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是在「啃老」?你可能對讀研有什麼誤解,我們算一筆帳

2020-08-11 學個習

最近,看到了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讀研究生是啃老行為嗎」?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只有讀過研究生的同學最有發言權,而一般存在疑問的可能是家長或者準備考研的同學。

答案很明確,那就是「讀研,真的不是啃老」!

下面,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研究生,以自己的經歷來回答下這個問題,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三個原因。

讀研可不光有支出,還有「收入」

讀研的支出

首先,讀研肯定是要學費滴,如果學校沒有在家門口,住宿費也是要交滴。

大多數專業的學費是8000元/年,住宿費大多數學校是800-1200元/年,土豪學校不在統計範圍。

除了學費、住宿費外,我們總要吃飯吧,所以,生活費也是少不了的一項支出。

不過,如果不要經常去外面嗨皮,天天下館子的話,吃學校食堂還是比較實惠的,一天30塊錢還是足夠的。

這樣算下來,一個月光吃飯需要支出900塊錢。

這樣算下來,研究生三年最基本的支出是3x(8000+1200)+900x30=54600元。

算完了支出,下面我們算一算讀研的收入,收入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可能不盡相同,差距會比較大。但是,有一些「收入」,是比較普遍的,基本上所有學校都會有。

讀研的收入

國家學業助學金,這一項是對所有學校都覆蓋的,一般是6000元/年,有些學校是8000元/年。

這一項,基本上可以用來抵扣學費。


像我們學校的做法是,開學以後,首先由學生自行墊付學費,然後,會在開學大概一個月以後,將這部分錢返回到學生的銀行卡裡面。

什麼?你們家孩子從來沒有跟您說過這個事情?

那只能用一個理由來進行解釋,這部分錢可能被孩子「據為己有」了,家長可以好好審問下(壞笑)。

也就是說,現在可以理解為大多數讀研的同學都是在「白讀」。

除了這一項「穩定」又普遍的收入外,還有一項收入就是獎學金,像我們學校基本上可以覆蓋到80%的同學,只不過有多有少,最多20000元,最少4000元,大多數會在8000元-6000元。

這一項「收入」,如果同學們夠努力,並且從研一開始就有意識去準備,努力去發表論文,申請專利,提高成績。

還是比較容易拿到的,只要不是特別「學渣」,基本上也可以拿到最低標準的獎學金。

除了以上兩項收入,還有一項差別比較大的收入。學生一般都會有,只不過是在有多有少的差別。

這項收入就是研究生勞務報酬,或者叫做研究生生活補貼。

一般是由導師發給學生,多則一個月上千,少則幾百。

根據我所了解到的一些信息,有不少中科院研究所的這一工作做得「非常到位」,研一的同學只是去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上課,在不參與課題研究的情況下,一個月少則1600,多則3000-4000元,可謂是讓人羨慕嫉妒。

所以說,對於這些同學來說,可能不光研究生生活富裕,還有結餘的錢帶男女朋友,帶父母旅個遊什麼的。

從這一點上來看,有不少同學不光不用交學費,就連生活費都可以自給自足。

然後,有些同學也許會比較「可憐」,碰到的導師太過於小氣,生活補貼一個月只有50塊錢,可能只能買個水喝。

但是,我們還可以兼職,很多學校還有助教等兼職可以申請,補助也不算少。

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自己所學做一些其他兼職,現在這個信息社會,只要你敢於挑戰自己,勇於嘗試,賺錢相對以前來說要容易太多,什麼短視頻,vlog拍攝等等,對於大學生來說,都是非常不錯的兼職方式。

從這一點上來看,讀研基本上不存在「啃老」這一說的。

也許,很多人會說,讀研雖然不拿家裡錢,但是,也不賺錢啊,這也是損失。

讀研是最划算的「投資」,三年很短,一輩子很長

其實,讀研無論是對自己,乃至於對一個家庭來說都是最好的投資。

讀研三年很短,但是,一輩子卻很長。

如果,將目光放長遠一些,讀研所帶來的回報還是相當豐厚的,隨著本科生越來越多,研究生學歷的優勢也會越來越明顯。

研究生與本科生相比,無論是就業發展前景,還是工資待遇都有很大差距,並且這種差距會隨著工作時間越長而越大。

所以說,讀研真的是不光不是啃老的行為,還是有助於自己,有助於家庭的一份利好投資。

如果,有讀研的想法,不要被家庭的一些因素而限制住,相信,很多困難都會克服的,感謝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讚轉發吧!

相關焦點

  • 「2021考研」讀研就是啃老嗎?當然不是!這些收入考上了就有
    今天考研君統一回覆: 讀研≠啃老! 讀研≠啃老!! 讀研≠啃老!!!什麼才叫啃老啃老是子女放棄努力,單方面消耗父母。而讀研是父母和子女的雙向選擇。讀研是一種投資研究生學歷雖不能保證你生活上限有多高,但能保證你可能跌落的下限不低
  • ​讀研是啃老行為嗎?研究生補助少,讀研可能還要向家裡要錢?
    那麼,讀研就是啃老行為嗎?知乎上這個問題被瀏覽4百多萬次,一共有1400多個回答。讀研和「啃老」其實不應該聯繫在一起,「啃老」是指那些有行為能力去養活自己,但選擇靠父母生存,但是讀研長期來看是一種投資,不管是對個人還是對家庭,並不能算是「啃老」。相信提這個問題的和很多研究生都有的困擾就是:讀研期間不好意思向家裡要錢。
  • 讀研三年要花多少錢?學姐為大家算了一筆帳,還真是讓人不敢猜
    讀研三年要花多少錢?學姐為大家算了一筆帳,還真是讓人不敢猜當今社會大學生畢業,想要找到更好的工作,就得需要好的文憑,國內教育的改革,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已經沒有很大的優勢,很多學生還是要往上考,提高自己的學歷。
  • 在國內讀研之後出國讀研有什麼利弊?
    很多有出國留學想法的同學,都會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出國讀研好還是在國內讀研好」,都說出國留學可以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又怕申請失敗,或是選的院校太靠後,今天就下面同學的問題,專業資深老師來分析一下,到底是出國讀研or國內讀研哪個會更勝一籌?
  • 讀研究生是啃老行為嗎?
    網友評論絕對意義上,一個有工作能力的人不去工作吃父母就算啃老的話,那麼讀高中(父母只有撫養你的義務)和讀大學(跟讀碩士沒區別)都算啃老了。在學業不忙的時候,接一些專題片宣傳片廣告片的項目,自己做策劃做文案,到拍攝到後期都做,加上學校每年會有一些獎學金,拍短片獲獎也有一些錢,算下來雖然沒有剩餘,但也勉強可以維持生活。有人說,我很努力,但我要面對婚姻、家庭、工作各種壓力,沒有錢,也沒有家人支持,我還能考研麼?你捫心自問,你真的想考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考研是為了什麼呢?
  • 馬來西亞留學讀研與在國內讀研有什麼區別?
    Q&A 國內讀研和馬來西亞讀研有什麼不同?而授課型研究生是絕大多數中國學生的選擇,這樣來看,在學制時間上就勝於國內的學生,我們只需要一年半就完成學業,畢業後在社會的各項領域裡積累經驗快速成長,那時候國內的同學依然還在校園裡,當你已經在職場遊刃有餘時,他們才從大學裡畢業。
  • 讀研三年,你後悔嗎?
    可是有的人讀研三年,卻說有點後悔,馬哥想說的是,這世界上如果連求知都成為了一件令人後悔的事情,那麼只能說你讀書讀糊塗啦,怎麼那麼不開竅呢?讀研是一個提升自我價值的大好機會,只有沒好好讀研的人,才會說出如此的話。你知道全國才有多少研究生嗎?
  • 讀研都要忙什麼?分身乏術?還是充實快樂?讀研後帶來了哪些改變
    貼心的學姐特地採訪了幾位來自不同專業的學長學姐,來給各位準研究生們分享一下讀研後的真實生活,一共三個方面,一起來看看吧!1、研究生主要在忙什麼?@Jenne學姐 P大(法學)法碩 研二忙什麼?忙學習!我們法本的是兩年制的,需要拿到六十多學分的(一門課2~4學分+實踐20學分)。所以前三個學期天天就是上課上課上課。
  • 讀研究生期間「啃老」正常嗎?
    讀研究生期間「啃老」是否正常,我的答案是:正常。這裡的「啃老」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啃老」,如果家庭並不需要你提供經濟支持,你在讀時追求經濟獨立,佔用大量學習時間是不可取的。獎學金基本可以抵消學費,如果獎學金的檔次相對較低不如是三等的,抵消學費是可能還有一點缺口,但三等獎學金的比例較低,也就是大部分學生的學費是基本上可以用獎學金抵消的。(2)住宿費。我所在的學校研究生是宿舍,住宿費有不同的標準,1000元左右。(3)生活費。
  • 去英國讀研留學一年20萬、30萬、50萬?過來人幫你算筆帳!
    英國研究生學制比較短,文憑又受到全球認可,因此不少小夥伴考慮來英讀研,但是又不太清楚留學一年所需的費用。下面小編就按照時間線來捋一捋英國讀研從申請到入學所需要的費用,幫大家算算這筆帳。接機除大學特定日期有免費接機外,其它時候選擇學校或接機公司需要花費50-200鎊左右接機費。
  • 大學畢業是選擇讀研還是工作?其實,也可以這樣選
    現在大學畢業選擇讀研深造的同學越來越多,而研究生生涯,說短不短,說長不長,轉瞬即逝,往往很多同學在研究生畢業時發現讀研期間一片空白,找工作時更是一片迷茫。但是有的同學過得就很充實了,因為他(她)們選擇了CFA…對於,大學畢業是選擇讀研還是工作?其實,也可以這樣選。CFA,被視為金融界的MBA,華爾街的「入場券」,它被眾多財經學子視為金融投資界最高級別的證書,全球範圍內的認可度都非常高。
  • 讀研,你的錢包準備好了嗎?
    沒幾天要考研了,今天我跟大家來盤算一下考研和讀研的成本。考研考研主要花費的是資料費、上考研班的費用。資料費大概1000~2000元,考研班的話,最低1000元,往上就不好說了,幾萬塊錢也很容易花出去。這個租金就不太好算了,因為城市不一樣,個人租的房子不一樣,價格差別就很大了。全國平均算1.5萬一年吧。加上其他的費用,往屆生大概需要2萬多一年。剛才沒有算吃飯、買日用品、零食的錢,因為不管考不考研,這些錢也是要花的。讀研以前的話,讀研不怎麼花錢。
  • 去香港讀研,你必須知道的
    「我從大三下學期就開始為香港讀研做準備了。」  近年來,隨著香港方面加大了對內地生源的招收力度,赴港攻讀碩士課程的內地學生人數逐年增多,一股赴港讀研的熱潮正在湧動。不過,香港的教育體制、培養模式和內地有很大的不同,內地學生赴港讀研之前,要把相關問題了解清楚,考慮明白。  專業選擇:為愛好?為就業?
  • 讀研的經濟收入有哪些?20的考生抓緊複習爭取上岸,獎學金等著你
    讀研的經濟收入有哪些呢?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可能會疑惑,讀書難道不花錢還倒給錢?哪有這麼美的事情,還真的就有這麼美的事情呢!研究生階段只要你不是特別懶惰和散漫,你是真的不需要有任何的經濟負擔的,你讀書的個人收入養活自己完全沒有問題,甚至你畢業的時候可能會有一筆不小的存款呢!
  • 為了追求學歷讀研有必要嗎,讀研的動機有哪些,怎樣讀研不虛度?
    為了追求學歷而讀研是有必要的,但讀研的目的應該不僅僅是為了追求學歷,還有三個更加重要的動機,他們是:提升思維、追求知識和提高就業質量。與這三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一個讀研的目的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我們在文章最後來討論。
  • 在南方讀研和在北方讀研有多大差異?
    我們除了饅頭、麵條,還有花卷、火燒、煎餅、窩頭...>>>>洗澡南方的朋友:你們搓澡不會搓掉皮?你們洗澡居然不帶隔間的?原來可以兩天才洗一次澡?北方的朋友:你們不搓澡能洗乾淨?洗澡還有豪華單間?每天都要洗一次澡?
  • 讀研有什麼好處,同時失去了什麼?
    不管是在哪個學校讀研,不管是什麼專業的讀研,關鍵問題是你自己為什麼選擇讀研?自身想要深造,在某個領域裡繼續研究認真研究,你將會有機會成為某個細分領域裡的小專家,可以有機會繼續深入研究,成為磚家,讀博,在這個領域擁有較高得競爭力。失去的我覺得沒有什麼,無非是幾年的工資,而且還要自己掏幾年學費。
  • 四位過來人吐露心聲:選擇讀研後悔了嗎(圖)
    讀研值不值 不能光看當下  記者胡敏  「研究生搶本科生飯碗,本科生搶專科生飯碗」,似乎不是一句空話。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遭遇就業寒流,研究生也受到波及。幾年辛苦路,究竟值不值?淡去研究生的光環,你後悔了嗎?
  • 研究生補助太少,讀研還要向家裡要錢?為什麼說讀研究生「賺錢」?
    還在備考的21考研er,你們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學校的獎助學金呢?對於讀研的花費有沒有了解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讀研的「開銷」和「收入」。 讀研期間三大開銷 讀研期間三大開銷 1 全日制學碩基本上學費都是8000元一年,專碩可能根據不同學校的不同專業略有不同,基本上也都在7000-10000元左右一年。
  • 大學畢業後,要不要出國讀研?
    還有很多學生糾結到底是選擇在國內讀研還是出國留學呢?出國留學有萬分吸引力也有萬分挑戰,面對著很多不確定性,但這不確定之中又有很多的可能。而國內考研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2020年考研人數達到了341萬,這三百多萬大軍裡殺出一條血路,之後的歸宿也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