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楊晗軼
上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大家好,我是Kris。
之前有觀眾朋友反饋,Kris的節目虛頭巴腦,主義來主義去,聽得讓人犯困。我一尋思,得,整個精神的,咱們說髒話好吧?不要誤會,不是我說髒話,我只是髒話的搬運工。這大半年以來,美國政府做了不少很過分的事,許多網友在見證歷史的同時,也用最動聽的中國話把這些「老朋友」們問候了十八圈。但這屬於民間行為,大家江湖人士,語言美一點也很正常,這期節目我要關注的是美國的廟堂,也就是美國政治的祖安化。
什麼是祖安化呢?據說就是以對方母親為圓心,祖宗十八代為半徑,生殖器為主武器,意淫為主技能,配以倫理、兩性、家畜、寵物、殯葬等領域和行業的特有動詞以及名詞進行語言輸出。這是國內某些網民的不文明現象,央媒是當國內新聞做的,但其實我覺得放美國身上挺合適。
為什麼突然想到這個話題呢,是因為最近有一則不起眼的新聞,標題叫《「別小看他把事搞砸的本事」,歐巴馬私下這麼說他》,這個「他」就是川普特別討厭的瞌睡蟲拜登。拜登是今年美國大選的民主黨候選人,你可能不知道這已經是他第三次競選總統了,之前幹了八年副總統36年參議員,剛出道時還是參議院歷史裡排得上號的年輕小夥,轉眼就成了靠資歷感人的老將,令人唏噓。當年歐巴馬就更寵希拉蕊,不太喜歡拜登,給他的評語是:Don't underestimate Joe's ability to f*** things up。相當於給拜登一個官方認證,幹啥啥不行,搞砸第一名。這裡的搞砸沒有用委婉語screw up,而是直接用F開頭的4字母單詞了。
順便告訴你一個冷知識,英語裡之所以經常用screw擰螺絲來代替f***,是源於人們對豬配種過程的觀察,它的拉丁語詞源scrofa就是母豬的意思。
好了,這事兒不能說太細,懂的自然懂。
言歸正傳,回到歐巴馬。自從懂王當政以來,美國自由派一直很懷念歐巴馬。先不說他和懂王誰智商高,誰精神正常,至少有一點,這也是崔娃喜歡調侃的一點,歐巴馬講話文縐縐的,用詞很高級,畢竟哈佛法學博士,跟懂王的泥石流相比,絕對是一股清流。歐巴馬在一段頗具表演性質的訪談節目裡說,遇到壞事或蠢事他也會罵,但看完視頻人們會有種印象,覺得他不太會罵人,詞彙量很有限,非蠢即壞,其他更髒的不太會用。
事實上,歐巴馬彬彬有禮的人設營造的如此成功,以至於他就因為說了個whose ass to kick或者bullshit,就被記者寫成新聞,當時人們也很震驚,哇你講這種話你好粗哦!洋蔥新聞2012年曾經做過一條惡搞視頻,給歐巴馬講話消音,讓他看起來在出口成髒。當年這麼做還挺有喜劇效果的,因為那時候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出口成髒即將成為未來美國從政的必修技能。
我這話毫不誇張,美國兩院議員一共五百來人,根據政治分析公司GovPredict的統計,2014年他們說髒話被記錄在案的一共有83次,15年132次,16年193次,截至這時還可以說是少數老鼠屎攪壞一鍋湯,可自懂王登基以後,17年1571次,18年2409次。19年前三個季度就1898次了,今年受疫情和選舉影響,罵髒話只會多不會少,等著看統計數據吧。而且這還只統計了區區十個髒字,分成三類,一是f***,二是shit,三是雜項,其實英語裡還有很多罵人的話,都沒有被收錄進去,就這已經比幾年前翻了幾百倍了,可想而知現在美國政壇就是祖安大區,議會就是各州的文科狀元在吵架。
這件事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人們怎麼解讀這個現象。很多美國人哀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懂王和他的紅脖子粉絲兒們不但破除自由民主價值觀,毀壞美利堅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居然還玷汙英語這門語言,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要選拜登。
喂,你以為拜登就是乖寶寶嗎?歐巴馬醫改法案出臺時,拜登當著鏡頭的面說this is a big f***ing deal。這在當時是很轟動的一件事,還出了專門的文化衫。你別以為這個詞見多了,不就c語言嘛,沒什麼大不了,它其實很髒。有多髒呢?我覺得程度大概和中文裡上下結構入肉那個字差不多,比曹操的操要重,更別提臥槽的槽了,它們都只不過是委婉語而已,對標的應該是 fink feck freak frack frick 這種玩意兒。
這個詞意思很豐富,可以是名詞動詞形容詞甚至嘆詞,放哪兒都能用,但總體上說它是最不堪入目的字眼,國家領導人在公開場合說這個詞,會讓不少美國大爺大媽感到三觀盡毀。經常看美劇或者聽說唱的朋友大概有種印象,覺得美國人一講話滿嘴不是屎尿屁就是生殖器,讓他們不帶髒字,就好像讓義大利人不打手勢,立馬就不會說話了。其實這是我們的一種刻板印象,美國當然有這樣的人,而且往往在文化領域裡還很活躍,但並不意味著普羅大眾都這樣。
眾所周知美國是個很多元,多元到有點分裂的社會,粗俗的確實很粗俗,古板的也真的很古板。不同媒介平臺對髒話的容忍程度不一樣。根據美國電影分級制度,咒罵語被分為不同等級,有的可以出現在PG裡面,父母引導一下孩子即可,比如damn該死或者臥槽這個語氣詞是可以出現的;shit屎只要不太頻繁,也是可以接受的,它的各種委婉說法crap、shoot、poop、doo-doo都沒問題;bastard雜種、私生子也還過得去,但bitch母狗就不行。最不能接受的就是f***。
各個報社也根據自己的定位,對報導中出現的髒話有不同程度的審查和約束。特別有的報紙是那種本地社區報,是給全家老小看的,就管得更嚴。尤其是宗教氣氛濃厚的地方,基本上連damn都不太能直接出現,因為它表示被詛咒的,得換成委婉語。那如果公共人物罵髒話,文明的媒體人經常會選擇兜圈子。比如報導川普用「女性身體部位」來罵參議員克魯茲膽小鬼,比如他在競選集會上經常「提及糞便學」詞彙make scatological references。讀新聞還得連猜帶蒙,對我這種文化水平不高的讀者太不友好了。
所以你看,美國的輿論環境其實有點道德潔癖,很多人反對川普的重要理由是他unpresidential,沒有總統的樣子。這主要是攻擊他素質不高。那美國曆朝老領導的素質就很高嗎。Well,據說華盛頓還真挺有禮貌的,不但自己不說髒話,也不準手下士兵說髒話。後來有人回憶,這輩子就聽華盛頓罵過一次人,是在蒙莫斯戰役裡罵查爾斯·李,當時李將軍正被英軍攆著跑,華盛頓迎上去訓了他一通,但講的最重的話也不過「你這個該死的懦夫」(you damn poltroon)。旁邊的將領就覺得,「連樹上的葉子都在發抖,但又那麼迷人,那麼美好,那麼悅耳。在那之前和之後都沒有過這般享受」。有點兒龍顏大怒,奴才們消受不起的意思。
按道理說,幾百年前的歷史人物,只要公開場合克制一下,私下粗俗一點也不會留下惡名。但第七任總統、「印第安人殺手」安德魯·傑克遜顯然是個例外,他是個把祖安文化溶入血中的男子,舌綻蓮花,以至於他養的鸚鵡講起粗話來也是溜到飛起,他去世後人們給他辦葬禮,這鸚鵡在神父和賓客面前炫耀畢生絕學,大家不得不請它屈尊移駕,不然就太驚世駭俗,簡直要褻瀆上帝了。
但總的來說,在電視走進千家萬戶以前,普通人和政治家之間都隔著一層歷史敘事,這個敘事裁剪權基本掌握在文化人手裡,他們可以對記錄內容加以篩選,來維護政治家的正經形象,比如據說小羅斯福對希特勒最低的評價也不過是「他是個刻薄的獨裁者」,多麼含蓄,我信了你信嗎?他們偶爾一兩句粗口被記錄下來,反而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可信。比如林肯曾經拿排洩物來講笑話,據說英國人為了氣美國人,把華盛頓肖像掛在廁所外面,林肯說「沒有什麼比看見喬治·華盛頓將軍能更快地把英國佬嚇出屎來。」雖然有點味兒,但一下把總統跟普通人的距離給拉近了。
同樣一個道理,英國人對邱吉爾的髒話也是津津樂道,據說他每天上班打招呼以及每次結束通話時,都會加一句KBO(keep buggering on)來給大家打氣,我們翻譯成中文基本都很正能量,什麼「永不妥協」啦,什麼「堅持就是勝利」啦,其實bugger在英國俚語裡是什麼意思呢,菊花殘滿地傷,我的笑容有點黃。
隨著二戰後媒體變得越來越發達,政治家的形象從紙面逐漸立體起來,大家開始接受總統像正常人一樣表達情緒,比如杜魯門罵麥克阿瑟是「狗娘養的沙雕」(dumb son of a b****),罵尼克森是「不敢跟人對視的受詛咒的騙子」(shifty-eyed goddamned liar)。甘迺迪你不要看他相貌堂堂,水手出身的他講起話來也是帶顏色的。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尼克森,私下在辦公室講話也是不乾不淨。
那當代美國人最熟悉的,最potty-mouthed的總統是誰呢?potty就是痰盂或者夜壺,所以就是滿口噴糞的意思,精神病學裡有個名詞叫coprolalia,聽起來很高端但其實copro-是粑粑,-lalia是講話,還是一回事。這個以滿口噴糞著稱的總統就是得州人林登·詹森了,川普在他面前就是個寶寶。當年因為他和媒體關係比較好,報紙不怎麼寫他有多髒,直到後來人們聽了他的辦公室錄音,我的媽呀,最粗野沒有之一。
據說他在辦公室打嗝放屁挖鼻摳襠從不避諱,上廁所也不關門,邊拉屎邊聽部長匯報工作。有一次人們就問他,你好像對尼克森的講話不太感冒嘛?詹森說,「哥們兒,我這人可能懂的不多,但我至少能分清什麼是雞肉沙拉,什麼是雞屎。」他退休之後就更離譜了,人們問他怎麼看經濟政策,他說沒有什麼比這更糟,除了當年絲襪毀掉指X。你看這老兄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老鐵們,他這麼做對嗎?
對不對取決於你站在什麼角度看待這件事。站在傳統基督教道德的角度來看,當然是不對的。以弗所書裡說,汙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馬太福音裡說,誰要罵兄弟是蠢貨,誰就要被丟到地獄火裡去烤。在一個宗教勢力不容小覷的國家,政治領袖出口成髒,顯然會得罪不少保守派,進而損失部分選票。但我前面說了,美國社會很精分的,人們的價值觀相差太遠,真的就是吾之蜜糖汝之砒霜。
在許多不太在乎宗教的年輕人看來,髒話脫口而出不但不是沒教養的表現,反而反映出一個人很誠懇、堅定、激進。你越認為主流社會,或者大人們的社會、老人們的社會、老白男的社會出了大問題,但卻永遠拒絕變革,你越傾向於認同致力於改變現狀的政治家,支持他們代表你表達真情實感,這種情感往往就是憤怒。比如之前有個議員叫貝託·奧羅克,他為了呼籲禁槍,飆髒話說自由美利堅槍擊每一天,這社會簡直操蛋透頂this is f***ed up,然後還把這句話做成了競選宣言,放在衣服上。當時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但支持他的人包括自由派媒體還真不少。
相反,那種講話四平八穩、彬彬有禮的人,反而會被認為不真誠。有的人為了避諱一些髒話,反而被認為太刻意,太古板,因而淪為笑柄。比如曾經跟歐巴馬競爭總統位置的羅姆尼,他就經常用那種老掉牙的表達方式,完全與時代脫節。比如他考慮到教徒選民這個基本盤,就避免直接說「地獄」hell這個詞,甚至連委婉語heck都不願意說,他選擇拼出來,而且還跟你打啞謎,h-e-double-hockey sticks,兩個L他說兩根冰球棒。我要是美國人我就會覺得這樣的古董直接送去博物館就好,白宮就算了吧。
其實罵或不罵髒話,反映的都是政客對選舉政治的算計。你想啊,政客作為一種最善於捕捉和操縱民間情緒的政治動物,真的會因為義憤填膺而不能自己,毫無預謀地破口大罵嗎?顯然不會。恰恰相反,美國乃至許多國家的民主政治具有很強烈的表演性質。在大眾媒體普及之後,他們已經花了至少幾十年的時間去研究如何打造打磨公共形象。當然方法手段可以是多樣化的。過去要努力塑造盡善盡美的人設,稿子該怎麼寫,從哪個角度拍,用什麼口音念,該發鼻音還是胸腔音,什麼時候該揮揮手點點頭,都有專業團隊來拿捏,一些都要完美,羅姆尼走的就是這麼一條老路。
現在呢,演藝圈還是這麼個演藝圈,審美發生了一點變化,講究一個real要真實,那許多政客就不得不假裝自己很真實,明明接受了很好的教育,遣詞造句都是比較「高級」的,卻要刻意去迎合低俗,去罵髒話,顯示自己跟基層群眾打成一片。新時代的劇本就是這麼寫的,你跟著演就對了。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髒話也得寫進發言稿。華盛頓的老戲骨們有著強悍的臺詞功底和臨場經驗——這一點遠遠強於我們的數字先生數字小姐——給了他們在戰術框架內揮灑自如的資本,用最鋒利的語言讓你心跳加速,腎上腺素狂飆,讓你興奮起來,落入設計好的套路卻不自知。
不過說到套路可能沒有誰比得上川普,當年上位的時候擺出一副吊絲逆襲的架勢,沒少進攻下三路,很多話在其他政客那裡屬於只能私下交流,不好公開說的,但川普不但敢公開放炮,還生怕不夠響。《紐約時報》有次就捏著鼻子報導川普,說他說了多少個hell,多少個damn、多少crap,罵這個罵那個,還侮辱其他國家,可他罵的越兇,川粉們的情緒就越到位,然後就愛上這種樂與怒交融的感覺。就像吃辣一樣,刺激。
但這其實是一條邪路,為什麼呢?因為罵髒話往往是弱勢的表現,越弱勢就越髒,靠髒來以弱勝強。川普當時屬於弱勢,民主黨屬於強勢,米歇爾·歐巴馬說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就是在傳達一種強者的蔑視,然後他們輸了。
這在美國政治裡有個術語叫「大衛戰略」,大衛就是那個拿石頭砸巨人的大衛,名字起挺好。可問題在於弱勢一方想的不是怎麼改進政策,而是怎麼靠旁門左道出奇制勝。這一點在現在集體祖安化的民主黨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一方面年輕選民在他們基本盤裡的比例特別高,另一方面他們處於弱勢,不太能打,所以特別喜歡說髒話博出位。比如女議員拉什達·特萊布就向川普宣戰:「我們要彈劾掉那個X媽狂魔。」這個M開頭的詞比那個F開頭的還要髒。如果你討厭川普,那你聽著就會很爽。可是一旦當政客嘗到了甜頭,競相展現自己的粗俗,很快就會不斷尋求突破底線,否則就搔不到選民的G點。
可語言的演化和創造是有機的,你畢竟不是語言大師,今天用了F,明天可以用M,後天怎麼辦呢?一旦有一天你罵的不夠爽,大家就會脫敏,就會發現你黔驢技窮,就會注意到你罵來罵去社會一點變化都沒有,看來你是無能狂怒,是個偽裝成勇士的慫包,罵髒話只是你拉票的戰術,只是你在裝酷,原來你不是俠客,只是拿粗豪當作保護色,那我就累覺不愛了。這種被戳穿被拋棄的下場是最慘的。
其實這個道理不光適用於美國國內政治,中美關係也有點這個味道,為了選票什麼都能說,雖然行動上改變不了中國,但誰還不是個嘴強王者呢?這時候中國就是要保持定力,沒必要跟著沐猴而冠者上躥下跳,用歷史眼光看這些人,必然會應蒲松齡那句話,叫「止增笑耳」。
希望在聽這期節目的祖國花朵們,大可不必為了去對線,而把自己錘鍊成祖安小王子小公主,雖然我年輕的時候也是曾經是這樣,但真的,這種所謂祖安文化無根基無內涵簡單粗暴,配不上你們。什麼配得上你們呢?那必然是引領引領者的觀察者網了。我們不但全方位觀察這個時代,而且還會和你分享觀察這個世界的方法,幫助你打開思路。我們的會員項目觀察員還會陸續推出多門課程,你可以加入討論給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除此之外我們還會陸續推出多門課程,比如最近上線的《美國背面研究報告》,還有各種時事速報和簡評。
你可以登錄member.guancha.cn,也可以在各大應用市場搜索「觀察者」,下載註冊即可購買。會費一年只需198元,輸入我的專屬邀請碼XXX,三個X,不區分大小寫,可以立減十元,這真的是巨額優惠,絕對業界良心,我們公司樓下販賣機,輸入紅包不但不減錢還要多付錢,那才是最騷的。八月份我們的禮品有《如何創造可信的AI》,二是陳平老師的《代謝增長論》,三是溫鐵軍老師的著作《去依附》。我在微博B站和微信的帳號都叫@洋媒吐氣Kris,我會在上面分享一些更輕鬆的東西,希望你能喜歡。
哦對了對了,還有一個招聘啟事。如果你喜歡我的節目,但討厭我不夠肝,而且又恰好很會寫文案,或者是創意鬼才,我想對你說我真的很需要你,觀察者網很需要你,觀網的億萬讀者很需要你,來吧,合體吧。請把簡歷發至hr@guancha.cn,標題註明洋媒吐氣招聘,合適的話我們會跟你聯繫的。好了,今天節目就到這裡,拜託大家一鍵三連,多多點讚,我們下期再見。Bye!
原標題:《視頻| 洋媒吐氣:美國政客究竟飆了多少髒話?我給大伙兒捋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