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預計有22-28個高溫天 梅雨期預計偏長

2020-12-17 騰訊大申網

在東南風的吹拂下,昨天天空能見度很好,藍天白雲下,溫度也比較「熱情」,中心城區徐家匯最高氣溫為29℃。

昨天申城日平均氣溫大概率會超過22℃,因此,今年上海很有可能已於5月18日入夏。(入夏標準: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都在22℃或以上的第一天就是氣象學意義上夏季的開始啦~)

常年是什麼時候入夏?

上海1981-2016年入夏平均時間在5月28日,最早是2009年5月6日,最晚是1995年6月24日,去年(2016年)是6月10日入夏的哦~

入夏後的第一場雷雨今天到!

日暈也叫圓虹,一種大氣光學現象,是日光通過卷層雲時,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俗話說「日暈三更雨」,意思是,若出現日暈的話,夜半三更將轉陰或下雨。俗話雖然不能代表科學,但是,雨真的要來了!

明天(周二)申城雲系會進一步增多,下午到上半夜局部地區有雷雨,預計降水集中時段在周二(23日)傍晚到夜間,以陣雨為主,局部地區有分散性雷雨,降水結束時間在周三(24日)中午。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今天上午,東部沿江沿海地區有霧,出行的朋友要尤其關注!

雙休日最高氣溫衝擊30℃!

在雨水的打壓下,周三(24日)氣溫有小幅下降,預計最高氣溫回落至24℃上下。

不過,畢竟已經入夏了,周四起天氣轉好,氣溫逐日回升,預計周末最高氣溫將衝擊30℃。

暖心TIPS:

1、今天下半夜到明天上午,東部沿江沿海地區有霧,出行的朋友要注意!

2、明天出門記得帶好雨傘哦,不然晚上淋雨不要說天天沒提醒你喲!

另據上海發布:

上海中心氣象臺發布本市汛期氣候趨勢預測情況:總體上,今年汛期(6-9月)魔都將呈現「降水總量、高溫日數和強對流天氣偏多,影響颱風強度強」的特點。預計入梅正常略晚,梅雨期偏長;極端最高氣溫在39-40℃左右,高溫日數預計為22-28天;預計汛期將有2-3個影響本市的颱風「到訪」。

2017年本市汛期氣候趨勢預測情況

2017年前期氣候特徵

一是我國冬季氣候異常偏暖、降水偏少。冬季(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全國平均氣溫為-1.5℃,較常年同期(-3.4℃)偏高1.9℃,為1961年以來最暖的冬季;全國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4.5%。3月以來長江上中遊地區降水偏多,湖北、重慶沿江地區偏多5成以上。

二是太湖流域冬季降水少、目前水位略高。冬季太湖流域降水142.1毫米,較常年偏少23%。3月以來,太湖流域降水251.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1.1%。太湖水位4月前略低於常年同期,近期水位略有上漲,較常年同期略偏高。

三是本市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冬季本市平均氣溫達8.3℃,創歷史最高值;降水總量較常年值(165.2毫米)偏少16%。3月以來本市平均氣溫15.7℃,較常年同期偏高1.5℃;累積降水量200.4毫米,較常年同期(252.0毫米)偏少20%。

2017年汛期氣候趨勢預測

預計今年夏季(6月至8月),我國氣候狀況總體差,旱澇並存,東部主要多雨區位於華南大部、江南大部和江淮東部等地。太湖流域降水總量較常年同期偏多,暴雨過程和日數多,可能出現較重汛情,但比2016年輕。

本市今年汛期(6-9月)氣候趨勢具體預測如下:

1.降水。預計汛期總降水量700-800毫米,較常年值(684.5毫米)偏多,與2016年(757.1毫米)基本持平。盛夏突發性局地暴雨、雷雨大風、雷電等強對流天氣出現的頻數較常年值偏多,較2016年明顯偏多。

2.梅雨。入梅正常略晚(常年6月17日),出梅偏晚(常年7月10日),梅雨期偏長,持續時間與2016年接近。梅雨量230-280毫米,較常年(243.1毫米)和2016年(249.9毫米)偏多。

3.高溫。預計汛期平均氣溫27-28℃,高溫日數22-28天,較常年(15天)偏多,較2016年(30天)略少。37℃以上的酷暑日數為4-7天,較常年(4天)偏多,較2016年(9天)偏少。極端最高氣溫在39-40℃左右。

4.颱風。預計今年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個數較常年偏少,登陸我國的區域主要位於東南沿海地區和華南地區,颱風影響區域較2016年偏北。影響本市的颱風2-3個,較常年值(2個)略多,颱風強度偏強。

總體上,本市今年汛期將呈現「降水總量、高溫日數和強對流天氣偏多,影響颱風強度強」的特點。

》》》大申今日推薦

盧浦大橋濟陽路路段快速化改造今起規劃公示

7歲兒童染色體異常 雌雄同體系罕見兩性畸形病例

市民租共享寶馬花銷716元 官方:未到指定地點還車

奇葩司機車牌被偷自畫臨牌 被扣12分罰200元

男乘客酒後擊打公交司機 致公交車失控撞立柱

》》》精彩視頻

4歲女童被遺忘「校車」9小時後死亡 渾身青紫

保潔大姐蹭傷寶馬車要賠千元 丈夫聽後提出離婚

公寓突發大火一家四口被困 男子把妻兒「扔」出窗外

一位8旬父親日夜守候重病兒子:你不醒我不走

動動手指,隨時查詢交通違法!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關注騰訊大申網官方微信!

歡迎關注騰訊大申網微信(微信號:dashenw)

  • 新粉絲回復【新人】可參與搶樓,有機會贏取QQ公仔!
  • 1.回復關鍵字「真愛」,可以獲取粉絲卡,有機會贏取能刷地鐵卡搶微信紅包的智能手錶哦 !
  • 2.你也可添加大申君私人微信號「dashenwzb」,各種聊天群等你進哦!

相關焦點

  • 南通22日出梅 「超長待機」的梅雨期43天
    「超長待機」的梅雨期終於結束啦!市氣象臺昨天下午發布消息稱: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大氣環流形勢發生調整,雨帶北抬, 我市7月22日出梅。今年的梅雨主要呈現三大特徵:第一、入梅早,出梅晚,梅期長。6月9日我市入梅,偏早(常年6月20日);7月22日出梅,偏晚(常年7月13日);梅雨期43天,偏長(常年23天)。第二、梅雨量顯著偏多。全市梅雨量384.3~688.4毫米,是常年的1.7~2.9倍。第三、強降水過程頻繁。梅雨期共出現11次強降水過程。
  • 湖北今年入梅時間偏早 梅雨期偏長強度偏強
    馬芙蓉 攝中新網武漢6月11日電 (記者 馬芙蓉)湖北今年自6月8日開始正式進入梅雨期,較常年(6月17日)偏早;預計出梅時間偏晚,梅雨強度偏強,期間有階段性集中強降水、區域性洪澇和乾旱發生。這是記者11日從湖北省氣象局梅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消息。
  • 常年梅雨期22天,今年17天,降雨比常年偏少3—6成
    我市昨天出梅    常年梅雨期22天,今年17天    常報全媒體訊 隨著大氣環流形勢調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穩步西進北上,梅雨帶隨之北抬,我市自6月22日開始為期17天的梅雨於昨天結束。
  • 氣象局:今年長江中下遊梅雨期降雨量比常年多168%
    全國天氣氣候主要呈現下面的幾個特點:一是長江中下遊梅雨期長、雨量大。長江中下遊地區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較常年偏長23天,梅雨期的平均降雨量為753.9毫米,比常年偏多168%,顯著超過了1998年和2016年,為1961年以來最多。二是部分市縣降雨極端性強。
  • 40天裡,26天都在下雨!今年東陽的梅雨期時間長雨量也特別大
    窗外,下著雨,今天是高考第一天,也是我市入梅第40天,雨、雨、雨,14時47分起將暴雨藍色預警信號升級為暴雨黃色預警信號。市氣象臺工作人員說,今天的雨下得比較均勻,小時雨強不會大,大概在5至10個毫米。
  • 梅雨期加長 湖北今晚或迎入梅後首場大範圍強降雨
    6月11日,記者從湖北省氣象局入梅新聞發布會獲悉:8日,湖北累計降雨量達375毫米,降水範圍和總量、溫度等滿足梅雨日標準,當天正式入梅,較常年(6月17日)偏早9天。據預測,今年7月中旬出梅,較常年(7月10日)偏晚;梅雨期降雨總量較常年(273毫米)偏多1成左右,其中,鄂西北和鄂西南北部略偏少,其他大部偏多1至3成。鑑於今年入梅時間偏早,梅雨期偏長,強度偏強,需加強防範強降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及城鄉漬澇災害,做好局部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防禦。
  • 為什麼今年梅雨期如此之長,地理背景到底是什麼?
    較常年偏長22天,與2015年並列為1961年以來歷史最長。其中,江南區於6月1日入梅,較常年偏早7天,7月11日出梅,較常年偏晚3天;梅雨期長度為40天,較常年偏長10天;梅雨區平均雨量達到615.6毫米,較常年偏多68.5%。
  • 疫情高溫閏四月洪水超長梅雨期影響,今年江蘇螃蟹市場喜憂參半
    記者了解到,受疫情、高溫、閏四月以及最長梅雨期等因素的影響,江蘇省各地螃蟹產量、品質相差較大,各地蟹農可以說是喜憂參半!上午9點,記者在宿遷市區南菜市水產批發大街看到,不同規格的螃蟹已經急吼吼地上市了,各家商戶的水箱內都裝滿了螃蟹,市民申先生趁著周末買點大閘蟹準備給孩子嘗嘗鮮:「我準備買四五斤,夠小孩吃就可以了,不能放的時間太長,吃一頓就可以了。」
  • ...強度偏強,梅雨期略長,降水偏多……浦東今年汛期氣候有這些特點→
    影響颱風強度偏強,梅雨期略長,降水偏多……浦東今年汛期氣候有這些特點→ 2020-05-20 04: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六安梅雨季還沒結束,熱҉҉҈ 熱҉҉҈ 熱҉҉҈的高溫天來了……
    據省氣候中心數據顯示,自今年6月2日沿江江南入梅以來,到今天梅雨季日長已達57天,超過歷史上最長的56天。此外,江淮之間自6月10日入梅,至今梅雨季也已持續49天。
  • 今年梅雨期為何超長?降雨量為何異常偏多?
    正常情況下早該結束的梅雨期為何出現超長情況?今年梅雨期的降雨量為何異常偏多?「今年入梅偏早和梅雨鋒偏強,是長江中下遊梅汛期降雨異常偏多的直接原因。」20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指出。丁一匯介紹,2020年南海夏季風爆發偏早,6月上中旬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副高)偏北,造成長江中下遊地區入梅偏早,梅雨期偏長。
  • 今夏重慶電網最高負荷預計將達2330萬千瓦,4800餘人專業搶修24小時...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 通訊員 周一瞥 黃曉娟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供圖今夏重慶暴雨洪澇災害和高溫情況預計較往年偏重,極端天氣也對供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6月24日,記者從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獲悉,今夏重慶電網最高負荷預計將達2330萬千瓦左右,同比增長9%。在連晴高溫等極端情況下,電力供應形勢較前兩年更加緊張。
  • 合肥市區入梅以來降雨量達67年來同期最高值 預計7月中旬才能出梅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7月2日,據「合肥氣象」微信公眾號消息 合肥市市區入梅以來降雨量達67年來同期最高值,預計7月4日—5日有大雨到暴雨。氣象數據顯示,今年入梅以來,合肥市市區遇67年來最大降雨量,極端強降雨多發。今年的梅雨期不太尋常6月10日合肥市就已入梅,較常年偏早11天左右,為2012年以來最早。
  • 超長梅雨期「涼了一夏」,今年高溫費該怎麼發?
    2020-08-06 17:28圖文來源:紫金山新聞 進入8月,南京迎來高溫天氣。8月6日上午,江蘇省氣象臺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信號,預計6-8日南京等地區最高氣溫將達35攝氏度以上。「今年高溫費怎麼發?」
  • 準備好迎接三伏天的高溫了嗎?
    自5月29日入梅以來,在杭州厚臉皮地待了50天的「梅姑娘」終於要走了。不過,她一走,高溫就要來了。前天杭州最高氣溫只有22.9℃,昨天上午最高氣溫達到了32℃。今天杭州多雲,預計最高氣溫33℃,明天則是35℃。今天出梅後,預計杭州就將進入晴熱高溫模式,最高氣溫大部分時間都會超過35℃,最高可達37℃上下。
  • 江幹人注意,37℃的高溫天要來了!
    今年入梅早出梅遲,梅雨期達50天;多暴雨過程,梅雨量達815毫米,列歷史第二位。預計出梅後杭州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但午後仍多陣雨、雷雨天氣。 今年梅雨概況 今年5月29日入梅,入梅早出梅遲,梅雨量大,梅雨期達50天,梅雨量815毫米,列歷史第二位。 預計出梅後杭州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但仍多午後陣雨或雷雨,需注意防範短時強降雨等強對流天氣帶來的次生災害。 今年梅雨特點 1、 入梅早,梅雨期長。
  • 今夏桑拿天咋這麼熱 看氣象專家怎麼說
    記者8月3日從四川省氣候中心獲悉,今夏高溫範圍較往年大,覆蓋了整個盆地,其中以成都為代表的盆地西部地區高溫超常,但川南、川東北等區域的高溫程度並不如往年,全省總體伏旱範圍小、程度輕。四川有好熱?101個氣象站現高溫,德陽等地高溫天數創紀錄    7月中下旬以來,成都天天太陽火辣辣,「往年夏天,成都熱就熱幾天,今年咋個天天熱哦?」
  • 梅雨期第二輪強降水強勢來襲
    (原標題:梅雨期第二輪強降水強勢來襲) 本報訊(記者符櫻通訊員劉瓊
  • 持續42天!本世紀以來最長梅雨季終於結束,帶你上一節梅雨知識課
    入梅:即進入梅雨期。各地氣候時節不同,入梅期也各不相同。出梅:一般連續5天不下雨,且平均溫度超過30度,就意味著出梅啦!這個視頻給你解答→南方尚未完全出梅後期還要看雨帶、颱風變化雖然目前全國多地出梅,但是整個梅雨季還沒結束,據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餘勇預計,今年出梅時間將比常年(7月15日)偏晚一周以上,梅雨期異常偏長。當前,全國防汛進入「七下八上」階段。
  • 國家氣候中心:江淮地區今年入梅偏晚,預計7月進入梅雨季節
    7月3日,中國氣象局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稱,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2019年長江中下遊地區雨日、雨量均達到入梅標準,於6月17日進入梅雨期,較常年偏晚3天。預計江淮地區將於7月初進入梅雨期。入梅後強對流天氣將較前期更為頻繁,需加強防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