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裡,26天都在下雨!今年東陽的梅雨期時間長雨量也特別大

2020-12-13 瀟湘晨報

窗外,下著雨,今天是高考第一天,也是我市入梅第40天,雨、雨、雨,14時47分起將暴雨藍色預警信號升級為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市氣象臺工作人員說,今天的雨下得比較均勻,小時雨強不會大,大概在5至10個毫米。不過,城區主要的幾個點上還是容易產生積澇。為應對高考期間可能出現的城市內澇,我市11臺排澇設備已經全部做好出動準備。

我市昨日夜裡開始降雨,自7月6日10時至7月7日10時,全市面雨量10.3毫米,其中最大站點為虎鹿鎮東白山水庫21.5毫米。

7月7日10時,我市境內東陽江、白溪江、南江和檉溪、渼沙溪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橫錦水庫水位163.13(汛限水位164),庫容17533萬方,蓄水率96.07%;南江水庫水位200.76(汛限水位203.74),庫容7367萬方,蓄水率80.66%;方紅水庫水位193.63(汛限水位195.27),庫容832萬方,蓄水率87.84%;其他小(一)型水庫平均蓄水率91.14% ,其中桐坑水庫超汛限水位。

今年的梅雨期,時間很長,5月29日入梅,較常年提早13天入梅,入梅早,不一定意味著出梅早,這不,「黴」了這麼久,還在繼續,市氣象臺副臺長張斌說,出梅日期待定。從最新氣象資料分析,預計未來七天前期8~10日受梅雨帶影響,我市有一次較強降水天氣過程;11日起副高加強控制,晴熱高溫天氣為主。

今年梅雨期,雨量挺多挺大的,來勢洶洶,一波又一波,至今已經上演了七輪強降雨,截至7月7日11時,我市累積面雨量已達 524.4 毫米,其中東陽國家氣象觀測站測得累積降雨量 469.4 毫米,較常年平均梅汛期總降雨量(251.1 毫米)偏多 87%。其實,全省範圍,也是如此。入梅以來,浙江省目前平均雨量42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56%(排歷史同期第三),已超常年梅雨量40%。

相比往年,今年的梅雨期偏長,不過,數據顯示,我市有記錄以來最長梅雨期出現在1973年,從5月14日到 6月29日,長達46天,今年會超嗎?目前梅雨還沒結束,雨量還在不斷增加中。出梅的具體時間還無法確定。

梅雨期,空氣溼度大,體感較悶熱,做好防暑降溫。注意防範持續降雨可能引發的城市內澇、山體滑坡、小流域山洪和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具體預報:

07月08日陰有中到大雨,溫度24℃~27℃,偏東風1~2級

07月09日陰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溫度24℃~28℃,偏東風2~3級

07月10日陰有陣雨或雷雨,部分地區雨量中到大,局部暴雨,溫度24℃~28℃,偏東風2~3級

07月11日多雲,午後到夜裡部分地區陰有陣雨或雷雨,溫度23℃~32℃,偏西風2~3級

07月12日多雲到晴,午後到夜裡部分地區陰有陣雨或雷雨,溫度24℃~35℃,偏西風2~3級

07月13日晴到多雲,午後局部有陣雨或雷雨,溫度25℃~36℃,偏西風2~3級

07月14日晴到多雲,溫度26℃~37℃,偏西風2~3級

【來源:東陽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今年梅雨有哪些特點?時間長、雨量大、範圍廣
    時間長、雨量大、範圍廣水文專家介紹,截至目前,今年梅雨期已呈現五大特點。一是入梅早。6月8日入梅,較常年偏早近10天。二是雨量大。七輪降雨累計面平均雨量達492.8毫米,比歷年平均梅雨總量(250毫米)偏多97%。三是範圍廣。
  • 入梅48天梅雨還沒走,40天的三伏天明天就來
    今天,我市今年入梅的第48天,打破了有歷史記錄以來最長梅雨季記錄,我市最長的梅雨季出現在1973年,46天。今年的梅雨期,時間很長,5月29日入梅,較常年提早13天入梅,入梅早,出梅又遲,我市常年出梅7月2日。
  • 上海今年梅雨期已比常年偏多12天
    新華社上海7月13日電(記者李榮)「今年的黃梅天太厲害了」「雨下得人都要發黴了」……上海市民的感受,得到了氣象部門數據的佐證。上海中心氣象臺13日發布的2020年梅雨分析表明,上海今年梅雨期已比常年偏多12天,創出21世紀之最。
  • 為什麼今年梅雨期如此之長,地理背景到底是什麼?
    今年梅雨不僅持續時間超長累計雨量也是1961年以來歷史最多被網友稱作「超級暴力梅」梅雨國家標準定義的三個主要梅雨監測區域  圖/國家氣候中心2020年梅雨期氣候總體特徵為:入梅時間早,出梅時間晚,梅雨期持續時間長
  • 雨期長雨量大暴雨多,42天梅雨季創本世紀紀錄
    本屆梅雨成績單今年本市梅雨特點:梅雨期長、雨量大、暴雨多。今年梅雨概況:入夏以來,中高緯環流以經向為主,東北冷渦偏強,西風帶短波槽活躍;副熱帶高壓主體偏南,梅雨鋒在江淮到江南北部一帶南北擺動,造成長江流域多次強降水。
  •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長江中下遊梅雨期長、雨量大,為1961年以來最多
    8月13日,國新辦舉行今年防汛救災工作情況發布會。會上,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餘勇表示,自今年3月28日入汛以來(截至8月12日),我國天氣氣候形勢複雜,降雨時空分布十分不均,南方地區先後經歷了20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部分地區暴雨致災較重;北方進入雨季偏晚,降水總體偏多。
  • 常熟今年梅雨雨期長、雨量大「加長版」梅雨季究竟什麼時候劃句號
    到昨天,蘇州地區入梅已41天今天常熟又是降雨天氣今年的梅雨雨期長、雨量大「加長版」梅雨季究竟什麼時候劃句號呢?江蘇省氣象臺和南京市氣象臺均表示,由於天氣變化較快,目前對出梅的時間還沒有十足的把握。最近天氣變化較快,氣象專家表示,這主要是由於江蘇位於梅雨帶的最東段,只要梅雨帶稍微擺動一下,就會給江蘇的天氣預報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 湖北將於21日結束長達43天的梅雨期
    強降雨致湖北陽新富河一堤段出現潰口,淹沒周圍農田(資料圖) 餘凱 攝中新網武漢7月20日電 (記者 馬芙蓉)湖北省氣象局2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該省將於21日結束長達43天的梅雨天氣,轉入盛夏。今年梅雨期該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5倍,居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1位。湖北省氣象局副局長汪金福介紹,今年該省梅雨期天氣氣候異常,呈現入梅早,持續時間長;總量大,覆蓋範圍廣;降雨集中,重疊度高;雨強大,致災性強;氣溫低,日照創新低五大特徵。
  • 今年高溫天多嗎?為什麼接下去...
    去年上海的梅雨得到了「本世紀雨量最大、梅雨期最長」的稱號,可才一年過去,這一稱號已經易主,今年的梅雨量以及梅雨季長度均超過了去年。氣象部門表示,這次梅雨的諸多特點,是因為入夏以來,中高緯環流以經向為主,東北冷渦偏強,西風帶短波槽活躍;副熱帶高壓主體偏南,梅雨鋒在江淮到江南北部一帶南北擺動,造成長江流域多次強降水。
  • 長達43天梅雨期今天結束,專家解答關於「出梅」的三大疑惑
    長達43天梅雨期今天結束,專家解答關於「出梅」的三大疑惑.mp302:16來自湖北之聲FM1046今天,長達43天的梅雨期總算是在湖北結束了。長江水利委員會副總工程師陳桂亞表示,目前還處於防汛的「七下八上」關鍵期,要考慮後期長江上遊可能發生的洪水,長江中下遊段高水位運行時間將「拉長」,長江防洪形勢仍然嚴峻。「堤防經過長時間的高水位的浸泡,特別是土堤堤身的含水量增加,出險量也會增加,那麼防守任務、巡堤查險的任務十分的艱巨。」疑惑二 出梅了是不是就停雨了?
  • 42天超長梅雨季結束!一大波高溫天已安排
    ↓↓↓雨期長、雨量大、暴雨多申城梅雨今年「放大招」入夏以來, 中高緯環流以經向為主,東北冷渦偏強,西風帶短波槽活躍; 副熱帶高壓主體偏南,梅雨鋒在江淮到江南北部一帶南北擺動,造成長江流域多次強降水,長江流域多次強降水。
  • 國家氣候中心:今年各梅雨區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長
    原標題:國家氣候中心:今年各梅雨區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長   中新網8月4日電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指出,2020年汛期中國各梅雨區具有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長、梅雨期降水量較常年明顯偏多的特徵。今年梅雨持續如此長時間,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活動具有密切的聯系。
  • 未來三五天就是不停地下雨、下大雨、下暴雨
    換句話說,之前嚷嚷的「7日開始全省有3-5天的大雨暴雨」,昨天杭州雨量23毫米,確實不算大,似乎是為了讓大家適應一下梅雨期的暴雨。  重頭戲今天開始,市臺放話:昨天的雨不算大,今天的才叫大雨。省臺預計,未來3-5天,梅雨帶在我省南北擺動,降雨持續,我省部分地區多大雨暴雨天氣。
  • 安徽2020年梅雨期長達60天 強度刷新多項歷史記錄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日下午三點,安徽省氣象局召開梅雨期專題新聞通氣會。安徽省6月2日入梅,8月1日出梅,梅雨期長度為60天。梅雨期天氣氣候異常,全省出現大範圍持續性強降水,大別山區、皖南山區為全國強降水中心。全省平均降水量為856毫米,是常年同期(401毫米)的2.1倍,為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多。
  • ...7月21日正式出梅,較常年偏晚11天。今年上海的梅雨特點是梅雨期...
    今年上海於6月9日正式入梅,較常年偏早8天,7月21日正式出梅,較常年偏晚11天。今年上海的梅雨特點是梅雨期長、雨量大、暴雨多。從6月9日入梅以來,上海今年一共度過了42個梅雨日,較常年偏多19天,堪稱本世紀最長梅雨,排名史上第五長。
  • 喜大普奔!長達50天,杭州終於出梅了!
    今年入梅早出梅遲,梅雨期達50天;多暴雨過程,梅雨量達815毫米,列歷史第二位。預計出梅後杭州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但午後仍多陣雨、雷雨天氣。今年梅雨概況杭州明天(7月18日)出梅。今年5月29日入梅,入梅早出梅遲,梅雨量大,梅雨期達50天,梅雨量815毫米,列歷史第二位。
  • 湖北今年入梅時間偏早 梅雨期偏長強度偏強
    馬芙蓉 攝中新網武漢6月11日電 (記者 馬芙蓉)湖北今年自6月8日開始正式進入梅雨期,較常年(6月17日)偏早;預計出梅時間偏晚,梅雨強度偏強,期間有階段性集中強降水、區域性洪澇和乾旱發生。這是記者11日從湖北省氣象局梅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消息。
  • 超長 超強 破極值 大數據復盤2020年梅雨期
    超長 超強 破極值 大數據復盤2020年梅雨期 2020-08-04 15:25:55   來源:安慶新聞網
  • 2020年62天「超長梅雨季」刷新多項記錄
    梅雨國家標準定義的三個主要梅雨監測區域 2020年梅雨期氣候總體特徵為:入梅時間早,出梅時間晚,梅雨期持續時間長,梅雨量大,極端降水事件頻發。 梅雨季降水量歷年時間序列(毫米) 據統計,今年雨量為759.2毫米,僅次於1954年的789.3毫米,較常年(343.4毫米)偏多1.2倍,為1961年以來歷史最多;同時,梅雨季持續時間長,達62天,較常年
  • 氣象局:今年長江中下遊梅雨期降雨量比常年多168%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餘勇介紹,入汛以來,我國天氣氣候形勢複雜,降雨時空分布十分不均,南方地區先後經歷了20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部分地區暴雨致災嚴重;北方進入雨季偏晚,降水總體偏多。全國天氣氣候主要呈現下面的幾個特點:一是長江中下遊梅雨期長、雨量大。長江中下遊地區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較常年偏長23天,梅雨期的平均降雨量為753.9毫米,比常年偏多168%,顯著超過了1998年和2016年,為1961年以來最多。二是部分市縣降雨極端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