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相關財稅文件和政策中,經常會出現「起徵點」、「免稅額」等類似字眼。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作為財稅人,咱們可不能只是走馬觀花,要真正了解各名詞內涵,才能更準確領會各項文件精神。
定義理解
增值稅起徵點簡單表述即為開始徵收增值稅的最低收入數額界限;免稅額是稅法規定的課稅對象免予徵稅的數額。
適用範圍
增值稅起徵點適用於小規模納稅企業、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組織、其他個人這六大範圍,但有三點需要注意:
1. 這裡的個體工商戶僅適用於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納稅的個體工商戶,也就是不包括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個體工商戶;
2. 這裡的組織主要為非企業性單位或社會團體;
3. 其他個人也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自然人。
增值稅起徵點所稱的銷售額是指納稅人銷售貨物、服務、提供加工,修理修配、銷售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的銷售額。當然,這裡的銷售額肯定是不包括其應納稅額的,也就是指不含稅的銷售額。
而作為財務人員,不僅要手速給力,更要眼力驚人,每當有新政出臺,他人高歌歡呼,咱們卻要立刻開始行動,應對新政帶來的各項指標變化。
增值稅新政執行後,在了解清楚相關知識要點後,對企業和財務人員,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相關影響
對企業生產者來說,稅率下降,意味著產品銷售價格要隨之下降,增值稅稅率下降,最直觀的影響就是銷售產品增值部分的稅負減少,同時,各環節佔用的成本資金也減少。最終影響銷售價格也跟著降低。
對消費者而言,稅率下降,意味著產品購買價格下降。當每一個環節的稅率都在下調時,終端產品或服務的消費者也能相應的享受到多環節稅率下調後的購買價格。
而對於財務從業人員,首先必須認真領會政策精神,及時清查合同和發票,並對長期合同及時梳理。
近三個月內的採購銷合同可以應考慮未來稅率下降影響,商議合適籤訂時間,或者訂立合同時就要考慮稅率影響,對採購單價慎重考量。對於已經處於執行中的合同,應該準確把握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按正確的現行稅率開具發票。
而對於最複雜的狀況,也就是可能橫跨兩個不同稅率期間的合同,購銷雙方最好應協商解決,保證購銷雙方都能充分分享稅率降低的政策紅利,最好能夠按照現在的合同價格和現行稅率計算出不含增值稅價格,然後在根據新稅率,調整應收(付)的合同價格。
重要提醒
財務人員除了要規行矩步,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更要練就火眼金睛,準確避開外部陷阱,這裡也教大家幾招識別虛假發票的妙招,收到以下幾類發票就需要多加留意了:
1. 沒有合同、入庫單、單據等憑證
2. 資金來源不明
3. 各類帳目混亂
4. 對方公司的註冊地址查無實處或盜用他人名號
5. 到當地稅務機關核實發票的真偽
這幾類發票不能再報銷了
1. 票面沒有顯示編碼簡稱的發票
2. 沒有納稅人識別號的發票
3. 蓋章有問題的發票
4. 與實際業務不吻合的發票
5. 不是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發票
-End-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