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美國精英階層在焦慮什麼?

2020-10-18 貓哥的視界

這篇文章核心還是一段視頻,這是美國共和黨人國會議員馬爾科盧比奧去年9月在美國國會演講的一段視頻。

盧比奧的演講生動形象的表達出美國精英階層對中國崛起的焦慮

我不想在這裡批評這位美國精英毫不掩飾的雙重標準——一個繁榮富強的美國+一個貧窮落後的中國就是世界和平穩定的基礎,而一個繁榮富強的中國+一個貧窮落後的美國就是不可接受的。

這裡我只想強調幾個問題。

1

當下由於中國去槓桿調結構,導致經濟形勢不大好——本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經濟轉型與結構性的調整本來就需要經濟速度降下來,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是無法轉型調整的(想一想你在高速飆車的時候能不能猛打方向盤?)。

但是由於過去幾十年大家都習慣了高速增長,速度一降下來,我們相當部分的精英階層就受不了,並且表出現極度的悲觀。

大家可能不知道現在企業界、金融界對於中國經濟的未來前景悲觀到何種地步!後天我會專門寫篇文章從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看待中國未來前景的問題。

但是,當我們相當部分精英階層對未來悲觀沮喪的時候——美國精英階層同樣悲觀焦慮——他們同樣在焦慮美國的未來,因為他們非常確信,未來10——15年中國會成為一個繁榮富裕的國家,而中國的崛起必然會帶來美國的衰落

這是一個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場面。

在太平洋的兩端,一端的中國部分精英階層對於自己的未來半點信心也沒有,而另一端的美國精英階層卻對中國未來的前景——成為繁榮富裕的國家毫不懷疑。

2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巨大的反差?

中國部分精英更注重當下,因為當下的經濟困難而信心崩塌;而美國精英階層更注重未來——對決定未來幾個關鍵性的高科技領域中國的領先態勢而憂心忡忡。

這幾個關鍵性的高科技領域就是:5G、量子計算(通信)、人工智慧。

人類社會正站在一個全新的時代門口,但是大多數人卻懵懂不知,大多數人太執著於傳統時代傳統事務的變化,對於5G、量子計算(通信)、人工智慧即將開啟的新時代缺乏基本的敏感——在這個意義上,美國這批精英階層的眼界遠遠超過我們相當一部分精英階層。

盧比奧先生的擔憂是有道理的,在一個存量博弈的世界裡,中國的崛起必然會帶來美國的衰落,雖然盧比奧對於中國的崛起後果頗多歪曲與污衊——比如中國會用量子計算來威脅美國的安全,會用高科技來威脅切斷美國的供應鏈等等。盧比奧用這些污衊之詞來掩蓋中國崛起對於美國的真正威脅——

比如華為的崛起必定要衝擊蘋果的銷售,中國自主晶片的壯大必定帶來的是高通美光德州儀器的衰落,中國大飛機成長必定要侵蝕波音的市場……這些可以預計的前景預示著什麼?

預示著中國的崛起必定要切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存量的蛋糕。

這個蛋糕甚至包括美元霸權以及以美國為首建立的國際經濟體系與次序。

這就是管理層強調的——未來將面對「百年未有的大變局」!

3

西方國家建立的國際經濟體系將遇到一個強有力的挑戰者,這個挑戰者就是中國。

所以,只要我們自己不亂,未來中國的前景將是相當美好的。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放棄焦慮,更加努力地工作。

當美國精英都堅信未來中國必定會成為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家的時候,難道我們自己還沒信心嗎?

加油吧!諸君!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在民族復興道路上美國精英階層絕望的焦慮吧!

相關焦點

  • 豪車奢飾品就是精英階層?你離精英階層差了什麼?
    如果說中國只有財富階層,還沒有真正的精英階層,一定會有人站出來反駁。現在告訴你,中國的少數精英正在從財富階層迅速脫離,並繼續鞏固著這一優勢,中國的精英階層已具備雛形,成為精英階層將成為越來越困難的事情,恐怕會有人不淡定了。
  • 中國精英教育的短板,卻是美國精英階層熱衷的入場券
    本文來自: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在現有的教育模式下,中國精英教育專注於提升孩子學術成績,體育教育則被大多數人視為冷門。然而,這一被中國教育圈邊緣化的項目,卻在美國精英階層受到熱捧。究其原因,是因為體育既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又能培養其未來職場能力,符合北美文化崇尚的所有精英特質,競技體育也因此成為美國式精英的主要養成渠道。
  • ...普林斯頓竟不是美國精英階層的首選!看看你的夢校被精英認可嗎?
    這說明在更大的概率上,父母學歷越高,經濟能力越強,孩子的教育資源越好,成為精英的概率也大幅提升。也許正是這樣的原因,《紐約時報》對美國大學進行了分析和排名,總結出了50所最受精英階層歡迎的大學,但結果卻大大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 中美兩國「新精英階層」的差距在哪?
    究竟是哪些細微的特質決定了土豪與精英人士的不同?美國「新精英階層」的「新奢侈」生活在中國,我常常被同樣的問題反覆問及——尤其是有些年長、且社交圈中沒有外國人的前輩們——經常會在問過我出生地、婚否、是否有孩子之後,拋來兩個問題:「你有房子嗎?」以及,「你有車嗎?」
  • 階層焦慮的女人們
    原創 謝明宏 娛樂硬糖作者|謝明宏編輯|李春暉歌德說,永恆的女性引領人類上升。不管他老人家當時是怎麼想的,在現代生活裡,我們似乎確有足夠的理由證明:女性實現階層躍遷的衝動更強烈,相應的,其階層焦慮也就更嚴重。
  • 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竟不是美國精英階層的首選!看看你的夢校被...
    也許正是這樣的原因,《紐約時報》對美國大學進行了分析和排名,總結出了50所最受精英階層歡迎的大學,但結果卻大大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最受精英階層認可的大學前10裡,完全找不到藤校的影子,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在排名中比較靠後。
  • 董卿回應美國生子:只是為了教育丨3個社會效應剖析「教育焦慮」
    後來據媒體透露稱,董卿實際是去美國生子,那一年她41歲。根據美國的法律,在美國出生的孩子直接就具有美國國籍,而中國是不承認雙重國籍的,也就是說,董卿的孩子,是個美國人,董卿是個美國孩子的母親。2019年,《開學第一課》由董卿主持,她鏗鏘有力地教育孩子們說:「你們要熱愛祖國,要愛我們的五星紅旗」。節目播出後,招到無數網友的質疑:一個美國人的母親,有什麼資格教別人愛國?
  • 文憑通脹、種族鬥爭與階層焦慮:神話幕後的美國教育
    當地時間2018年5月24日,美國麻薩諸塞州,哈佛大學舉行畢業典禮。 視覺中國 圖自川普上臺以來,對美國教育中「階層固化」的討論,席捲了中文世界。《我們的孩子》,《鄉下人的悲歌》……有多少新書得到譯介,對美國社會上升渠道收窄、對貧者愈貧與階級固化的焦慮,就有幾分。
  • 10所最受美國精英階層歡迎的大學,這個排名沒哈耶普什麼事兒
    有意向留美的學生和家長們,在選校時,通常都會考慮排名高低、是否藤校哈耶普等等的頂級名校,然而實際上,美國的精英家庭並不把哈耶普真當回事兒。根據《紐約時報》根據學費信息以及學生群體,對美國大學進行了分析和排名,總結出了50所最受精英階層歡迎的大學。
  • [乾貨]北美精英階層的素質教育,有哪些值得華人家庭借鑑?
    再來看看百度給的精英階層的定義:精英階層指擁有財富和社會地位,受過高等教育,有一定的社會關係和背景的成功階層,主要包括政治精英、財富精英、知識精英,狹義的精英階層主要包括國企高管和資產豐厚的私營企業主等有產階層。
  • 《寄生蟲》:從身份的焦慮,解讀階層的鴻溝和人性的複雜
    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這部影片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一時之間風光無限。這部影片講述了靠折披薩盒為生的窮人基宇一家,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進入到富人樸社長家裡打工,窮人和富人的生活軌跡產生了交集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關於這部影片的解讀有很多,有難以逾越的階層、貧富差距、教育等,都能引發我們的深思。
  • 美國的危機:階層固化
    但是2008年發生的金融大危機,讓很多人開始產生懷疑,甚至看到美國國內由於貧富差距和階層固化而產生的矛盾激化。該矛盾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得到徹底的爆發。美國這個國家到底怎麼了?美國是否因貧富差距而導致階層固化問題?如果真的存在,這個問題有多嚴重?「美國夢」是否已經不再可能?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談談這個問題。先來回答是不是。
  • 老人帶娃,引發兩代人的衝突,背後卻是中產階層的焦慮
    在大城市中產階層的焦慮更深為孩子學習的事都是拼了,學的東西越稀缺,越高大上,在音樂方面,鋼琴只是最低端的,高端的是學豎琴;體育鍛鍊滑冰,打籃球,也就是小兒科。高端的是馬術和擊劍。看看這些就可以知道都是受西方教育的影響。所謂追求貴族教育,精英教育。一年的報班費不少於幾萬的,比比皆是。
  • 「果粉」到底算不算精英階層?
    至於精英階層,那就更少了。所以,大家說話都硬氣點,基本上大多數網民都是屌絲群體。看了這組數據,不少人幡然醒悟,中產階層這個裝逼門檻有點高啊。至於精英階層?受過高等教育,有社會地位,有一定的社會關係和背景的人。
  • 美國名校的「代際傳承」:階層壟斷下的狂歡
    》數據顯示:54%的商業領袖和42%的政界精英,都畢業於美國的12所大學。到了20世紀30年代,美國深陷經濟危機,貴族們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產生了衝突時,他們不得不承認屬於自己的時代已經過去,一個全新的階層必將取代自己。當時,有一部分理智的貴族,開始準備權力的交接,逐步從貴族統治轉變為精英統治。世界大戰以後,美國注重科技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人才主要通過考試,來評定和訓練,來適應具體工作的需要。
  • 什麼是精英階層教育理念
    >精英階層的教育理念根據全球數據統計可見,作為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中國在新加坡、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德國、法國以及日本的留學生人數與其他國家相比均排第一。精英式教育,競爭更加激烈從2019教育部數據統計中我們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將孩子送到國外(發達國家)留學,其中不乏貧困家庭。
  • 美國教育的本質不是眾生平等,而是什麼階層的孩子上什麼樣的學校
    美國是一個貧富隔離很嚴重的國家,一個孩子接受什麼程度的教育完全取決於父輩躋身於什麼樣的階層,不同社會階層享受的教育資源不同,培養目標也各不相同。甚至有人說,在美國,階層比分數更重要。01普通工人階層學校強調遵守規章流程,老師強調死記硬背式記憶,不管是什麼學科,學生只需要將老師列出來的解題步驟或考試內容背熟即可。
  • 為什麼同樣是瘦,精英階層卻比窮人階層的身材要好?
    那麼,我們經常會遇見一種疑惑:同樣是身材瘦的人,為什麼我們卻說精英階層的人比窮人階層的人身材好呢?其實,我們都忽略了一點:窮人的瘦和精英的瘦,是此瘦非彼瘦。因為,窮人多是孱弱辛勞的消瘦,亞健康的瘦,而精英多是健身出來的強健瘦,健美瘦。
  • 2020美國大選—撕裂的階層
    另一方面,精英身份可能讓她在說話時非常圓滑,受多方利益所掣肘,規規矩矩,並且其生活過於脫離普通的群眾(這在民主黨內選舉時桑德斯的大受歡迎可見一斑)。相比之下,川普卻口無遮攔,處處美國優先,十分符合保守派們的口味。
  • 中國精英階層新思路:生個美國娃 全家去移民
    原標題: 中國精英階層新思路:生個美國娃 全家去移民(美國《僑報》摘自網絡圖片)  東方網11月16日消息:據美國《僑報》報導,1868年,美國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通過,第一款即規定:「所有在美國出生或在美國歸化,並受美國司法管轄的人,都是美國公民以及其所居住州的居民。」140多年後的今天,越來越多懷揣「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信念的中國夫婦從中國啟程,穿越大洋將新生兒誕生在地球彼端,實現他們的「美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