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點說,我為什麼讓你保持積極情緒

2020-12-17 一粒米說

今天是2020年12月1日,我們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你會按我想的做》。

這本書是由德國著名催眠師、作家揚·貝克爾所寫。在以往的晨讀中,我們曾分享過書中部分內容,這次我們重點解決的問題是「積極情緒到底有什麼用?」

①『積極的實驗』

我們總在強調正能量,總說你要積極點,但是積極情緒對我們的人生到底有什麼用呢?

為此,美國有研究機構做了這樣一項實驗。

他們把成績差不多的大學生分成了A、B兩組。

實驗中,他們給A組大學生提供了消極的素材和影視資料,讓他們在半個小時內,始終沉浸在消極的情緒中。

與此同時,他們給B組大學生提供了積極的素材和影視資料,讓他們在半個小時內,始終沉浸在積極的情緒中。

之後,研究人員給A、B兩組布置了相同難度的數學題,並且在現場觀察兩組學生的反應。

A組學生在讀完題目後,就表現出了非常大的牴觸情緒。而B組學生在拿到題後,則表現出了勇於接受挑戰的姿態。

結果,不出所料。

A組學生在經過半個小時的煎熬後。幾乎沒人能解出那道難題;而B組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有80%的人解出了那道題。

在基礎能力、年齡、素養差不多的條件下,只是情緒上的差別,就對結果產生了這麼大的影響。

這種現象,不得不說很讓人意外。

②『積極的作用』

從上述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積極情緒是可以帶來好結果的。

積極思維不是純粹的雞湯,或者天真的想法,它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B組大學生,在看完積極視頻後,普遍反饋感覺自己充滿了能量和幹勁。你可以把它簡單理解為:激發積極情緒是非常好的能量補充方式。

從腦科學角度講,積極情緒可以調動我們的主觀能動性,快速調動腦電波和激素,讓身體和大腦處於最佳狀態。因此,好的身體狀態,必然可以帶來不錯的結果。

而消極情緒則會大量消耗顱內能量,並且增加大腦的認知負擔。

如果把大腦比喻成一輛跑車,那麼在積極情緒下做事,這輛跑車就像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而在消極情緒下,這輛跑車則像是在泥濘的鄉間小路上。在速度上,後者明顯會輸給前者。

美國精神病學家傑夫裡·M.施瓦茲把激發積極情緒稱為「精神柔道」。能夠迅速擺脫消極情緒影響,激活積極情緒的人,都是高段位的精神柔道者。

③『積極的方法』

那麼,如果你調整情緒的能力不強,想要提高自己的精神柔道的段位,該怎麼做呢?

先看一個簡單的實驗。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科學家派屈克·史密斯,曾對2000多人參與的29項研究做過評估,他發現:定期的身體活動會使海馬區增長。而海馬區是我們大腦的中心,直接負責情緒控制。他得出一個結論:活動身體有助於我們控制情緒。

在進一步的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6個月的耐力訓練,能夠讓我們的專注力得以提升,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工作效率更高、記憶力更好,而且我們也會表現得更加聰明。

也就是說,情緒狀況跟身體活動息息相關。

尤其在你情緒不好的時候,一定要做點事情,不要坐著不動。你可以把消極情緒想像成身體裡的垃圾,活動可以把它們代謝掉;而坐著不動,或者刷劇,只會讓它們在你體內積累,加劇你的消極情緒。

就像派屈克·史密斯所說:「任何形式的身體活動,都能幫你趕走消極情緒,帶來積極情緒。關鍵是你得動起來。」

這就是激發積極情緒的秘密。

總結一下,我們在談論積極情緒時,其實不用這麼功利。畢竟,有一個好情緒,可以讓你愉快度過每一天。可是,理解了積極情緒的現實作用,可能會讓你更重視自己的生活。

參考書目:《你會按我想的做》 [德] 揚·貝克爾

剽悍一隻貓是誰?

暢銷書《一年頂十年:個人財富與影響力升級指南》作者。

社群商業戰略專家、個人成長戰略深度研究者&踐行者。微信公眾號矩陣有百萬讀者。

他是樊登讀書首席社群顧問、磨鐵文化集團首席圖書品牌戰略顧問。

他還是學習型社群「剽悍江湖」創始人、極致踐行者大會/社群商業牛人大會發起人。

相關焦點

  • 如何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可以試著這樣做,讓你充滿正能量
    那麼如何消除心中的消極情緒,如何讓自己得到更好的放鬆就是你必須要了解的方法。消除緊張情緒就是讓你用積極情緒代替消極的情緒,培養和保持自己積極樂觀的一面。那些鼓舞人心的音樂,是通過加速人們體內細胞的運動速度來實現其鼓舞作用的。
  • 為什麼負面情緒一定要說出來,如何釋放自己的情緒
    為什麼負面情緒一定要說出來?就像我的這名重度抑鬱症患者,遇到事情總是試圖自己一個人處理,或者乾脆默默承受,從來不和丈夫商量,但實際上又沒有能力去處理所有的事情,所以負面的情緒越積越多,導致自己長時間處於一種抑鬱情緒之下,消極,悲觀,自罪自責,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 父母的情緒影響孩子一生,父母怎樣才能保持情緒平和?
    為什麼父母會控制不住情緒呢?希臘哲學家埃比克泰德曾經說過,人的煩惱並非來源於實際問題,而是來源於看待問題的方式。莎士比亞也表達過類似的想法,他說:「世間本無好壞,只是想法使然。「為什麼別人考得那麼好,你考得這麼差。丟死人了。「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優秀,而你卻一塌糊塗,怎麼這麼笨?」當孩子不聽話,成績不好,不如別人時,父母感到的羞恥感,讓父母憤怒。羞恥感是一種「自我評價情緒」,即孩子是什麼樣的人,就代表著我作為父母的是什麼樣的人,孩子成功了,我就成功了;孩子失敗了,就意味著我也是失敗的。
  • 生活中的明白人,都懂得保持情緒穩定
    說實話,我曾經也是糾纏於爛人爛事被情緒所牽絆的糊塗人,坐在跌宕起伏的情緒過山車上毫無覺察,最終蹉跎了很多時光而不自知。隨著人生閱歷的積累和對情緒根源的不斷探索,我越來越認識到保持情緒穩定的重要性,也越來越明白,不被情緒所控制,我才能把時間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才能與他人構建和諧的關係,進而掌控自己的生活。
  • 積極心態:如何成為關係的經營者和情緒的管理者
    積極心態之關係從出生開始,沒有人能脫離關係而獨立存在。無論是在家庭關係中,還是在社會關係中,抑或是在自我關係中,積極心態都是決定關係和諧度和融洽度的決定性因素。而個體的積極認知則是積極心態的前提,通常會讓自身保持和諧狀態的同時,也使因他而產生的所有關係都能保持積極的狀態。
  • 在工作中,保持積極態度的10個方法
    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個如何保持良好態度的指南,這樣你才能在事業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在個人生活中獲得更大的滿足感。 為什麼保持積極的態度很重要? 在你學習如何保持積極的態度之前,看看積極的一些好處是個好主意。積極的態度可以在很多方面幫助你,無論是在你的人際關係中,還是在你追求職業成功的過程中。
  • 壓力與情緒的積極意義
    壓力會讓我們產生消極的情緒,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甚至感到焦慮。同時,它也會提示我們做出改變而得到自身的提升,從這一點上講,保持適當的壓力對我們有一定的益處。但是,當壓力超過我們自己所能承受的範圍時,壓力就會對們造成破壞作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想辦法做出調整,讓自己回到相對能接受的壓力水平。
  • 合理調節情緒 積極關懷自我
    應對(coping)是指人們在經歷壓力事件時或者之後降低消極情緒水平的嘗試。所以,從概念上我們知道,情緒調節的使用範圍更廣泛一些,它既可以包括我們採用某些策略降低消極情緒,也可以包括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減弱積極情緒或增強消極情緒。早期的應對方式是弗洛伊德(1973)提出來的,又叫做自我防禦機制,包括三個重要的概念:本我、超我和自我。
  • 家長積極心學:習得樂觀,培養積極情緒,再也不讓愛成為傷害
    我們先來了解思維工具:擁有積極情緒,做一個快樂的人。掌握這一思維工具,必須具有以下思維:第1,積極思維是世界福音。「世界如此美妙,我卻如此煩躁」,這是當下許多人的無奈。並且,現已成為世界性的難題,這就是全球性的「幸福悖論」。
  • 利用情緒ABC理論,找到吼娃的「積極暫停鍵」
    奶奶很生氣,訓斥了Elsa,但我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甚至還覺得Elsa用麵粉玩各種遊戲很有創意,有點開心。為什麼同一個事件我倆產生的情緒及對應行為完全不同。用情緒ABC理論分析一下:A是Elsa亂撒麵粉奶奶的C是激發了生氣情緒,並訓斥了Elsa我的C是情緒平靜及小開心為什麼同一個A,我和奶奶產生了不同的情緒,是因為我們的B不同:奶奶的B是糧食是不能糟蹋的,衣服弄的髒兮兮是不應該的。而我的B是麵粉是安全的,可以用來玩的。
  • 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並不對立,積極率是臨界,「檔案袋」是工具
    在我們的身體中有兩個自我:一個是憤怒、疲憊、懊惱、挫敗消極情緒的我,另一個是喜悅、希望、寧靜、自豪積極情緒的我,本書就是教給你,讓積極情緒的自我佔據主導,從而使我們獲得欣欣向榮的生活。,作用比你想像的要強大的多,通過10種形式表現出來,讓我們有的放矢的去體會、去捕捉 完全相同的溫暖陽光,完全相同的忙碌清晨,一個我滿是疲憊、懊惱、挫敗和敵對,而另一個我則歡欣、體貼、高效並充滿活力,你體會到積極情緒的魔力嗎?
  • 積極心態:如何成為關係的經營者和情緒的管理者
    無論是在家庭關係中,還是在社會關係中,抑或是在自我關係中,積極心態都是決定關係和諧度和融洽度的決定性因素。而個體的積極認知則是積極心態的前提,通常會讓自身保持和諧狀態的同時,也使因他而產生的所有關係都能保持積極的狀態。積極心態之情緒情緒體驗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可以說,情緒的積極與消極決定了個體的工作狀態和生活品質。
  • 保持陽光積極的心態,生活才能幸福愉快前行
    保持陽光自信的態度,生活才能更加的舒心愉悅,生活才能過得更幸福。人可以有兩種心態,一種是積極樂觀陽光上進的,一種是消極怨懟的。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生活的幸福指數也不一樣。《思考致富》裡有這這樣的一句話說的非常好,沒有人能替你思考,沒有人能替你行動,沒有人能替你成功,唯有你自己能,你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意念,也一定能掌控自己的命運。生活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每個人心裡似乎都充滿了焦慮感,總覺得心裡少些什麼?或是自己缺失著什麼?
  • 情緒管理:如何讓自己長時間保持著「開心」的狀態
    開心其實是一種情緒,那麼我們只需要保持開心的狀態就行,保持開心的狀態簡單地說就是與負能量負情緒作鬥爭。我覺得與負能量負情緒做鬥爭需要做到以下這幾點。你不要跟我說某某人會很順很順很容易很容易——假的。你不信可以去問老一輩的人,或者說看你身邊的人,你去發現一下,哪一個人做人是非常容易的。你會發現每個人其實他成功的背後都有著他自己的辛酸和不容易。但是那些成功的人,或許剛開始他們也在抱怨,但是他們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他們就不會再去抱怨。為什麼說他們不會去抱怨?
  • 25「積極情緒」開篇:認識情緒|看一部電影去認識你的情緒
    大家好,這裡是暖暖蒔光電臺,我是Danny。我是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認證指導師的培訓學員。傳播幸福的科學讓你們收穫幸福與美好是我的追求和使命。每天10分鐘,期待能夠與你幸福相遇。人要樂觀,但不是盲目的樂觀,我們需要適度的悲觀去讓我們規避風險。
  • 情緒自我管理的N把鑰匙情緒的故事情緒的秘密我的情緒我做主
    爸爸對兒子說:「寶貝,爸爸在開車,你知道寫完6個字需要多長時間嗎?你不知道,爸爸也不知道。你讓媽媽幫忙看下時間,我們一起看看寫完6個字需要多少時間?」故事的結局很完美,沒過多久,寶貝回了個電話,非常有成就的說:「爸爸我終於知道寫完6個字需要多長時間了」。
  • 情緒越積極,心理旋轉範圍就越大?
    ,即使這位朋友不在眼前,你的腦海中也會浮現出他(她)的形象。以往研究已經發現,積極情緒影響青少年的記憶、分類等認知過程,但積極情緒是否影響青少年的心理旋轉過程,這一問題有待探究。此外,Gable等人提出的動機維度模型解釋了積極情緒的趨近動機對認知的影響,他們認為趨近動機低的積極情緒(如滿意)會拓寬認知範圍,趨近動機高的積極情緒(如渴望)會窄化認知範圍。
  • 你的情緒為什麼不能好好的說出來?
    聊天,寫博客,為什麼不和家長說,要和陌生人說,要和網絡說,也許是因為和家長說很危險,只能和別人說。為什麼打遊戲,因為遊戲輸了永遠都可以重新開局,他有很多機會可以重來,可以修改結局,可以不一樣,也許他生活中總是在體驗被打敗,所以他需要贏的感覺,他多麼希望自己不一樣。你說這樣的孩子頹廢,不思進取?他可能會賭氣說,我就是不思進取,那又怎麼樣?
  • 如何控制好情緒及保持良好的心態
    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工作上,在不同的環境下,難免產生歡樂、緊張、恐懼、憤怒、悲哀等情緒變化,然而不好的情緒可能對我們生活或者工作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那麼我們要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態呢?當你心緒不安、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聽聽音樂,選擇合乎自己身心狀態,合乎自己情緒的、自己熟悉的、喜愛的音樂,調整自己的心情。或者找朋友去打打球,跑跑步,做做體育活動,可以極好的放鬆自己,而且運動也有助於身心健康,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妨找幾個朋友打打球運動一下也是不錯的。
  • 情緒效應:為什麼我勸你遠離一個情緒化的人?
    同事最近上班無精打採的,整個人都顯得非常疲憊,中午叫她出去吃飯,她有氣無力的給了我三個字「沒胃口」。平時的她像個小太陽一樣,渾身充滿能量,周圍的人都很喜歡和她聊天,每當遇見不開心的事情了,都不用找她排憂解難,只是坐在一旁看著她你都覺得整個人充滿了能量,毫不誇張的說,她是我們公司的能量站,誰沒有動力就去充幾下立馬恢復到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