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職媽媽到擁有百萬粉絲,她用了三個笨辦法

2020-09-05 抹茶人生隨想錄

噹噹第六屆影響力作家評選活動進行的如火如荼,百萬粉絲擁有者大J的名字再次出現在投票榜中,大J到底是誰?她又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

2014年小D早產,面臨著眾多關卡,層層重壓之下大J陷入難過、自責、絕望、焦慮等負面情緒之中,幾乎每天以淚洗面。直到某天照鏡子發現不認識鏡中的自己,她開始直面現實,與自己和解。

看書、學科學育兒知識、偶爾逛街享受生活、打理公眾號、健身,將近6年的時間過去了,大J成為眾多寶媽眼中的勵志人物;「第四屆噹噹影響力作家榜」上榜作家;浪育兒2018「母嬰自媒體大賞」內容貢獻榜影響力人物。通過大J在微博和作品中的分享,不難發現她用了三個「笨辦法」。本文將一一對比大J的做法與常見做法的不同之處及她的做法對我們的啟示,分析我們可以如何使用「笨辦法」達成自己的目標。

大J


爛筆頭,找到「導火線」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是很多人熟悉的一句諺語,據《七齋書錄》記載,明朝文學家張浦曾因在課堂上背不出課文,被老師罰抄十遍,第二天竟然能背誦全篇,高興的說到:「原來真是『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呀。」

從學生時代到職場,不管記錄的形式如何變化,記錄確實是當代人最常用的記憶方式。當然,有人會說記錄沒用,我全都用筆記下了照樣會忘記。不否認,現實中的確有這樣的人存在,如果你也有這個疑問,不妨仔細回憶一下你是如何記錄的。相信大部分人的結論是將結論記錄下來。

大J在分享育兒經驗時提到過兩次自己做記錄的目的,一次是記錄小D行為,一次是記錄自己心情,目的是為了找到小D某樣行為背後的原因,乍一看兩者之間並無聯繫,但大J在記錄時並不是簡單寫下結論,而是詳細記錄產生這種行為前發生了什麼事、當時孩子/我在做什麼事、導致的結果是什麼。通過ABC記錄法,大J發現了很多小D「熊」行為背後的真正需求、了解到自己何時容易生氣,針對性的找到解決辦法,從而使全職帶娃生活井井有條。

腦力開發權威東尼·博贊經過多年研究和思考,發現正確使用擁有無限潛能的頭腦是事半功倍的的關鍵,並針對研究成果發明出思維導圖,幫助人們從深度、廣度上提升大腦思考能力。胡雅茹在《我的第一門思維導圖入門書》中將繪製思維導圖的核心內容歸納為抓取重點的能力,做到水平思考與垂直思考並用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

思維導圖

大J運用的ABC記錄法正是水平思考與垂直思考結合的典範。先垂直思考,通過結果一步步追溯到原因,再進行水平思考,根據這個原因我能找到什麼方法解決問題或改進,從而達到「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效果。

破萬卷,將知識內化

雅典政治家梭倫晚年退隱後仍然堅持著述、研究,經常將「活到老,學到老」掛在嘴邊自勉。此諺語後經盧梭和周總理的引用、發揮廣為流傳,成為鼓勵世人終身學習的標語。

大多數人潛意識裡認為學習就是閱讀書籍,獲取更多知識。閱讀完就等於學會了嗎?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學習後遺忘立即開始,且規律是先快後慢。針對這一現象有辦法提高知識轉化率嗎?讓我們看看大J是怎樣做的。

小D年幼時,大J將與醫生和康復師接觸學習到的知識刻意運用到生活中,在實踐後加入自己的理解寫成文章發布到公眾號上。隨著小D長大,大J開始向認知老師、幼兒園老師學習性格塑造、早期啟蒙,最後進入大學系統學習腦科學課程。

知識內化是知識管理的一部分,大J的做法正是踐行知識管理。西安歐亞學院通識教育學院名譽顧問蕭秋水、2010中國知識管理人物陳永隆關於知識管理的分享不謀而合。蕭秋水在一刻演講時將知識變現進階分為五階段:盤點知識、調研市場、確認定位、持續行動、輸出價值;陳永隆講課時將知識管理分為六階段:知識儲存、知識分享、經驗傳承、聰明複製、標杆學習、智慧工作。兩位專家對知識管理都提到了輸入與輸出的概念,在持續輸入知識的基礎上將知識進行整合,使其系統化、深度化,最終將外界知識轉變為自身知識。

知識轉化過程

從公眾號大J小D的誕生,到出書、做課程,大J持續進行個人知識管理。她不滿足於學完課程就行,而是將知識運用到帶娃的日常生活,發現不適用之處後尋找原因調整方法。在一步步的實踐與思考中,大J逐漸將知識內化為自己所有,並逐步形成體系,而這其中細微的變化從大J5部作品走向系統化、深度化能窺見一二。

積跬步,分解目標獲動力

荀子在《勸學篇》中運用一系列排比句與例子論述了堅持對達成目標的重要性,引申出我們只有腳踏實地做事,才能有所成就。

堅持做某件事需要自律、毅力等品質支持,即便有興趣加持,不免也會被畏難情緒擊倒,在某一瞬間想要放棄。大J是怎麼做到將全職媽媽的事業做大、不斷完善自身的呢?

對於媽媽們來說,產後瘦身是她們度過與寶寶磨合期後面臨的第一個難關。瘦身不是單純的關注體重下降,還要關注體脂,也就是說瘦身的最終目標是體脂勻稱。當過高管的大J開始就有明確的目標,將瘦身任務具體到三階段並確定每階段的小目標,在達成小目標後及時給自己良性反饋,激勵自己持續健身。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博士海蒂·格蘭特·霍爾沃森著作《如何達成目標》中提到成功人士與眾不同的9種做法,第一點即為目標明確,在設定目標時,做到清晰而精確,確保自己真正做到之前一直受到激勵。而緊隨其後提到的抓住機會實現目標與準確知道還有多遠的路要走,則是指的明確自己在何時何地做何事,實施計劃過程中能及時獲得反饋,根據進展適當調整方法。

堅持

大J的成功轉型不僅僅因為她堅持在點滴中進步,更因為她將這種思維方式運用到育兒中,探索小D畏難情緒背後是因為興趣消失,還是無法達成目標想要放棄,有策略的培養小D的堅毅品質,凝聚量變等待質變產生。

笨辦法,你真的會用嗎

被得到APP評為「中國最會學習的人」成甲在《好好學習》書中寫道:在原始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努力,就是低水平的勤奮。「低水平勤奮陷阱」正是大多數人的寫照。我們學習或加班到深夜,最後仍然是吊車尾的那個人,似乎我們的辛苦努力總是沒有成效。

成甲在拋出「低水平勤奮陷阱」後立馬給出了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底層方法:反思、以教為學、刻意練習。大J的成功正是運用了這三種底層方法」。她發現問題通過記錄的方式追本溯源,反思問題出在哪,可以如何改進;她通過分享育兒知識促進自己不斷學習,以輸出帶動輸入;她通過拆解目標堅持刻意練習最終收穫滿意結果。

羅輯思維執行長脫不花說「這個世界太大,而我們的智慧有限。只有掌握了更有效率的學習方法,才能在極為有限的時間裡,把自己的認知水平比別人多往前推進一釐米」,而大J正是提高了學習、做事的效率,進一步推進自己的認知水平,將點狀知識串聯成面,進而形成體系,分享給年輕父母,收穫到百萬粉絲。

每個原理背後都藏著無數種方法,每種方法作用到不同的人身上產生的效果各不相同。大J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不是笨辦法不管用,而是你要找到方法後對應的原理,根據自身情況作出調整。成功的方法或許不可複製,但成功背後蘊藏的原理卻能複製。

相關焦點

  • 「全職媽媽」的三個誤區,幾個建議,做優秀媽媽,媽媽應該早知道
    報告裡其中一個數據顯示,1995年後的年輕媽媽中,有82%的媽媽選擇全職帶孩子。其實「全職媽媽」這個詞也不是近年才進入我們視野的。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很多媽媽選擇回到家全職帶孩子,把自己所有的時間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家庭正常的收入支出交給孩子的爸爸去負責。
  • 全職媽媽應該有工資嗎?看看這三位媽媽怎麼說
    顏如晶認為,媽媽是偉大而神聖的,發工資就會變得功利。也因此引發了該不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的討論。為此,我特意問了問身邊幾個成都周邊全職媽媽的看法:1.慄子媽媽,全職四年,成都人慄子媽媽是研究生,老公是博士,在某大學任教,一家都是高知家庭,可是慄子媽媽還是選擇了全職。她在全職之前和老公是達成了共識的,全職之後也一直按照共識執行。
  • 女人永遠不要做全職媽媽!
    敏華最近升了公司營銷總監,不算其他收入也基本實現了年薪百萬,同事朋友都在祝賀他年紀輕輕就能做到這地步,今後前途無量。 敏華自己也開心,但是也總有件事縈繞心頭,不吐不快,是關於他的全職老婆。
  • 粉絲從0到104萬,全職媽媽ZMMY用直播帶貨打開事業新徵程
    在抖音上,全職媽媽 ZMMY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打破「寶媽」身份限制,她將事業「主戰場」轉至線上直播間,從今年4月份開始,不到8個月的時間,ZMMY的抖音帳號粉絲從0漲到104.5萬。2019年ZMMY女兒出生,她選擇回歸家庭成為全職媽媽,專心陪伴女兒成長。為了記錄女兒的成長經歷便開通了抖音帳號,讓她沒想到的是,今年4月,她在抖音上傳的幾個自己推著嬰兒車在商場散步的短視頻竟讓自己走上了直播帶貨的道路。視頻中,ZMMY穿著寬鬆的黑色條紋襯衫,搭一條黑色披肩,踩著帆布鞋,簡約潮流的搭配讓這個寶媽的視頻備受關注,瞬間漲粉。不少人留言「車車有連結嗎?」
  • 從「全職媽媽」到「斜槓媽媽」,是什麼改變了她?
    有朋友跟她抱怨成為媽媽後的三大痛點:人民幣、價值、社交。不無道理。在家中照顧小孩,收入暫停,並且因此而缺乏價值感,覺得自己除了帶小孩和做家務一無所長。每天在家,缺乏社交機會,不知外面的世界今夕是何夕,與社會脫節的恐懼日漸加重。媽媽們害怕失去自己,害怕與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職場人,或者時刻on trend的時髦精越來越遠。Cathy成為媽媽後,反而害怕找不到自己的價值。
  • 宋玉|全職媽媽在抖音,分享不一樣的育兒之道
    繁瑣的家務、吵鬧的環境,這大概是每一個全職母親每天都會經歷的狀況。宋玉就是一個全職母親,平時一個人帶著三個小孩,有人說她是超人,說她無所不能,但在宋玉看來,並不是這樣的,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取決於自己的心境。她認為,和孩子來到抖音,是對外學習對內思考,是想打開自己和粉絲分享,是致力於傳遞快樂分享方法。
  • 從主婦到主席,全職媽媽們快喝烏爾蘇拉這碗雞湯
    7個孩子的媽媽,曾經做過7年全職主婦的德國人,烏爾蘇拉·馮德萊恩當選了新一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她也是該職位上的首位女性主席。在網上搜索了一些關於她的介紹和她的人生經歷,分享給大家:烏爾蘇拉·馮德萊恩,生於1958年,家境優越。
  • 全職媽媽霸氣辭職:在家帶娃月入過萬,我憑什麼上班?
    在外人看來,她只是一個全心投入育兒與家庭的普通全職媽媽,但其實她藏著一個秘密,這個秘密只有她和家人知道,當坐到電腦屏幕前,她的另一個身份——擁有百萬粉絲的頭條育兒創作者,才真正展現出來。
  • 全職媽媽如何擁有自己的時間?
    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這對於有孩子的媽媽來說,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特別是像我這樣孩子只有兩歲,且沒有老人幫助的全職媽媽。全職在家後,我一直在摸索創造時間的辦法,經歷過很多次的沮喪、絕望,崩潰的時候也和張先生爭吵過,甚至對淘淘發脾氣。但是熬過那段時間後,也逐漸找到一些適用於自己的辦法。
  • 「她時代」的「全職媽媽經濟」
    反而因為有了全職媽媽的這段經歷,讓她們在未來多了幾條發展之路。或者說是開闢了和以前職場所不一樣的航道。因為我現在就是全職媽媽,所以很留意這個群體。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全職媽媽在一邊帶娃,一邊創造收益。我在寫作群裡認識的人,大部分都是全職寶媽,她們在百忙之中抽空寫作賺錢。
  • 宋玉|全職媽媽在抖音,分享不一樣的育兒之道
    繁瑣的家務、吵鬧的環境,這大概是每一個全職母親每天都會經歷的狀況。宋玉就是一個全職母親,平時一個人帶著三個小孩,有人說她是超人,說她無所不能,但在宋玉看來,並不是這樣的,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取決於自己的心境。她認為,和孩子來到抖音,是對外學習對內思考,是想打開自己和粉絲分享,是致力於傳遞快樂分享方法。
  • 從二胎全職媽媽到自傳狂賣500萬冊,她的成功源於這2個字
    每次出門,米歇爾都要推一個大手推車,背一個不時尚的尿布包,裡面裝滿了必要的東西:一包五穀麥圈,幾個常玩的玩具和一套替換的衣服,兩個女兒都要各備上一份。米歇爾說自己每天都睡不夠,頭腦昏昏沉沉,不太清醒。而自己的丈夫也是「喪偶式育兒」中的那位爸爸,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工作當中,很少顧得了家裡這3個女人。
  • 媽媽愛爸爸,就是最好的愛的教育,全職媽媽時間分配,別忘了老公
    正在吵著,看到本來睡著了的三歲女兒眼淚汪汪的站在門口,兩個人一愣。女兒突然說:「媽媽不愛爸爸和寶寶了」。朋友說那一瞬間,就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笨的媽媽。全職媽媽們忙著提升孩子的專注力,提升孩子的自控力,提升孩子的各種能力,但卻忘了,對寶寶而言,最重要的是擁有幸福的能力。耶魯大學的《幸福課》告訴我們,幸福來自於和諧的關係,無論是和伴侶還是和家人。
  • 笨辦法學Python 經典Python入門書籍介紹
    《「笨辦法」學Python》作者簡介:澤德 A.肖(Zed A.Shaw)是《「笨辦法」學Python》《「笨辦法」學Ruby》《「笨辦法」學C語言》等幾本備受歡迎的圖書的作者,他的書在全世界有數百萬讀者。Zed Shaw完善了這個堪稱世上最好的Python學習系統。只要跟著學習,你就會和迄今為止數十萬Zed教過的初學者一樣獲得成功。他還是諸多開源項目的創建者,擁有近20年的編程和寫作經驗。同時他大部分空閒時間還致力於繪畫和藝術史的研究。
  • 《三十而已》:她是所有全職媽媽的夢想,我卻不想成為她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童瑤飾演的顧佳這一角色,是一個十佳全能型媽媽,和她的名字一樣,小時候她考試全優,長大後照顧家庭實力一流。身為全職媽媽,對丈夫她體貼周到,穿著上細緻到一雙襪子的搭配,飲食上周全到每一頓早餐;對孩子她奮不顧身,為了入園資格給富太太提鞋,對欺負孩子的人大打出手。
  • 填寫工作日誌是聰明人用的笨辦法|TOP好文
    填寫工作日誌是聰明人用的笨辦法保險服務分為售前、售中、售後。大家對於保險代理人的服務評價可能只是局限於"你給我講保險講得清不清楚"、"保險計劃做得專不專業"、"理賠快不快"等等,但很少有人能夠看到保險代理人日常的工作內容。就好像我們看一個武林高手多麼厲害,但看不到他是怎麼苦練內功的。今天,我只是從工作日誌談起。
  • 被丈夫嫌棄的全職媽媽,是時候做出改變,自立自強了
    前幾天,在頭條看到一個全職媽媽的求助,說自己全職在家帶孩子,遭到老公嫌棄,說她與社會脫節,跟她沒有共同語言。她求助該怎麼辦。現今社會,女性生完孩子之後,如果家裡沒有老人幫忙看孩子帶孩子,確實沒辦法重歸職場。
  • 全職媽媽 VS 職場媽媽 | 看看梅耶.馬斯克的選擇
    姐姐大美現在是初中生了,從她上幼兒園到初一,我錯過了大美所有的暑假。這些年,一直在糾結,是做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每次面對兩個孩子總是愧疚不已。直到今年,我讀到一本書,《人生由我》,豁然開朗。她擁有兩個碩士學位。單身四十年的同時獨立培養出了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三兄妹。在孩子們還年幼的時候她就獨自一人撫養,並且同時在兼顧著自己的事業。對於職業媽媽怎麼看待孩子陪伴和教育的問題,她的觀點是:職場媽媽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孩子,所以給了孩子們更多機會發展自己的天賦。孩子們會因為擁有足夠的獨立生存能力而受益匪淺。
  • 全職媽媽的精緻
    先來看看「全職媽媽」的定義:「全職媽媽指原來有工作的女性在懷孕後到孩子出生的時間內辭掉工作。為了照顧子女成長,照顧好家庭,不去工作或沒有工作的女性。如果全職期間有兼職工作,則不能稱為全職。全職媽媽必須是全日制照顧自己的子女。」
  • 全職媽媽回母校捐款被罵「滾出去」:全職媽媽的出路在哪裡?
    最近有一個熱議的話題:一位名叫張桂梅的校長,因為說了一句「滾出去」而備受爭議,原因是從自己學校畢業的女學生竟然要當全職媽媽!事情是這樣的:張桂梅校長創辦免費公辦女子高中,把一個個家庭困難、出身貧寒的山村女孩子,培養成為有知識、能獨立的新時代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