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高三生迎來新學年。這一學年高三生要經歷五次較為大型的考試,分別為首次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以及下半學年的兩次模考。有關老師提醒,高三生要準確認識每次考試的定位和作用,認真複習和備考。下文為您一一講解。
01
首次月考重在發現問題
高三首次月考一般會在開學第一個月或10月初進行,考查高三生假期複習以來的掌握情況。
相關老師表示,就整個高考複習進程而言,首次月考是對高三生是否進入備考狀態的一次摸底測試,各校將根據各自教學進度安排測試內容。因此,月考試題將以基礎測試為主,不會太難。
第一次月考學校大多都會開始採用等級折合分記分,高三生,對於考試得分排名情況不用過於關注,高三才剛剛開始,第一次月考的價值在於檢驗自己是否適應了高三的學習、考試節奏,及時發現問題、校準方向、調整思路,把自己的節奏調整好,才能夠在正確的方向上越來越優秀。同時,因為每位考生的選考科目不同,也要開始考慮如何科學規劃自己的備考複習。高三生在備考過程中要學懂弄通知識點並會運用,加強對備考內容的記憶和理解。
02
期中考試旨在校準方向
高三期中考試通常會在月考之後的兩個月內進行,由各區統一命題和考試,考試規模較大,試題難度有所提升。
期中考試不僅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考查學習態度和備考方向,還有助於學生初步了解自己在本區高三生中的位置,同時,也會暴露出學生潛藏的問題,為下一階段的複習和備考指引方向,包括複習重難點、複習方法和時間安排等。
高三生要能夠深入理解核心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熟悉命題風格和命題方式,並結合自己的優勢科目和薄弱科目及學習情況逐步積累備考方法和答題方法。
03
期末考旨在承前啟後
期末考試是高三生上半學年最後一次「大考」,一般在學期末的1月或2月舉行。
本次考試為全區統考,儘可能覆蓋高中的知識體系和關鍵能力,主要考查各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對於本次考試,考生要做好心理調試,做好備考工作,落實基礎。
期末考試的作用在於承接之前複習的效果檢驗,開啟寒假和下一階段的複習。考後,考生要關注自己的失分點,針對問題利用寒假時間查缺補漏,夯實基礎,為下學期備考做準備。
04
「一模」考試重在模擬演練
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通常在第二學期開學的一到兩個月內(3-4月)進行。「一模」是各區、各校高度重視的一次大規模模擬考試。「一模」試題會根據課程標準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要求、近兩年高考命題情況和學生備考情況進行命制,全面展開對學生知識與方法綜合運用等方面的考查。
高三生要圍繞課程標準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開展大專題或大版塊訓練,要在「一模」結束後集中時間做重點區的模擬題,並參照課程標準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進行命題點、命題方法和命題趨勢的分析和比較,找到「高考」的感覺。
05
「二模」考試旨在查缺補漏
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會在「一模」結束後的一至兩個月內(4-5月)進行。「二模」是高考前的最後一次大型考試,考查重點在於查漏補缺和熟能生巧,提升綜合解題能力,特別是準確性和熟練度,同時還會對此前複習和考試的盲點區域進行覆蓋性考查。
「一模」「二模」都是主要模擬高考的仿真性考試,在知識、能力的考查上都比較接近高考,很大程度是為了檢測考生的複習漏洞、能力弱項等。因此,這兩次考試對考生的查缺補漏以及答題習慣、答題技巧改進非常重要。
楊小斌表示,高三生一定要掌握好高三複習的節奏,做到張弛有度。精神的緊張感和興奮度也是一個逐漸強化的過程。每天落實基礎、鞏固訓練的同時,始終要思考如何運用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問題,善於利用考試來發現自己的提升點,反思自己的學習。
高三一學年,考生要回歸課本,從5次大考中調適學習進度和狀態,檢測複習情況,有序推進每一階段的備考,更好地迎接明年6月的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