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官殺死44歲啃老兒子:迅速廢掉一個人,讓他無所事事就夠了

2020-10-18 深扒有料

作者:周世通

來源:世通專欄

01

從前,有一個國家被打敗了,國君當了俘虜,每天做苦力、裝孫子、表忠心,為了不忘國恨家仇,他睡覺睡在柴草上頭,吃飯、睡覺前都要嘗一嘗苦膽,策勵自己不忘恥辱。經過長期準備,他終於打敗了敵國。

這就是史上有名的「臥薪嘗膽」。但是這麼勵志的故事,並沒有迎來美好的結局。反而像窮秀才考上狀元之後,一朝得志就得意忘形。

越國在成功滅亡吳國後,很快喪失了進取之心。舉國上下都沉浸在「一舉成功」的喜悅之中。

勾踐也很快忘記了當年臥薪嘗膽時的奮鬥歲月,再也聽不進去忠臣勸告,先後驅逐了謀臣範蠡,逼死了大臣文種,開始縱情享樂。

於是到了公元前306年,楚國趁著越國內亂的時候,一舉消滅越國。越國成了歷史上即使逆襲成功,也逃脫不了短命命運的國家之一。

歷史上大多數短命國家,不是敵人太強大,而是都有一個愛作死的國君。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憂患意識,那麼它離滅亡就不遠了。

02

常有一種聲音:如果我有錢的話,我就不想去上班了,天天在家睡到自然醒,去追求詩和遠方。

不過,確實有極少數的人實現了這個願望,他們就是那些買彩票中獎的人。

然而,他們並沒有過上幸福的生活,反而下場都很慘,甚至還不如沒錢的時候過得好。有跟蹤數據表明,他們大多數在三到五年內破產,有些還意外暴斃,稍微有點理財意識的,也不超過十年。

要知道,失去的痛苦,要遠遠大於得到的快樂。經歷了大富大貴,養成驕奢淫逸的習慣以後,再來回到貧窮,這份痛苦和心理落差,足以毀掉一個人。

你可以說,他們這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畢竟他們不是憑真本事賺到錢的,來的快,去的也快,守不住錢財很正常。

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那些憑真本事賺到錢的人,如果失去了危機意識,沒有了奮鬥目標,他們又過得怎麼樣呢?

暴風影音的創始人馮鑫,曾在北航的演講上分享過他那些土豪朋友的故事:

有三個好朋友一起創業,幹了兩三年,創業成功後,把公司賣了兩千多萬美金,每個人分到手有三四千萬。

從此,他們開始過上有錢人的生活。

其中一個朋友,在鼓浪嶼買了棟別墅,天天找很多人伺候他,泡在浴缸裡有人給他朗誦,有人給他按摩,後來這個朋友去廣州一個禪宗出家了。

另一個朋友,一直在旅遊,現在已經不知道去哪裡了,一直處於失聯狀態。

最後一個,他是福建人,喜歡喝鐵觀音,喝的都是頂級好茶,價值兩三萬、五六萬。自從他有錢之後,就沒有喝過兩萬塊錢以下的茶。

當手裡的錢還有一半多的時候,他喜歡摩託車,上來就買哈雷,買了一堆摩託車。

後來錢花得差不多了,他想再創業,可是長期與社會脫節,技能退化,又覺得自己早就沒那個本事了,想不清楚做什麼。

說到打工,又吃不了那個苦,就算一年給他一百萬,他也幹不下去,然後他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後來這個朋友也消失了。

馮鑫說,那時候我才知道錢這東西這麼毀人。一個人沒有錢的時候,逐步開始有錢是很快樂的。可是從有錢到沒錢,這個過程是非常痛苦的。

後來馮鑫創業成功,也給自己放幾個月長假,想麗江去開個小旅館,也想來個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但是待到第二個月,他都快無聊瘋了。

他身邊混得好的朋友,幹了一段時間出去度假,找個地方待著的人,至少有八九個,全都失敗了,只有一個人成功了。

他在北京郊區搞了一塊地,然後種地,別人每天趕著去上班,他每天早上八點準時去伺候他那點兒地。他還弄了個木匠坊,天天自己做木匠,不亦樂乎。

你說這是有錢人的事情,關我們這些窮人什麼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想想你放長假、或者失業在家做的事情,就知道本質上是不是一樣的。天天睡到自然醒,餓了叫外賣,時間到了就開擼,如果不是迫於生存壓力,多少人就想這樣永世安好?

03

最近日本有一則新聞:日本農林水產部前事務次官,76歲的熊澤英昭,在家中殺死了44歲的啃老兒子熊澤英一郎,然後報警自首。

熊澤英昭表示,兒子一直沒有工作,且經常閉門不出,在家裡有過暴力傾向,還向父母叫囂「擅自把我生下來就要擔起照顧責任到死前最後一秒」。熊澤英昭在行兇的6天前,曾在家中遭到兒子的激烈施暴。英一郎在案發當天嫌棄附近小學的運動會聲音吵鬧,叫嚷道「真吵,我要殺了這些傢伙」。為了不給其他人造成困擾,所以只能殺了他。

兒子到了44歲還在啃老,不少指責熊澤英昭作為父母難辭其咎,難道這不是一種「巨嬰式」的指責嗎?「父母把我生下來,就得活該負責一輩子」,這是巨嬰和弱者常有的思維。其實父母只是負責把你養育成人,18歲之後,你就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原生家庭不會為你買單。

洛克菲勒說,想毀掉一個人很簡單,就給他很多很多的錢。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洛克菲勒這麼有錢。更簡單的方式是,只要讓他無所事事就夠了。

在李嘉誠70歲大壽,宴請賓客的時候,有人問他:你平生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李嘉誠附耳道:開一家小飯店,忙碌一整天,到晚上打烊後,與老婆在被窩裡數錢。

當時我不明白,為什麼李嘉誠那麼有錢了,還要去折騰,這不是找虐嗎?後來我才明白,這是智慧。一個人不在忙碌中升華,就會在無所事事中頹廢。所以,李嘉誠工作了整整78年,換做普通人工作時間已經超過100年。

88歲的巴菲特說,他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跳著踢踏舞去上班。

不是這些有錢人有自虐傾向,而是他們都在工作中找到了樂趣和意義。同樣是工作, 愚人見石,智者見泉。

稻盛和夫則說,「工作即修行,商道亦人道!」

所以,當你能折騰的時候,就讓自己折騰起來,不要讓自己太安逸,因為那樣會毀了你。折騰,就是讓你去創造一些東西,而創造會給人快樂。反正時間都會浪費,何不浪費美好的事物上呢?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永遠不會過時。折騰才是人生的常態,只有死人才是安逸的。所以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什麼「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事情。只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並且不斷為夢想奮鬥的人生,才有意義。

「如果連夢想都沒有,那你和鹹魚又有什麼區別?」周星馳如是說。

相關焦點

  • 日本前高官殺害44歲啃老長子,擔心其效仿川崎持刀傷人事件
    日本前高官殺害44歲啃老長子,擔心其效仿川崎持刀傷人事件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9-06-03 16:51 來源:澎湃新聞
  • 日本前高官熊澤英昭為何殺掉自己唯一兒子,是因為兒子啃老嗎
    2019年12月16日,日本最有影響力的大型綜合性媒體《朝日新聞》爆出猛料:震驚全日本的前政府高官熊澤英昭因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他殺死的又是一個什麼人呢?為何熊澤英昭在故意殺人後僅僅只被判了區區6年監禁呢?熊澤英昭可是大有來頭,他曾任日本農林水產省事務次官,相當於副部長級別,是負責具體事務的官員。熊澤英昭在農林水產省所有官員中排名第六,是政府高官,現年76歲,已賦閒在家多年。
  • 啃老之痛:日本那些想殺死孩子的父母
    6月1日,76歲熊澤英昭在東京練馬區的家中用刀殺死了44歲的兒子。熊澤英昭是日本農林水產省前事務次官。 殺人動機,只因長期「家裡蹲」的兒子,隨口對附近小學的幾句抱怨。這讓熊澤英昭事聯想到前兩天發生的川崎殺人事件,擔心兒子有可能會傷害周圍人。之後,父親殺死了兒子。
  • 日本一位老人為何親手殺自己44歲的兒子,我們以後怎麼辦
    「既然擅自把我生下來,就應該負責到我死前最後一秒」日本一位老人無奈之下,親手殺了自己44歲的兒子,而殺兒子的原因竟然是啃老。兒子和老人生活在一起,但是沒有工作,兒子還經常教訓老人,最終老人殺害了兒子。在兒子看來,把他生下來,就要把他養到老,既然無法養到老,為什麼要把他生下來呢?這件事情發生在美麗的日本,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就業壓力很大,老齡化也很嚴重,經常看到許多年齡大的老人,滿頭白髮,還在從事公益工作。而許多年輕人卻蝸居在家裡看漫畫打遊戲,他們以啃老為生。
  • 《奇葩說》雖然關於啃老與不啃老,正方贏了,可我卻不敢苟同
    坐在嘉賓席上的反方就只剩下羅教授一個人選擇不啃了。整個辯論過程相當精彩,有觀點,有笑點,也有淚點。對自己方面的觀點層層梳理抽絲剝繭,對對方的觀點逐條反駁有理有據。經過三輪六個辯手的辯論,最終啃老的一方勝出了。
  • 讓老父親對自己44歲的兒子拿起刺刀?
    因為有著父母的供養,所以導致很多多人到了30幾歲甚至40幾歲還在逍遙自在的花著父母的錢。日本警方以「殺人未遂」的罪名逮捕了76歲的前農林水產省事務次官熊澤英昭,原因是涉嫌在家中謀殺自己44歲的兒子。熊澤英昭承認自己是有意殺人,他在向警方供述時只是說了孩子在家長有暴力行為,但是後期有人在熊澤英昭的兒子熊澤英一郎的推特帳號裡發現一些截圖。
  • 廢掉一個人最快的方法:讓他整天閒著、閒著、閒著
    都說廢掉一個人最快的方法,就是讓他閒著。 深以為然。 再有精氣神的人,閒得太久也會頹喪;再有目標的人,長時間不努力也會迷失方向。 羅曼·羅蘭曾說:「生活中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辭職後他先是去遊山玩水,實現了一直以來的願望,旅行回來後就開始癱在家裡,要麼睡懶覺,要麼打遊戲。剛開始他跟我們說,這種自由的感覺太爽了,一個人明明可以活得自在點,為什麼要上班呢?但很快問題就出現了。
  • 揭秘日本「8050現象」 61萬「啃老族」的悲慘人生
    像他這樣的日本高齡「啃老族」有61萬人,他們蹲在家中30年,啃老至50歲,全靠80多歲高齡的父母養活,也形成所謂的「8050現象」。  >>案例1  56歲男子啃老30年  父母去世後活活餓  近日,56歲的日本男子伸一竟然活活餓死了。自從10年前,80多歲的父母過世後,他不找工作、不出家門,就靠父母親留下的錢生活。錢花光後,他餓得全身皮包骨。
  • 76歲高官捅死兒子!在日本,一批「父母正祈禱子女死去」,100多萬人...
    事務次官是日本公務員系統的頂點,在人們眼中,曾經身居高位的熊澤英昭本應高枕無憂,過著富裕體面又充實的晚年生活。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他不顧晚節、親手殺死自己的兒子?44歲的熊澤英一郎是一名「繭居族」。1什麼是「繭居族」?
  • 如何廢掉一個人?
    如何廢掉一個人?你又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一個人是怎樣一步一步廢掉的?其中一位網友總結的很精闢:「懶、閒、不思考、不學習,四者結合必廢,神仙都不換。」看到這條回復時,我頓時有一種「切莫淪落至此」的警戒感。因為,毀掉一個人有時真的可以很簡單。
  • 「他就是玩遊戲廢掉的!」玩個遊戲而已,怎麼就廢掉了呢?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雞湯」一直教導我們要自律,可很多人發現,自己根本無法「自律」,漸漸變得墮落,然後就會認為自己似乎已經「廢掉」了。一說起「廢掉」這個詞,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會往「遊戲」上聯想,因為很多「廢掉」的人都是沉迷遊戲的人。那麼問題來了,一個人玩遊戲,就真的能廢掉嗎? 一、「他就是玩遊戲廢掉的!」
  • 72歲母親:「新型啃老」讓我崩潰,我寧願再婚,也不求兒子養老
    導語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子女不但不孝順,還要啃老,啃老的意思就是,總是依靠父母,讓父母為他付出,還要給錢他花,像這樣的人,都會受到社會的唾罵。一位72歲老人哭訴:「新型啃老」讓我崩潰,我寧願再婚,也不指望兒子養老。霍阿姨/72歲我72歲了,我只有一個獨生子,當年兒子出生後,我們一家人都特別開心,特別的疼愛兒子,因為有一個孩子在家,特別的熱鬧,本身我就很喜歡小孩子,所以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兒子,不管兒子需要什麼,我都會滿足。
  • 75歲父親手刃44歲啃老巨嬰,暴露了五點扎心真相
    :「我殺死了自己的兒子」。說罷,就癱坐在44歲兒子的屍體旁,靜靜等警察來抓他。老人叫熊澤英昭,他曾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專業,一生取得了無數的讚賞和仰慕,屬於社會人群中的那優秀的20%。如此這般的社會精英,又受過高等教育,為什麼狠心砍殺自己的親生骨肉?老人說,他的殺人動機很簡單,害怕兒子熊澤英一郎會傷害附近的小學生。
  • 因為搬家,85後啃老男子殺死父母!他的家境非常殷實…
    一名家境優渥的男子,因為想要在家啃老,不爽媽媽賣掉他們一起居住的房子,竟然一怒之下槍殺了父母。在與父母屍體生活了幾天後,他選擇了舉槍爆頭自殺。(馬修和母親羅琳)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名男子名叫馬修 · 菲肯,現年 34 歲。他的父母分別叫做羅伯特 · 菲肯(72 歲)和羅琳 · 菲肯(68 歲),兩人10年前已經友好分手,但仍和兒子一起居住在美國華盛頓州金縣瑟馬米什一棟價值 70 萬美元的房子中。
  • 小姑子28歲還在啃老,婆婆找兒媳要錢,將兒子的婚姻毀於一旦
    可能在大多數人看來啃老的都是兒子,但其實也有一些女兒是好吃懶做靠父母生存的。然而,這跟一個人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之所以不能養活自己,是因為有父母在幫她,久而久之,就給她養成了依賴人的習慣。
  • 心理學:一個人是如何廢掉的?看這四點就夠了!
    一個人想要進步,想要成功是會付出非常多的努力的,他們一定會想盡各種辦法去達到自己成功的目地。但是為什麼有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失敗呢?究其根本還是因為自己。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開始廢掉,原因無外乎是這四點!
  • 「啃老」孩子傷透父母心,怎樣避免孩子「啃老」,家長教育很關鍵
    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沒有正當工作的年輕人,整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在家光明正大「啃老」,把花錢的壓力轉嫁給父母,讓父母不堪重負。前幾天,鄰居過來聊天,從頭到尾唉聲嘆氣,眼淚譁譁的。孩子二十幾歲了,沒個正經工作,三天兩頭問父母要錢。
  • 「兒子,我真沒錢了」,母親含淚從五樓跳下,結束了被啃老的一生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都百般寵愛,一昧的溺愛孩子,造成了孩子無所事事、好吃懶做的習慣,有句話說的好,「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帶大,到了該給父母養老的時候,有些人卻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反而打起了啃老的主意。
  • 揭秘日本72歲最強「啃老族」的真實生活!看完你還想啃老嗎?
    近日,微博上一條名為「日本72歲孤獨啃老族爺爺」的熱點話題,受到了很多網友的關注與討論。「啃老族」這個群體,指的是那些僅靠父母的收入、接濟、甚至是生活上的照顧來維持生計,自己對工作、掙錢、生活都漠不關心的人,還有一個生動的詞來形容他們,就是「巨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