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隨著螞蟻集團上市被按下了暫停鍵,阿里巴巴這個超級企業在這一段時間裡,就再沒有下過熱榜。
雖然偶爾有辛巴這種跳梁網紅靠賣糖水燕窩吸引著不少人的眼球,但人們更關注這個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科技公司的未來走向。近日,相關部門發布了一則情況說明,根據舉報,對阿里巴巴涉嫌「二選一」進行立案調查。
一石激起千層浪,還沒有從螞蟻集團的吐槽中走出來的網友們,眼睜睜地看著又一個疑似大瓜落地,不禁又有人拍手稱快。同時,相關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將於近日約談螞蟻集團,
距11月2日被約談剛剛過去一個多月,這次約談的主題也相當明確,直指規範金融業務經營與發展。
可以說,對於網際網路相關行業,仗著背後有資本大鱷撐腰迅速佔領市場後,實施壟斷行為的事情,到了該算帳的時候了。除了一直以來靠超級流量一家獨大的淘寶、天貓,美團、滴滴、微信,其實都到了一家獨大,且大而不能倒的程度。
阿里巴巴的被調查,釋放了一個強烈的信號,那就是惡意競爭必被重罰。
阿里巴巴成立至今,已經21年。在它21年的成長中,充滿著巨大的爭議,我們來看看這幾家企業的行為,到底夠不夠得上壟斷吧。
01天貓強迫商家二選一,否則關店沒商量
2012年,淘寶商城正式更名為天貓,「雙11」正式被命名為「雙11購物狂歡節」。這一年,天貓「雙11」線上總成交額達到191億,而對應的2011年「雙11」的成交數據是33.6億,翻了5倍的成交數據讓阿里人血脈噴張,認為造節成功,未來的成交數據會突破千億。
也是在那一年的「雙11」前夕,天貓針對於「雙11」購物狂歡節要求商家「二選一」;
2013年6月,天貓平臺要求商家進行「二選一」抉擇,從「雙11」延伸到「618」,從這以後,「二選一」的已經成為常態化,並持續進行了7年。
2015年,天貓與迪卡儂、Timberland和Lafuma等20餘家國際品牌籤署獨家銷售合作協議,產品不能在其他任何一家電商平臺銷售,將「二選一」當成了經營手段。
2017年,多次以未完成業績考核為名,將上千家天貓店鋪強行關閉,天貓商家集體到阿里巴巴總部維權。
2019年6月,著名家電品牌格蘭仕就手撕天貓強迫二選一,引起了軒然大波。格蘭仕表示,在618期間遭遇天貓限流,致原有主力店鋪的銷售出現斷崖式下跌。多次反饋之後,天貓均不予理會,在雙十一到來之前的10月25日,單方面將店鋪的格蘭仕商品全部下架
從「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到「讓天下沒有好做的生意」,天貓似乎已經忘記了初心,正在一步步地成為那個曾經它最看不上的人的樣子。
02美團外賣,強迫商戶二選一,否則限定配送範圍、直至閉店
作為一家擁有將近300萬騎手,每日訂單量超過4000萬單的超級外賣配送平臺,美團外賣收拾起這些中小商戶來,更是肆無忌憚。全國幾乎沒有幾家商戶能做到雙外賣平臺運營,而美團也多次甩鍋區域運營商。而一旦你不聽話,非要美團、餓了麼雙平臺運營,美團對付你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暫停結款,後臺關閉店鋪接單功能、或者將配送範圍限定在500米以內,店鋪開著也根本沒法接單,基本上一旦進入懲治名單,商家就沒有什麼好下場了。
03滴滴出行,多平臺接單屬嚴重違規,直接封停沒商量
在滴滴出行的司機客戶端,每天都會收到很多條的每日司機播報,關於各項新活動的介紹、疲勞駕駛技巧、近日處罰公告等等,都會通過語音播報的方式推送到司機手機上。而對於司機多平臺接單,滴滴是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的,它給出的理由是會導致司機疲勞駕駛,在滴滴強制下線休息的時候,有人不休息而選擇用其他平臺繼續接單,會導致事故風險增大。
實際上,多平臺接單很少會有人跑到滴滴強制下線,而是被派單到了沒有單的地方,才會打開其他平臺接單,而一旦你用同一個號碼多平臺接單,被滴滴檢測到,處理方法也非常惡劣,直接封停帳號接單功能,加入司機黑名單。換個手機號也沒用了,身份信息在後臺已經作廢了。
這其實也是一種壟斷行為,為了強迫司機只用滴滴接單,而採取的一旦多平臺接單就封停帳號的手段,可以說相當的強勢。
04寫在最後
這些背靠資本的網際網路大鱷們,披著科技公司的外衣,行網貸、金融、租車、配送公司之實,為了市場佔有率和一己私利,致同行們的生存於不顧,致百姓的生存於不顧,單方面進行各種壟斷行為,終究會付出應有的代價。阿里巴巴的密集約談和調查,給這些平臺企業敲響了警鐘,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期待有關部門展開雷霆行動,還百姓和商家們一個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