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靳瀟颯 東方紅啦
北京市房山區在抗戰時期曾經是晉察冀邊區的一部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武裝曾在這裡建立政權,積極發動當地民眾進行抗日活動。在這敵後抗戰的艱苦歲月中,誕生了一位鐵骨錚錚的英雄,他的名字叫做晉耀臣。
晉耀臣頭像
生於殷實家庭投身革命
晉耀臣,名顯樞,字耀臣,1916年出生於北京房山蒲窪鄉蒲窪村,他的家中有耕地四十三畝,僱傭長短工三人,在當地屬於殷實家庭。
1927年至1932年間,晉耀臣在本村讀了五年私塾,1933年至1938年間於家中務農。雖然當時華北地區因日寇入侵而陷於危機,但晉耀臣依靠著較為殷實的家底依然過著較為衣食無憂的生活。
抗戰爆發後,華北地區淪於敵手,中國共產黨隨即在敵後積極組建抗日根據地,房山地區也建立起了黨組織。一次偶然的機會,晉耀臣因家庭債務糾紛尋求當時中共房(山)良(鄉)聯合縣委書記趙然的幫助。
房山第一個抗日民主政府,房良聯合縣縣政府駐地長操村舊址
在兩人的接觸中,趙然覺得當時二十二歲的晉耀臣敢於伸張正義,是個發展的好苗子,所以解決完糾紛後,多次找他談心。1939年,經趙然介紹,晉耀臣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晉耀臣父親晉國凱是當地一個開明紳士,不僅贊同抗日,也傾向革命。晉耀臣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舉動也得到了其父晉國凱和妻子王秀芳的贊同和支持。
晉耀臣入黨後,前往平西專署黨訓班進行培訓,開始系統學習中國共產黨關於革命理論和抗日救國的各項方針政策,堅定了抗戰到底的信念,短時間內迅速成長為一名骨幹力量。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南、北白岱一帶成為日本空軍轟炸的重點地區。而國民黨軍隊的潰退又導致當地出現政治真空,民間地方武裝先後趁亂崛起,其中以佔領張坊和南、北白岱一帶的二路司令白秀亭最為猖獗。
駐守宛平城的士兵奔赴盧溝橋抵抗日軍
1939年6月,鄧華支隊掃除了白秀亭的據點,解放了張坊地區。此時正逢晉耀臣培訓結束,被分配到房良聯合縣三區(南、北白岱一帶)擔任農救會主任(區委書記)。
晉耀臣到任後,在南白岱村的廟臺上擺上一張桌子,每天中午利用村民聚集時間,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宣講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以及毛澤東的戰略思想,並召開村幹部會議、開明士紳會議以及知識分子座談會,廣泛動員各種力量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在晉耀臣的努力下,房良聯合縣三區普遍建立起了農救會、青救會、婦救會和青年自衛隊等抗日組織。截止1940年春,房良聯合縣三區所包含的十二個村中,中共黨員已遍布南白岱、北白岱、下灘、鎮江營、鄭家磨等八個村,部分基層黨支部也得以建立。
房良聯合縣三區穩定後,1940年6月,晉耀臣又被調往抗戰前哨之地房良聯合縣七區(石窩、南、北尚樂一帶)擔任區委書記。他在七區發動組織群眾開展減租減息、徵糧籌款等運動,極大支援了地區抗日根據地的建設。
組建復仇大隊懲惡鋤奸
1940年秋,日、偽軍對房良聯合縣一區(龍門臺一帶)進行殘酷大「掃蕩」,敵後抗日鬥爭形勢瞬間變得嚴峻起來。一區自大草嶺至蘆子水共有村莊二十三個且皆為山區,複雜的地形還給地方匪徒創造了盤踞的空間。
待日、偽軍「掃蕩」結束後,當地匪首楊天沛、楊萬方又私通日偽趁火打劫,於1940年11月逮捕縣區黨政幹部四十六人、殺害二十人,製造房良一區事變。事變發生後,莊戶臺、堂上、寶水等村黨組織叛變投敵,日偽軍在三尖城建立據點、在霞雲嶺修建炮樓。
1943年,反「掃蕩」期間,民兵在埋地雷
雖然挺進軍九團二營於1940年12月攻克日偽三尖城據點,但依舊沒有扭轉整體不利局面,一區的整個東半區再次淪為敵佔區。日偽軍的頻繁「掃蕩」令當地黨組織被摧垮,大批革命幹部被殺害,全區籠罩在一片恐怖肅殺的氛圍之中。
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1940年底晉耀臣臨危受命,開始擔任房良聯合縣一區區委書記。他到任後立即放手發動群眾,以蒲窪等西八村為基地,重新恢復中共基層黨組織和村政權。
除此之外,晉耀臣重新整頓地方抗日武裝力量,從區到村普遍建立起以中國共產黨員為骨幹的遊擊小組,並以蘆子水、蒲窪、東村的青壯年黨員為基礎組建一百二十人的復仇大隊。
此後,晉耀臣親自帶領遊擊小組和復仇大隊在各村開展懲惡鋤奸、消滅叛匪等工作,前往南窯、安子等日軍據點拔除電話機十八臺、活捉漢奸隊長程子良。在領導當地群眾開展武裝鬥爭的同時,自蘆子水村起逐村恢復被破壞的黨組織,重新開展黨員審查發展工作。
針對黨員隊伍魚龍混雜的現象,晉耀臣在摸清黨員底數之後,對每個黨員重新進行審批,從黨組織中清除了楊懷瑞等有叛變行為的黨員,同時,根據實際鬥爭表現培養青年黨員。上石堡村青年民兵隗合寬就是晉耀臣培養的青年黨員代表。
在晉耀臣的努力下,一區東半區的十五個村也先後重新恢復了基層黨組織和村公所,一百多名當地青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整個房良聯合縣一區的抗戰形勢得到了扭轉,晉耀臣也因此被晉察冀邊區授予抗日英雄的光榮稱號。
受盡折磨悲壯犧牲
1941年6月,房良縣與淶涿縣合併為房淶涿縣,房良縣一區改為房淶涿縣九區,晉耀臣繼續擔任房淶涿縣九區區委書記。在其擔任區委書記期間,全區展開合理負擔、減租減息運動,共減租507石、清算地主糧食1190石,有力支援了抗日武裝鬥爭。
1943年10月,晉耀臣又被調往房淶涿縣七區(南白岱、南尚樂一帶)擔任區委書記。房淶涿縣七區是由房良縣三區和七區合併而來,雖然在1939年已經被中共開闢為抗日根據地,但隨後在日軍「三光政策」的瘋狂「掃蕩」下又淪為敵佔區。
帶領敵後武工隊
晉耀臣到任後,迅速組織武工隊,並親自擔任指導員,任命郭德文為隊長。武工隊建立後,晉耀臣一方面堅決鎮壓漢奸、特務,處決了南白岱村的漢奸高級三、邱禎才,發動群眾編寫《十三月歌》以揭露嘲諷為日偽效勞的十三名保甲長;另一方面開始做偽大鄉長郭雅如等人的思想工作,爭取他們抗日。這一系列措施促使房淶涿縣七區群眾性的抗日鬥爭聲勢越來越大。
日偽對晉耀臣恨之入骨,曾多次張貼布告捉拿他,布告說:「誰捉拿到晉耀臣重賞,一兩骨頭一兩金,一兩肉一兩銀,晉耀臣身體有多重,就給多少金和銀。」
晉耀臣聽說敵人這種卑鄙的伎倆後,譏諷道:「我的頭還挺值錢」,他身背挎包,手握盒子槍,帶領武工隊員依舊機警地活動在七區各村之中。
晉耀臣烈士故居
繁忙的工作令晉耀臣很久都沒有見過到妻子和女兒。1944年3月某個深夜,他打遊擊路過老家,終於得到了一次難得的探親機會。
他對妻子王秀芳說:「我到七區是重回故地,敵人正在捉拿我。常在狼群裡轉,說不定哪天會被狼叼去。你是共產黨員,一定跟著黨繼續抗戰,我們一定會勝利的。」然而誰都沒有預料到,此次見面竟然是晉耀臣與家人最後的訣別。
1944年4月,晉耀臣到鄭家磨(又名馬家磨)村開展工作,在馬仲錄家落腳時,因叛徒告密而被敵人包圍。他和兩名武工隊員從後牆跳出,敵人拼命追趕,晉耀臣看情況緊急,命令武工隊員向西轉移,他則連開三槍吸引敵人。敵人向他合圍,晉耀臣在鄭家磨村的橋頭上,撕碎隨身帶的文件扔進河裡,終因寡不敵眾,被敵人抓捕。房淶涿縣委得知晉耀臣被捕,想盡各種辦法多次實施營救,但均未能成功。
晉耀臣被捕後,遭到敵人百般折磨嚴刑拷打,他始終寧死不降。軟硬兼施皆無效後,日偽在押解他去石亭(今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石亭鎮)的二十多裡路上,用鉛絲穿著他的鎖骨拉著走。被送到石亭後,敵人將他倒掛在牆上,用開水澆身,見他毫不屈服,又用刺刀戳瞎雙眼,在他身上連砍數刀,晉耀臣被折磨得遍體鱗傷,血染全身,氣息奄奄。
敵人仍不死心,又叫狼狗撕咬著晉耀臣的身體,最後將其推入山下的壕坑中活埋,年僅28歲的晉耀臣悲壯犧牲。
參考文獻:
[1]民政部優撫安置局編. 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M].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11.
[2]宋成明. 大義凜然 威懾敵膽——記晉耀臣烈士[J].北京黨史研究.1995.
[3]王瑩. 晉耀臣:遭受酷刑寧死不屈[J].勞動午報.2015.09.
[4]李行知.晉耀臣[DB/OL].http://www.81.cn/yljnt/2014-01/03/content_5719339.htm.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新華網」「遊遍房山「「國家人文歷史」
作者:靳瀟颯,中共中央黨校文史部博士生
責編:宋瑩
網編:侯潔英
監製: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