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時節來了!「入梅」時間,誰說了算?

2020-12-22 歷史觀景臺

話說每年的6月到7月,位於長江中下遊的江南與江淮地區,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連陰雨天氣!

有時候,時間長達一個月,有時候,可能只是一周左右的時間,天空整天陰陰的,時不時就會來一場雨,有時候是細雨綿綿,有時候卻是大雨磅礴。

總之,那段時間,地面潮溼,家裡的器物,感覺都要上黴了,因為正值江南梅子成熟的季節,所以,我們習慣稱呼這段時間為:「梅雨」或「黴雨」。

如今,正值6月,長江中下遊許多地方,已經陸續入梅了!

前段時間,剛到看新聞說:浙江入梅了!緊接著,安徽的皖南山區,以及沿江西部入梅了!

一時間,許多人紛紛在問:我們這裡,什麼時候「入梅」?

還有人在問:「入梅」的標準,究竟是什麼?「入梅」時間,誰說了算?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歷史觀景臺正好研究過,下面,簡單與大家分享一二。

01一:古代是怎麼判斷「入梅」時間的?

梅雨,不僅是一種天氣現象,還是一種氣候特徵,不僅在我國長江中下遊存在,在日韓,也有這種說法。

如果你細細研究過梅雨的特徵,就會發現,無論怎麼判斷,梅雨出現的季節,大多數情況下,基本都在6月份到7月份之間,偶有5月下旬「入梅」的。

如果反應在節氣上,一般出現在芒種和夏至之間。

話說在以前,我們的古人,往往也會根據芒種與夏至的時間節點,來判斷梅雨時節的到來。

所以,在江淮以及江南一帶,往往也是以古代曆法,來判斷入梅時間。

一般情況下,芒種後逢第一個丙日為入梅,小暑後逢第一個未日為出梅。如果芒種當天的天幹為丙,則將該日定為入梅,小暑當日地支為未,則將該日定為出梅。

這個看上去比較複雜哈,其實,在古代,沒有正兒八經的氣象臺,農民耕作,就靠這些傳統的曆法。

它是指導農時、農事重要的參考依據,自漢代以來,許多王朝,對皇曆,十分重視,這或許與農耕文明有一定的關係。

02二:現代是如何判斷「入梅」時間的?

與古代不同,現代判斷「入梅」時間,並非採用古代的那種曆法標準,而是引入了現代氣象學的諸多因素。

在北緯29-33°這個範圍內,一般以大氣環流條件和區域降水情況,來做判斷標準。

一般情況下,連續兩周內有6天雨日,同時參考平均氣溫變化,如果當地平均氣溫基本穩定在22°C或以上,那麼它的起始日,往往作為「入梅日」。

那這個動作,誰來做呢?當然是氣象臺了!

如今,宣布當地是否「入梅」的,往往是省氣象臺,下面的地市氣象臺,是沒有這個權限的!

所以,今年浙江入梅,是浙江省氣象臺發布的,同樣,安徽皖南山區與安慶入梅,是安徽省氣象臺發布的!

細心的你,如果細細研究,一定能夠發現這個規律!

朋友,今年你們那裡入梅了嗎?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歷史觀景臺,歡迎關注我!

相關焦點

  • 我國江淮地區陸續開始進入「梅雨」季節,今年入梅比往年早
    ,那就是「江淮地區的梅雨」。,形成長時間的陰雨天氣,此時剛好是我國江南地區梅子成熟時節,故而稱為「梅雨」。由於我國夏季風的年際變化很大,所以梅雨的來去時間和持續時間都不固定,今年五月下旬,雨帶就開始往江淮地區移動,比如浙江省在之前已經連續多日陰雨天氣,並在五月底正式入梅,比正常年份大約提早了13天,我國江淮地區各地也將陸續提前入梅。
  • 2018年入梅和出梅時間 很多人都不知道梅雨的時間
    最近降雨增多,很多人都說梅雨世界到了,但是梅雨世界到底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呢?其實這個時間很複雜,因為每年可能都不一樣。   梅雨開始之日稱為「入梅」,結束之日稱為「出梅」。入梅時間總在6月6日-15日之間,出梅總在7月8日-19日之間,雨帶停留時間稱為「梅雨季節」或「梅雨期」。
  • 梅雨
    每年春末夏初期間,我國江淮流域一帶都要出現持續一個月時間的陰沉多雨、高溫高溼天氣。在這段時間裡,衣服、器具容易受潮發黴,人們稱這種天氣為「黴雨」,簡稱為「黴」。又因為這段時間正是江南梅子黃熟的時節,所以又稱為「梅雨」或「黃梅雨」。
  • 「官宣」江南入梅!南京今天下的是梅雨嗎?
    6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的芒種節氣,國家氣候中心當天上午正式發布:江南區梅雨已於6月1日正式開始,較常年偏早7天。江南入梅,是如何確定的?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最新監測,參照《梅雨監測指標》國家標準(GB/T 33671-2017),對梅雨氣象要素和大氣環流系統綜合分析研判,結果表明:6月1日開始,江南區雨日指標達到入梅標準;區域日平均降水量達到2毫米;同時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位於18°N以北,監測區氣溫也超過22℃。國內外動力數值模式預測顯示,上述監測指標在6月6-10日仍將穩定維持。
  • 2017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每年梅雨季節時間一般在幾月份
    還記得那句「梅雨知時節,當天乃發生」嗎?這句詩描寫的就是關於長江中下遊一帶的地區的雨季景象。那麼,2017梅雨的時間是幾月份?2017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梅雨  一、2017梅雨的時間 2017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2017年梅雨季節在6—7月份。
  • 2018年梅雨季節是幾月合肥入梅了嗎?梅雨季節如何防黴除潮
    這樣的天氣讓人出行受到影響,那麼什麼是梅雨?合肥入梅了嗎?梅雨季節如何防黴?》》》推薦閱讀:6月21日合肥停電通知 涉及瑤海區通達路、包河區水陽江路等區域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梅雨季節,是在每年6、7月份的東南季風帶來的太平洋暖溼氣流,經過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臺灣地區、日本中南部以及韓國南部等地出現的持續天陰有雨的氣候現象,由於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此時段便被稱作梅雨季節。
  • 關注2014梅雨:江南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江南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印象裡江南一帶甚是多雨,當江南梅雨時節時,整個江南被籠罩在綿綿細雨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江南在字面意義為江之南面,在狹義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長江中下遊以南的吳語區。廣義江南涵蓋長江中下遊流域以南,南嶺、武夷山脈以北。我們一起來關注下2014江南梅雨季節吧。
  • 宣城10號正式入梅 出梅時間尚未確定
    核心提示:宣城人,溼噠噠黏糊糊的梅雨季明天就要正式來了! 宣城人,溼噠噠黏糊糊的梅雨季明天就要正式來了!為什麼各地的「梅雨季」不一樣?6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的芒種節氣,國家氣候中心5日上午正式發布:江南區梅雨已於6月1日正式開始,較常年偏早7天。
  • 日前江淮流域一帶已入梅,梅雨季節養生方面注意些什麼
    2017入梅、出梅時間:  入梅時間是公曆2017年6月8日,農曆五月十四。  出梅時間是公曆2017年7月19日,農曆六月廿六。梅雨季節梅雨季節黃梅天,即是梅雨天氣。初夏江淮流域一帶經常出現一段持續較長的陰沉多雨天氣。
  • 2017梅雨季節是幾月?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持續時間多久
    梅雨季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叫法,一般梅雨季節期間,南方惠持續降水,天氣潮溼。那麼,2017年梅雨季節是幾月?2017年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2017年梅雨季節是幾月  氣象上的入梅,一般是將初夏季節連續出現6-7天以上陰雨天氣、且日平均氣溫達到22度以上的第一天為入梅日,連陰雨結束之日稱為出梅日。
  • 2020年各地入梅出梅時間表
    延伸閱讀:2020入梅出梅時間表2020年入梅時間是6月8日,出梅時間是7月9日。我國傳統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確定是根據節氣結合幹支來推算的。按照曆法規定,芒種後逢第一個丙日為入梅,小暑後逢第一個未日為出梅。如果芒種當天的天幹為丙,則將該日定為入梅,小暑當日地支為未,則將該日定為出梅。
  • 2017年梅雨季節是幾月份什麼時候 梅雨季節防黴防潮小妙招
    2017年梅雨季節是幾月份,入梅和出梅的時間在什麼時候?以「入梅」來說,最早的在5月26日,最遲的在7月9日;「出梅」最早的在6月16日,最遲的在8月2日。梅雨季節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潮溼悶熱。那麼梅雨季節裝修有影響嗎,到了梅雨季節該如何防黴?
  • 昨日安徽省正式入梅!梅雨季節持續多久?強度多大?答案就是…
    來自省氣象部門的消息稱,我省江南地區已於昨日「入梅」。  19日,我省江南地區進入梅雨期。  省氣象臺昨天召開了關於入梅的新聞通氣會  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朱佳寧介紹說,  今年入梅時間較常年偏晚,  淮河以南的梅雨期與常年相比可能偏短;  梅雨量預計較常年偏少,  梅雨強度也偏弱。
  • 生活地理:江淮梅雨的地理成因、分布與詩意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這是南宋詩人趙師秀的《約客》裡敘述的江南夏季。梅雨,和梅子有關。每年六月初到七月中旬,梅子成熟時期,江淮地區出現連續性降水。宋代趙師秀《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 江淮地區遲遲不入梅,這是在「鬧小脾氣」?
    梅雨是東亞夏季風向北階段性推進的獨特產物,是東亞地區獨特的天氣氣候現象,是中國季風性降水中最為顯著的雨季。一般來說,我國共有6個省和1個直轄市會「經歷」梅雨,具體到區域上,又可分為長江中下遊區及其南側的江南區和北側的江淮區。
  • 全國多地出梅,帶你上一節「梅雨」知識課
    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出梅」是什麼意思嗎?很多北方的小夥伴可能都不大了解,今天跟大家一起上一節「梅雨知識」課!先讓我們來了解下什麼是梅雨吧!梅雨是怎麼回事?梅雨,又稱黃梅天,一般是在每年六七月份的時候,在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的持續天陰有雨的氣候現象。每年梅雨發生時節,正是江南梅子成熟期,因此我們稱之為「梅雨」季節。由於梅雨季節氣溫高溼度大,東西容易發黴,所以又被叫「黴雨」。梅雨是怎麼形成的?
  • 安徽合肥:今年的梅雨,有點不尋常
    對於地處江淮的合肥來說,每年的6月上旬,到7月上旬,是一年之中,最為潮溼的一段時間。因為這段時間,正好趕上江淮的梅雨時節,持續的連陰雨,能連續下一個月,衣服曬不幹,那是常有的事情。所以,梅雨時節的合肥,給人的感覺,總是滴滴答答的,天空常常是灰濛濛的,偶爾雨後天晴,天空綻放久違的藍天,都會令人興奮不已!但是今年,安徽合肥的這場梅雨,似乎有點不尋常。為什麼說它不尋常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值得重視。
  • 不可小覷的梅雨
    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幹流及三峽區間來水明顯增加,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快速上漲,17日10時漲至50000立方米每秒。根據《全國主要河流洪水編號規定》,達到洪水編號標準,「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2020年長江中下遊的6~7月引起汛情緊張的「異常」天氣,到底和誰有關?
  • 合肥今日入梅南部將現暴雨 梅雨季節衣食住行要注意哪些
    從6月20日開始,我省南方地區率先進入了梅雨季節,隨著雨帶向北移動,從今天開始,我省江淮地區也將出現明顯降水,合肥也隨之進入梅雨季節。據氣象部門介紹,今日合肥南部地區將出現暴雨天氣,未來一周都難見陽光,「問時間晴為何物」的季節要到來了。
  • 描寫梅雨時節的詩句 關於梅雨季節的 梅雨圖片
    芒種時節,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先後迎來梅雨季節,又稱作黃梅天,因此時正是江南地區梅子的黃熟期而得名。梅雨淅淅瀝瀝,連綿不斷,似乎總能牽動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思,歷朝歷代,都有眾多描寫梅雨時節的詩句,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古代詩人們的婉轉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