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江淮地區陸續開始進入「梅雨」季節,今年入梅比往年早

2020-10-18 地理沙龍

「周期性」是宇宙中天體運動以及演化的一個基本特性,我們的地球大概以23小時56分4秒的周期,在進行著自轉運動,同時地球也在以365天6小時9分10秒的周期,在進行著公轉運動,此外,地球所在的太陽系還處在銀河系的一條旋臂上,在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做著周期性旋轉運動。不僅僅宇宙中的天體運動存在著周期性,我們地球上的自然地理環境也是在周期性的發生著變化,比如地形地貌、氣候、河流水文、生物植被和土壤演化都有其自身的周期性變化。

我國江淮地區開始入梅

在這當中,「氣候」的周期性變化可能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我國大部分國土地處中緯度地區,一年中春夏秋冬十分分明,而「春夏秋冬」的四季輪迴就是氣候周期性變化的體現。所謂氣候是指某一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通常就是以年為單位進行周期性變化的,當然這種周期性變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種動態的周期性變化,也就是氣候具有一定的「年際變化」。很多包含在氣候中的天氣現象也具有周期性,比如我國華北地區的春旱、江淮地區的梅雨、長江下遊地區的伏旱、東南沿海的颱風、東部季風區冬季的寒潮等等。

我國冬夏季風及其進退路線圖

以上這些天氣現象,在我國都會周期性的出現,不過在一年一年的重複出現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變化,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其中的一個例子,那就是「江淮地區的梅雨」。梅雨屬於天氣系統中的鋒面系統,從分類來看鋒面系統可以分為冷鋒、暖鋒和準靜止鋒三大類。「冷鋒」是指冷氣團向暖氣團主動推移時所形成的鋒面,多發生在冬半年,冷鋒過境常出現陰天、大風、降溫、降雨、降雪等天氣;「暖鋒」是指暖氣團向冷氣團主動推移時所形成的鋒面,多發生在夏半年,暖鋒過境常出現連續性降水天氣。

冷鋒和暖鋒示意圖

而當冷暖氣團此消彼長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冷暖氣團勢力相當,相持不下,導致鋒面在一定的範圍內移動,鋒面雨帶長時間停留在某一區域的現象,就被稱為「準靜止鋒」。就我國而言,最著名的準靜止鋒就是位於我國江淮地區和臺灣地區的「梅雨」,每年春季,隨著夏季風(暖氣團)勢力的增強,就會推動雨帶往北移動,春夏之交,雨帶通常位於我國的華南地區,而後,隨著夏季風勢力的繼續增強,雨帶會往北移動。

中國東部雨帶進退示意圖

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左右,夏季風和冬季風的勢力旗鼓相當,冷暖空氣在我國長江和淮河之間區域交鋒,形成鋒面雨帶,雨帶在此停留近1個月時間,形成長時間的陰雨天氣,此時剛好是我國江南地區梅子成熟時節,故而稱為「梅雨」。由於我國夏季風的年際變化很大,所以梅雨的來去時間和持續時間都不固定,今年五月下旬,雨帶就開始往江淮地區移動,比如浙江省在之前已經連續多日陰雨天氣,並在五月底正式入梅,比正常年份大約提早了13天,我國江淮地區各地也將陸續提前入梅。

梅雨示意圖

一般來說,江淮地區入梅時間提前,往往意味著夏季風的實力較強,推動鋒面雨帶的速度較快,如果後續夏季風繼續維持強勢,那麼江淮地區也會提前出梅,從而推動雨帶進入到我國的華北和東北地區,可能引發「南旱北澇」。如果後續夏季風勢力減弱,那麼今年的梅雨持續時間將會變長,從而造成江淮地區雨量較往年增加,長江流域發生洪澇災害的風險將會增加。不過,不管怎樣,由於江淮地區提前入梅,使得長江中下遊地區和淮河流域的防汛將會提前,各地的防汛壓力將會增加。

江南梅雨

相關焦點

  • 國家氣候中心:江淮地區今年入梅偏晚,預計7月進入梅雨季節
    7月3日,中國氣象局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稱,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2019年長江中下遊地區雨日、雨量均達到入梅標準,於6月17日進入梅雨期,較常年偏晚3天。預計江淮地區將於7月初進入梅雨期。入梅後強對流天氣將較前期更為頻繁,需加強防汛工作。
  • 華東區域陸續進入梅雨季節
    東方網實習記者杜麗華6月20日報導:據上海市氣象局網站發布的信息顯示,近日,華東區域陸續進入梅雨季節。安徽省、江蘇省已於昨天正式入梅,上海市梅雨期則比往年拖後。上海氣象局首席服務官丁若洋稱,預計21日後上海將逐漸進入梅雨期。
  • 2018年梅雨季節是幾月合肥入梅了嗎?梅雨季節如何防黴除潮
    今天合肥在端午假期後迎來一輪強降雨,這次降雨跨度較大,本周斷斷續續一直有降雨,19-20日,江淮、江南部分地區將有大到暴雨,若未來持續多雨,長江中下遊地區或將進入「梅雨季」,大家需提前預防。這樣的天氣讓人出行受到影響,那麼什麼是梅雨?合肥入梅了嗎?梅雨季節如何防黴?
  • 日前江淮流域一帶已入梅,梅雨季節養生方面注意些什麼
    2017入梅、出梅時間:  入梅時間是公曆2017年6月8日,農曆五月十四。  出梅時間是公曆2017年7月19日,農曆六月廿六。梅雨季節梅雨季節黃梅天,即是梅雨天氣。初夏江淮流域一帶經常出現一段持續較長的陰沉多雨天氣。
  • 專家稱今年梅雨「非典型」開始時間偏晚(圖)
    今年入梅還需時日    來源:中國天氣網  中國天氣網訊 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後,是梅雨季節。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自宜昌以東、北緯29度至33度的地區,在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後,受副熱帶高壓西側氣流控制,從暖溼海面輸送大量水汽,帶來豐沛的降水,即形成了這一地區特有的梅雨天氣。一般來說,江淮流域梅雨在持續一段時間之後,雨帶移至華北地區,江淮流域開始進入高溫少雨天氣。
  • 梅雨進入盛期 今年的梅雨會更「暴力」嗎?
    來源:經濟日報每年初夏,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都將進入梅雨季,今年的梅雨有什麼特點?它會變身成「暴力梅」嗎?梅雨是否會引起流域性洪水?為此,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梅雨是東亞季風的重要產物,從目前來看,我國江南、長江中下遊等地已經先後入梅,我國的梅雨省份都相繼宣布了入梅信息。入梅的標準是什麼?
  • 梅雨時節來了!「入梅」時間,誰說了算?
    話說每年的6月到7月,位於長江中下遊的江南與江淮地區,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連陰雨天氣!有時候,時間長達一個月,有時候,可能只是一周左右的時間,天空整天陰陰的,時不時就會來一場雨,有時候是細雨綿綿,有時候卻是大雨磅礴。
  • 江南梅雨區提前入梅 長江中下遊和江淮地區較常年偏晚
    經濟日報北京6月13日訊 記者杜芳今天從國家氣候中心獲悉:最新監測結果顯示,自2017年6月4日起,江南梅雨監測區出現6個達標雨日,且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北抬至北緯18°以北,國家氣候中心確認江南梅雨區於6月4日正式入梅,較常年偏早4天。
  • 梅雨進入盛期 氣候專家解讀今年的梅雨會更「暴力」嗎?
    每年初夏,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都將進入梅雨季,今年的梅雨有什麼特點?它會變身成「暴力梅」嗎?梅雨是否會引起流域性洪水?為此,我們邀請了中國氣象局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做客直播間為我們解讀梅雨。2008年開始,中國氣象局開始準備制定梅雨的監測指標,歷時10年,在2017年5月12日正式頒布了梅雨監測指標。主持人:什麼是「暴力梅」?今年的梅雨「暴力」嗎?
  • 合肥今日入梅南部將現暴雨 梅雨季節衣食住行要注意哪些
    從6月20日開始,我省南方地區率先進入了梅雨季節,隨著雨帶向北移動,從今天開始,我省江淮地區也將出現明顯降水,合肥也隨之進入梅雨季節。據氣象部門介紹,今日合肥南部地區將出現暴雨天氣,未來一周都難見陽光,「問時間晴為何物」的季節要到來了。
  • 梅雨進入盛期 今年的梅雨會更暴力嗎?氣候專家為你解答
    每年初夏,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都將進入梅雨季,今年的梅雨有什麼特點?它會變身成「暴力梅」嗎?梅雨是否會引起流域性洪水?為此,我們邀請了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做客直播間為我們解讀梅雨。周兵:梅雨標準具有複雜性和科學性,梅雨的監測指標與入梅情況,以及梅雨到底在哪些地方出現是密切相關的。入梅標準一直是業務和科研中的難點,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就開展了有關梅雨問題的大討論。2008年開始,中國氣象局開始準備制定梅雨的監測指標,歷時10年,在2017年5月12日正式頒布了梅雨監測指標。
  • 生活地理:江淮梅雨的地理成因、分布與詩意
    梅雨持續時間比較長,一般從6月上旬入梅,到7月中旬出梅,持續時間一個月左右,由於降水多、光照少、空氣溼度小,家中衣物、器物容易發黴,因此,也叫做「黴雨」。梅雨的形成原因在中國,梅雨多出現在江淮地區的夏季,和夏季風的活動有關。
  • 「官宣」江南入梅!南京今天下的是梅雨嗎?
    6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的芒種節氣,國家氣候中心當天上午正式發布:江南區梅雨已於6月1日正式開始,較常年偏早7天。江南入梅,是如何確定的?因此,可以確認江南區梅雨於6月1日正式開始,入梅時間較常年偏早7天。進入梅雨期後,江南一帶降水強度增強,強對流天氣活躍,大部地區累計雨量有50~100毫米,其中江西婺源(185.3毫米)、浙江常山(183.4毫米)等21站累計降水量超過100毫米,浙江開化(231.8毫米)等3站超過200毫米。
  • 話說梅雨 江南地區進入梅雨期
    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2019年江南地區雨日、雨量達到入梅標準,可以確認於6月5日進入梅雨期。  對於江南地區來說,梅雨季可以說是一年中的「大事情」。每年6月上旬到7月中旬,梅雨主要出現在我國江淮流域到韓國、日本列島一帶。此時,正值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由於長時間時雨時晴高溫高溼風弱天氣,使得家中器物容易發黴,民間亦稱為「黴雨」。柳宗元《梅雨》:「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梅雨季節氣候特點表現為:降水集中、雨量大、日照時數少、高溼多雲以及風力較小。
  • 進入7月以來梅雨帶依舊盤踞在江淮地區,今年恐出現「南澇北旱」
    由於夏季風的不確定性,使得我國東部季風區夏季降水量年際差異極大,從而也使得我國東部地區成為了世界上水旱災害最為頻發的地區。我們知道,根據我國降水雨帶的進退,一般來說,春夏之交時,雨帶位於我國華北地區,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份雨帶位於江淮地區,也就是「梅雨」,在7至8月雨帶往北推至華北和東北地區,給我國北方地區帶來降水。
  • 進入7月以來梅雨帶依舊盤踞在江淮地區,今年恐出現「南澇北旱」
    由於夏季風的不確定性,使得我國東部季風區夏季降水量年際差異極大,從而也使得我國東部地區成為了世界上水旱災害最為頻發的地區。我們知道,根據我國降水雨帶的進退,一般來說,春夏之交時,雨帶位於我國華北地區,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份雨帶位於江淮地區,也就是「梅雨」,在7至8月雨帶往北推至華北和東北地區,給我國北方地區帶來降水。
  • 2017年合肥什麼時候進入梅雨季? 安徽省入梅出梅時間一覽
    梅雨一般集中出現於我國中下遊地區,持續的降雨會讓氣候變得特別潮溼。每年的入梅出梅日期都不同,那麼,2017年安徽入梅時間、出梅時間是什麼時候?2017年合肥什麼時候入梅2017年安徽入梅時間、出梅時間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在我國長江中下遊(宜昌以東28~34°N範圍內)至日本南部發生頻繁的降水過程,常伴有暴雨或大暴雨
  • 梅雨帶位置開始北移,高溫天氣肆虐江南地區,今年有可能提前出梅
    我國的東部地區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為典型的區域,從南到北分布著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這三種季風氣候,每年夏季時,我國東部地區盛行來自海洋的夏季風,給我國帶來豐富的降水,我國東部地區進入雨季。從降水的類型來看,在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和氣旋雨中,我國東部地區降水的主要類型是鋒面雨。
  • 關注2014梅雨:江南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江南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印象裡江南一帶甚是多雨,當江南梅雨時節時,整個江南被籠罩在綿綿細雨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江南在字面意義為江之南面,在狹義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長江中下遊以南的吳語區。廣義江南涵蓋長江中下遊流域以南,南嶺、武夷山脈以北。我們一起來關注下2014江南梅雨季節吧。
  • 江淮地區遲遲不入梅,這是在「鬧小脾氣」?
    梅雨是東亞夏季風向北階段性推進的獨特產物,是東亞地區獨特的天氣氣候現象,是中國季風性降水中最為顯著的雨季。一般來說,我國共有6個省和1個直轄市會「經歷」梅雨,具體到區域上,又可分為長江中下遊區及其南側的江南區和北側的江淮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