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撞成九級傷殘面臨截肢,肇事者無賠償能力,受害者可以獲得司法救助嗎?這次聽證決議,由評議團決定!

2020-10-10 龍巖市司法局


2020年9月23日下午,兩位滿面愁容的老人互相攙扶著走進福州市馬尾區檢察院,他們前來為自己兒子、一起交通肇事案的受害者謝某平前來申請司法救助。謝某平在這起交通肇事案中遭受無妄之災,致右腿受九級傷殘。因交通肇事者賠償無法到位,而自己又家庭貧困,無力醫治,傷情惡化引發骨髓炎,目前面臨截肢風險。

了解到這一緊急情況後,馬尾區檢察院第三檢察部主任陳彪檢察官立即召集司法救助團隊成員連夜加班,訂立方案,邀請聽證員,快速處理這起因交通肇事案致一死兩傷的司法救助案,盡力緩解群眾等錢療傷的窘迫局面。

下面,讓小編帶你一起去現場看看吧。


9月25日,馬尾區檢察院組織召開了一起司法救助聽證會。聽證會上,決議者不是檢察官,而是一個由福州市、馬尾區兩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相關行政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組成的評議團。


這是一起因交通肇事致傷引發的申請司法救助案。申請人謝某平於今年1月20日下午在馬尾區某公交車停靠站站臺內候車時,被一輛因操作不當而失控的小型轎車撞傷,事故造成謝某平傷殘九級附加一處十級,治療費已花費17萬餘元。本次事故另外還造成一人死亡,一人輕傷的嚴重後果。經馬尾區法院審理,該案件認定其損失為115萬餘元,因肇事方無能力賠償,而肇事車輛的保額交強險和商業三者險共計才112萬元,不足以賠償謝某平以及另一死者和傷者。謝某平因案致傷,無法正常工作,父母均為下崗工人,家庭沒有經濟收入,受傷後的17萬餘元醫療費用多為借款。目前右腿恢復狀態不好,已引發骨髓炎,後續治療仍需高額醫療費,其家庭已無力承擔這樣的醫療費用。9月23日,申請人謝某平委託其父母向馬尾檢察院提出國家司法救助申請。


會上,申請方圍繞聽證會議題陳述案件事實及申請理由。

承辦檢察官向參會人員闡述審查認定的事實和法律依據。

主審法官向參會人員闡述當前案件賠償情況。

承辦檢察官向參會人員闡述案件辦理情況及國家司法救助相關規定。

聽證員、檢務督察專員進一步向申請方進行提問,充分了解案件相關情況。

聽證員在充分了解案件相關情況,離開會場進入評議室對本案進行合議,並形成表決意見。


經評議,聽證員一致認為,支持檢察機關對申請人謝某平進行國家司法救助的意見。


馬檢人在具體的司法實踐中,將始終心懷善念、心繫人民,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秉持「善良司法」理念,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與司法溫度。


來源:馬尾檢察、福建檢察

相關焦點

  • 工傷九級傷殘可獲得多少賠償?
    工傷九級傷殘的到的賠償除了治療實際所需的醫療費、交通費、住院夥食補助費,還需要住院護理費、停工留薪待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治療所需的醫療費、交通費、住院夥食補助費,這些都是根據實際支付的費用來計算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住院護理費、停工留薪待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如何計算。1、住院護理費經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職工需要生活護理的,職工還應獲得護理費,具體是多少由職工的自理程度決定。
  • 司法救助公開聽證 傳遞關懷溫暖人心[圖] - 中國三門峽網 - 三門峽...
    本報訊 為貫徹落實《人民檢察院審查聽證工作規定》的相關要求,增強司法辦案公開性和透明性,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近日,陝州區檢察院舉行李某某、許某某申請國家司法救助案件公開聽證會。
  • 手指骨折能評上幾級傷殘?九級工傷能獲得多少賠償
    劉某發生意外受傷後,工廠立即送往治療,治療費、住院費以及劉某親屬的食宿都是由工廠支付。劉某治療出院後,工廠支付他26000元療養費,讓其回家休養,養好傷可以繼續回廠裡上班。劉某還覺得老闆很大方,想問一下手指骨折能評上殘疾嗎?大概能賠多少錢?
  • 司法救助對焦精準扶貧,以「看得見」的方式傳遞檢察溫度
    化州市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該案的過程中,主動聯繫並告知王某某母親國某可以申請司法救助。隨後,國某向該院提出司法救助申請。該救助案經登記後,由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崢鳴辦案組辦理。經深入走訪調查,張崢鳴發現在該起交通肇事案中,肇事者曾某某駕駛的無號牌三輪車並未按規定購買保險,又是低保戶,僅支付了申請人一家人民幣3萬元後再也無力賠償;申請人國某的情況也十分艱難,一家均屬精準扶貧戶,在此次事故中,申請人國某無力向醫院支付搶救費、冰凍費等費用。
  • 打工人遇工傷,傷殘九級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作為單個的個體抵禦這種意外風險的能力很弱,有一些家庭甚至會因為這樣的意外風險陷入困頓,入不敷出,而受傷者也得不到很好的治療。現代社會勞動保障系統為了保障打工人遭遇這種傷害時能夠得到及時的醫療和救助,大多數國家都在社保系統設置了工傷保險。
  • 82歲老人被撞身亡,肇事者沒錢賠償,受害方就拿他沒轍了?
    事發後李豔從警方了解到,肇事者羅某67歲,經濟上無力賠償,又有包括嚴重高血壓在內的多種疾病,「拿他沒有辦法」。9月23日,李豔告訴記者,她已諮詢律師,決定要走司法途徑維權。面臨困局:肇事者無力賠償且身患疾病李豔從交警部門拿到了事故認定書,也了解了肇事者的情況。李豔告訴記者,羅某負主要責任,父親負次要責任。按照賠償標準,對方應該賠償14萬多元。
  • 公開聽證顯公證 司法救助暖人心
    「檢察機關通過公開聽證的方式,讓被害人、偵查機關和人民監督員參與到司法救助案件辦理的過程中,不但給予了被害人一方司法救助,亦體現了司法救助程序的公開、公證、透明。」「感謝檢察機關,能夠為我們家人著想,為我們提供司法救助。」
  • 公開聽證丨司法救助解民困,檢察溫情暖寒冬
    為進一步深化檢務公開,彰顯檢察人文關懷,近日餘姚市人民檢察院在徵得救助申請人同意後,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鄉鎮代表等五名聽證員參與公開聽證。這是該院首次對國家司法救助案件進行公開聽證。被害人謝某顱腦重度損傷至今昏迷,已花費醫療費200萬元左右,被告人楊某無賠償能力,邵某支付78萬元後也已無償付能力。被害人謝某女兒為照顧父親,事故發生後辭去工作,現被害人謝某一家三口全靠謝某妻子1900元退休金支撐日常生活。公訴承辦人在審查起訴期間了解到被害人家庭經濟困難急需救助,遂告知家屬可以向本院申請司法救助。
  • 關於傷殘賠償案件誤工時間止算日的探討
    因賠付問題甲起訴到法院要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對第一次鑑定結論不認可,要求法院重新委託鑑定。於是甲進行第二次傷殘鑑定,鑑定的傷殘等級是九級。合議庭決定採納第二次傷殘司法鑑定結論,也就是傷殘等級是九級。但在確定甲的誤工時間時,合議庭人員產生了分歧。原告甲主張應計算至第二次的定殘日前一天止,被告方主張應計算至第一次定殘日前一天止。
  • 峨邊檢察院首次對國家司法救助案件舉行公開聽證
    9月23日,為有效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化解社會矛盾,峨邊彝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對殘疾受害人羅某某申請國家司法救助案舉行公開聽證。聽證會由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鄭剛主持召開,邀請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律師代表等擔任聽證員,多方凝聚合力對申請人施以援手。
  • 將樂檢察:對司法救助案件舉行首例公開聽證會
    案情回顧救助申請人肖某因在交通事故中遭受人身侵害,系建檔立卡的國家精準扶貧戶、低保戶,家中經濟困難,醫療費等支出較大,侵權人鄭某家庭經濟條件也較差,賠償不足。這起案件致使被害人一家生活陷入困境,並且無法通過訴訟得到有效賠償,故向將樂縣檢察院提出國家司法救助申請。
  • 遭遇不幸讓人落淚,司法救助+公開聽證幫扶困難家庭
    公開聽證打造案件「透視儀」司法救助搭建檢民「連心橋」——林貽影檢察長辦理司法救助案件並舉行公開聽證12月11日,一場國家司法救助公開聽證在東莞舉行。省檢察院檢察長林貽影主持聽證會,全國、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代表作為聽證員參加聽證。
  • 同樣是傷殘九級,勞動關係和勞務關係賠償差別有多大?
    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同樣是骨折,人身損害傷殘鑑定和勞動能力鑑定的標準一樣嗎?以手指骨折和肋骨骨折為例,看看評殘標準有什麼不同。因工受傷賠償傷殘鑑定標準依據《勞動能力鑑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將殘疾分為十級,最重為一級,最輕為十級。
  • 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四川甘孜一起故意殺人案被害者家屬獲國家司法救助
    中國西藏網訊 10月29日,通過國家司法救助公開聽證會,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龍縣刑事被害人父親高某甲及女兒高某乙獲得國家司法救助金4萬元。2014年11月,九龍縣發生羅某某故意殺人案,受害者高某某系申請人高某甲的兒子、高某乙的父親。雖然該案發生已久,但其造成的傷害巨大,且被害人家屬至今未得到任何賠償。隨著年齡增大,高某甲的生活水平逐年下降,經濟能力一日不如一日,只能打短工和靠國家的救助生活,家庭生活十分困難。
  • 譚松韻母親被撞案肇事者獲刑6年,譚松韻將捐出全部賠償費用
    ,最終還是離開了,譚松韻並沒有在社交帳號發文,但是庭審現場她說道,這一年八個月她一直在思念母親,肇事者醉酒開車毀了她的家庭幸福。,庭審現場受害者的兒子發言,他透露受害者雙腿殘疾,兒媳婦也因為奔波照顧父親不幸雙胞胎流產。
  • 漢川:對4起司法救助申請案公開聽證
    12月18日,湖北省漢川市人民檢察院就4起申請國家司法救助案舉行公開聽證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作為聽證員與值班律師應邀參加了聽證會,並發表了聽證意見。該院檢委會專職委員徐媚受尚方成檢察長委託主持聽證會。
  • 鏡湖法院:用「公開聽證+司法救助」託起明天的太陽
    安徽長安網訊 為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增強辦理國家司法救助案件的透明度,深化司法公開,關心弱勢群體,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彰顯司法溫度,接受社會監督,充分體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新時代檢察擔當,11月17日,蕪湖市鏡湖區檢察院對一起涉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舉行公開聽證會。
  • 工友操作不當導致傷殘 檢察機關為受害者送上救助金
    正義網襄陽1月5日電(記者戴小巍 通訊員魏秋晨)「感謝檢察院,這下我可以安裝一個假肢,出去找份工作補貼家用,生活還是有希望的……」2020年12月25日,在湖北省保康縣人大代表、城南社區書記姚家遠以及人民監督員龔輝勇的見證下,保康縣檢察院檢察官將5萬元救助金送到尤某手上。
  • 陽江檢察:跨省司法救助+公開聽證,用檢察效率傳遞檢察溫暖
    為貫徹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深入推進公開聽證工作精神,落實檢察機關「主動作為、應救盡救」救助理念,深入開展司法救助工作,增強司法救助的社會參與度。12月23日,陽江市人民檢察院就沈某聰申請國家司法救助一案進行公開聽證。
  • 遼寧遼陽市交通事故:傷殘賠償金兩個十級按九級算,最終獲賠31萬
    案例看點1、關於傷殘賠償金,保險公司認為計算標準應為:兩個十級傷殘賠償係數為11%(約6.8萬元),經過我所律師代理,法院支持兩處十級傷殘按九級傷殘計算,傷殘賠償金12.5萬元。2、關於醫療費,保險公司僅同意按照醫保標準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