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雖然關於啃老與不啃老,正方贏了,可我卻不敢苟同

2020-12-22 腦洞亂開的阿徐

一直喜歡《奇葩說》。特別是這一期請了秦海璐就更想看了。

這一期的辯題『剛剛畢業很拮据,爸媽也讓我啃老,該啃嗎?"

在辯論之前大家先站了隊。薛教授沒有選擇只能選擇正方。「女神」秦海璐不知道啃的標準是什麼,就在李誕的慫恿下選擇了啃,理由是自己從沒啃過。

蔡康永也猶猶豫豫地選擇了啃,給出的理由是「如果在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不勞而獲還是願意的」

馬東在蔡康永的基礎上也選擇了啃,理由是如果能夠不勞而獲,適當的傷害別人也是可以的。

李誕也旗幟鮮明地選擇了啃。

坐在嘉賓席上的反方就只剩下羅教授一個人選擇不啃了。

整個辯論過程相當精彩,有觀點,有笑點,也有淚點。對自己方面的觀點層層梳理抽絲剝繭,對對方的觀點逐條反駁有理有據。

經過三輪六個辯手的辯論,最終啃老的一方勝出了。

整個辯題連標點符號都算上一共十多個字,辯論到最後,連標點符號都被解讀了好幾遍。作為支持「啃老」的正方似乎贏得毫無爭議。

可是我還是不能苟同。

正方的程璐首先提出了,父母看到兒女生活拮据,就一定會像逼著兒女穿秋褲一樣,一定會想盡辦法資助兒女。

我不覺得這是啃,」啃「無疑是個動詞。需要」啃「的人主動張嘴。而父母給的是父母的資助,是父母主動的,你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和你主動去「啃」不是一個概念。

他還提到父母對你的資助相當於「天使投資」,這個邏輯也是不通的。因為如果你把這比錢用於生活消費,而不是學習或獲得技能,和投資沒有任何關係。

沒有父母會把自己主動給孩子的錢看作是孩子「啃老」,只有孩子一次一次伸手要錢的行為才會被定義為「啃老」。

正方二辯冉高銘辯論很精彩,贏得的掌聲很多,贏得的淚水也很多。

但他在煽情的過程中還是偷換了概念。

他舉了自己和同學的例子。他自己畢業後沒去電視臺實習,而是在做馴獸師,和在公園噴火這樣的職業,過得很苦。而他的同學去了電視臺實習最終得到了更好的工作機會。

他用這個例子說明啃老是對的。

可是這只能證明他自己的職業規劃是錯誤的。如果他選擇去電視臺深造,父母有條件一定會支持的,這可以視為你學習提升的一部分,父母就看作你還沒畢業,不過再交幾年學費而已,除非家裡的沒那個條件。

父母都是拼命想讓孩子繼續深造,以獲得更好的未來,現實中往往是孩子自己放棄繼續深造的。所以冉高銘真的是為了不啃老,才去公園噴火和做馴獸師的嗎?這是完全禁不起推敲的。

整個辯論過程正反兩方都在不停地偷換概念,大玩文字遊戲。

其實站在父母的角度,他們真正需要兒女釐清的是究竟什麼程度的拮据算是拮据?什麼樣的行為算是啃老?啃到什麼時候合理?如果不釐清這三個問題,盲目的鼓勵青年人畢業就啃老,負面影響還是大於正面的。

今年六月一日,日本發生了一件非常轟動的殺子案。日本東京前高管熊澤英昭,在家殺死了44歲的親生兒子。因為這個兒子不工作,沒有收入,吃住完全靠年邁的父母,還經常揚言要殺死父母。

這是一樁「啃老」引發的血案。

其實傳統意義上的「啃老」是一種什麼樣的行為,大家心知肚明,就別再給「啃老」這兩個字翻案了。如果像《奇葩說》那幾個辯手說的那種,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暫時性的需要父母資助,父母開心還來不及呢,哪裡還會說這是「啃老」啊。

相關焦點

  • 33歲女大學生不找工作,在家啃老十年,啃老理由令人無語
    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孩子,非但沒有朝著父母期望的方向努力,反而理直氣壯在家啃老十年,這讓年邁的父母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自己的孩子,不養又有什麼辦法呢?33歲女大學生啃老10年,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個故事從母女兩人的爭吵開始,視頻中女兒情緒激動,一邊比劃一邊嗓門巨大的控訴著自己的委屈,而坐在一旁的媽媽,無可奈何的反問女兒,你喜歡管啥用,喜歡你啥也不幹啊。聽到媽媽這麼說,女兒氣憤之極,指著媽媽說:你看,她根本不讓我說!
  • 河北「立法禁止啃老」:賦予老年人說「不」權利
    這部《條例》引人關注之處在於其明確規定了「已成年且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贍養人要求老年人給予經濟資助的,老年人有權拒絕」,此規定被諸多媒體解讀為「立法禁止啃老」,繼而引發輿論關注。記者梳理發現,立法向「啃老」說不,河北的此番規定在全國並非首例。
  • 儲殷:唯一一位帶著責任感在《奇葩說》辯論的人
    《奇葩說》第六季開播以來,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談論的話題。而我也是這一季,期期不落的認真看,由此認識了儲殷教授。此前,曾有人說不喜歡儲殷。長的不行狂傲油膩的中年人論點不新奇像極了身邊嘮叨的爸媽......而我卻認為,儲殷最應該受到更多敬意和喜愛,因為只有他是帶著責任感在《奇葩說》辯論。
  • 讀研究生是啃老行為嗎?
    相對意義上,一個人在正道上走,暫時不工作是為了更好的機會提升自己,並且是在一個社會大眾普遍認可的階段的話,那無論如何也不是啃老。讀書、學技能暫時不賺錢不叫啃老。讀了半天最後還不去一直不去掙錢那才叫啃老。目前研二,電影專業。每年花費10萬以上,沒花家裡一分錢。
  • 不是非讓老人出錢才是啃老,隱形啃老是壓垮老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有感同身受的老人給老人帶娃為子女付出的現象寫了一個打油詩,幾分嘲諷之下,卻是現實的殘忍:是主人吧,說了不算;是客人吧,啥活都幹;是保姆吧,一分不賺;志願者吧,沒人點讚。明著問老人要錢,那是啃老;但是用另一種方式讓老人帶娃和付出體力,同樣也是啃老,只不過比較隱形。那麼,你身邊,有沒有隱形啃老的現象?
  • 不啃老的農二代,出路在哪裡?這兩位年輕人的經歷既辛酸又勵志
    可這一現象也衍生出了不少問題,比如某些年輕人一味的依靠父母的資助去生活,長此以往,年輕人既無法自立,也漸漸失去了鬥志,甚至喪失了維持生計的能力。如果父母百年之後,難道自己就依靠著老人留下的遺產苟活?如此說來,這種一味啃老,而不知道自強不息的人,早晚也會淪落到社會的最底層。
  • 潛入啃老吧的第十天,我向父母要了500萬
    他們還為自己起了一個雄壯的乳名:「蹲子」,其中的含義我不必多說。 父母健在、四肢健全是他們的特徵;上啃老、下啃小是他們的目標。 走過的城市比本人進過的網吧還多,這讓我正在熬夜敲擊鍵盤的雙手失去了意義。 「沒有辦法的人才勞動!」一語道破了上班族想說又不敢說的內心想法。 要不是條件不允許,誰想出門打工呢?
  • 每日新鮮詞彙|「啃老」怎麼說?
    首發於公眾號「歐尼的英語和成長星球」Hello ~歐尼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這個新鮮詞彙「啃老」,想必還有很多小夥伴在表達的時候還是無從下手的,難道是bite the old嗎?「啃老」指的是具有謀生能力的成年人,還靠著父母供養生活。雖然「啃老」的中文我們絲毫不陌生,可是英語要怎麼說呢?
  • 不是「啃老」勝似「啃老」,「新型啃老」正在吞噬老年人晚年生活
    我記憶中大姨的身體很好,精神實足,退休後種種花,還在荒地上開.了塊地,種種小菜,打打牌,跳跳舞,和抑鬱症真是八竿子也打不到,究其原因原來是「三年帶兩娃患上抑鬱症」。噩夢從大姨的兒子要了二寶開始。帶娃沒半年,大姨精神不佳人也清瘦了很多,去醫院一查,竟然患了中度抑鬱症!
  • 為什麼我允許孩子將來「啃老」?這位父親給的理由,太合理了
    最大的表現就是將來「不啃老」,孩子能夠自己獨立生活,不依靠父母。但其中一位父親在說自己的看法時,卻是對孩子「啃老」持支持意見,周圍人一開始都很驚訝,但針對「為什麼我允許孩子將來『啃老』?」這個問題,這位父親說出了理由,不得不說,太有道理。
  • 「捆綁式啃老」蔚然成風,「我答應給她養老,還有啥不滿意的?」
    去年小孩兒出生後,我弟就把三姨接過去住了。說是給老人養老,順帶老人也能幫忙照顧一下孩子。這本無可厚非,畢竟孫子剛出生,兩口子也都是新手,沒什麼經驗。當時大姨還說,「這小犢子小時候挺不讓人省心,這成家了還挺懂事,知道孝順了。」
  • 「兒子帶媳婦、孫子一起啃老」,這種新型啃老模式,簡直防不勝防
    明明年紀不小,卻依然在家中不願意工作,花父母的錢,更有些人不光自己啃老,更是帶著一家子啃老,那麼這就是所謂的新型啃老模式。新型啃老模式說的是已經結婚生子的結婚生子之後依舊在家中啃老,老人無奈落淚,網友評論:「我認為對孩子過多的幹預才是致命的錯誤。這種啃老也是長輩幫孩子養成的,原因就在於幹預過旺,且用自己的思維代替孩子的思考,並且以自己認定的標準去為孩子設定一個標準。只要違背了這個標準就會受到處罰。因此不利於兒童從小的成長。」
  • 「啃老」用英文怎麼說?
    「啃老」是一個我們都不陌生的詞,但「啃老」用英語要怎麼說?
  • 「年輕人啃老是正確的」,知乎熱議揭露啃老真相,事實很扎心
    特別是去大城市打拼的那一撥人,像北京、上海、深圳這些地方的房價自不用多說,消費水平更是高漲不下,生活成本和個人收入完全不能平衡,更別提買車、買房這些人生大事了。所以,現在的年輕人啃老有一部分都是無奈之舉。第三種看法,認為啃老其實是一種雙重標準。
  • 啃老已經過時了,一種新型「啃小」正逐漸風靡,遠比啃老更可怕
    說起啃老,很多人都是義憤填膺,對於這種人的批判恨不得能說上三天三夜,只要是三觀正的人都非常唾棄這種行為。不過不知從何時起,「啃老」已經過時了,現如今一種新型「啃小」正逐漸風靡,成為潮流,比啃老更坑人,並遠比啃老更可怕。
  • 「啃老」孩子傷透父母心,怎樣避免孩子「啃老」,家長教育很關鍵
    父母一年收入還不到十萬,嫌貴不同意。可孩子從小嬌慣壞了,在家裡暴跳如雷,說已經跟女朋友約好了,如果不去太丟臉。還不吃不喝鬧絕食,埋怨父母窩囊,宣稱不讓他去,還不如死了算了。聽完鄰居的哭訴,我真是氣憤難平。我說,這樣不爭氣,注重享受,還動不動拿死威脅父母出錢的孩子,雷聲大雨點小,你就是放手讓他去死,他怕是也不敢。
  • 立法禁「啃老」家務事或用法來斷
    近日,中國多地擬出臺法規禁止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啃老」,現已開始面向社會徵求意見。此番多地立法禁「啃老」,會減少「啃老族」嗎?立法禁「啃老」能夠施行起來嗎?有人說,「啃老族」完全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立法禁止「啃老」看上去很美。    法規    地方立法禁「啃老」    杭州、山東等地立法禁「啃老」。
  • 拒絕「啃老」:對孩子狠一點不是壞事
    老年人有權拒絕「啃老」之類的條款寫入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河北省不是首個,例如2014年公布的《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就曾規定: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人經濟資助的,老人可以拒絕。2017年公布的《廣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也曾規定,禁止強行索取、剋扣老年人財物,老年人有權拒絕「啃老」。
  • 一家三口都「啃老」,八旬大爺無奈落淚:放過我吧,我真的沒錢了
    "養兒防老"一說好像已經過時,現在社會上很多年輕人做得最過分的不是不幫父母養老,而是帶著妻兒一起啃老!一家三口都"啃老",八旬大爺無奈落淚:放過我吧,我真的沒錢了王大爺今年年邁八十了,按理來說這是應該在家裡安享晚年,子孫承歡膝下的時候了。但是,他卻說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到底是什麼事讓王大爺晚年還不能安享生活呢?
  • 為什麼中國的孩子啃老嚴重,國外孩子卻很少啃老?專家揭秘內情
    為什麼中國的孩子啃老嚴重,國外孩子卻很少啃老?專家揭秘內情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在養孩子的過程中,養出了很多巨嬰,自己對孩子的愛卻是害了孩子,啃老這種現象,在國內是出現最頻繁的,在國外這種情況很少,為何會有如此大差距呢?專家給出了專業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