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冬季節後,人體內需要更多熱量禦寒,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會攝入較多的高熱量食物,導致血糖升高,尤其是餐後血糖。糖尿病人秋冬季節護理,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監測血糖要全面,血糖控制要達標
很多糖尿病患者習慣測量空腹血糖,對餐後血糖不知、不測、不重視。殊不知,餐後血糖在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每日應做到監測四次血糖,包括空腹及三餐後2小時。
同時,糖尿病患者應少食多餐,定時定量進餐,每餐合理搭配營養物質,避免食用高升糖指數的食物。此外,秋冬季節,糖尿病患者易出現口乾舌燥,因此要注意多飲水,避免進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加強日常護理,預防感染及慢性併發症加重
秋冬季節是呼吸道感染高發的秋冬季節,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相較於正常人會更弱一些,易受到疾病的侵襲,造成合併感染。且糖尿病患者多合併有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併發症,在此季節易發生急性心腦血管病。因此,除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外,應注意相應藥物治療方案的調整,還應加強室內通風,不宜去人員密集和擁擠的地方,多飲水,勿憋尿,防止出現泌尿系感染。
秋冬季是糖尿病足的高發季節,糖尿病足一旦發生,不僅治療難度大,費用高,還有高截肢致殘率風險。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秋冬季節應加強足部的保護,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尤為重要。注意保暖,勤換鞋襪,保持腳部清潔健康,勤檢查足部皮膚及黏膜,預防糖尿病足的出現。一旦發現足部出現潰瘍等異常症狀,不要自行處理,應及早就醫。
保持良好心態,堅持適當運動
糖尿病患者「管住嘴,邁開腿」的飲食運動管理至關重要。寒冬季節,人體攝入熱量增加,這就需要同步配合相應的運動量進行熱量消耗,才不會導致全天血糖水平的增高。
糖尿病患者應根據自身體質選擇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如小步快走、慢跑、太極拳等。沒有身體禁忌的,還可以適當增加抗阻力運動,鍛鍊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增強體質。運動的時間不宜太早或太晚,以餐後1小時最為宜,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運動頻率以每周5天,每天半小時為宜。冬季室內外溫差較大,運動前應做好熱身準備,運動時要注意保暖。
特別提醒
糖尿病患者運動前要諮詢醫師進行心肺的評估,避免運動過激造成身體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