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這麼多字?完全讀不進去!每個字都認識連起來說了個啥?天吶又要從頭讀一遍!(無限循環)」讓人頭禿的片段閱讀已經困擾大家很久了吧!中公教育送來救星來一顆——「主題」篩選法,幫你擒賊先擒王!什麼是「主題」?一段話中重點論述的對象就是主題。它有什麼作用?在我們做片段閱讀的時候如果遇到了需要概括主旨、提煉重點的題型時,如果選項中脫離了主題詞就相當於跑題了,那就可以利用主題詞去排除選項。既然它這麼重要,怎麼找到它?中公教育和大家一邊在心裡默讀下面段話一邊嘗試著找出它的主題詞。
「小時候,中華是白白的牙膏,我在這頭,笑容在那頭。
上學了,中華是一支細細的鉛筆,我在這頭,考卷在那頭。
工作了,中華是一條紅紅的香菸,我在這頭,領導在那頭。
結婚了,中華是貸款轎車,我在這頭,奮鬥的路沒有盡頭。
將來啊,中華是道長長的國境線,父輩在裡頭,孩子們在外頭。」
相信大家都能敏感的找到這段話的主題——「中華」。我們是怎麼找到的呢?是通過它出現的頻率。這種方法非常的簡單,各位學員是可以迅速掌握的,不信我們來練練手。
【例1】「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它是企業一切理念、制度和技術的價值基礎。企業在重視財務、營銷、技術的同時,更應重視員工,員工是企業的主人,是企業的根本,只有建立起以「重視員工」為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文化,企業才能凝聚員工、創造個性,為自身的發展提供目標、方向和動力。」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B.建立企業核心價值觀的途徑
C.企業文化應以重視員工為中心
D.企業如何形成和加強自身的凝聚力
【中公解析】C。文段由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引出話題,強調企業應該更重視員工,只有建立起以重視員工為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文化,企業才能有好的發展。這段話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企業和員工,而A、B、D 三項都脫離了主題詞「員工」,故正確答案為C。
【例2】中華文化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之所以始終保持強勁的生命力,就在於中華文化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同時,善於吸收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相關文化因子,作為改善自身文化機制,培養文化自新能力的有機元素。這就是為什麼古巴比倫文化、古印度文化相繼消亡,而中華文化卻歷數千年經久不衰並不斷開新繼而創造新的文明奇蹟的奧秘所在。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A.只有不斷改善自身文化機制才能經久不衰
B.中華文化始終保持強勁生命力的關鍵
C.古巴比倫文化的消失源於缺乏鮮明的民族特徵
D.中華民族要善於吸收不同民族、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文化
【中公解析】B。文段第一句話分析了中華文化始終保持生命力的原因,第二句話再次強調這就是中華文化經久不衰的奧秘,很明顯,「中華文化」是這段話的主題詞,文段在分析中華文化保持生命力的原因,而只有B中有這個主題詞,故正確答案為B。
是不是很簡單?只要找到了高頻詞,就可以篩選出「主題」,在選項中一眼找出答案。當然,有時光靠高頻詞也未必能找到「主題」,期待大家都能學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