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相信大家都被阿里的「二選一」涉及壟斷被立案調查的新聞刷屏啦,那何為「二選一」呢?
比如你在天貓開了店,就不可以在京東開店;在京東開店,天貓就不接受你。這個就叫做「二選一」了。
京東與天貓的「貓狗之爭」
大家都知道,壟斷的惡果就是買方市場會逐漸成為賣方市場,而且是長期的,靠市場經濟本身的調整能力是難以改變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宏觀經濟的大手進場幹預了。
正是因為我們網購有京東、淘寶、拼多多、蘇寧易購等眾多選擇,我們一直以來才能享受到那麼多的網購福利與優惠,觸摸到更加透明的產品市場。壟斷的苗頭如果不掐滅,一家獨大的情況下消費者就必然會淪為資本最大的犧牲品。
選擇越多對消費者就越有利
而類似於「二選一」的遠遠不止於阿里,比如還有美團。尤其是在南方地區,美團的市場佔有率一度高達70%。即便是在如此高的市場佔有率下,美團依然會強迫店家進行「二選一」,企圖將剩下的30%都徹底吞併。
而美團壟斷的惡果,相信大家都已經開始感受到了。尤其是今年,聲討美團的文章和呼聲遠勝以往。用戶說《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外賣小哥三問王興》,而商家更是有苦難言。
「拼命」賺錢的外賣小哥
前天跟幾個朋友一起吃飯,其中一個朋友是做酒店的,就跟我們吐槽美團抽傭有多狠。他說他一個月下來,50%的營收都被美團拿走了。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有人就說了,那你可以不上美團啊,沒人強迫你啊。事實上,如果不上平臺,根本就沒有其他銷路,不上就等於倒閉。而結果只能是,價格空間被平臺佔盡,消費者無法真正享受到本可以更低的價格,而有苦難言的商家同樣無利可圖,這個就是壟斷的惡果。
壟斷早已滲透到我們的身邊
當你有選擇的時候,只是因為壟斷尚未形成。而壟斷之所以叫壟斷,就是要讓你沒得選擇,而他就可以漫天要價。
從電子商務,到外賣娛樂,再到最近的社區團購。我們可以看到那些龐大的利益集團,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滲透到我們的工作、生活、娛樂等方方面面,最後再形成壟斷,瘋狂榨取消費者和從業者。所以人民日報才會說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這番話來。
反壟斷是法律,是民意!
這次國家直接將大棒打在巨頭阿里身上,說是敲山震虎、殺雞儆猴都不合適。因為這次直接打的就是大老虎,從而也可以看出國家針對反壟斷的信念是非常堅定的。
所以說,這次反壟斷是擒賊先擒王,相信其他無論是阿里系還是騰訊系的企業,都要放緩刀叉,慢慢咀嚼,小心吃相了。而手上擁有某些壟斷企業股票的朋友,也要小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