護消費者和企業合法權益
    全國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在「崑崙2020」專項行動中持續加大對利用網際網路制假售假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集中破獲一批利用「直播帶貨」「網上店鋪」等渠道方式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刑事案件。今年以來,共破獲相關案件1400餘起,抓獲一批違法犯罪嫌疑人,切實維護了消費者和企業合法權益,全力營造良好網上購物環境。
  • 法規修訂||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
    ,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權益,對經營者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第三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對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實施行政處罰,應當依照公正、公開、及時的原則
  •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典型案例
    (三)典型意義本案是醫務人員基於強制報告制度果斷報案的監護侵害案件。該校在獲悉武某某疑似遭受性侵的線索後,立即依照湖北省《關於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工作辦法(試行)》,向棗陽市檢察院及時報告,檢察機關接到線索後與公安機關溝通核實,經調查後認為李某某的行為涉嫌強姦罪,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檢察機關當天即啟動立案監督程序,通知公安機關立案。2、聚焦案件偵辦,深挖線索引出陳罪。
  •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發布適用新《反法》查處十大典型案件
    新《反法》實施後,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加大案件查處力度,積極整頓規範市場秩序,瀘州市江陽區工商局查處的某公司虛假宣傳案,成為全國適用新《反法》查處的第一案。新《反法》實施將滿一年,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向社會發布全省市場監管系統適用新《反法》查處的十大典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