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究生是啃老行為嗎?
知乎上這個問題被閱讀五百多萬次,一共有1500多個答覆!
讀研?啃老?讀研和「啃老」其實不應當接洽在一起。來看一下啃老的意義
「啃老」指的是年輕人由於不思進取,不想努力而選擇靠父母生活。但是讀研長期來看是一種投資,不管是對個人還是對家庭,並不能算是「啃老」。
網友評論絕對意義上,一個有工作能力的人不去工作吃父母就算啃老的話,那麼讀高中(父母只有撫養你的義務)和讀大學(跟讀碩士沒區別)都算啃老了。相對意義上,一個人在正道上走,暫時不工作是為了更好的機會提升自己,並且是在一個社會大眾普遍認可的階段的話,那無論如何也不是啃老。讀書、學技能暫時不賺錢不叫啃老。讀了半天最後還不去一直不去掙錢那才叫啃老。目前研二,電影專業。每年花費10萬以上,沒花家裡一分錢。學費每年2萬,專碩沒有宿舍,租房每年2萬4(坐標北京,每月2000房租),每天從東五環往返學校,交通費算下來每年1萬,生活費每年2萬5左右,拍作業每年2萬起,再買些電子產品數碼產品就得花更多了,還有,為了讀研辭了職,也在持續自己交社保。很多人問我是因為家裡有錢,還是因為自己有積蓄。其實都沒有。先說一下個人背景,農村娃,農村所在鄉被列為省貧困鄉,兄妹三人都上大學,故而上本科時家裡已經負擔不起各種費用了,我本科學費靠貸款,生活費靠親戚藉以及自己打工,這些錢直到畢業後兩年才還清。本科畢業後,我沒有直接考研,而是選擇了上班。從每月2500工資勉強養活自己到每月15000相對自由,也沒有買車買房的壓力,身邊太多人被房子車子壓得透不過氣。上班五年後,對工作有了倦怠,覺得一直這麼下去可能會廢掉的,得學著走出舒適圈,改變一下生活規律,才裸辭讀研。上班期間,靠著自己僅有的關於影視的一點點本事,積累了一些資源,結交了一些圈裡人,所以辭職的時候雖然只攢夠了一年學費,但是特別開心,而沒太考慮往後怎麼生活的事。在學業不忙的時候,接一些專題片宣傳片廣告片的項目,自己做策劃做文案,到拍攝到後期都做,加上學校每年會有一些獎學金,拍短片獲獎也有一些錢,算下來雖然沒有剩餘,但也勉強可以維持生活。有人說,我很努力,但我要面對婚姻、家庭、工作各種壓力,沒有錢,也沒有家人支持,我還能考研麼?你捫心自問,你真的想考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考研是為了什麼呢?你有很明確的目標,但是又要為生活方方面面負責任,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牽絆,可考研就這麼三五年,人生還有幾十年夠你折騰的,年輕就是資本啊。當然,我並不是鼓勵所有想考研的都去考研,在這之前,還是衡量一下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期望,以及自己的追求,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考研的。其實到現在我也不知道我讀研的目的是什麼。一開始是學歷自卑,自己本科的時候沒參加過實習,對就業很恐懼;選擇考研逃避就業。讀研後我也常常迷茫,有時候想想也不知道自己讀研值不值。後來想通了,既來之,則安之。第一, 參加過大量實習,確定了自己的職業規劃。本科階段沒有參與過實習,畢業的時候簡歷都沒有東西可寫,讀研後我會經常瀏覽招聘網站,看看自己想從事的專業需要什麼技能,主動自學。寫簡歷,鍛鍊面試技能。第一次面試很緊張,多參加幾次後來在面試一點都不慌。多實習的最大好處是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第二, 讀了很多商業類經濟類的書。本科四年都是沉迷各種綜藝,偶像劇。沒有花時間看過課外書。讀研後每周看一本書,現在的腦袋再也不空了。第三, 變得更自信,更主動了。我以前是一個有點自卑的人,考上研究生的那一刻,我覺得自己不比別人差,整個人比以前自信了很多。此外,認識了一群積極向上的朋友,他們都很優秀,很樂觀。對我的影響也很大,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每個人讀研的需求不同。有的人和我一樣,在學歷方面不自信,讀研想提高自己的學歷;有的人想要在學術方面有成就,讀研繼續深造自己。不管你讀研的目的是什麼,只要你覺得有收穫就好。研究生經濟還是可以獨立的。每年有獎學金和各種補助,自己寒暑假找份實習既能鍛鍊能力又能賺點零花錢。只要不是過很奢侈的生活都是可以自給自足的。坐標某末流985(手動狗頭)的法學研究生,本校保研,目前研二,突然發現我讀研不僅沒「啃老」還稍微存了一點小錢_(:з」∠)_研一學費8000,然而推免獎學金10000,學費剛交上去沒多久10000就下來了,還賺了2000。另外推免生每個月有800的補助,在學校食堂吃吃飯再買點水果是夠用了。我導師也挺好,幫他寫點小案例分析、整理資料、出本科試卷等等各種雜七雜八的事情,都會給我發報酬,就是文科研究生比不得理工科,課題也沒什麼錢,所以導師每個月能給這麼多相當不錯了。於是我研一每個月有1500-2000左右的收入,再加上各種雜七雜八零零散散的收入,研一一年都沒要家裡給生活費。整個研一成績還不錯,雖然文章沒發出去不過由於學生工作做得還可以,績點3.9,申請到了5000的企業獎學金(20000的國獎實在是沒辦法,要求發文章)。研二學費依舊交了8000又被8000的研究生獎學金抵消了(推免生第一年10000,第二年變成了普通研究生獎學金8000),並開始當兼職輔導員,還在學校另一個勤工助學崗工作,每個月有2800左右的工資,再加上800的研究生補助和導師給的,一個月最多有5000的收入(注意這是純可支配收入啊,工作之後工資除去房租和亂七八糟的可能還沒這麼多錢可以用……),卡裡還有獎學金,整個研二我的銀行卡好像沒有低於10000的時候,我可以開心地買買自己喜歡的口紅,看中好看的衣服買下來也不再像花家裡錢時那麼有負罪感,偶爾還能給家人買點小禮物。現在疫情期間沒去學校,兼職輔導員的工資發不了,不過獎學金還沒動,每個月的補助還有勤工助學崗(我的工作內容包含網上辦公)的工資依然按時發,所以暫時還沒有出現還不起花唄的時候hhh我相信各位研究生比我收入高的肯定有很多,比起那些能自己接活的(比如翻譯或者寫文章什麼的)我肯定是差遠啦,我的收入還是基本上來源於學校。所以其實找找門路(不是說幹什麼壞事哈,是說找找學校的勤工助學崗、好好學習多拿點獎學金、幫導師多做點事這種),總不至於一點收入來源都沒有。其實,已經讀研啦,眼界真的不要太窄了,就算暫時真的什麼收入也沒有,每個月都需要家裡給生活費,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讀研本身就是一種投資,在這個階段你讓父母暫時為你投資根本不算啃老(當然,你如果不學無術還有一堆燒錢的不良嗜好另說),因為你工作之後肯定還是有能力可以回報家人的呀。如果讀研是啃老,上大學是啃老嗎,上高中是啃老嗎?都是義務教育以外的,為什麼只有讀研是啃老呢?總而言之,在讀研期間好好學習,多拿點獎學金,勤快一點多幫導師做點事準沒錯。如果是拿著家裡的生活費,只要好好學習生活,不揮霍不浪費,就不算是啃老。研究生不能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能無休止、無限度、無所謂地管父母要錢;更不能什麼問題都讓父母解決、父母善後。但是,許多研究生尚無經濟能力,遠離父母,在異地他鄉求學。研究生讀研最關鍵的還是學業,通過學業獲得獎學金以填補研究生期間的學費、住宿費等支出。當獎學金不足以填補支出時,可以向父母尋求幫助。寒窗苦讀終畢業,春風得意入職場。等到工作有收入的時候,再好好孝敬父母。BioMan主要報導生命科學領域熱點資訊、解讀前沿進展、分享科研資料。我們組建了10餘個交流群,歡迎大家進群交流。添加公眾號博主微信:mBioMan(下方二維碼),邀你進群。溫馨提示:添加博主時,請備註一下研究方向+單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