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六十四卦是如何用於佔卜的?

2020-12-17 國學新知堂

現代社會科技昌明,幾乎每個年輕人都不同程度地接受過科學教育或科學訓練。但即便如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周易》及六十四卦仍舊是很神奇的事物。在風水、命理、佔卜、以及後來名曰預測學等學科的影響下,人們甚至認為,那些奇怪的符號居然具有預知未來的功能。

如果我們問,卦象究竟有沒有預測未來的功能呢?要研究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做一番追本溯源的工作,看一看古人是如何發明和使用卦象的。

按照《易傳》的說法,上古時期有一位聖人,名字叫伏羲氏,他上觀天文,俯察地理,遠取諸物,近取之身,通過取象畫制了八卦。但是,伏羲氏畫成八卦符號後,也沒做任何文字的解釋和說明。看來,這麼幾個奇奇怪怪的符號,很難有益於人們的生產生活。可奇怪的是,人們雖然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東西,有什麼用,卻還把它流傳著。

就這樣過了大約一千多年的時間,這幾個奇怪的符號傳到周文王手中。更令人驚奇的是,周文王看這幾個符號後居然能遙知伏羲氏的心意,將伏羲氏想說卻沒說的話全部說了出來,他利用被商紂王囚禁羨裡的空閒時間,演八卦為六十四卦,並填寫了卦辭和爻辭。就這樣,《易經》成書了。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重八卦為六十四卦的是周易文王,而填寫卦辭爻辭的是周公。

我不知道大家看到這樣一個成易過程,是否會感覺奇怪,反正我是理解不了它。兩位聖人的奇思妙想,造就了神奇的預測技術,完全脫離文化與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凡事物的發生必然根源於人們的需要。

還是讓我們回到歷史的現實中吧!周朝之前還有一個商朝,它的文化也很繁榮 。商朝後期定都於殷,即今天的河南安陽。人們在殷墟發現了無數刻有文字的龜甲和獸骨,據說至今現存於世界各地的甲骨至少有十萬片以上。我們不禁要問,如此龐大數量的龜甲和獸骨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呢?原來這些甲骨幾乎全是古人佔卜所用,它們是商王朝宮廷卜師佔卜活動中留存的檔案。由此可知,商王朝佔卜活動的十分盛行。

周代商而興,距商未遠,可以推測周朝也盛行著佔卜活動。而且,諸多歷史文獻也有相關記載,以資佐證。如果我們問,古代為什麼會盛行佔卜呢?你可能要回答,是因為古人迷信鬼神,所以才導致了佔卜的盛行。可是我們讀古希臘史,早期希臘也盛行佔卜,哲學思辨的祖師爺,蘇格拉底也虔誠地供奉神明,並經常以佔卜求助於神明的指示,他曾說:「是神明給予了我指引。」

我們不禁要想,在人類文明的曙光期,是否普遍存在著求神問卜的階段。如果事實果真如此,那我們就不能將古代佔卜盛行簡單地歸結為迷信。

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階段,人群的力量要遠遠小於大自然的力量,所以在人類與自然界做鬥爭的過程中,大自然被認為擁有不可戰勝的力量。人類依據自身的形象為這些力量設計了主體,神明的觀念便產生了。所謂的神明就是人格化了的自然力。

這樣,人類在精神世界裡建立了眾多神靈概念來與自身對立。比如,日神、月神、山神、海神、甚至諸鳥獸也有各自的神明。當人類社會的權力組織初具規摸,向神明世界映射後,就產生了眾神之主,天帝的觀念。天帝是諸神中能力最強大的,所有的神都將聽命於他。

人類一旦形成了神明的觀念,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就要受到這些觀念的影響和制約。人們敬畏神明,順從神明,神明的意志便成為人們思想和行為的唯一依據。為了取悅神明,人們建築了豪華的神廟,定期舉祭祀活動,將田地裡生產的糧食,打獵收穫的獵物,牛、羊、豬等牲畜,酒、水、甚至活人貢獻給神明,供他們」享用」。人類受制於神明觀念的時代,就稱為神統治人的時代。

在神統治人的時代,取悅神明和順應神明意志便成為人們思想和行為的終極目標。按照神明的指示生活成為了大到王公貴族,小到平民百姓的最高追求。這樣,探問神明旨意便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緊要最迫切的需要了。

可是什麼是神明意志呢?神明只是在人們的觀念中存在,無法為人們所親見,自然不能直接接受教誨或引導。所以便興起了以特殊物體為中介來探明神明旨意的種種技術與活動。比如,巫和覡。在古代有些人宣稱,他們可以與神明直接交流,以他們的口舌來傳達神明的旨意,這類人或職業稱為巫覡。

龜卜和骨卜便是以龜板和獸骨為中介來探問神明旨意的一項技術。為什麼要以龜甲為中介呢?這是因為古人認為龜是最長壽的動物。因為龜長壽,所以人們就認為龜有通靈、通神明的特殊性質。為什麼選擇獸骨?因為龜甲難得,獸骨則易取。早期人類狩獵是重要的食物來源,所以獸骨來源豐富,得以用作龜甲的替代物。

商代的龜卜和骨卜究竟是怎樣一個程序呢?據說,當商人需要探問神明旨意時,便拿一塊龜腹甲,或牛的肩胛骨,從一側鑽鑿卻不令穿透,然後從鑽鑿處灼火,龜甲或牛骨的另一側便出現裂紋,古人稱為「兆」,卜師就是通過看兆來論斷神明意志。

這樣一個程序,以現代人的眼光去看,不將它歸為封建迷信的一定很少。火灼鑽孔,龜甲或獸骨的另一側出現裂紋,是極自然的事情,不可能與某一主觀意志關朕起來。如果當下還有人相信這套鬼把戲,一定要被人看作傻子或瘋子。

但在遠古時期,人們普通信奉神明的前提下,龜卜和骨卜對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思想中便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因為人們相信神明真實存在,而且相信神明時時刻刻都在監視著他們的言行,還常常以某種方式給予懲戒或獎賞。所以古人信奉龜卜和骨卜,不是因為相信龜卜和骨卜的技術具有合理性,而僅僅因為它們是神明意志的代表。人們真正信任的是佔卜過程背後神明的力量。因為這是神明兆示給我們的,所以我們必須要遵從。所以,在一定意義上,這個過程是否合理並不重要,甚至這個中介物是什麼也不重要,關鍵在於能體現神明的旨意。所以後來又有蓍草、卦象、銅錢等不同介質。

所以,我認為佔卜是神明信仰文化中必然發生的事物。在神統治人的時代,佔卜將普遍存在。在這個時代裡,生產生活中存在著探問意志的客觀需要。為了適應這一需要,便產生了種種探問神明意志的技術和活動。從而形成了巫覡、卜筮盛行的局面。所以夏、商、周三代佔卜盛行絕不是一個偶然現象,而是自然合理的文化現象。

《易經》所代表的筮法,是以卦象作為卜具的佔卜,它創製目標仍舊是探問神明旨意,而不是預測未來。它與龜卜骨卜一樣,同為神明信仰文化的合理產物,是神統治人時代的自然的文化現象。求卜者向卜師問卜,需要攜帶必要的供品祭祀神明,問卜的實質就是問神,向神明求指示,而不是預測未來狀態。

神明信仰文化,適應於人類文明的低級階段,生產生活的各項技術不能發明,交通、通訊、醫療保健等條件極不發達。而神明信仰文化反而有彌補這種種技術不足的缺陷,代替了這些技術應擔負的社會職能。為什麼這樣說?我舉一個例子說明。

遠古時代,交通不發達,道路沒有開闢,也沒有交通工具的幫助,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數十裡的路程,對古人而言就有可能是遠徵了。而且其間還可能充斥了各種危險,道路崎嶇,野獸出沒,隨時都有可能奪去行人的生命。所以,出行,尤其遠行,對古人而言也是極其危險的事情。

遠古時代,通訊也極不發達。彼此身居異地的兩個人便沒有有效的溝通手段。比方說,家中男主人出門遠行,家裡的婦人、兒女難免要為其擔心。如果擱到現在,對方有段時間沒有聯繫,我們就可以打個電話,不發達的地區還可以寫信。總之,總有辦法與對方取得聯繫,了解境況。

但在古代,卻沒有任何有效手段以取得彼此之間的聯絡。但是,音訊全無,會極大的增加彼此焦慮感,所以客觀上需要一些「音訊」來緩解婦人、兒女對男主人擔憂的焦慮心態。這個時候,神明便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古人的精神世界裡,雖然沒有使身居異地兩個人之間取得聯繫的方法和手段,但古人會認為萬能的神明能夠知曉一切,所以求神問卜便成為獲悉對方「音訊」的唯一手段。在這種情形下,求神問卜便不能簡單歸結為迷信鬼神,它擔負了通訊技術在社會生活中應負的職能。

很顯然,神明也是不能知曉男主人在外的真實境遇,但是問卜後的結論卻被人們視作男主人在外的真實情形。因為神明是全知全能的,而且也不會騙人。這樣,問卜後的結論是被視為神明啟示的結果而被信從的。男主人長時間沒有音訊,妻子兒女就要擔心,可是又沒有辦法與他取得聯絡。所以,要去問卜。此時,問卜的目的是要讓神明來告知我們男主人在外的情形。而不是預測一下男主人的真實狀態。

因為神明根本不存在,卜師也同樣沒有與男主人取得聯繫的手段,所以佔卜也不可能知曉男主人在外的真實情形。但人們仍然信奉它,是因為人們共同擁有對神明全知全能的堅定信仰。佔卜後的結論,是神明的旨意。這個旨意在客觀上起到緩解婦人、兒女擔心男主人境遇的焦慮心態。這才是上古卜筮活動的社會意義之所在。它的作用是決斷嫌疑,而不是預知未來。

古人在四氣四象的陰陽學說的基礎上,發展了這個學說的符號語言,二爻四象卦,即少陽、太陽、少陰、太陰四個符號。這是卦象符號系統的基礎。三爻八卦,六爻六十四卦,都以二爻四象卦為基礎演變而來的。六爻卦有象變的意義,古人將六爻卦用作論斷神明旨意時,便產生了筮法技術,解釋卦象以及爻相意義,闡述筮法原理的就是《易經》這一著作。古人若以筮法謀生,為人佔筮,就需要掌握《易經》一書的內容。所以《易經》是古代卜師的工具手冊,如《簡明內科學》之於農村基層醫療師。

那麼,《易經》筮法的原理究竟是怎樣的呢?我們就以坎卦為例,做出說明。坎卦,幾乎盡人皆知。坎為水,離為火,這幾乎是常識性的觀念。可是,如果我們要問坎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恐怕就難有幾個人能說清楚了。有些學者將坎理解為困難,險阻。比如,解釋「習坎」為重重的險阻。其實,坎就是深坑,地面的低洼處。我們常講的「溝溝坎坎」,就是這個坎字。

你可會問了,你為什麼那麼肯定坎是深坑?我得到這個結論的依據是爻辭內容的具體論述,坎卦經文講的就是行人不小心墜入深坑的情形。我們說,出行是陽,那麼對出行的種種限制或攔阻就是陰。坎卦是一個陰卦,它從少陰卦演變而來,少陰主收。行走著的路人,不小心墜入深坑,就是對出行的一個攔阻或限制,走著走著,忽然停下不走了,就是收的一個表現。

初六,習坎,入於坎窞。是說路人走著走著,不小心就掉進深坑裡去了。有的時候,我們不必受某個文字的困擾,這段經文中「習」字不好解,那我們就先不去管它,只要大意不失就成。九二,坎有險,求小得。行人不小心掉坑裡了,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要從坑裡爬出來,這叫自救。坎有險,這個險字不能理解為危險,而是說坎壁陡峭,不容易爬出。求小得,是說由於坎壁陡峭,不易攀爬,所以只爬出了一小段,還沒有完全從深坑中爬出。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於坎窞,勿用。掉進來的這個坎,又深又陡,一旦掉進來,就別想爬出去。這是自救無望。

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路人墜入深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爬出來,可是現在掉進來的這個坑,不僅深而且坎壁陡峭,根本沒有辦法自己爬出來。這個時候,路人只有等待被坑上人發現,從而得到救助。這是他救。這段爻辭的意思是說有人通過洞口,用缶將盛著飯菜酒水的二個簋,送了下來。這意味著坑上的人已經已經發現了墜入深坎的路人,並給予了救助。先把肚子餵飽再說。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坑還沒有被填滿,旁邊的小土丘卻已經被剷平了。這說明坑上的人對坑下的路人實施了營救,他們採用掘土填坑的辦法,但是,旁邊小土丘的土不足以填平這個深坑。這說明坑上人的救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還沒有完全救出墜入深坑的路人。這叫做他救有小得。

上六,系用徽纆,寘於叢棘,三歲不得。兇。手腳被繩索捆綁了,被扔進了荊棘叢生的枯井之中,自救不能,他救無望,只能等死了。這是全卦中最兇的一個爻了。得這個爻意味著路人必死無疑了。

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也經常遭遇到掉進深坑、墜入枯井的情形。在人們實際的經歷中,當人們掉進深坑或深井之中。也只能有自救和他救兩種可能情形。《易經》坎卦就把人們在墜坑後可能發生的種種情形都概括出來,濃縮到坎卦的六個爻裡。這樣,當古人在遭遇了類似墜坑,久出不歸等相關情形,需要問卜結果時,卜師就可以使用坎卦作為卜具來為人筮算。

佔卜後的結論,與實際發生的情形是無關的。古人並不關心筮算後的結果是否與實際情形一致的問題,在更多的情況下實際情形怎樣是無法獲知的,否則也就不需要問卜了。在人們共同信仰神明的前提下,筮算後的結論就被等同於實際情形,因為這些結論在古人看來是神明通過卦象給予的啟示。這就是六十四卦用作筮法的原理,而不是六十四卦真有什麼預測未來的功能。

神明信仰和龜卜筮卜等技術,適應於人類文明的早期,對自然事物的認識不足,生產生活中的各種應用技術不發達的條件,在客觀上他們也發揮著這些技術的實際效能。所以我們把這個時期稱為神統治人的時期,把這個階段的文化叫做神明信仰文化,《易經》所代表的筮法就是神明信仰文化的產物。伴隨著人類對自然與社會的認識的不斷進步,交通、通訊等各種實用技術的發展,神明不再是人類共同信仰的絕對權威。神明信仰時代結束,龜卜、骨卜、筮法等技術也就自然而然的退出了歷史舞臺。沒有那個時代的文化,也就難以理解那個時代的事物。這也是我們一直不能讀懂《易經》的一個原因。

相關焦點

  • 詳解八卦卦象-易經為什麼是六十四卦
    上一次講了學習易經的第一把鑰匙是:起卦佔卜。因為這是一種直接可以應用於實踐的方法。起卦的方法,介紹了比較簡單的數字除餘法。根據數字,可以起出「單卦」、「重卦」。應用「單卦法」,可以學習熟悉「八卦」;應用「重卦法」,可以學習熟悉「六十四卦」。周易的精髓並不在於卦爻辭。精髓在於它這套符號系統。卦爻辭是一個範例,那個時代應用周易,收集起來的記錄。好,今天接上次的。
  • 《周易》六十四卦的兩種卦序:一種已經破解,一種依然成謎!
    《周易》六十四卦,相傳是周文王在被商紂王囚禁於羑裡時,潛心研究伏羲八卦,在八卦的基礎上推演所創。六十四卦按一定的順序排列,是為卦序。在歷史上,《周易》的卦序並不只一種。目前我們所能詳細了解的有兩種,即通行本《周易》卦序和馬王堆漢墓帛書本《周易》卦序。
  • 古時候,佔卜是很重要的事情,《周易》的作用影響深遠!
    由此,可以知道,六十四卦,乃是對古人生活各個方面的一個歸納整理。但《周易》之所以偉大,在於姬昌把它編織成一個既抽象玄妙,又精密宏大的體系。不妨來探究一下這個體系的幾個特點。首先,《周易》充滿了普遍聯繫的觀念。這大概與農業文明中好的收成依賴於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有關。《周易》中,天地之間一切事物,全部與六十四卦相聯繫;而六十四卦,全部是八卦的組合;這八卦,又都由陰陽一兩爻所衍生。
  • 《周易》哲學——卦象、象數、卦爻辭、易傳形成過程
    《周易》是儒家的哲學經典,關於其形成過程班固在《漢書·藝文志》概括為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周易》也是佔卜之書,佔卜的過程中使用的佔卜工具是蓍草做的小棍,也成為「枚佔」。相比龜佔,枚佔因為其材料易於得到且操作簡單,所以被成為「易」。
  • 三生萬物:六十四卦如何演繹世界
    第五講:三生萬物:六十四卦如何演繹世界觀物吟[宋] 邵雍地以靜而方,天以動而圓。既正方圓體,還明動靜權。並據此製作出「六十四卦方圓圖」。那麼,先賢由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進而指代萬事萬物呢?卦者,掛也。我們通過這個六十四卦排序圖,首先可以看出,六十四卦是在八卦的基礎中演變出來。分為上掛和下掛,或者成為外掛和內掛。
  • 周文王被困推演《周易》,六十四卦蘊含天地間一切變化,無上智慧
    《史記》中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據說文王善演《周易》,現在我們看到的《周易》就有文化整理的功勞,從各個「卦」的爻辭裡面也可以看出文王的一些政治主張。周文王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重新對之前的《易》做出分析總結,我們如今看到的「六十四」卦裡面有很大一部分功勞都是「周文王」的。因為這麼長時間下來,經過很多人的推測,揣摩,事實的真相是什麼我們無法詳細了解,但這些經典裡面所蘊涵的智慧卻能幫到我們很多。人生如果是一張試卷,那麼這份試卷裡面有無數若干的問題等著你去回答,去解決。
  • 周易六十四卦中兩個卦之間的關係有哪些
    錯綜複雜 從《周易》六十四卦角度來講,是指六十四卦中兩個卦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是指卦象關係:錯卦、綜卦、複雜卦。錯卦:又稱「對卦」、「旁通卦」,指陰陽相對的卦(「對卦」也可理解為,在《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的圓圖中相對的兩卦)。
  • 周易佔卜入門——第一卦乾卦
    欲行佔卜之事,要麼靜心成卦,要麼無心成卦靜心成卦:調理心態,放鬆心態,心中只裝欲佔之事。無心成卦:無心之舉成卦,如杯子掉落在地碎片所成之卦,大米灑落在地所成之卦......欲看無心之卦,周易大成,撒豆成卦,翻掌成卦,天象成卦,世間萬物皆可成卦。
  • 如何通過搜狗輸入法輸入周易六十四卦符號
    經常使用周易六十四卦的小夥伴經常問我,怎麼能在電腦裡面輸入64卦的符號。今天大劦就把自己的操作實踐分享給大家。因為我平時使用的是搜狗輸入法,我就以這個輸入法為例給大家截圖講解。其他各輸入法的調整應該類似,我就不一一操作了。
  • 周易佔卜
    古代最高級別的灼龜法,從《左傳》、《史記》中雖然能看到一些描述,也知道原本是有文字說明,很遺憾這個方法已經失傳,幸運的是筮法還保留一部分,即起卦的方法保留了下來,但如何取象,以及如何斷卦的方法已經失傳。有人說斷卦方法屬於心法,不著於文字。佔卜的步驟有問卦、起卦、排卦、斷卦四個步驟。
  • 易經六十四卦歷代事典佐證
    《周易自測牌》中六十四卦歷代事典及圖解周易六十四卦。第一卦困龍得水五代時柴榮,家道中衰,曾佔得此卦——《周易自測牌》第一卦事典中有講到。執著於自己願望已久的龍,橫空出世,在天地間自由馳騁,這是追求成功者的暗喻。
  • 八卦是周文王演變為六十四卦的嗎?《史記》的記載有差錯嗎
    但是,《易傳》之《繫辭下》卻否定了《史記》的說法,六十四卦在周文王之前已存在,先於周文王的伏羲、神農、黃帝、堯、舜,五位聖人已使用了六十四卦,如,根據六十四卦之「大過」,發明了棺槨。在《周易》之前,就已經有《連山易》和《歸藏易》,從1993年3月湖北王家臺15號秦墓出土的秦簡疑似《歸藏》來看,就已經出現了六十四卦,其內容則全部都是佔卜之辭。
  • 《易經》:六十四卦中的奧秘
    佔卜是為了預測吉兇,並對當下和未來的行為提供根據和準繩。我們的祖先就是用這種方式來解釋他們身處於其中的這個世界的。但是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為什麼我們的祖先用演卦來進行算命,而不是用別的方式來算命呢?比如,他們完全可以靠類似於今天投硬幣的辦法來預測吉兇啊!
  • 用《周易》佔卜,求到「家人卦」,美滿姻緣到
    有一個女孩哭哭啼啼的過來佔卜她的男朋友是愛她?看她那患得患失的樣子,我就特別謹慎的用用《周易》給她佔卜了一卦。是一個家人卦,根據卦象我告訴她:她的男朋友是非常愛她的,事事以她為中心,並且會和她組成家庭。她聽了,先是破涕而笑,接著又很緊張的問現在她男朋友雖然工資上交,天天報備,但是他經常加班,有時連吃飯約會也推脫了,這也沒有事事以她為中心啊?「他是不是不愛我了?」
  • 《易經》六十四卦的原理和命名法則,讀懂卦象與經文的重要基礎
    六十四幅卦象,代表意義不同,名稱不同,經文各異,但卻存在著規律性的內容。比如,卦象的意義如何定義,卦象的名字是如何命名的,卦辭、爻辭如何解釋卦象、爻象,如何論斷吉兇休咎,都包含著統一性的法則,掌握了這些規律,讀懂《易經》並不難。上一節講了八卦的來歷及其意義,現在我們就可以來探索《易經》六十四卦的奧秘了。
  • 最乾淨的周易原文:遁卦
    《周易》是一本周朝的佔卜書。書中記載了六十四個卦象,配上卦名和解釋。如上面的內容為遁卦,就是這些內容。要學習《周易》,首先要直接面對這些內容,不要去看別人的解釋,或者白話翻譯。包括傳說是孔子參與創作的《易傳》。直接看卦象,然後看原文。
  • 《歸藏》與《周易》卦序排列的天文背景分析
    可以說,在所有的易學典籍中,這兩部是年代最接近,體例最相似的——二者都是以六十四卦為體系展開,甚至連卦名也大部分相同。「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而且,這個卦氣圖,很可能也是《周易》的作者在編排卦序時參照的卦序母本之一。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在《周易》和卦氣圖中,《屯》卦都是第三卦,而且《屯》卦的卦辭說「利建侯」,而按照卦氣圖上的劃分,《屯》卦正是一個「侯」卦!
  • 《周易》:你還認為它只能用來算卦嗎?帶你了解先賢智慧結晶
    正確認識什麼才是《周易》很多人都把《周易》看作是一本算卦書,但事實上這是很片面的,《周易》從夏代開始經歷了很多的演變過程,直到殷商末年時期周文王將之前的易經重新演繹,最後形成了周易,但是即便如此,隨著時代的發展,易經還是在不停的進行演變的。
  • 奇門遁甲:與《周易》的關係
    將上述陰陽爻按照由下往上重疊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個基本卦,稱為八經卦。再將八經卦兩兩重疊,就可以得到六個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這六十四卦稱為六十四別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稱。
  • 卦爻辭的形成與《周易》的哲理化
    具體說就是:「筮人將其筮事記錄,選擇其中之奇中或屢中者,分別移寫於筮書六十四卦卦爻之下,以為來時之借鑑,逐漸積累,遂成《周易》卦爻辭之一部分矣。」⑦他們所依據的理由就是《周禮·春官》中的一句話:「凡卜簭,既事,則系幣以比其命,歲終,則計其佔之中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