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房氣密性設計與施工注意事項
建築氣密性是指在風壓和熱壓的作用下,保證建築圍護體系內溫度恆定的重要指標之一,直接關係到室內受冷風或熱風滲透而造成熱損失,即室內能量損失,氣密性等級越高,熱損失越小。
被動房中要求壓力測試換氣次數即氣密性n50≤0.6h-1,較高的氣密性大大減少了室內外的空氣交換,當冬季採暖時,高氣密性減少了冷風向室內滲透造成的熱損失,降低了採暖能耗需求,同樣,夏季製冷時,減少了室外熱空氣滲透,降低了空調能耗。當然,氣密性的好壞並不是降低能耗的唯一指標,其中還包括了門窗、牆體等構件的傳導熱損失。
1 氣密性設計注意事項
1.1 氣密層位置及表示
氣密層主要由建築外圍護結構,包括門窗、牆體、屋面、地板等構成,一般位於外牆內側且連續包裹整棟建築的外圍護結構。在設計圖紙中,一般會用紅色粗線在建築圍護結構內側表示,但是還是有部分設計將氣密層遺漏,致使施工人員不能明確氣密層位置,導致施工疏漏而影響被動房效果,如圖1。
1.2 常見採取氣密性措施的部位
1.2.1 被動式外門窗
河北省工程建設標準《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節能75%)中對窗牆比明確規定,且以南向窗牆比為例,窗牆比高達0.5,因此窗戶的氣密性好壞將對整棟被動房建築存在重大影響,因此被動房位於外圍護內的外門、外窗除要滿足被動房要求U值≤0.8w/(m.k)外,還需滿足氣密性要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5年10月頒布的《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技術導則》規定:「外門窗應有良好的氣密、水密及抗風壓性能,其氣密性等級不應低於8級」相比傳統建築,被動房門窗均採用外掛式安裝。與此同時,門窗框與牆體連接部位要採用防水隔汽膜(內側)和防水透氣膜(外側)的措施,避免框體與牆體之間縫隙出現漏氣或漏水的風險,如圖2。
1.2.2 牆體砌築及抹灰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範》GB50210-2001中4.2.4條明確規定:「抹灰工程應分層進行。當抹灰總厚度大於或等於35mm時,應採取加強措施。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表面的抹灰,應採取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並在說明中明確提出:「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由於吸水和收縮性不一致,接縫處表面的抹灰層容易開裂,均應採取加強措施,以切實保證抹灰工程的質量。」因此在被動房設計時,牆體砌築及抹灰均要採取氣密性保障措施,防止因牆體不均勻沉降或收縮致使牆體開裂或抹灰層開裂,尤其在砌體抹灰設計時,要在設計中明確防開裂措施,並確保氣密性措施牢固可靠。
圖1 氣密層標註示意
圖2 門窗設計節點
圖3 氣密性處理
1.2.3 圍護結構整體性
為保證建築圍護結構氣密層的整體性,在設計時,對穿透外牆、屋面、地板管線或預埋管均應採取氣密性處理措施,如圖3。
2 氣密性施工注意事項
俗話說「三分設計、七分施工」。被動房最終是否能夠達到節能的目標,施工的精細化就起到決定性作用。
2.1 門窗安裝工程
被動房外門窗均採用外掛式安裝,外側採用墊木和專用角碼進行固定,內外兩側分別採用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氣膜膜進行粘貼密封,工序繁瑣導致比較容易出現氣密性隱患,應注意以下問題:
(1)在進行內外側防水膜施工時,門窗角部和角碼、墊木部位粘貼難度較大,因此此部位需要設置加強層,其中外側防水膜應依次自下而上進行粘貼,保證搭接部位開口朝下,減少進水隱患。
(2)在粘貼防水膜時,要確保基層完全乾燥,避免因牆體潮溼防水膜粘貼不牢。
(3)在雨季施工時,對於外牆面,尤其是門窗洞口四周宜採用防水砂漿進行找平,以防止雨水長時間衝刷牆體導致雨水滲到防水膜內部,影響粘貼質量。
(4)針對非自粘型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氣膜,施工方法簡單總結為四個字:粘、塗、刮、壓,即首先將防水膜粘帖在窗框上,然後將專用膠以「S」形塗在牆體上,其次將膠進行均勻刮平,最後將膜進行粘貼,並進行壓實。值得注意的是,在將膠刮平時,確保膠能連續不斷開。
2.2 混凝土工程
在進行混凝土澆築時,確保混凝土振搗密實,避免出現蜂窩、麻面等質量缺陷。混凝土拆模後應將模板對拉螺栓套管進行氣密性封堵,由於對拉螺栓設置較多,因此容易疏漏,所以務必將所有套管進行封堵,避免因小失大。
2.3 砌築、抹灰工程
在砌體結構施工時,應充分考慮砌體收縮裂縫、開裂等因素,嚴格控制砌塊選用、齡期、砂漿飽滿度、砌築高度等,以蒸壓磚和混凝土磚為例,由於其早期收縮值較大,因此需在齡期28天後才可投入使用,如砌塊本身存在破損、裂縫等缺陷時,對砌體強度產生不利影響,會產生裂縫現象。砌築時,嚴格控制砌築砂漿厚度和飽滿程度,以及每日砌築高度和填充牆頂部與主體結構之間空隙部位的斜砌時間。
抹灰層可以構成氣密層,還可以彌補牆體砌築缺陷,因此抹灰時也要採取防開裂措施,尤其是兩種材料交接部位,需要採取掛網等防開裂措施。
由於牆體開裂會對建築整體氣密性造成很大影響,因此在砌築、抹灰過程中充分考慮牆體開裂因素,將牆體開裂風險降至最低,以此確保維護結構的氣密性。
2.4 安裝工程
被動房氣密性在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需要注意氣密性問題,而往往忽視使用階段的氣密性問題。這裡僅以地漏、洗漱盆為例,在被動房項目裝修完成後進行氣密性竣工測試時,地漏、洗漱盆等部位最容易出現空氣洩漏現象,而國家標準GB50015《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範》中4.5.9條和4.5.10條分別規定:帶水封的地漏水封深度不得小於50mm和優先採用具有防涸功能的地漏。但是筆者認為,由於長時間不用水封容易乾涸,而具有防乾涸的地漏在長期使用後回彈功能變差等問題,致使管道異味仍進到室內,因此需要設置永久性且不受外力幹擾的氣密性措施。
3 氣密性檢測及評估
採用「鼓風門法」鑑定一棟被動房或一戶被動房及逆行壓力測試。將風機安裝在位於外圍護結構上的門或窗洞口上,並將室內其他非永久性開口部位進行封堵。先後建立50Pa的微正壓和微負壓並測得在該風壓下風機抽吸的空氣體積流量。
值得注意的是建築越大,越容易達到n50≤0.6h-1的要求,實際上,n50達到0.6的大型建築仍有可能存在大量漏氣問題,因此對於大型被動式建築,即Vn50≥4000m時,既要測試每小時換氣次數(n50),也要測試建築滲透性(q50),而q50應小於等於0.6m/(h.m)。
本文出自《建設科技》2020年19期,主題:中國被動式低能耗建築十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