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 馬芙蓉 攝
中新網武漢6月11日電 (記者 馬芙蓉)湖北今年自6月8日開始正式進入梅雨期,較常年(6月17日)偏早;預計出梅時間偏晚,梅雨強度偏強,期間有階段性集中強降水、區域性洪澇和乾旱發生。這是記者11日從湖北省氣象局梅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消息。
武漢區域氣候中心首席專家周月華解釋說,入梅偏早主要與影響湖北梅雨進程的南海夏季風爆發偏早、副熱帶高壓北抬較早有關。
預計6月11晚~13日,湖北將出現入梅以來首場區域性暴雨過程。鄂西南、江漢平原至鄂東北一帶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累計雨量一般80~150毫米、局部地區可達200~300毫米,最大小時雨強40~80毫米;其他地區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過程期間伴有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據預測,湖北今年出梅時間在7月中旬,較常年(7月10日)偏晚。湖北省氣象局副局長汪金福介紹,預計該省今年梅雨期降雨總量較常年(273毫米)偏多1成左右,其中鄂西北和鄂西南北部略偏少,其他大部分地區偏多1~3成。
專家表示,梅雨期較常年偏早、偏長、強度偏強,降水東多西少、南多北少,可能造成東部、南部地區農田漬澇較重,對水稻、棉花、玉米、蔬菜、瓜果等作物造成一定不利影響。需加強防範強降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及城鄉漬澇災害,做好局部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防禦。
據悉,自5月中旬以來,湖北十堰、襄陽、隨州等地降水量比歷史同期偏少7~9成,26縣市發生重旱及以上等級氣象乾旱,對中稻、玉米、花生、菸葉等作物播栽造成明顯不利影響。隨著入梅首場區域性暴雨的到來,6月12日起這些地區旱情將有明顯緩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