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古亦今西津渡

2020-12-20 人民網

  一個秋日的午後,信步走到鎮江西津渡,於濃馥的金桂馨香中,竟找到了些許久違的閒情逸趣。鬧中取靜,遐思邇想,細細尋思西津渡的衰而復興,深感其奧秘就在於其又新又舊、又古又今,亦中亦西、亦山亦水的絕佳組合,堪稱「古今、中外、山水」渾然一體匯聚於斯。

  鎮江西津渡始建於六朝,因渡成街、因渡成名,渡連著街、街倚著渡。渡是浪漫的,目睹了太多的兒女情長、悲歡離合;渡更是歷史的,見證了大江大河裡的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千年古渡、千年老街」,延續著鎮江的文脈。而如今,千年古渡只能於暮色中的待渡亭上遙想:昔日長江與運河十字交匯的獨特區位,曾經使鎮江漕運在古代具有全局性影響。帆影遠去、滄海桑田……當歷史煙雲散盡,一切不在,唯獨生活還在。

  徜徉於青石路面上,老街依舊氤氳著繁華的塵世煙火,那人聲鼎沸、熙熙攘攘,無不刻錄在斑駁的記憶苔痕上。這裡連片的民居不是粗糙拙劣的仿古建築,而是稍加修繕雕飾的老屋,盎然的古意瀰漫在街道弄堂裡,古老而不破敗,典雅卻又世俗,與流行的時尚元素有機交融,既是歷史的,又是現代的;既是文化的,又是商旅的。

  「一眼看千年」。唐代的客棧、宋代的鐵柱宮、元代的超岸寺、清代的救生會……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終於登上唐代詩人張祜筆下的那座小山樓:「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州。」昔日羈客之旅愁,如今已是尋根之鄉愁。看著現代人穿梭流連於古街之中,頓覺世事滄桑、時空穿越。變的是風情和歷史,不變的是人情和生活。心底不禁喃喃自問「今是古耶、古是今耶」?

  中外合璧,在這裡表現為既有元代藏傳佛教的昭關石塔,也有見證清末長江通商口岸的英國領事館舊址,因文化反差而無意間極大提升了美學品位和視覺衝擊。尤其難得的是,古街區北臨逶迤東去的滾滾長江,南倚碧靄蒼翠的雲臺山麓,漫步清晰可辨的青石古道,俯仰之間別有一番氣勢,讓人陡生「江山如畫、如畫江山」之喟嘆。

  方寸之間的西津古渡,風雲際會這麼多可遇不可求的元素,實屬難得。更難得的是,不同文化並未造成光怪陸離,表面矛盾卻造就了深刻和諧。西津渡歷久彌新的獨特魅力或許正蘊藏於此。

  本版製圖: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16年04月04日 06 版)

相關焦點

  • 鎮江西津渡\許揚
    「不來西津渡,不算到鎮江」。西津渡古街位於鎮江城西雲臺山麓,是依附於破山棧道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蹟。街長雖不到千米,但存有自唐宋以來的青石街道、元明的石塔、晚清時期的樓閣,皆別具風情,西側小碼頭街仍保持?唐宋風韻,漫步其間,大有穿越時空之感。  因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六朝時期(西元三世紀初到六世紀末),西津渡過江航線就已固定。
  • 西津渡:張祜筆下的「金陵渡」
    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張祜在金陵渡小山樓投宿,登樓遠眺長江,將自己的旅思融入夜色,留下了這首千古絕唱《題金陵渡》。金陵渡就是現在的西津渡,唐時,這裡叫蒜山渡,別稱金陵渡,宋代始稱西津渡。《題金陵渡》可能是張祜旅途中的匆匆一筆。但是西津渡卻記住了張祜,現在的西津渡有著張祜的雕像、《題金陵渡》,並且復建了一座小山樓。
  • 尋味江南,遇見千年鎮江西津渡
    90後旅行,只為遇見:尋味江南,遇見千年鎮江西津渡鎮江西津渡位於鎮江城西的雲臺山麓,是依附於破山佔到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蹟。關於西津渡最有名又最有爭議的一首詩來自唐代詩人張祜(hù)寫過一首《題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洲」。可能會有人說,這詩不切實際,在南京如何看得到瓜州的美景,此處的金陵非彼金陵,務將金陵錯認為南京。在唐時,京口(鎮江)亦稱金陵,是可以查證的,《嘉定鎮江志》中特別註明金陵是金陵渡,即西津渡也,與瓜洲渡對岸。
  • 春風十裡,我在西津渡等你
    這裡,就是千年古渡西津渡。乙亥年的正月十三,陰霾了許久的天空終於放晴了。從馬鞍山出發,沿著寧馬高速轉向滬寧高速,大巴飛馳兩個小時後就到了西津渡。而唐代詩人張祜的《題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洲。」,則把西津渡美妙如畫的江上夜景描寫得寧靜悽迷,淡雅清新。只可惜當年緊鄰長江,滾滾江水就從腳下流過的西津古渡,現在離長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的距離,古渡碼頭作為渡口的功能也已喪失殆盡。
  • 霧失小山樓,月迷西津渡
    西津渡古街位於鎮江城西的雲臺山麓,是依附於破山棧道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蹟。西津渡古街是鎮江文物古蹟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古街全長約 1000 米 ,始創於六朝時期,歷經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建設,留下了如今的規模,因此,整條街隨處可見六朝至清代的歷史蹤跡。
  • 旅遊 西津渡雅閣璞邸酒店
    旅遊 西津渡雅閣璞邸酒店拍照聖地 這個地方超適合拍照來鎮江旅遊,好多天,說說我的路線①成都出發沒有飛機直達,是先去南京中轉長途汽車,從南京機場大概2小時到酒店②酒店住的是新開的西津渡雅閣,因為是開在西津渡,比較方便,酒店主打別墅酒店,挺不錯的,(房間裡有稱,我一般是用稱來分辨酒店的好壞)③酒店早餐很棒。
  • 一片浮玉江中駐,看千年西津古渡——遊鎮江焦山、西津渡
    焦山有珍貴的「四古」:古寺廟(定慧寺)是明代之建築物,古樹木:六朝柏、宋代槐、明代銀杏。還有碑林墨寶、摩崖崖石刻,均聞名於世。這就是焦山為何會定為5A景區的深厚文化底蘊。西津渡古街下午3:40來到 鎮江 西津渡西津渡古街是 鎮江 文物古蹟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西津渡原先緊臨長江,人們曾在此候船或登岸,清代以後,由於江灘淤漲北移,當年的西津古渡現在離長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距離。
  • 鎮江西津渡的青旅,一群愛好音樂的小夥伴,訴說與傾聽的港灣
    江蘇鎮江的西津渡老街,是每位遊客必到之處。依山而建的老街最顯著位置,有一座青旅叫「小山樓」,除了來煙雨江南的小山樓憑窗發呆外,還要聽聽這裡的溫情故事。一千多米長的小碼頭街,是當年依山而建的碼頭棧道演變而來,至今依然保留著各個歷史時期的遺蹟,可謂「唐宋元明清,一眼看到今」。
  • 西津渡救生會獲贈《京江蔣氏宗譜》
    金山網訊 京口蔣氏救生會館是西津渡獨有的中國傳奇,更是世界上最早、傳承最久的民間水上救生組織,但是由於資料較少,其中還有很多不解之謎。昨天,破解這一系列謎案的《京江蔣氏宗譜》捐贈儀式在西津渡救生會舉行,這標誌著西津渡救生文化在史料支撐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眾人拾柴引來連鎖反應近年來,西津渡文史研究者祝瑞洪一直傾心於西津渡文史研究,但始終受困於西津渡救生文化資料的匱乏。
  • 孩子18歲之前15個必遊地:中國臺灣 亦古亦今的寓教於樂
    中國臺灣 亦古亦今的寓教於樂適合年齡:6歲以上涉獵:國學文化我國臺灣對於親子遊來說,是個不錯的目的地。首先這裡從南到北匯集各類博物館、文化村以及遊樂園。
  • 最全達人探店攻略,帶你暢遊西津渡
    10月19日至20日,西津渡與攜程聯合招募了四位愛旅行愛攝影的達人,在這個金秋來到西津渡,覽景探店,訪古尋幽,探尋西津渡在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的各色印記。 旅行的途中,來此歇歇腳,找一本喜愛的書,讀上片刻,這便是屬於西津渡特色的慢生活。 西津渡古街,除了各處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蹟,還有隻有親臨方能品味的鎮江美食等你來打卡。
  • 鎮江西津渡:十字黃金水道上的"中國古渡博物館"
    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位於鎮江西部老城區,街區因渡而生,渡口歷史存續1400年,形成了渡口文化、救生文化、宗教文化、建築文化、西洋文化、商賈文化等主題鮮明、獨具特色、多元聚合的津渡文化。玉山大碼頭、救生小碼頭、歷代路面這些考古發現,探明了歷史上西津渡渡口的規模,充分論證了西津渡在中國歷史上作為交通樞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西津渡之救生會--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完全民辦的江上救生機構
    蔡洸在西津渡採取的渡口安防措施兼具官渡與救生性質,是迄今所知長江流域最早的官方救生活動。然而歷經元明兩代至清康熙年間數百年過去,前朝的救生船隻早已消失無存,地方官府對此也疏於管理。江上救生活動早已沒了蹤影。面臨江水無情,天象難測,待渡之人吉兇未卜,自幼在鎮江長大的蔣元鼐已不知親眼目睹了多少生死離別,他決定在西津渡創辦救生機構,為往來船隻保駕護航。
  • 鎮江西津渡救生會獲贈「瓜鎮義渡局碑記拓片」
    昨天,鎮江市文史研究專家,向西津渡救生會捐贈了「瓜鎮義渡局碑記拓片」,這一拓片的捐贈為西津渡的文史研究和文化傳承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捐贈人揚中博物館文史研究中心主任陸尊告訴記者,今天捐贈的拓片,它叫「瓜鎮義渡局碑記」,原石碑在瓜州島上面,在光緒末年,所有的東西都塌到江裡面了,這個石碑也塌到江裡面去了,主要講的是鎮江到揚州瓜州之間,坐船不要錢,因為原來老百姓很貧苦
  • 與雅閣酒店集團一起相相約鎮江 採訪西津渡雅閣璞邸酒店
    最新添列的雅閣成員,是於今年6月底開業的西津渡雅閣璞邸酒店位於西津渡景區雲臺山下,力圖打造全國首家「渡口文化」的主題酒店。在酒店的咖啡廳,我們見到了酒店負責人齊總,溫婉的齊總身著紅色套裝,笑意盈盈地接受了我們的採訪。
  • 鎮江西津古渡,宛若一幅千年畫卷,在江濤帆影的映襯下風韻依舊
    寫在前面的話——鎮江西津古渡,位於市區內的雲臺山下,是依附於山腰棧道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蹟。西津渡古街是鎮江文物古蹟保存最完好的地區,是鎮江的歷史文化名城「文脈」所在。鎮江西津渡,曾叫「蒜山渡」。說好的古渡口又在哪?不就是古渡口嗎?不就是留下幾首古詩詞嗎?萬裡長江的大小渡口多了去啦,憑什麼就應該這個渡口最有名氣?  讓歷史往前翻——鎮江西津古渡的重要性,直到東晉南遷,才開始體現出來。當年,中原戰火瀕繁,大批北方難民逃往江南。其中有個叫祖逖的好漢,率親族宗黨幾百家一同南遷。
  • 全國首家「渡口文化」主題酒店---鎮江西津渡雅閣璞邸酒店撼世登場
    一店一故事,住在時光裡  全國首家「渡口文化」主題酒店----雅閣酒店集團旗下鎮江西津渡雅閣璞邸酒店即將於2018新年伊始開業迎賓。酒店位於4A級旅遊景區----江蘇鎮江西津渡景區,以津渡文化為主體,依附於雲臺山麓,以平安和諧為核心價值的渡口文化與民國傳統風格的酒店建築群一起構成了西津渡雅閣璞邸酒店。酒店擁有150間/套各式風格客房,旨在打造「住的是酒店,品的是歷史,時光回溯,邂逅奇遇」的文化主題酒店。
  • 打卡東關街和著名的西津渡
    月18日上午遊西津渡,中午回到鎮江火車站,這次是票上寫好北廣場進站的,一上午坐的都是2路公交車。順便說一下門票,老人、學生等有優惠,免票半價之類的,帶好證件,審核很嚴,售票處和檢票處都盯著我們的學生證看了半天。
  • 西津渡雅閣璞邸酒店,成功中標鎮江市事業單位會議項目
    西津渡雅閣璞邸酒店,成功中標了2020年至2022年年度鎮江市市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會議定點招標採購項目。酒店坐落於江蘇鎮江西津渡景區,潤州區京畿路88號,以津渡文化為主體,依附於雲臺山麓,以平安和諧為核心價值的渡口文化,與民國傳統風格的酒店建築群一起構成了西津渡雅閣璞邸酒店,精品酒店純粹而精緻,私密而與眾不同。
  • 精讀唐詩《題金陵渡》
    《題金陵渡》是真實反映了詩人張祜某次北歸,因長江阻隔,過不了江,被困鎮江西津渡,在小山樓過夜的著急心境。小山樓客棧「金陵津渡小山樓,」著急北歸的張祜行至鎮江西津渡。因當日過江不得,無奈,只能在西津渡半山腰的客棧小山樓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