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的上海鍋貼:如月如舟如耳 亦素亦葷亦美

2020-12-19 新華網上海頻道

  二兩不夠,再加一兩,美味漸入佳境,心裡裝滿了對上海小吃的念想。

    欣賞煎鍋貼的過程,是視覺和味覺結合的享受,聞的味道有時比吃還美妙。鍋貼要蘸點米醋才好吃,二兩不夠,再加一兩,美味漸入佳境,心裡裝滿了對上海小吃的念想。

    幾十年前虹口舟山路上有一長排馬路飲食店,做鍋貼的師傅40來歲,腰間系一塊白圍單,做的鍋貼比提籃橋的攤頭好吃。一兩鍋貼一角錢。讀中學時,我偶爾會得到父親給的2角零用錢,除了買學習用品外,省下一角錢去吃鍋貼。在記不清的歲月中吃過多少次鍋貼忘了,卻記住了它的焦香和鮮美之味。後來成了家搬到楊浦區長陽路,我還是喜歡到舟山路吃鍋貼。再後來搬到普陀區曹楊路,想起要吃鍋貼,就騎腳踏車先到曹家渡,坐13路電車乘到唐山路,彎到舟山路吃鍋貼。那時沒有地鐵,來回要花2個多鐘頭。在城市改造中,舟山路的馬路飲食店拆除了,從此我吃不到自己最青睞的鮮肉鍋貼了。

    現在每當路過賣鍋貼的小店或攤點,品嘗下來總覺得味道不如從前。10多年前我還在上班,到龍華路百聯黨校辦班,4號線下來經過東安路,有一家「鍋貼大王」的小店,買了二兩品嘗名副其實,吃出了我嚮往的老味道。有太多賣鍋貼的小店做不好鍋貼。生煎和鍋貼是一隻平底鍋裡的夥伴,在上海一起生存延續了近百年。其中鍋貼沒有一家做成老字號。生煎倒有著名的大壺春,原來在漢口路四川路轉彎角子上,26路電車終點站。我工作的單位距離大壺春僅幾百米。不過我常常捨近求遠,跑到中央商場沙市路食攤去吃鍋貼。後來因動遷大壺春搬走了。據說牌子還在,但名氣沒有老早響了。小吃市場黑馬「小楊生煎」,開出了不少連鎖店,連上海最頂級的環球港也有其門店。鍋貼落在後面,至今沒有一個叫得響的品牌,更談不上連鎖經營了。

    其實各種小吃在上海人心目中都有一定地位。前提是要弘揚傳統,加上創新,越做越好,用地道的口味來吸粉百姓。這個發展空間很大。當下夜市經濟蓬勃興起,小吃無疑受到歡迎。搞直播帶貨,除了口才,關鍵貨要價廉物美。我先後買了4盒雞子餅。又到王家沙吃兩面黃,去沈大成嘗條頭糕,國際飯店買蝴蝶酥。一幫退休朋友也三五成群,鉚牢蟹殼黃、蔥油餅、開口笑、大雪藏、拿破崙、沙琪瑪等名小吃逛馬路,生活變得有滋有味。

    最近看到西坡的鍋貼文章。劉笑冰等文友擅長寫詩,說要為歷史悠久的鍋貼「詩意」一下,爭取更多的吃客。於是如夢令詞牌「鍋貼」賽詩會收到9篇佳作。老胡的頭兩句「如月如舟如耳,亦素亦葷亦美」,一下子吸引了我的視線。而老吳的想像更加氣勢恢宏:「黃海玉度爭舟,鼎沸濤聲如鼓。漸漸味香舒,鬆脆嫩鮮豐滷。豐滷、豐滷,饞煞萬家千戶。」

    我相約了3個好友,走進一家鍋貼小店,每人二兩先吃起來。這次真的吃出了美好詩意:尋味鼎中晶皎,瓊玉月眉青嫋。炙浪燴鮮滋,酥面千金妖嬈。(王妙瑞)

相關焦點

  • 詩意華年,亦唯美亦繾綣
    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一個值得你託付一生的人,你的心中一定會充滿幸福,一份遇見,一份心動,唯美了時光,而我,卻在此時此刻,遇見了你,遇見你是我今生的幸運,因為你給了我最美好的愛情,詩意華年,亦唯美亦繾綣,繾綣了流年,唯美了歲月,只因為你,給了我最真摯的幸福。
  • 梅雨溼衣,亦詩意
    不過更多人還是願意將其稱為「梅雨」,不僅因此時恰逢江南梅子黃熟,更因「梅」之一字充滿美感與詩意。也即因此,「梅雨」也成為了人們關於江南詩意想像中一個重要的意象。既有詩意,自然有詩。「不待雨來先地溼,並無雲處亦天低。」「茅茨疏易溼,雲霧密難開。」梅雨是細密而無處不在的,有點像少女敏感的情緒。《紅樓夢》中寶釵戲謔黛玉,說「真真這個顰丫頭的一張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歡又不是。」
  • 亦俠亦醫丁濟萬(上)
    何時希於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學習時,丁濟萬任學校院長,何氏對其敬重尤深,寫下二十餘首小詩緬懷丁先生,取名《亦俠亦醫丁濟萬》,原文如下: 亦俠亦醫丁濟萬何時希讀《左傳》「鄭伯克段於鄢」章,可知古代國權的傳授,其固定方式是傳於長子,是不可改變的「權位」制度。但長子早死,是否可以傳於次子呢?不。
  • 花蓮 宜蘭 叄 亦小亦美
    市區裡,隨意一個地方就可以看到遠處的山。花蓮、宜蘭,亦小亦美。喝的是這裡的咖啡,品的是小鎮的故事,看的是臺東的風土人情。這次旅行沒有錯過這兩個城市,真乃幸甚。來過以後,我們的願望清單不減反增:在花蓮市區裡騎摩託車、花蓮的瑞穗牧場、壽豐牧場、吉安鄉、花東縱谷、北回歸線標誌;宜蘭的國家傳統藝術中心、蘭陽博物館、蘇澳、南澳、冬山鄉,貌似還有太平山雲海咖啡……
  • 【民族團結一家親】亦師亦友亦真情
    【民族團結一家親】亦師亦友亦真情 2020-10-10 21:2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師說心語 | 互信共勉、亦師亦友 精耕細作育人「責任田」
    師說心語 | 互信共勉、亦師亦友 精耕細作育人「責任田」 2020-12-22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阿里、騰訊、平安「三馬同槽」:亦敵、亦師、亦友
    在這個三角關係圈裡,與其單純的稱三者是現實版「中國合伙人」,不如用「亦敵、亦師、亦友」的註解更為合適。  阿里巴巴藉助各金融機構的力量,其網際網路金融生態閉環初具規模,騰訊也在逐步加深向金融領域的滲透,從理財通到與國金證券合作,再到籌建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也是風生水起。
  • 《齊物論》:彼亦一是非 此亦一是非
    在《齊物論》中有一句話受到反覆批判。那就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一般論著都把它理解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似乎沒有是非。從此又引出不可知論,相對論,詭辯論。     我們如果深入思考這個問題,卻可能發現其中合理的因素,那就會有另一種評價。     本期我們就聽一聽周老師關於「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新解。
  • 《若你安好,我亦安》這篇文章太美了!
    依稀夢裡,見你一身素衣清揚,花簪摞起青絲三千,細筆略描眉黛,一汪秋水明眸,硃砂點唇,玉面玲瓏。你靜坐雅閣之上,斜抱琵琶,彈奏一曲《高山流水遇知音》,你的琴音,清婉悠揚,如泉水叮咚,似溪水潺潺,看,那沉睡千年的睡蓮為你綻放,舞一曲悠然,聽,那遺落在江南細雨霏霏古巷的紫丁香,為你清唱,盡展一世歡顏。
  • 亦古亦今西津渡
    鬧中取靜,遐思邇想,細細尋思西津渡的衰而復興,深感其奧秘就在於其又新又舊、又古又今,亦中亦西、亦山亦水的絕佳組合,堪稱「古今、中外、山水」渾然一體匯聚於斯。   鎮江西津渡始建於六朝,因渡成街、因渡成名,渡連著街、街倚著渡。渡是浪漫的,目睹了太多的兒女情長、悲歡離合;渡更是歷史的,見證了大江大河裡的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千年古渡、千年老街」,延續著鎮江的文脈。
  • 諾亞亦家亮相上海第十九屆國際家具展(圖)
    上海第十九屆國際家具展於2013年9月11日至15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本屆國際家具展共展示面積超過70萬平米,參加展商近3000家,展會期間匯集了全球眾多的專業用戶到現場參觀。
  • 一方名醫與病人亦師亦友
    這位出身農民家庭的名中醫,身上有一種天然親和的氣質,很多病人與他相處亦師亦友。□晚報記者 陳瓊 通訊員 彭紀樹 張心悅 範崇勝A習慣查根究底找病因記者來到魯光錢醫生的病區辦公室,他查房剛結束正在給病人看病。
  • 我從素年走過,留不住錦時的光陰,亦帶不走眼裡對你的一絲悵念
    繁華落盡,聽一曲碧水長情,滌蕩心中塵擾,沁上晴嵐詩意,深諳陌上紅情。時光蔥蘢,攬一隅琉璃翠,寫意淡泊人生。說到淡泊,大概本事便是性本空吧我曾在,繁華裡沉睡,心灼囿華,在隔岸的雲水間沉淪心夢。時光漫漫,往事像縹緲的笙歌,風過荷香,將思緒帶向久遠的歲月,那些素年錦時,如蓮的心事,一直自心倨傲,如花般妖嬈,我從素年走過,留不住錦時的光陰,亦帶不走眼裡對你的一絲悵念,多年後,情漸深深但依舊生輝,時空沒有蒼茫,我靜默其中,與清美相融,與清歡相協。
  • 亦師亦友更像「媽」
    亦師亦友更像「媽」賀紅說,她和學生的關係——亦師亦友更像「媽」。教書育人,亦師亦友更像「媽」「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賀紅說,這句話,用在教書育人上也不為過。「因為喜歡他們,愛他們,除了有特殊情況,我基本上都是在學校,孩子們有什麼事都找我。」「不吃行不行?」有一次,賀紅突擊查寢室,發現宵夜的味道很重。「晚飯吃得早,餓得快,不吃睡不著!」
  • 亦師亦友 結隊前行
    餘強副校長和張靜主任也分別對師傅和徒弟進行要求:勤學習、帶好頭、亦師亦友,人人為師。
  • 亦師亦友——孟浩然與李白
    孟浩然比李白大12歲,對李白而言,他和孟浩然之間亦師亦友,既是老師,又是長兄,也是肝膽相照的知己。李白一生狂放,佩服的人不多,雖然孟浩然是一介布衣,沒有任何官職,但李白對孟浩然非常尊重,認為他是一個胸中具有大丘壑的人。
  • 《超級小郎中》許佔偉演繹亦正亦邪青幫大佬
    劇照由搜狐視頻、大唐輝煌、華誼兄弟、華友傳媒聯合出品,著名導演楊小波執導,朱元冰、邢菲、許佔偉等演員聯袂出演的民國玄幻青春偶像電視劇《超級小郎中》熱播,劇中,實力演員許佔偉飾演上海青幫大佬雷劍鳴,雖沉穩老練,但機關算盡,最後善惡終有報。
  • 最好的夫妻關係:亦師亦友
    如果非要總結出一個狀態,那麼夫妻之間,最好的關係,莫過於亦師亦友。夫妻的不同之處,要瞭然於心;不足之處,互相補充;優勢之路,互為助長。面對同一個問題,能夠對照對方找出自身的不足,也能夠努力的改進,唯有這種亦師亦友的夫妻關係,才能走得更長遠。就算是素不相識的兩個人,也會因為三觀的不合而產生激烈的爭鬥,更何況朝夕相處的兩個人。男人和女人本來就有很多的不同之處,這些差異是後天無法消解的。
  • 亦梵詩護膚:科技,釋放健康之美
    攜手萬千女性共同對抗壓力2019年,以《科技護膚,探索美妝新時代》為主題的美妝行業高峰論壇曾公布過一組數據:自2005年至今,以科技類、功能型護膚品為代表的全球藥妝產品消費增速始終高於全球護膚品消費增速
  • 留守:一把雙刃劍,亦苦亦樂
    留守是一個傷感的字眼,他總是能夠刺痛我們的眼球,可是留守究竟亦苦亦樂,只有自己經歷了才會知道。留守大山的孩子,雖然生活艱苦,可是他們也會苦中作樂,童年亦苦亦樂也是因人而異。不是所有的留守兒童都是孤獨無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