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歡迎收看報考策略白皮書系列。名校推出的針對各層次大學的報考指南,根據留學生升學時間軸,從院校選擇到專業選擇、從國公立到私立、從首都圈到地方,本系列將一一展開。
本期作為2020年度白皮書系列的開篇,我們的主題是考學的起點——如何看入試要項。
目錄
首先我們來看閱讀要項時需要的基本用語簡介,一些重要概念在下文中會進行詳述。
入試要項ってなに?
入試要項有點像我們常說的報考章程,其中涵蓋包括出願期間、所需材料、選考方式等各種要點。但它的名字並不單一,儘管小編習慣於稱之為「入試要項」或簡稱為「要項」(本文將沿用這一說法),但也有不少學校會使用「募集要項」、「選抜要項」等,意思是一樣的。
而關於以留學生為對象的入試,名稱也千奇百怪。有稱為「外國人留學生対象入學試験」、「特別選抜 (私費外國人留學生入試)」等,因此各位在找要項時需要注意。
部分學校也可能會使用「外國學校出身者」一類的表述,此時就需要注意在「出願資格」一欄中是否有國籍限制,如要求持有日本國籍,這可能就是面向日本國外讀高中的歸國子女的特別入試。歸國生入試通常和留學生入試放在一起,因此需要注意,不要搞混。
年份也需要注意,特別是「年度」和「年」的區別。比如說2020年入試和2020年度入試是不同的,前者指在2020年實施的入試,後者通常指2019年實施的、以招收2020年入學學生為目的的入試。因此,如果我們要找以明年入學為目的的入試要項,則需要認準「2021年度」的要項。大學通常會使用「年度」的說法。
最後,還需要注意入學時期,通常,日本的大學都是4月入學,近年來為推進國際化也有不少大學新設了9月入學的入試方式,需要注意。
總結來講,對於考生來說,閱讀入試要項時我們需要了解的信息有:出願期間、出願資格、出願方式、出願基準點、校內考時間、校內考內容、合格發表時間、入學手續時間等。
關於入試要項怎麼找,最簡單的方法是在搜尋引擎中輸入「年份+大學名+外國人留學生入試要項」。另一種方法是直接進入大學官網,找到類似於「入試情報」「受験生の方へ」等進行查看。
*日本大學官網
*青山學院大學官網
如何略讀入試要項
略讀入試要項可以從封面、流程圖/表格、和目錄三個方面入手。
*下文中使用的圖片均來自於各大學2021年度入試要項。
關於封面
因學校而異,入試要項的封面有時會傳遞很多有用的信息。
比如說,學習院大學在封面上給出了可報考學部。
*學習院大學入試要項封面
慶應義塾大學在封面上給出了網上登錄期間、出願期間等重要的時間點。
*慶應義塾大學入試要項封面
關於流程圖
多數大學會製作從報名到入學的流程示意圖或時間表,以幫助考生快速了解整個流程,大多情況下這類流程圖會出現在要項的前幾頁。
*慶應義塾大學入試要項中的流程表
*慶應義塾大學關於選考日程的圖示
部分大學也會將入試日程、留考科目要求、英語成績要求、校內考等信息匯總在一張總表中。
*日本大學入試要項中的一覽表
*明治大學入試要項中的一覽表
(從上圖中各位可以看出,這幾所大學十分貼心地將信息匯總在一張表中,以至於小圖根本看不清楚,各位可以下載要項研讀一番)
關於目錄
目錄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找到想要了解的信息的所在。
*東洋大學外國人留學生入試要項目錄
部分大學會將留學生入試、歸國生入試、社會人入試等歸入「特別入試」(名稱不絕對)並整合在一個要項之中,此時目錄就能幫助我們快速定位留學生入試的相關內容。
*東京外國語大學入試要項目錄
*京都產業大學入試要項目錄
精讀入試要項
下面我們來看看入試要項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a. 出願方式
各大學出願方式不同,目前大多數私立大學都實施網上出願+書類郵送的出願方式。只要有一項沒有完成,就會被視為出願失敗。
在此情況下基本流程是:先在大學官網註冊帳戶,輸入出生年月、報考學部學科、履歷、在留期間等基本信息,完成確認後將其列印出來。
書類郵送則需要對照要項中給出的要求來提交相應的書類,包括網上登錄後列印出來的材料,在指定時間內郵送至大學入試科或入學中心等(名稱不絕對)。
而在國公立大學的報考中,單純的郵寄材料比較常見。比如說舊帝大或是一些地方國公立,就常會採取「考生先郵寄信封給入學科,入學課再將願書(報名表)郵寄回來,再由考生填寫完整信息,添附所需材料,一併寄回去」這一有些繁瑣的形式。
除了郵送,也有採取持參形式的大學,只是比較少見。「持參」指的是直接帶著報考材料到大學窗口進行提交。需要注意的是,持參的情況下,需要在指定期間內,且在大學負責入學的機關(入學課、入學center等)的窗口開放的時間才會被受理。
b. 出願時間/期間
如上文所說,出願期間/時間與出願方式有關。在網上登錄+書類郵送/持參的情況下,需要注意的時間點/時間段就包括網上登錄期間和提交材料的期間。
部分學校不會給出明確的出願期間,只給出了出願截止日,只要在xxxx年xx月xx日之前提交書類即可。比如說日本大學。
*日本大學入試要項
關於郵寄材料,各個學校也會寫明材料是要在出願期間「必著」還是「消印有效」。
必著,顧名思義,就是在出願期間內必須到達,通常設定的時間會精確到分,晚1分鐘都會被視為「出願失敗」。多數學校都是採用必著的形式。
如:東京都立大學。
*東京都立大學留學生入試要項
消印有效,「印」指郵局用以標註郵寄的時間的郵戳,只要郵戳上顯示的時間處於出願期間以內即出願有效。
如:京都產業大學(國內出願)、東洋大學。
*京都產業大學要項
*東洋大學入試要項
以收件時間為準、亦或是以郵戳時間為準,取決於各個大學的要求,在查看入試要項時需要格外注意。
c. 出願資格
關於留學生入試的出願資格,一般以「持有日本國以外國籍(如:日本國以外の國籍を有する者)」為第一條件。而在這一條件下還會細分「在日本國外接受滿12年學校教育」、「xxxx年3月31日前滿18歲」等情況,同時也會有「在指定期間在留資格為留學」等情況。
*東洋大學留學生入試要項出願資格節選
*青山學院大學留學生入試要項中對於在留資格的要求
而也有不少大學會將留考成績要求和英語成績要求寫入出願資格。此時需要確認大學對留考成績的實施期間、科目及基準點要求和可用的外部英語考試的種類、有效期、出願基準點等,此外還需注意大學要求提交的是成績單原件/複印件、準考證原件/複印件或是出願證明書等,以及提交方式是直送、持參或添付(指貼在指定用紙上)等。下一節中我們會進行詳細解說。
*明治大學在出願資格中寫明了留考及外部英語考試成績的要求(節選)
雖然大多數同學都能滿足出願資格,但是如果有同學有跳過級或是在其他國家讀過書等特殊情況,最好先和志望的大學入試課進行諮詢,以確保無虞。
部分學校會設有出願資格審查,這種情況常見於國公立大學。
d. 出願材料
在確認完自己滿足出願資格後,就需要提前開始準備出願材料,且必須要留出充足的時間。
特別是像高中的成績單這種需要從國內郵寄過來的材料、託福雅思這類需要考試機關從海外直送的材料,需要留出足夠的時間,以確保能在指定期間內到達大學入試科。
關於出願時的常見材料,小編整理出了一份list,各位可以進行參考。
不少學校會要求考生按照規定格式準備材料進行提交,此類情況在要項中會有標明,不少大學也會在要項的最後或官網上給出樣本。在查閱要項時需要注意。
*明治大學官網上志望理由書指定格式的頁面(部分)
除了上述常規材料,不少大學也會有「個性化」的要求,如要求考生提交住民票、語言學校出席證明/成績證明、推薦信、經費負擔計劃書等。
上節中已經提到在出願資格中,關於留考和外部英語成績的要求,下面我們來仔細看看。
受疫情影響,本年度各大學的入試出現眾多變更,具體情況需要參照各大學要項。
① 有效的留考成績
首先關於可用的留考成績,所有大學都會有實施回數的要求。
如:
*慶應義塾大學對留考回數的要求
*立教大學除異文化交流學部以外學部對留考回數的要求
其次,關於留考的出題語言,大多數學校並不接受英語出題的留考成績。
如:
*慶應義塾大學對出題語言的要求
*明治大學對出題語言的要求
接受英語出題的留考成績的大學雖然少,但也並非沒有,比如說上面提到的明治的經營學部,以及立教的異文化交流學部以外學部的書類選考方式。
*立教大學除異文化交流學部以外學部對留考出題語言的要求
② 有效的外部英語考試成績
和留考成績一樣,外部英語考試成績也有有效期限制。在一般情況下有效期間為截止至出願截止日的兩年以內。除了有效期,還要考慮到成績提交所需要的時間。
大多數學校採用直送制度,因此考生需要提前請官方考試機構將成績單直接郵送給大學。直送的情況下,提交紙面的成績單是無效的。
直送一般需要花費一個月左右,所以考得太遲或申請太遲導致在截止時間內無法送到的情況也不不少見。所以建議各位儘早確認志望校的報考條件、參加考試並申請直送,以避免因成績的有效期或郵送問題導致的無法報考的情況。
然而,本年度受疫情影響,不少大學給出了取消英語成績提交、延長有效期等對應策,因此各大學的具體情況還需以要項為準。
e. 校內考時間和並願
毋庸置疑,各大學的校內考時間和內容多少會有差異。關於校內考的形式,我們留到後幾期講。本節主要來看校內考的時間。
為了增加合格大學的概率,很多考生都會選擇&34;(同時報考幾所學校or同一所學校的不同學部)。
在此非常需要注意的是,不少考生在報考時通常會關注校內考的內容而忽略校內考的時間。如此一來,就有可能會產生校內考時間衝突——報考的多個學校/學部的校內考在同一天舉行、從而必須進行取捨的情況;或是校內考日程安排不合理——同一時間段(周或天)參加多場考試、短時間內備考內容過多等情況。
因此,為避免出現在某一時間段備考負擔過重、費力費錢等情況,各位在查看入試要項時應重點關注校內考時間。
以青學為例,
如圖所示,青學全學部的校內考時間都是2020年11月14日,即便科目不同也於幾乎同一時間段實施,並願似乎並不可能。
除了時間上的並願不可能,還有物理上的並願不可能的情況,即大學限制並願的情況。
以日大為例:
在校內考時間不衝突的情況下,原則上並願可;同一學部下屬學科間並願不可。
*日大關於並願的要求
如圖所示,大學官方已給我們敲響警鐘,提醒我們:在考慮並願時,校內考時間是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
同時,我們也需要量力而行,理性並願,才能把考學效率最大化。
f. 合格發表時間及入學手續時間
合格發表可謂是最激動人心的瞬間,想必大家都會重點關注,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合格之後 「樂極生悲」的情況雖然很少,但每年總是有那麼幾例的——「罪魁禍首」是對入學手續截止時間的忽視。
考生會在合格之後收到合格通知書和入學手續材料,只有在完成入學手續、收到入學許可書的情況下,合格者才算是「被準許入學」——在入學手續期間內沒有完成手續的則會自動被視為「辭退」、從而喪失入學資格。
因此,在閱讀入試要項時,入學手續的相關情報也是不可漏看的重點。
附錄部分
查看入試要項在留意正文內容的前提下,也應該留意一下附錄部分。
畢竟萬物存在皆有一定的道理(忽然哲學)。
小編個人認為,附錄是展現一個學校「良心」的地方(笑)。雖然幾乎所有學校都會在要項的最後登載了學校入學課及各個學部的聯繫方式、前往該大學各個校區的交通方式,但會在附錄裡添加上過去問、記入樣本等比較有用的參考信息的學校只佔少數,詳細程度也見仁見智。
-過去問
過去問大家一定不陌生。從考留到託福再到校內考,每一個部分都離不開刷過去問。但是官方公布的往往從一年到三年份不等。不太容易掌握出題動向,僅能作為一個對過去題型的參考。
-合格人數/合格倍率
對於考生來說想必是非常重要的參考,有些大學會在要項的最後附上前幾年的入試結果,各位可以通過這類的表單了解到該大學的競爭激烈程度。也可以通過報名人數的走向判斷出人氣學部,堅定報考信息(或選擇告辭emmm)。
比如慶應:
更有「良心」的大學甚至會附上之前幾年的合格者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幫助考生了解自身水平是否適合報考該大學(潛臺詞:希望各位考生知難而退,給我們減輕點工作量)。
比如一橋:
*圖片來源於去年的要項
-材料所定用紙、記入樣本
上文中我們也提過,在要項的最後,一些大學會附上出願材料的原件或材料的記入例。
如東京理科大學(感覺日本的大學似乎對中國人的名字有著謎之誤解emmm):
看到這裡,同學們是否get到了入試要項的看點?
認真閱讀入試要項可以說是報考大學的第一步,雖不需過分拘泥於文字表達,但也不可囫圇吞棗。
最後祝各位身體健康,同時請期待下一期的白皮書系列。
(名校志向塾 ビオ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