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必須到機場才能辦理的業務延伸到旅客家門口,使旅客到達機場後可以直接登機,提供這種服務的場地被稱為異地城市候機樓。隨著航空業加速發展,國內不少大型機場將觸角越伸越長,紛紛在周邊布局設點,江西也不甘落後。5日,記者從省機場集團了解到,今年將啟動九江等異地城市候機樓的建設。這意味著,以後其他設區市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昌北機場的「一站式服務」。
城市候機樓可實現遠程登機
「異地城市候機樓作為機場航空服務及機場航站樓基本功能向周邊城市的延伸和拓展,除登機前的安檢以外,其他基本功能都可實現,這意味著旅客在家門口可實現遠程登機。」5日,省機場集團有關人士告訴記者,今年將支持並推進九江等異地城市候機樓建設,同時通過市場化運作,開通到上饒、景德鎮、新餘等設區市的直達客運班車。
該人士透露,目前九江城市候機樓已經啟動建設,完成了前期選址和裝修方案,建成後能為前往昌北機場乘機的旅客提供車票和機票銷售、行李託運、換領登機牌、航意險等服務,真正實現遠程登機目標。不過,這並非我省第一個城市候機樓,於2010年運營的贛州城市候機樓是最早投用的,其設有國際先進的航班查詢系統、終端安全系統,與航空公司、機場實時相連,為贛州地區的旅客提供了便利。
九江城市候機樓選址長途汽車站
「城市候機樓與前方機場的交通銜接是決定其運作成敗的關鍵性因素,通常選址在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心區或附近,一般距離汽車站、火車站、公交樞紐等交通節點較近,方便旅客換乘。」我省民航業專家表示,城市候機樓與前方機場應有高效快捷的高速公路連通,並與其周圍地面公交、公路客運等不同交通方式與設施相互銜接,密切配合,形成統一的城市交通體系,充分發揮其作為航空旅客集散點的功能,真正融入城市客運系統。
對此,省機場集團人士證實,位於九江市的江西第二個城市候機樓就選址在九江長途汽車站,前往昌北機場乘飛機的旅客在這裡就能先辦好相關登機手續,最後坐上班車前往南昌即可。
記者了解到,異地城市候機樓的經營模式一般是指由機場指定的地面運輸商按照特許經營的方式,與指定的當地運營商合作,由運營商按照機場的要求建造候機樓,並負責候機樓的經營管理,聚集前往機場的旅客,運輸商則提供線路資源和運輸服務,並協助做好市場開拓和業務培訓,但不參與異地候機樓的建設和經營管理,機場負責優化旅客流程和提升服務品質。
民航高鐵將進入「巷戰」時代
據了解,國內第一個異地城市候機樓於2005年9月在東莞建成投入運營,此後城市候機樓這種全新的航空異地值機服務模式開始風靡。目前,在全國民用機場布局規劃出的北方、華東、中南、西南、西北五大區域機場群裡,都出現了異地候機樓,其中尤以機場密集、競爭激烈的珠三角、長三角兩個區域為甚,深圳、珠海、東莞、無錫、石家莊、南京等機場均遍布異地城市候機樓的身影。
「我們想讓異地城市候機樓在全省遍地開花,但因為操作運營都是各地的合作商,導致在實際執行中還存在不少疑問。」省機場集團市場部人士舉例說,怎樣搭建一個統一高效的服務平臺,簡化流程方便旅客登機;怎樣使各異地候機樓的業務與機場進行有效銜接來實現共贏……這些都要在實踐中逐步解決。
對於異地城市候機樓的出現及普及,我省民航業專家的看法更為長遠:「從大交通來看,眼下是民航與高鐵短兵相接的特殊時期,隨著今年9月底南昌西客站的啟用、向莆鐵路的開通,以及明年滬昆高鐵杭南長段建成,昌北機場的福州、廈門、杭州、昆明等航線都將受到強烈衝擊,而異地航站樓的設立,則讓大眾看到了民航的便捷優勢,家門口一站式登機服務必將在未來的城市客源爭奪戰中發揮重要作用。」該專家認為,當民航高鐵進入「巷戰」時代,哪一方能提供更為人性化的服務將成為勝出的資本。
■記者袁輝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