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車禍導致十級傷殘,司法救助為家庭送來希望

2020-12-20 澎湃新聞

暖心!車禍導致十級傷殘,司法救助為家庭送來希望

2020-12-17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感謝司法救助政策,感謝法院,讓我的生活又有了希望。」

日前,當救助申請人王某某接過靜海法院法官發放的8萬元司法救助款時,真誠地表達了對法院的感激之情。

案情回顧

四年前的一場車禍讓救助申請人王某某一家陷入困境,其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判決被告給付的損失賠償沒有得到全部執行,車禍導致其10級傷殘,無法正常工作,只能靠打零工維持生活,無力支付二次手術治療費用,腿上的鋼板尚未取出,家中老人需要贍養,子女需要上學,生活難以為繼。

救助經過

靜海法院司法救助委員會根據王某某提交的國家司法救助申請,認真核實其家庭情況,認定王某某符合國家司法救助的要求,作出給予王某某國家司法救助資金8萬元的決定。「這筆救助款對於我們一家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真是幫了我們家的大忙,為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不然我的病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治好。」王某某連聲感謝道。

執行法官劉自力表示,司法救助是民生工程,發揮司法救助救濟幫困的作用,為困難申請執行人爭取司法救助資金,有效緩解其生活經濟困難,既是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是在維護司法的權威。

工作成效

近年來,靜海法院始終堅持「應助盡助不遺漏,救危助困解民難」的工作原則,把國家司法救助工作作為解決群眾困難、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一項有力舉措,積極探索司法救助工作模式,把司法救助工作落細落實。2020年,靜海法院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8件,向8名救助申請人發放司法救助金96萬8千元,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END

來源:靜海法院

製作:楊瀚書

原標題:《暖心!車禍導致十級傷殘,司法救助為家庭送來希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萍鄉一起車禍遇難未獲賠 司法救助解急難
    車禍遇難未獲賠 司法救助解急難近日,江西省萍鄉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結一起因交通事故未實際獲得賠償導致生活急迫困難的司法救助案件,經司法救助委員會討論決定給予救助申請人李某司法救助金人民幣10萬元。救助申請人李某與劉某系夫妻關係,李某之妻劉某與黃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萍鄉市安源區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決,判令黃某賠償劉某79萬餘元。在案件執行過程中,萍鄉市安源區人民法院未查詢到被執行人黃某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救助申請人李某之妻劉某因交通事故導致一級傷殘,目前為植物人狀態,生活不能自理,每月醫藥護理等花銷較大,李某育有一女,亦患有疾病需長期花費醫療費用治療。
  • 有一種暖陽叫晴天麗日 有一種暖心叫司法救助——嘉峪關市兩級法院發放司法救助金保民生解民憂
    金發放儀式,對經全市兩級法院嚴格審查、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13名申請執行人發放司法救助金50.8萬元,救助金額從3400元到19萬元不等。活動現場,工作人員仔細核對了到場申請人的身份信息,介紹了國家司法救助金的相關規定及救助程序,快速辦理了救助金領取相關手續。市中級人民法院紀檢監察室派員現場監督。為確保安全,救助金將通過銀行轉帳方式發放,各位救助申請人的救助金將在3到5個工作日到其銀行帳戶。
  • 集美區人民法院:讓司法救助惠及更多困難群眾
    拿到司法救助金,鞏某對集美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集美法院」)及法官連連表示感謝。12月17日,集美法院舉行2020年度第二次國家司法救助金發放大會,集中為鞏某等6名涉民生案件家庭經濟困難的申請執行人發放國家司法救助金42.87萬元。
  • 16歲高一新生參加軍訓受傷導致十級傷殘
    原標題:高一新生參加軍訓 受傷導致十級傷殘   學校、培訓中心擔責五成被判賠5萬元   一名高一新生參加軍訓活動時不慎扭傷腿,結果造成十級傷殘。事發後,該學生認為學校、培訓中心沒有及時履行救助和通知義務,導致她傷情擴大,遭受極大痛苦,並嚴重影響整個家庭的正常生活,為此一紙訴狀將學校和培訓中心告上法院,要求賠償醫療費、補課費、精神撫慰金等共計18.8萬餘元。記者昨日獲悉,廣州市白雲區法院一審審理後,認定軍訓活動本身沒有錯,但學校和培訓中心疏於履行對未成年學生的保護和管理義務,應承擔一半責任,判決共同賠償5萬餘元。
  • 【執行旋風】萬元執行救助金 情暖困難申請執行人
    據了解,京口法院於2016年立案執行,嵇阿姨不慎發生交通事故,致十級傷殘。本案進入執行程序後,京口法院對被告人的財產進行了「四查」(查銀行存款、房地產登記、車輛登記、工商登記),均沒有發現有財產可供執行,且被執行人下落不明,導致本案的執行工作陷入了僵局。而嵇阿姨年紀大無工作和收入來源,因交通事故導致十級傷殘,身患多種疾病亦需要治療手術,且家庭多人身患重病,急需開刀手術,經濟十分困難,是當地因病致貧的一戶。
  • 被撞成九級傷殘面臨截肢,肇事者無賠償能力,受害者可以獲得司法救助嗎?這次聽證決議,由評議團決定!
    、一起交通肇事案的受害者謝某平前來申請司法救助。謝某平在這起交通肇事案中遭受無妄之災,致右腿受九級傷殘。因交通肇事者賠償無法到位,而自己又家庭貧困,無力醫治,傷情惡化引發骨髓炎,目前面臨截肢風險。了解到這一緊急情況後,馬尾區檢察院第三檢察部主任陳彪檢察官立即召集司法救助團隊成員連夜加班,訂立方案,邀請聽證員,快速處理這起因交通肇事案致一死兩傷的司法救助案,盡力緩解群眾等錢療傷的窘迫局面。
  • 壹現場| 遇車禍成了一級傷殘 56萬賠償3年只拿到1200元
    3年前的一場車禍,造成張某身體傷殘六級、精神殘疾一級。然而,三年間車輛駕駛員一直無力賠償,張某的56萬元賠償款只收到了1200元。生活艱難的他無奈之下,向北京房山法院申請國家司法救助。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8月8日上午,法官來到張某位於房山良鄉鎮的家中,調查核實他的身體和家庭情況。
  • 【執行動態】黃梅法院:以司法救助傳遞司法溫情
    10月15日,黃岡市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夏冬華一行代表湖北省高院來黃梅法院為申請人胡某發放司法救助金,並鼓勵他努力戰勝困難、積極面對生活。此次事故讓胡某的家庭發生巨變,二級傷殘讓他生活不能自理,妻子也因無法忍受現狀而離家,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已支離破碎。為了籌錢給胡某治療,家裡早已負債纍纍,只能靠親戚接濟度日,家庭生活非常困難。 雖然該案的執行工作陷入僵局,難有突破,但黃梅法院始終「惦記」著胡某。 每月定時查詢、跟蹤兩被執行人的財產信息,盡力幫胡某爭取各項傷殘補助等,案件執行法官從未停止對胡某案件的關注。
  • 峨邊檢察院首次對國家司法救助案件舉行公開聽證
    9月23日,為有效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化解社會矛盾,峨邊彝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對殘疾受害人羅某某申請國家司法救助案舉行公開聽證。聽證會由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鄭剛主持召開,邀請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律師代表等擔任聽證員,多方凝聚合力對申請人施以援手。
  • 「兒子遭遇車禍變植物人、公婆不忍耽誤兒媳起訴離婚」後續:司法救助20餘萬元
    2019年,西安市未央區法院審理的「兒子遭遇車禍變植物人、公婆不忍耽誤兒媳起訴離婚」一案引起各大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案件審理和執行過程中,該院將為民司法理念一以貫之體現其中。9月28日下午,全省法院審判專家孫芳玲、民四庭副庭長李欣、執行法官王昆一行前往當事人家中,送來了承載著滿滿愛心的救助款。 在執行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時,法官通過網絡查控發現,被執行人名下有一套經濟適用房,遂迅速採取查封措施,並依法進行網絡詢價,最終以112萬餘元的價格成功拍賣,溢價率達28%。競拍成功後,法官第一時間將案件款送到申請人手中,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 【公益】福彩公益愛暖心 「為福添彩」公益活動為困難家庭送上救助金
    「為福添彩」大型福彩公益活動走進濟寧,分別為鄒城、嘉祥、太白湖新區的受助對象送去了救助金。同樣不幸的生活經歷使他們的兩個家庭都陷入了困境:韓天宇的父母都患有重病,其父親偏癱失語生活不能自理,母親有嚴重的糖尿病,並引發腎病等併發症,每月僅醫藥費就需數千元;王志的父母多病,孩子尚幼,妻子又查出腎病綜合症……家人的多病,生活的嚴寒,養家餬口的使命全部落在了二人的身上。
  • 我的扶貧故事之二:司法救助為貧困家庭渡難關
    我的扶貧故事之二:司法救助為貧困家庭渡難關 2020-07-01 0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工友操作不當導致傷殘 檢察機關為受害者送上救助金
    正義網襄陽1月5日電(記者戴小巍 通訊員魏秋晨)「感謝檢察院,這下我可以安裝一個假肢,出去找份工作補貼家用,生活還是有希望的……」2020年12月25日,在湖北省保康縣人大代表、城南社區書記姚家遠以及人民監督員龔輝勇的見證下,保康縣檢察院檢察官將5萬元救助金送到尤某手上。
  • 湖北法院3年司法救助1萬餘人
    幾年前,袁某為李某承建房屋,安排胡某等三人在臨時搭建的腳手架上,粉刷房屋外牆。作業過程中腳手架側翻,胡某等三人墜地。其中胡某身受重傷,下肢傷殘程度為二級。因無法達成一致賠償意見,胡某將袁某、李某訴至法院。
  • 「筆跡鑑定+司法救助」讓申請人看到希望
    河北檢察 公眾號ID:hbsjcy 近日,河北省石家莊市的王某總算舒了一口氣,檢察院不僅幫她鑑定出房屋抵押籤名是被人偽造,還給予了她司法救助金,一家人的生活總算有了希望。
  • 做美容「」成十級傷殘
    婦女告狀索要精神賠償獲支持張家民  新報訊記者張家民某美容院聘用人員在為一名40多歲的婦女做眼袋切除手術時失敗,致該婦女眼瞼外翻、閉合不全。雖經10餘次補救手術,但該婦女的情況還是構成10級傷殘。一審法院經審理後,判令美容院賠償該婦女經濟損失2.6萬餘元;因手術人員無醫師執業資格,法院判令其賠償原告精神損失費3萬元。
  • 在故宮賞雪時摔成十級傷殘,小夥子把故宮告上法庭
    宗先生在故宮遊覽時,卻不小心摔傷,造成十級傷殘,為此他一紙訴狀把故宮博物院告上法庭。2020年9月,北京市第二人民法院對該案進行了二審庭審。宗先生一個不小心摔倒受傷,後經過鑑定,宗先生的傷情已構成十級傷殘。宗先生與故宮博物院交涉後,雙方未達成一致的賠償意見。之後,宗先生一怒之下,將故宮博物院告上法庭,案由是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糾紛。2020年5月18日和6月9日,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先後兩次對該案進行庭審。宗先生在庭審時表示,故宮當天沒有及時清掃積雪,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
  • 男童被天降蜂窩煤砸成十級傷殘 肇事者被判賠37萬
    15歲男童張某在樓頂上玩耍時,突然向樓下丟了兩塊蜂窩煤,剛好砸中樓下玩耍的陶某,最終致使陶某十級傷殘的嚴重後果。這樣一起因高空拋物導致的悲劇,發生在貴州畢節。2020年6月1日,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一起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案例。
  • 陳勇主持司法救助聽證會:「不能讓這個家庭掉隊」
    「不能讓這個家庭掉隊」 ——陳勇檢察長主持司法救助公開聽證會側記  「我同意省檢察院給予申請人國家司法救助的意見。這是一個因案致貧的典型案例。脫貧攻堅路上,不能讓這個家庭掉隊。」聽證會現場,聽證員、全國人大代表、曹縣五裡墩村黨支部書記王銀香略顯激動。
  • <第308期>河池電視臺《法治前沿》欄目專題報導天峨縣人民檢察院韋如玉司法救助案件
    2020年9月13日晚,河池電視臺《法治前沿》欄目專題報導天峨縣人民檢察院辦理的一起司法救助案件。在該案中,天峨縣人民檢察院對韋如玉同學啟動司法救助程序,向因車禍致殘的小如玉送上了50000元的司法救助金,極大緩解了小如玉家庭生活上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