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宣城人,溼噠噠黏糊糊的梅雨季明天就要正式來了!
宣城人,溼噠噠黏糊糊的梅雨季明天就要正式來了!
為什麼各地的「梅雨季」不一樣?
6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的芒種節氣,國家氣候中心5日上午正式發布:江南區梅雨已於6月1日正式開始,較常年偏早7天。
很多宣城人都很好奇,全國的梅雨季早都來了,怎麼宣城明天才官宣「入梅」?
市氣象臺副臺長史躍玲告訴宣城發布記者,「梅雨有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要副熱帶高壓足夠穩定,雨帶持續徘徊,下雨的時間足夠長。」因為區域不同,所以各地「入梅」時間也不一樣。
梅雨期長約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高溫、溼度高是梅雨季的特點。
「江南梅雨」和宣城有何關係?
從全國來看,根據不同的地域劃分,梅雨可以劃分為江南梅雨、長江中下遊梅雨和江淮梅雨。其中,率先入梅的江南區域包含了江西、浙江、福建北部等地,而宣城屬於長江中下遊雨帶的範疇。
宣城發布記者了解到,通常來說,宣城的梅雨季在6月中下旬開始,7月上旬結束,也就是出現在「芒種」和「夏至」兩個節氣內。史躍玲說,一般情況下,宣城入梅時間和全國入梅時間幾乎差不多,但今年受各種氣象因素的影響,所以比往年遲了一個星期左右時間。
出梅時間尚未確定
雖然明天我市就正式入梅,但是出梅時間還沒正式確定。
「今年的梅雨帶不太穩定,會有一定的差異,所以今年出梅時間暫時還沒辦法預估。」史躍玲告訴記者,梅雨季節到來後,隨著雨水增多,防潮、防黴也可以準備起來了。比如連續下雨衣物很難幹,可用烘乾機幫忙;家裡的食物容易發黴,就要放置在通風處,生活用品也需勤洗勤消毒。
「入梅」和吃雞有什麼關係?
值得玩味的是,宣城本地人有入梅吃雞的食俗。入梅是入夏的前奏,雞肉營養豐富,對人體增強免疫力,健康度過黃梅天有一定的食補作用。
宣城發布記者還了解到,在梅雨季,多食玉米、扁豆、水芹、冬瓜等,都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等功效。
6月10日我市將進入梅雨期,多連陰雨天氣,雷電、大風、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性天氣也增多,集中降雨時段需要注意局部內澇、山區地質災害等。(全媒體記者 餘健)
具體預報如下:
6月10日陰有陣雨或雷雨,南部地區雨量較大,局部暴雨;
6月11日陰有陣雨或雷雨,南部地區雨量中等;
6月12日陰有陣雨或雷雨;
6月13日陰有陣雨或雷雨;
6月14日陰有陣雨或雷雨;
6月15日陰有陣雨或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