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對在線教育「徵稅」,抽成30%從業者「壓力山大」

2020-12-17 人民日報

蘋果又一次失去了人心。

近日,蘋果公司把在線教育企業納入「蘋果稅」的範疇,要求iOS平臺內的在線教育app將其課程視為IAP(In-App Purchase,應用內購買)內容,蘋果需要從中抽取30%的課程費用。

自2008年7月開始,蘋果App Store便對開發者收取30%的流水,此舉被業內人士稱為「蘋果稅」。2017年,蘋果更新的App Store條款指出,通過虛擬貨幣的打賞應當被視為IAP,蘋果從中提取分成,用戶必須走蘋果支付渠道。

對於成本高利潤低的在線教育機構而言,將30%的收入繳納給蘋果本不現實。但現實卻是,在線教育app卻不得不撤銷蘋果支付外的其他渠道,將iOS端的課程提價30%,否則就會面臨下架風險。

有VC表示,蘋果稅的規定早已有之,不過此次真正出手,是因為看到了今年暑假網校大戰下龐大的在線教育市場。此前,蘋果稅在國內外都已有被訴涉嫌壟斷的經歷,當蘋果再次觸碰教育、醫療這類民生領域,又將會引起怎樣的反彈?

跟誰學的遭遇

8月31日晚,跟誰學app在蘋果App Store突遭下架。

跟誰學官方次日發布聲明,解釋下架原因為蘋果要求取消微信和支付寶支付通道、改為蘋果IAP支付並增付30%的服務費。

跟誰學還表示,蘋果用戶可通過PC端、移動端或Android端進行購課,價格不變,但通過蘋果app客戶端購課,價格將上漲30%。

9月3日,經過快速調整,跟誰學提交的新版本app過審,重新在App Store上線。新版本取消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通道,轉而使用「學幣」支付系統,學幣充值則需要利用App Store裡的蘋果帳號購買。

跟誰學表示,新版app的課程內容與課後輔導都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跟誰學新版app的購課流程

在體驗跟誰學新版app的購課流程時,芥末堆注意到,由於學幣機制的引入,原先PC端和App端標價399元的課,如今充值518元都無法購買。518元只能兌換355.39學幣,相當於價格上漲了31.39%,這是由於需要重新計稅的原因。

為此,芥末堆詢問跟誰學客服是否在蘋果系統上買課更貴,對方對此予以肯定,並表示「購買課程的時候從安卓機或者電腦官網購買,購買後登錄蘋果設備觀看就可以。」而選擇在PC端官網買課,可以直接掃描微信、支付寶的二維碼付款,客服提醒,「不要充值學幣。」

對在線教育公司而言,提醒用戶不要在iOS端買課,更像是一種無奈的解決方案。早在跟誰學被下架之前,春雨醫生、丁香醫生等在線醫療平臺就在今年7月被蘋果下架,原因也是30%的IAP服務費。

在蘋果應用商店「原則與規範」條款中,蘋果規定IAP銷售額的70%由開發者賺取,30%由蘋果作為佣金收取。對於在app之外購買的內容,比如圖書、音樂和視頻類app,開發者將獲得用戶使用app的全部收益。

蘋果應用商店「原則與規範」頁面截圖

五花八門的在線教育app所產生的課程購買費用,是走蘋果支付還是其他渠道,差別至關重要,而蘋果則對此執掌著「生殺權」。

「蘋果在中國有自己的團隊,對遊戲、視頻、音樂這些大行業一直盯得很緊,哪個app用別的渠道,我就把你給下架了。」一位教育圈VC崔蒙(化名)表示,「大家(在線教育app)都是用微信和支付寶,沒人願意用蘋果支付。原先蘋果不知道在線教育行業這麼大,今年暑假大家打得這麼兇,蘋果就意識到要來收費了。」

左為學而思網校app某課程支付頁面;右為猿輔導某課程支付頁面。

芥末堆在學而思網校、猿輔導等今年大火的網校app上看到,其課程仍能直接用蘋果支付之外的其他渠道付款。不過有從業者表示,近期多家在線教育公司,都被蘋果要求按照虛擬商品的分類抽取30%的IAP費用。

對在線教育而言,跟誰學的下架遭遇,或許只是一個開始。

蘋果不針對誰,但收教育稅飽受詬病

蘋果在公開場合強調的要點有兩個,一是收費不針對特定app,二是30%服務費並不高。

「蘋果對很多行業都這麼幹,不管是收費還是app的上線和下載,總之就是為了打造資金流和業務的閉環。」原數據合伙人黑巖(化名)分析道。

但教育行業有其特殊性,而當「蘋果稅」觸角伸向在線教育,直接引發了對蘋果的質疑和聲討。

不同於花幾十元買個遊戲皮膚、充個視頻會員,在線教育app內的許多課程價格高昂,一個課程包售價常常高達數千元。此外,家長退課等特殊情況也並未被考慮在內。對所有流水一律徵收30%,顯得缺乏合理性。

「教育行業成本很高,而且本身就不賺錢,希望蘋果針對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政策,不要一竿子全打死。」黑巖說。

遭遇下架事件的跟誰學,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今年在線教育行業的明星企業。依託「在線直播大班課」,跟誰學在A輪融資後上市,股價從上市初的7.63美元最高漲至17.54美元。最新財報顯示,跟誰學2019年Q2淨收入3.54億元,較去年增長超過400%;但淨利潤僅為1637萬元,去年同期為虧損41萬元。

跟誰學赴美上市

「蘋果對在線教育app收費時有個講究,一對一的教學不收,但如果是網校大班這種一對多的模式就會抽成。」崔蒙表示,「人家利潤率又那麼低,你抽30%太恐怖了。」

將額外的成本轉嫁給用戶,成了在線教育公司迫不得已的選擇。崔蒙認為,用戶跨平臺支付對在線教育公司的實際影響並不大,不過也會帶來負面效應。「若使用簡訊通知銀行轉帳、掃二維碼付款等方式,家長的信任度毫無疑問會降低,轉化過程也很麻煩。」

此外,在線教育對社會的公益屬性也被許多從業者提及。「在線教育一個很大的優勢是拉平各地區之間教育資源不均衡的選擇,對這類app徵稅,道義上就說不過去。」崔蒙表示。

類似的案例還有在線醫療。春雨醫生、丁香醫生等app被蘋果下架後,蘋果稅的合理性就被公眾廣為質疑。幾日後,蘋果經過審查向中國青年報回應稱,「在對丁香醫生和幾個類似app進行全面審核後,確認這些app在提供醫療諮詢服務,屬於不收取佣金的類型,蘋果公司並未對這些app收取佣金。」

蘋果曾多次被訴壟斷

2017年6月15日,App Store一日之內下架了2萬多款應用,其中教育類app有690款。同年,蘋果遭到來自中國的相關開發者和律師的舉報,被指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包括拒絕交易、差別待遇、附條件交易即搭售、定價過高等內容。

可以說,蘋果稅不僅觸碰了在線教育,各個行業都早已怨聲載道。

中國區最受關注的一次抵制蘋果稅行動來自微信。2017年,蘋果將微信文章打賞功能寫入App Store條款,表示打賞屬於IAP行為,蘋果要從中抽取30%的分成。為此,微信幾度將讚賞功能關閉,直到2018年功能升級後,iOS版本的微信用戶才不用再向蘋果繳納30%的提成。而在此前,包括今日頭條、知乎、YY、映客等在內的公司均向蘋果妥協。

蘋果稅在美國和歐洲也遭到了多家公司的抗議。2018年,美國奈飛(Netflix)為了抵制蘋果抽成,將iOS端的會員購買功能去掉,直接禁止用戶在iOS端續會員費;今年4月,瑞典流媒體音樂服務提供商Spotify曾向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投訴蘋果,稱蘋果不公平地對待競爭對手,旨在推廣自家的音樂流媒體服務。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在臉書、亞馬遜、谷歌、蘋果4家巨頭之中,遭遇反壟斷「炮火」最頻繁的是蘋果,三年合計19起,而爭議點均聚焦在蘋果稅和手機業務上。

彭博商業周刊評論截圖

如今的蘋果面臨著淨利潤下滑的困境,而服務業務則被公司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彭博商業周刊今年一篇評論指出,蘋果仍將繼續面對的iPhone銷量下降的形勢,來自手機端的收入變得不可預估;但以IAP為代表的服務收入卻在穩健增長。

談及蘋果此次瞄準在線教育,黑巖表示,「業內看蘋果是用自己的一個壟斷優勢來收費,但如果打官司問題在於,需要用哪個切入點證明蘋果涉嫌壟斷。」

通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黃凱告訴芥末堆,蘋果是否涉嫌壟斷存在討論的空間,在法律上,需要先去認定企業的市場支配地位,再看其是否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比較典型的是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或者是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條件。

「最終承擔的是消費者,對消費者來講是非常不利的。無論是《反壟斷法》還是《電子商務法》,都強調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黃凱律師表示,「如果在線教育公司覺得不公,可以運用法律手段去和蘋果協商、抗爭。」

(來源:芥末堆看教育微博)

相關焦點

  • 蘋果公司對多家在線醫療平臺抽成30% 平臺已無法更新蘋果系統App
    央廣網北京7月17日消息(記者馬喆 李佳)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近日,丁香醫生、好大夫在線等多家在線醫療平臺收到蘋果公司要求,只允許通過蘋果內購系統(IAP)購買在線問診,並向蘋果支付30%的服務費。
  • 蘋果、谷歌兩大系統結盟:購買App強制抽成30%
    本周谷歌公司表示,從明年開始執行新的應用商店規則,在Google Play商店購買安卓應用將強制抽成30%,此前蘋果的Apple Stroe強制抽成引起諸多開發商不滿,現在僅剩的安卓也加入這一隊伍。谷歌為應用開發商留出了一年的時間來調整,最後截止日期為2021年9月30日。
  • 早高FENG:蘋果對部分企業暫時豁免30%抽成/LG在國內召回9434臺電視機
    根據著名爆料人 Jon Prosser 的說法,谷歌 Pixel 5 5G 和 Pixel 4a 5G 都將在 9 月 30 日接受預訂,但 Pixel 5 5G 的銷售將在
  • 當在線教育遇上「蘋果稅」:利潤再被削減?
    天下苦「蘋果稅」久矣,而今,在線教育機構和醫療企業均未逃脫。近日,K12在線教育產品跟誰學APP因未滿足蘋果公司蘋果IAP(In-App Purchase)支付規定慘遭下架。「蘋果稅」是指從 2008 年 7 月上線伊始,蘋果手機 iOS 應用商店 App Store 便對開發者收取 30% 的流水。
  • iOS14專屬小程序遊戲可以試玩了丨蘋果對部分應用豁免抽成
    首個蘋果小程序遊戲蘋果在iOS14 系統上新增了類似微信小程序一樣的「輕 App」,可以實現無需下載即可快速體驗功能,為用戶節省下載流量和空間。蘋果對部分應用豁免抽成眾所周知,蘋果 App Store 中的所有應用通過蘋果支付的話均會被蘋果抽成 30%作為平臺使用費,這個在業內被人稱為蘋果稅。
  • 應用商店抽成的事情:為什麼說安卓的50%抽成比蘋果的30%便宜?
    結果元旦當天晚上騰訊遊戲又再次出現在華為商店,網友們更是激動了:這錢是談好了,畢竟和氣生財,螞蟻再小也是肉,騰訊肯定服軟了,反正各種踩捧都有,很快就牽扯到蘋果才扣30%,安卓居然扣50%,簡直太黑了,真相究竟是怎麼樣的?-首先我們要了解渠道服分成到底是個什麼意思?渠道(英文為channel)通常指水渠、溝渠,bai是水流的通道。
  • 蘋果暫免在FB上運行付費在線活動企業30%抽成至2020年底
    智通財經APP獲悉,周五,Facebook(FB.US)方面表示,在其iOS應用上運行付費在線活動的企業在2020年剩餘時間內無需向蘋果支付30%的費用。
  • 買優酷會員蘋果手機一年多花 30 元,在線視頻平臺 VIP 貓膩真...
    例如,優酷、搜狐視頻 VIP 會員,在安卓或 PC 設備上購買 198 元一年,在 iOS 設備上購買則需要 228 元一年,價格相差 30 元。騰訊視頻、愛奇藝等都存在類似問題。有不少在線視頻平臺稱,這是因為蘋果服務存在 30% 的抽成。此前,蘋果方面對記者表示,如何定價,開發者 100% 掌握,蘋果公司不背這個鍋。
  • 微信付費閱讀難落地:能用支付寶,蘋果表示抽成30%
    現在蘋果手機用戶微信付費閱讀需要通過蘋果IAP支付,此前的微信讚賞,蘋果和騰訊是有協議,100%的讚賞返給作者。現在的付費閱讀蘋果會有分成,根據原創作者說大約抽成是30%,後期在正式上線以後,微信也會抽成。另外通過蘋果手機支付的時候,你的APP有支付寶支付的話,依然是可以用支付寶來付款的。其實和微博的付費訂閱有點像,先是免費閱讀一小部分,然後需要付費才可以閱讀剩下內容。
  • 谷歌、FB、蘋果周動態:蘋果AppStore佣金抽成再做讓步
    此前主要是由於蘋果自身對雲遊戲服務的限制使得谷歌一直無法將Stadia引入iOS設備。谷歌表示始終在開發Stadia的網頁應用版,它將可以在蘋果Safari瀏覽器的移動版上運行,在接下來的幾周內將會有一個公開的beta測試。
  • 蘋果App Store佣金抽成再讓步 免費期限延長6個月
    此前蘋果宣布,從明年1月1日起,年收入低於100萬美元的開發人員可降低App Store佣金率至15%。近日,蘋果App Store佣金抽成再讓一步。
  • 「壓力山大」!美聯儲一句話 美股跳水黃金股狂跌 蘋果卻創造新紀錄
    摘要 【「壓力山大」!美聯儲一句話 美股跳水黃金股狂跌 蘋果卻創造新紀錄】昨夜,美聯儲最新會議紀要公布,直言疫情將對經濟造成重大壓力,經濟復甦或不及預期。
  • 對30%抽成不滿?印度或推國產應用商店來替代蘋果和谷歌
    10月1日,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印度正計劃推出自己的應用商店,以替代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知情人士透露,該應用商店不會向用戶收取30%的抽成。 此前,谷歌9月29日公開表示將從明年開始執行應用商店規則,要求應用開發商將必須使用谷歌的支付系統,其應用內購買收入將被谷歌抽取30%的分成。
  • 因為10元蘋果被起訴!同款APP會員,蘋果系統為何比安卓貴?
    法律從業者郭小明表示,蘋果如此限制外部連結,可能涉嫌壟斷。在中國,蘋果公司還把app內向原創作者的「打賞」也劃入「應用內購買」,即要在打賞中抽成30% ,導致一些列app改變對策,騰訊微信更是直接關閉了iOS版微信公眾平臺的文章讚賞功能。在iPhone X等新品上市之際,蘋果才作出讓步,修改了打賞抽成的相關制度。
  • 「我寫代碼賺的錢,憑啥讓蘋果白拿30%?」碼農拿起了法律武器
    訴訟的發起人認為蘋果利用反競爭手段在iOS App市場形成壟斷,蘋果禁止第三方分銷數字內容,在定價時向開發者提出強制性要求,還向開發者「徵稅」。起訴書交給了加州北區的美國地方法院。訴訟書稱,蘋果的反競爭行為涉及從事iOS應用市場的壟斷,不允許第三方分銷數字內容,並對開發者提出定價要求並「徵稅」(指收取銷售佣金)。
  • 印媒:印度擬推出國產應用商店替代蘋果和谷歌 無 30% 抽成
    原標題:印媒:印度擬推出國產應用商店替代蘋果和谷歌,無 30% 抽成
  • 微軟遊戲主管:微軟和索尼比蘋果和谷歌更有理由保留30%的抽成
    IT之家 11 月 25 日消息 每當開發者在他們的平臺上發布應用或遊戲時,微軟、索尼、蘋果、谷歌和 Valve 等企業都會獲得 30% 的抽成費用,在過去的幾年裡,這個問題一直備受討論。Epic Games 此前創建了自己的商店,將 30% 的費用已經降到了只有 12%。
  • ...跨境代購「壓力山大」-跨境 電商法 微商 開具發票 壓力山大...
    《電商法》明年1月正式實施 明確電商應提供發票、如實納稅  《電商法》落地 跨境代購「壓力山大」  儘管距離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還有近三個月時間,但是中國電子商務領域的首部綜合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已經對國內電商市場引發了震動
  • 炮轟「蘋果稅」,Basecamp CTO指責蘋果App Store抽成是「敲詐」
    數據顯示,2019 年 App Store 銷售額高達 500 億美元,按照 30% 的抽成計算,僅 2019 年「蘋果稅」總額為 150 億美元。這筆錢雖然佔蘋果總營收只有 5% 左右,但是利潤率卻非常高,因此對蘋果來說,這筆錢意義非凡。
  • 「吸血鬼」蘋果稅下調,抽成減半降至15%,馬化騰微信也要交錢
    30%的抽成,這一做法被大家稱為「蘋果稅」。也就是說我們日常在蘋果手機的各類app會員充值、遊戲氪金等都會被蘋果抽取30%的抽成,剩下的70%才歸軟體開發者所有。而買菜、外賣、打車等線下實體服務就不涉及該規則。 「蘋果稅」降低:迫於開發者壓力,也為開拓蘋果生態 網絡上關於蘋果抽成的吐槽早已司空見慣,但是自2011年蘋果已經堅持30%佣金9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