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會分為9個階層,美國人階級矛盾,背後的邏輯

2020-12-10 網易新聞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為你解讀的這本書是《格調》,我將會用25分鐘左右的時間,為你解讀這本書的精髓:如何通過品味和格調判斷一個美國人,已經他所屬的社會階層?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和你聊聊前段時間網絡上很熱的一個詞:名媛拼團。今年10月12日,微博上某知名娛樂的博主發布了一條關於「上海名媛群」的微博,該博主在微博裡寫道:自己花了半個月潛伏在上海某名媛群裡,通過群裡的聊天內容,發現所謂的一些名媛,她們的下午茶,包包,酒店都是通過拼單實現的。這條微博發布之後,「名媛拼團」火爆了整個網絡。

你可能會問,這與《格調》這本書有什麼關係呢?因為我在這本書裡找到了「名媛為何拼團」的答案。作者在該書裡寫道:如果你是一個注重生活品質和自身形象的人,不管錢多錢少,還是渴望讓自己與眾不同。而這些名媛們正是試圖通過拼團,讓自己顯得更為有品位,進入更好的社會階層。

其實在與中國一洋之隔的美國人,也是如此。他們不滿足現狀,希望進入更高的社會階層,至少維持當下的社會身份。而《格調》這本書,正是揭示這種現象,並且提出應對之策。

簡單介紹下這本書的作者,保羅·福塞爾。他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文學教授,曾在德國海德堡大學、美國康涅迪格學院和拉特格斯大學任教。他關於二戰時期美國社會文化的專著曾獲得1976年美國國家圖書獎。他擅長對人的日常生活進行研究觀察,視角十分敏銳。

接下來我將從三個方面為你解讀這本書的精華。

第一部分:美國的社會階層
第二部分:如何識別他所在的階層
第三部分:社會階層的出路

第一部分,美國的社會階層

有很多事物,你看不見卻感知它的存在,社會階層就是如此。只是很多美國人對「階層」這個詞非常敏感,甚至避之不及。不過該書作者認為:既然我們的社會存在等級,為什麼不去儘可能地了解它呢?這個話題可能過於敏感,卻也不必讓它永遠曖昧不明。

問題來了,美國社會分為幾個階層呢?答案是三大類,九小類。具體來說分為上層階層,中層階層,下層階層。 先來看看第一大類,上層階層。這類之下又可分為三小類:看不見的頂層,上層,中上層。

所謂看不見的頂層,指的是這個階層的人,在媒體和大眾的嫉恨、慈善機構募捐者的追逐下銷聲匿跡。如果你不是刻意尋找,或許會認為不存在。他們最主要的一個標誌,就是他們的錢來源於繼承遺產。比如像洛克菲勒家族,福特家族等。所以無論一個人擁有的財富多麼龐大,但若是靠自己的勞動掙來的,就不能位列這一等級,儘管他們的巨額收入和揮金如土的消費可以使他們模仿這一等級的身份。這個階層人的比例在美國不到1%。

接下來說說上層。這個階級的財富中有很大一部分得自繼承,但他們自己也從工作中掙得相當多的財富。最重要的一點,上層是人們看得見的,他們經常惹人注目地表現自己。他們的家中「訪客」,川流不息,他們家裡有大量空閒的臥室,以及一應俱全的飲料,食品,遊戲,派對等等,可以讓客人們隨心所欲地休閒娛樂。

最後來說說絕大多數人都想成為,也極有可能實現的階層,這就是中上層。他們與上層最大的區別在於,其中的大部分財富,是通過諸如法律、醫藥、石油、航運、房產乃至更令人起敬的藝術品買賣等行業賺來的。

說完了上層階層,我們來看看規模最大的一個階層,中層階層。同樣它也分為三小類:中產階級,上層貧民,中層貧民。他們大致佔美國所有人口的70%。

來看看第一小類,中產階級。這可能是你我聽過最多的一個詞,作者在書裡認為他們是一個最謹小慎微、了無生氣的階層。他們是企業的螺絲釘,「可替換的零件」。他們最懼怕「他人的批評」,因此是為他人而存在的。他們是全社會中最勢利的一群人。這群人居住在「城市中較好的一側」,並且力圖「幹一些與身份相符的事」。他們是最焦慮的人,一方面想通過努力進入上層階層,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掉入下層階層。

中產階層往下一個小類,就是上層貧民。他們被稱為「藍領貴族」,他們靠手藝吃飯,認為自己和律師、醫生們一樣也算「專業人士」。但他們同中產階層最大的區別在於,更加缺少自由和自尊。

中層階層的最後一類,就是中層貧民。這是一群在工作中失去自由的階層,可能會因為經常受到老闆的斥責而對生活心存怨恨。但他們為人很不錯。他們和上層貧民存在最大的共同點在於,他們在「人對人的強制性壓制」中扮演著犧牲品的角色。比如他們不得不服從管理,接受監督。

最後,我們來看看第三個階層:下層階層。他們包括下層貧民,赤貧階層以及看不見的底層。

在美國,非法移民總是揮之不去的話題。而他們所在的階層正是下層貧民。這是一個沒有明天的階級,過一天算一天是他們的常態。而承擔了美國社會中最低下的工作。他們最大的特徵,就是明顯感覺到就業不穩定。

比他們更惱火的一個階層,這就是赤貧階層。這是人們看得見的最貧窮的一族。他們無家可歸、流落街頭,懶惰、失望和怨恨壓倒了他們的自尊。

和看不見的頂層一樣,下層也存在看不見的底層,只不過他們是被動的。這個階層的人,他們在慈善機構或者管教所度過一生。

總結一下,美國的社會階層分為三大類,分別是上層階層,中層階層,下層階層。其中又分為九小類,分別是看不見的頂層,上層,中上層,中產階級, 上層貧民,下層貧民,赤貧階層以及看不見的階層。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後面我將繼續分享這本書的精彩內容,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美國經濟社會可分為哪九個階層?這三大核心或才是美國經濟的真相
    半個世紀以來,脫離「金本位」的美元一直在用印鈔機吃世界,在美國經濟復甦的影響之下,有一個可怕的統計數據顯然被掩蓋了,這個核心數字就是,目前美國消費者的債務水平遠高於其10年前衰退之前的水平。圖片來源The Fiscal Times這個核心邏輯是這樣的,因為,現在,美國的結構性赤字(債務率)很高,而美元走強推高利率更會增加其財政赤字負擔(利息支出增加、商品價格對外競爭力下降等等),所以美元走強的動力並不是很足,且美國現正在忙著應付製造業和基礎設施體系的重建(也就是「脫虛向實」),這意味著,在美元外貶內升的過程中,這將為包括歐元等在內的非美元貨幣提供了時機,而這或也是美國經濟今後將要長期面臨的害怕的核心事之一
  • 美國的種族矛盾,看似是人種問題,實質是階層矛盾
    歧視的背後,是社會的不公平。無相財經出品因「弗洛伊德之死」,美國已經動亂了半個月了,連帶的,還有英國、德國、丹麥、愛爾蘭、澳大利亞、加拿大在內的十多個國家。這激起了很多白人的不滿,尤其是川普統治下的美國,白人開始抬頭。弗洛伊德本身是一個劣跡斑斑的罪犯,可是他卻成了英雄。白人們當然不能理解。但他們為什麼還要參與這場運動呢?因為歧視的背後,是社會的不公平。
  • 美國的危機:階層固化
    但是2008年發生的金融大危機,讓很多人開始產生懷疑,甚至看到美國國內由於貧富差距和階層固化而產生的矛盾激化。該矛盾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得到徹底的爆發。美國這個國家到底怎麼了?美國是否因貧富差距而導致階層固化問題?如果真的存在,這個問題有多嚴重?「美國夢」是否已經不再可能?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談談這個問題。先來回答是不是。
  • 美國分化:富豪財富持續井噴 工薪階層陷入「生存模式」
    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國商務部公布數據顯示,美國11月零售額下滑1.1%,降幅超過預期。分析認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激增導致商業限制措施陸續出臺、失業人數持續增加,正對作為美國經濟主要引擎的消費者支出造成持續衝擊,而疫情導致的貧富差距擴大,意味著大量工薪階層財務狀況惡化、購買力下滑,可能導致美國經濟陷入長期停滯,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
  • 美國階層切片:從未消失的「綠皮書」
    《綠皮書》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會對於種族問題的修補。電影主要講述了黑人鋼琴家唐和白人司機託尼經歷的旅途故事,兩人途中爭吵不斷,但又共同度過難關,最終消除由種族引發的偏見,同時達成白人與黑人、階層與階層之間的和解。但弗洛伊德事件,證明美國社會所營造的這一「假想」脆弱異常,不堪一擊。
  • 美國富人越來越富 普通民眾更關心社會階層流動性
    圖片來源:網絡  美國富人正在變得更加富有。  據CNBC報導,美國社會保障總署(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大約134個美國人去年收入超過5000萬美元。這一總數較2013年的110人增加了20%。  2014年年收入在2000萬美元至5000萬美元之間的人數也大幅增長,達到776人。
  • 「富不過三代」是市場經濟基本特徵,美國也免不了階層固化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與歷史上的帝國有什麼不同?簡單說,古代帝國的崛起靠的是強盜邏輯,美國的崛起靠的是市場邏輯,大英帝國的崛起介於二者之間。強盜邏輯是指,依靠以為武力代表的破壞力,誰徵服的領土多,誰殺的人多,誰就是超級大國。所以歷史上的「英雄」,都是殺人最多的人。
  • 黑人作家用黑色幽默揭開美國社會的矛盾和虛偽
    當年布克獎評委會主席更是直接表示:「這部小說深深地扎進當代社會的心臟。自喬納森·斯威夫特和馬克·吐溫以來,我第一次領略這樣一種野蠻的機智。」遊走在歷史與現實、虛構與非虛構的界限內外,漫步於危險議題、社會暗面和階層枷鎖的高懸鋼絲上,保羅·比第在荒誕、幽默、諷刺與戲謔之間穿針引線,編織出一個風格強烈的當代美國黑色寓言,《背叛》也被評價為「21世紀第一部堪稱偉大的諷刺文學」。
  • 美國的"快樂教育"、"素質教育",正在偷偷完成社會階層劃分和篩選
    在美國,就是從小通過素質教育和快樂教育,來完成階層的劃分的階級的篩選,不相信?繼續往下讀。逃不出階層固化局限性的底層求生?總覺得我追求的遠不止這些。02西方社會用「快樂教育」完成社會分層 俗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直到我們把孩子轉到了私立學校......
  • 曾激勵無數人奮鬥的「美國夢」, 如何激化了美國社會的分裂?|讀刊
    拜登當選之後,不止一家媒體不為悲觀地指出「拜登面對的爛攤子比想像中還要棘手」、「美國社會依舊籠罩在川普的陰影之下」。無需多言的是,他們的矛頭全部指向日益分裂的社會現狀。有一種批評聲音在各方爭論之中獨樹一幟,這些人認為,造成今日美國社會分裂的根源,恰恰來源於昔日激勵無數人努力奮鬥的「美國夢」。只要經過努力奮鬥就能獲得更好的生活,「美國夢」常被視為社會流動性的優良典範。
  • 新民粹主義崛起背後,美國政治氣候變遷的深層原因
    自由主義公民文化是美國佔支配地位的文化,堅持自由主義公民文化及其所派生的一系列主張,在美國被標榜為「政治正確」。但是,自由主義公民文化和金融資本之間並不匹配,而自由主義認為二者是沒有矛盾的,直到危機爆發、中產階級衰落、階層和族群矛盾激化、民粹主義崛起、川普拋棄美國自由主義的政治正確觀念,二者之間的矛盾才表面化。
  • 新冠疫情如何影響美國的富裕階層
    新冠疫情下,美國如同許多其他國家一樣,正在經歷一場在挽救生命和挽救生計之間艱難取捨的戰爭。拯救經濟論的支持者認為,當前的經濟下滑如此慘烈(最新消息:美國經濟分析局BEA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年化季率初值為-32.9%。),以至於已經超脫了經濟層面,並向社會安全層面瀰漫。
  • 美國疫情風暴背後的政治博弈——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外交研究...
    4月1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擺放著新冠疫情提示牌。(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逾66萬例確診、超3萬例死亡,50個州全部進入「重大災難狀態」,美國正前所未有地被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而當地時間4月16日美國總統川普則公布「重啟美國」計劃,並稱「有些州甚至明天就可以開放」。
  • 不利社會流動 形成階層固化
    近幾十年來,美國社會階層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是中產階級嚴重縮水,從1971年佔全美人口總數的61%下降到今天的50%以下。二是在中產階級人數大幅度下滑的同時,中上層階層「逆流而上」,其隊伍不僅不見縮小,反而穩步擴大。美國社會階層的這些結構性變化對其政治和經濟政策制定提出了新的挑戰。
  • 原創 | 美國精英階層在焦慮什麼?
    這篇文章核心還是一段視頻,這是美國共和黨人國會議員馬爾科盧比奧去年9月在美國國會演講的一段視頻。盧比奧的演講生動形象的表達出美國精英階層對中國崛起的焦慮。我不想在這裡批評這位美國精英毫不掩飾的雙重標準——一個繁榮富強的美國+一個貧窮落後的中國就是世界和平穩定的基礎,而一個繁榮富強的中國+一個貧窮落後的美國就是不可接受的。這裡我只想強調幾個問題。
  • 巴雷特投下關鍵一票,美國階層割裂愈發嚴重
    共和黨大法官佔優 美國國內,川普使得美國兩個社會階層嚴重割裂,使雙方矛盾劇增且很難恢復,美國兩黨也變得更加具有分歧。對於共和黨來說,川普任期內新任命了3個共和黨大法官,使得共和黨在司法機構佔據絕對優勢。
  • 美國大選2020:失工人階層支持,藍州明尼蘇達漸變紅?
    美國明尼蘇達州(Minnesota)是一個傳統的「藍州」,歷史每次大選就只有1972年投向了尼克森(Richard Nixon),自1972年來每次均是民主黨勝出。作為科研、工業、礦產、農業等多元產業的州份,工人階層也是重要票源,隨著城巿人口學歷增加,種族更多元,也令城鄉之爭更見顯著。
  • 上世紀:美國民權運動與社會問題,看美國社會的混亂與無奈!
    其中就有貧富分化的因素,也有種族矛盾的因素,同時與黑人自身的教育程度和黑人的生育率以及黑人的基本生存狀況有密切關係,再加上美國白人警察的執法能力以及之間的關係相對惡化,使得民權運動時期美國黑人的犯罪問題成為了社會的主要問題。
  • 解密美國資本階層賺錢秘招 收入多元化很重要
    靠打拼積聚財富資本階層與人們所想像的資本主義社會那些腦滿腸肥的資本家不是一個概念,他們是成功的企業家、政治人物、體育明星和大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及小業主。美國資本階層是一個新的概念,他們既不是大富豪,也不是富裕的中產階級,而是介於此間的富裕階層。這一階層所獲得財富不是靠繼承,而是依賴自己的辛勤努力打造。
  • 美國資本階層四大賺錢秘招 失去工作也收益
    靠打拼積聚財富資本階層與人們所想像的資本主義社會那些腦滿腸肥的資本家不是一個概念,他們是成功的企業家、政治人物、體育明星和大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及小業主。美國資本階層是一個新的概念,他們既不是大富豪,也不是富裕的中產階級,而是介於此間的富裕階層。這一階層所獲得財富不是靠繼承,而是依賴自己的辛勤努力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