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融入德國的關鍵是語言?

2020-12-17 騰訊網

[摘要]歌德學院遍布全球,除在德國本土提供德語教育,幫助難民儘快融入,他們還可以在難民來源國當地提供幫助。

 歌德學院在歐洲難民來源國約旦舉辦音樂活動。

昨日,德國總理默克爾乘坐專機抵達北京國際機場,這是其第八次訪華。

此前兩天,成立於1988年的歌德學院北京分院在北京增加了一個新空間「至所」,該空間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位於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地798藝術區,於默克爾訪華當日開館。

27日,特意來到中國參加開館儀式的德國歌德學院主席克勞斯-迪特·雷曼在開幕式結束後接受了早報記者的專訪。

75歲的雷曼自2008年起擔任歌德學院主席,此前曾來過中國。「我們對歌德學院在中國的發展非常重視,並對其取得的成就表示讚賞。歌德學院的擴展是兩國深化交流合作的積極信號。我希望歌德學院在中國可以擁有更多這樣的場所供兩國各界互動交流。」克勞斯-迪特·雷曼和早報記者分享了歌德學院在應對難民潮問題上的一些措施,由於歌德學院遍布全球,除了在德國本土提供德語教育,幫助難民儘快融入德國,他們還可以在難民來源國當地提供一些幫助。

他對默克爾的第八次來訪充滿期待,認為中國和德國在文化創新上有相當多可以合作的領域。

「難民對歌德學院是艱巨任務」

東方早報:最近歐洲難民移民的問題引發大家關注,歌德學院是怎麼應對這個問題的?

雷曼:德國今年一年來湧入的難民將達到一百萬,對歌德學院來說,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我們歌德學院在這方面有一個優勢,難民的來源國我們是了解的,因為難民來源國周邊地區都有歌德學院的分院,比如說約旦、土耳其和黎巴嫩。

我們也跟其他幫助難民的組織進行合作,比如他們可以告訴我們,哪些地方需要我們歌德學院幫忙。在一些難民聚居的地方,我們主要關心兒童和青少年,尤其是失去父母的孩子們。我們希望通過文化方面的東西讓孩子忘掉痛苦的過去。

我們不是直接把德國的文藝演出團體帶到難民營,而是走進難民營,找到那些原來畫畫,做戲劇表演、音樂表演的人,讓他們自己進行繪畫比賽、戲劇表演、演奏音樂等等。有的時候很令人感動,一些小孩子們演出的時候,會有兩三萬的觀眾。你知道嗎?有一次小孩子們自編自演中國式的踩高蹺,踩得特別引人注目,特別的棒。

在德國本土,我們主要是上語言課。對於我們來說,融合、融入的關鍵就是語言。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給他們上德語課,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非常難,因為難民的數量太龐大了。對難民中有點文化的人,德語培訓比較好做。只要他有個智慧型手機或電腦,我們可以提供很多可供下載的應用程式。

我們需要大量的德語老師,其中大部分都是兼職的志願者。我們還搞了些電影、電視的節目,放些電影給孩子們看,孩子們邊看電影,邊學習語言。對於知識水平比較高的難民,我們給他們提供德語的強化班,教跟他們專業領域有關的德語。希望他們能夠比較快地重新就業。

問題是這要花很多錢,這個錢從哪兒來呢?聯邦政府也發現了這個問題,聯邦政府會助歌德學院一臂之力。

此外,我還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我們想到中東地區去,給當地的老師做一些簡單的德語培訓,然後把這些老師接到德國來接受深一點的德語培訓,然後再送他們回到當地的學校教書。這樣的話,孩子們就能接受兩種文化,阿拉伯的文化和德國的文化。

東方早報:默克爾訪華也許會交流到難民問題,你預測在這方面德國和中國能有什麼樣的交流,你期待中國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合作和幫助?

雷曼:我對中國官方的難民政策不是很了解,不過我想難民不是區域問題,而是全球性的永久的問題。而且像非洲這種所謂的難民,是一種大的移民潮,非常大,從中部非洲到南部非洲,都是幾百萬人在路上。中國在非洲也有自己的存在,中方可以做一個表態、姿態。

「我們只做文化只關注社會」

東方早報:你提到在阿拉伯地區實行兩種文化並行的教育。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歌德學院是一個獨立的機構,可能有人會想到文化的侵入,歌德學院在當地普及德國文化可能會影響當地文化的發展,你如何看待這種問題?

雷曼:我覺得你說得對,但歌德學院顧名思義,是秉承「歌德」的精神。我們是講跨文化的東西,是文化之間的交流,它不是封閉的,它是開放的。

當然了,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認可、文化特性,這個應該從大文化的方面去了解,不應該說大家都是壁壘森嚴、老死不相往來。歌德學院存在的意義,就是在做這方面的努力,你的這個問題,其實也表達了有人是有這種思維方式的。

德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有很多外來移民,這些人都經歷了語言、文化、身份的轉化。他們是土生土長的外國人,有很多人以前做編劇、導演,還有很多踢足球,他們現在覺得自己是德國人了。但實際上以前不是,他們來自於其他的文化土壤。就是因為這樣一個漫長的移民融入過程,德國才慢慢有一種文化認同。

東方早報:歌德學院建立的背景是二戰以後,它可能有一種重建國家形象的想法。所以在你看來,歌德學院想展現出的德國形象是怎樣的?如何避免以前的政治留下的偏見?

雷曼:你說得太對了。因為歌德學院是獨立的,政治上是不偏不倚,是中立的,就因為這樣,它才可信、可靠,大家才會相信它,它做的不是切合日常政治的東西,而是我們只做文化,只關注社會。我們的夥伴也知道這一點。

東方早報:今年是「中德創新年」,這次默克爾來華訪問將談到「創新」。中國和德國之間,在文化創新的合作上,你有怎樣的預設?

雷曼:我覺得很多呀。首先中國建了很多博物館,這塊兩國就可以有很多創新上的合作。中國建的這些博物館,應該專業地去發揮向社會宣傳、推薦的功能。說建博物館,可能更多的是建築方面的東西,但博物館真的是一種文化上的工具。中國和德國在這方面可以加強合作。

此外,中國有很多好的製片人,德國也是,如果中德的電影人能夠攜起手來,我覺得從中誕生的作品質量是完全不同的。還有在文化、文學方面,我覺得中德雙方應該拿更多的錢投入到好作品的翻譯中。我們現在雙方都有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還有戲劇這一塊兒,我覺得有兩個特別棒,一個是德國的「大眾舞臺」,如果能把它拿到中國來就太棒了,當然也需要更多的中國作品過去。還有一個就是德國的著名戲劇家布萊希特的作品。

東方早報:如何看孔子學院和歌德學院的不同?

雷曼:我已經去過兩次孔子學院總部,孔子學院的人還讓我介紹,歌德學院是怎麼工作的,我覺得孔院的語言教學方法很好。兩個院做的語言教學,我覺得都很不錯。

但是孔子學院不一樣,一般海外的孔子學院都在外國的大學裡,現在依託國外的大學,處於猛烈擴張的階段。而我們是獨立的。

克勞斯-迪特·雷曼認為,由於歌德學院遍布全球,除在德國本土提供德語教育,幫助難民儘快融入,他們還可以在難民來源國當地提供幫助。(文/趙振江 陳柯芯)

相關焦點

  • 德國難民融入傳出好消息:半數安家樂業,學習德語成績顯著
    2015年,德國出現難民危機。89萬難民進入德國。就在難民潮湧起之時,很多人痛罵「默克爾是千古罪人」,預言德國將被難民淹沒。當時,德國《華商報》總編就寫過一文,他從一個歷史學者的角度分析,認為難民潮不會淹沒德國。5年過去了。他的說法也得到了驗證。難民危機已經過去。
  • 德國「難民學歷」:土耳其伊朗最高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哪個國家的難民素質最高?」德國《西部日報》15日稱,為了在龐大的難民群體中發現高素質人才,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局近日對去年湧入德國的難民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來自土耳其和伊朗的難民素質最高,奈及利亞的難民素質偏低。
  • 難民問題給德國帶來了什麼?
    在德國民眾熱火朝天的開始接收難民不久,就嘗到了大量的惡果。最直接的惡果就是隨著難民的湧入,德國的犯罪率開始飆升。據統計,在難民湧入高潮期間,德國薩克森州犯罪率同步上升10.4%,92%的增案與難民有關。
  • 德國政府:難民是暴力犯罪增加主因
    【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據德國《焦點》周刊8月31日報導,5年前的難民危機中,德國湧入約160萬名難民。德國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最近公布的報告首次承認,難民群體是德國暴力犯罪增加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青少年難民犯罪。
  • 德國兩部難民題材影片柏林電影節引關注
    新華社柏林2月17日電(記者田穎 張毅榮)德國兩部難民題材影片《過境》和《滕珀爾霍夫中央機場》17日在柏林電影節全球首映,2016年以來這一題材一直是柏林電影節關注的焦點。  《過境》是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影片之一,由德國導演克裡斯蒂安·佩措爾德執導,改編自德國女作家安娜·西格斯1944年出版的同名小說。
  • 德國2015年年度熱詞公布 「難民」居榜首
    據新華社柏林12月11日專電  德國語言協會11日公布2015年年度詞彙名單,「難民」從大約2500個備選詞彙中脫穎而出,居年度十大熱詞之首。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在德國登記的難民已突破百萬。
  • 德國聰明之舉,接收大批中東難民!難道不怕「難民」化?
    據了解,當地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難民,面對難民很多國家都有不同的態度。德國的聰明之舉,接收大批的中東難民,難道不怕難民化嗎?中東誕生大量難民我們都知道,中東地區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多的難民,那是因為當地的石油資源豐富,由於一些發達國家的貪婪也是對當今進行「狂轟亂炸」的。
  • 難民為何偏愛德國:住宿免費 每月352歐元生活費
    匈牙利政府組織上百輛大巴將難民送到匈奧邊界,他們中的大部分選擇經由奧地利前往德國。來自奧地利內政部的消息說,5日當天進入奧地利的難民大約有9000多人。德國方面表示,做好準備接納1萬名難民當天湧入德國,但此次放行只是臨時救急。  新華社電先前滯留匈牙利的數千名來自敘利亞等國的難民過去兩天陸續經奧地利抵達德國,但德國官方強調此次放行只是臨時救急。
  • 德國新增難民人數連續三年下降
    新華社柏林1月8日電(毛競)德國聯邦內政部8日在柏林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2019年德國新增難民人數連續第三年下降。德國聯邦內政部長澤霍費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避難申請者人數連續三年下降,表明過去幾年政府遏制無序移民的大量措施收到成效。
  • 今年約三分之二申請來德國難民遭拒
    新華社柏林11月3日電(記者張遠 任珂)據德國《星期日圖片報》3日報導,今年約三分之二的難民申請遭德國政府拒絕。  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事務局局長漢斯-埃卡德·佐默日前接受《星期日圖片報》採訪時說,該局今年已收到難民申請11萬件,預計全年收到的申請數量在14萬至14.5萬件之間,低於2018年的16萬件。
  • 香港女生宣稱獲德「難民身份」,還自稱被德國難民營職員性侵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有港媒19日報導稱,一名因被香港警方以暴動罪拘捕而逃亡德國的22歲香港中文大學女學生14日收到了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局通知,其庇護申請正式獲批,並取得為期3年的難民身份。不過,她聲稱,自己在德國難民營居住期間,曾遭難民營職員性侵。
  • 大批難民從土赴歐盟邊境 德國:2015年難民危機不會重演
    針對日前土耳其允許境內難民前往歐盟邊境,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賽貝特2日回應稱,2020年局勢與2015年難民危機時已經不同。他重申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表態,強調2015年的情形不會重現。圖說:3月1日,在土耳其埃迪爾內省,難民和非法移民步行前往土耳其與希臘邊境 新華社作為對土耳其軍隊在敘利亞遭襲擊后土敘邊境局勢惡化的回應,土耳其政府2月27日表示,將不再把敘利亞等國難民安置在本國境內。
  • 曾被默克爾惹哭難民女孩笑了 全家獲德國"永居"
    人民網訊 據德國媒體報導, 曾在默克爾面前哭訴的巴勒斯坦少女雷姆(Reem Sahwil )如今可以笑了,因為她終於被允許無限期留在德國了。德國羅斯託克(Rostock)市政局28日宣布,17歲的巴勒斯坦女孩雷姆已獲得可以在德國無限期居留的許可。
  • 暴力犯罪之外德國難民問題又出大醜聞,默克爾還能抗多久?
    自從2015年歐洲爆發難民危機以來,共有近100多萬難民湧入德國,這場失控的難民危機激起了德國民眾強烈的反移民情緒和抗議默克爾開放政策的浪潮。隨後德國爆發了一系列與難民有關的恐怖襲擊事件,例如科隆和其他城市舉行的2016年除夕慶典期間臭名昭著的性騷擾事件。這更是加劇了德國民眾對於默克爾政府的不滿。
  • 讓我們看看德國當年是怎麼接收越南華僑難民的
    現在國內很多人諷刺默克爾為聖女婊,認為德國接收大量難民最終會自食其果,但他們無法解釋默克爾將會再次連任的事實,怎麼還有德國人這麼傻的人呢?很多國人討論接收難民的後果問題,實際他們並不知道,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那些所有的可能性,後果,其實都已經被德國社會反覆討論過了。而當時德國社會討論的原因,就在於他們看到了,流落南海的眾多越南華裔難民的悲慘處境。
  • 歐洲多國提高難民入境門檻 瑞典欲包機驅逐8萬難民
    德國副總理西格馬·加布裡爾28日宣布,執政聯盟同意加強對難民尋求庇護的限制,把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列入「原始地安全國家」名單。這意味著,這3個北非國家的難民申請庇護很可能被拒絕。  無獨有偶,荷蘭正打算把已到希臘的難民直接遣返回土耳其,芬蘭等北歐國家則決定驅逐一部分尋求庇護的難民。
  • 德國現有難民177萬人 總人數九年來首次下降
    中新社柏林10月5日電 (記者 彭大偉)德國聯邦內政部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年中,德國生活有約177萬擁有各類居留資格的難民,較2019年底下降了6.2萬。當局表示,這是德國境內難民人數自2011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 德國人收留難民是患了「聖母癌」?
    同樣,對於德國收留難民是否做好了充分準備,可以商榷,但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認為收留難民就是德國人和默克爾「聖母癌」發作,「愛心泛濫」、對德國一定會造成傷害,也是想當然。2014年在德國境內生活的外國移民數量達到1090萬,創下歷史紀錄,德國境內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人帶有移民背景,這些移民中,有百萬以上就是從難民轉化過來的。2014年,德國就收容了多達20萬來自敘利亞的難民,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讚賞。今年的國際難民日上,德國總統高克還宣稱,為多達6000萬的全球難民做些什麼,是德國的責任。
  • 德國內政部長:將撤銷「返鄉休假」敘利亞難民避難資格
    中新社柏林8月18日電 (記者 彭大偉)德國內政部長澤霍費爾18日表示,對於在德國的敘利亞難民中那些因休假等私人原因頻繁返回敘利亞的人士,不能認為其在祖國有遭受迫害的危險。澤霍費爾表示,對於這類人「必須撤銷其難民身份」。
  • 德國雄心勃勃提出接收難民改革方案 運轉不靈?
    三個實質問題有待回答德國《世界報》網刊文表示,實質上,歐洲難民政策的改革,涉及以下幾個基本問題:第一,當非歐洲公民非法入境,但這是由於他卻在尋求保護,避免追殺或是戰爭時,歐洲國家作為一個聯合的整體,應該如何應對?全部接受這些難民?還是可以遣返其中的一些人?